「湖北救援日记」在没有硝烟的“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

「湖北救援日记」在没有硝烟的“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

方玉强(右一)与队友合影。新华网发 受访者供图

时间:2020年3月22日

最近,许多朋友、同事和病友看到一些医疗队从武汉返程的新闻,都关切地问我:“你们回来了吗?”我说:“我们还在坚守,等待拥抱最后的胜利。”

昨天,值完夜班,我全身酸痛,但早上5:20,紧绷的弦还是让我醒过来了。稍稍活动了一下筋骨,我赶紧下床洗漱,喝了杯咖啡后,轻轻开门关门,穿上放在走廊里面的军装。

到楼下,驻地单位的领导和自愿者热情地招呼我们领早餐,他们每天6:00前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带着早餐登上通勤车,司机为了不影响大家开得快速而平稳,大家也闭着眼抓紧时间休息。50分钟后,我们到达门口、测体温、进楼,一天紧张的工作就要开始了。

空旷整洁的楼道及办公室经过一夜休整,静静地等着喧嚣时刻的到来。匆匆吃完早餐后,我赶紧找好防护物品,到更衣区更换洗手衣,在红区出口放好内衣裤,然后进入穿衣室。在这里,我们需要用接近40分钟的时间穿戴好进红区的防护装备,为了达到“零感染”的要求,每个人都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每个人都互相监督提醒着对方。

穿戴完毕,同事刘双林教授为我写上了名字、单位。7:50挥挥手,我打开了缓冲间的门进入红区。

与外面的寂静相比,这里一片忙碌。机器工作的声音、报警声、临时医嘱的下达声和重复声、穿戴着厚厚隔离装备却能准确而又匆匆穿梭到目标位置的医护人员……这里忙而不乱,一切紧张有序。

“1床是个感染性休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血液滤过的87岁老人,目前情况……”值班医生给我介绍了病人情况,我也迅速开动大脑,记录每个信息,以便精准开展治疗。

现在气温回升了,但是传染病房不能开空调。10分钟后,我已经大汗淋漓。

“教授,9床血压70/40mmHg,心率140次/分,请赶快过来。”突然,我听到护士在对讲中讲话(由于防护原因,有时我们面对面都不一定能听清对方说什么)。我随即赶到9床,这是一个新冠肺炎合并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已经行气管切开手术,昨天晚上癫痫大发作伴高热40度,战友们经过一个晚上的抢救,终于平静下来。

“昨晚的出入量、中心静脉压变化是……”人未到,对讲机里已传出了我需要的信息。“全天总入4270mL,尿量2415mL,中心静脉压未来得及测。”护士介绍完情况后,基本可以判断应该是入量不足导致低血压休克,“乳酸林格500毫升快速静注,去甲肾上腺素两支配制成五十毫升备用。”我下达了口头医嘱。

护士以最快的速度准备,感觉她有些紧张了。“不要急,一步一步来,可以救过来的。”我虽然也紧张,但仍镇静地安慰着。

15分钟后,250ml液体进入患者身体,但是血压变化不大。“去甲肾先给2ml,10ml每小时泵入,林格加速,再备500ml乳酸林格快速输入。”我一边仔细地看着参数变化,一边调整着治疗。 40分钟后,血压升上去了,102/60mmHg,心率100次/分,病情稳定了。这时,我全身似乎无汗可出了,感觉浑身不适,额头皮肤撕裂般痛、护目镜底缘全是水。

这时神内科张主任进来了。“你先负责外面几位病人,我还没来得及详细询问处理。”彼此没有客气,我们简单分工,开始对病人进行精准方案治疗。这时,10床一个糖尿病、整个右下肢完全干性坏疽、等待转院手术、昨晚高热39.6度的老年患者也出现了休克,又经过1个多小时处理,两个病人都稳定了,这时额头也不那么痛了,我也走到椅子前准备稍稍休息下。

“1床血滤出现问题,管道不能继续使用,红区无备用管道,患者氧饱和度下降到60%,目前使用的压力控制模式,纯氧,怎么处理?”1床的护士焦急问道。

“通知绿区送管路,急查血气,呼叫绿区进行呼吸机参数指导。”

很快,血气出来了:PH7.129,二氧化碳分压65mmHg,氧分压35mmHg,乳酸…… “呼叫绿区,呼叫绿区,进行呼吸机参数调整指导。”我抓过对讲,立即呼叫。

正在着急绿区无人回答时,一个瘦小的身影伴着坚定的脚步走向呼吸机,后面跟着一个提着一大堆东西的大个人。原来是蒋东坡主任和康军教授听到呼叫后,立即穿衣进入红区。很快,蒋主任将呼吸机上几个参数调整后,患者的氧饱合度上来了。同时,护士们也开始着手血滤准备了,生命再一次被挽救回来。

这时刘娟教授也进来了,在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再次对所有病人重新查房,调整医嘱,完成床旁交班,同时安排三个恢复患者转普通病房康复,再换三个危重患者进来抢救。

完成这一切,时钟也指向了12:30,我们应该出红区了,毕竟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挽救病人。

临走前,我偷偷测了下体重,4个多小时,在完全防护的情况下,我轻了1斤。

“方主任,慢一点,两人同步。”在徐霞老师温柔又不失严历的感控要求下,我们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安全脱下防护装备。到了淋浴间,脱下湿漉漉的洗手衣,好好的来了个淋浴,真爽!只是头上和脸上的压痕开始疼痛起来了。但是,想着就餐区香喷喷的多肉快餐,心情突然又好起来了。

这就是我们在前方的工作,为了守护生命,我们继续坚守,期待早日拥抱最后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