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管用,但用錯了效果適得其反!

很多父母跟我感嘆,教育孩子太難了,經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告訴他們,教育孩子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覺得教育孩子難主要是因為沒有掌握教育的原理,只要你掌握了教育的原理,那麼就可以輕鬆的應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了。但問題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父母連一些基本的教育原理都不懂,難怪他們會覺得孩子不好教。比如我今天要說的這個教育原理其實很明顯,但就是有很多人不懂。

《弟子規》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管用,但用錯了效果適得其反!

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分成“學前教育”、“小學”、“中學”和“大學”等幾個階段,你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劃分嗎?因為它們分別對應著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學前教育對應的是“幼年”,小學對應的是“童年”,中學對應的是“少年”,大學對應的是“青年”。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有屬於這個階段的明顯特徵,幼年階段的孩子還十分幼稚,智力發育還不成熟,還完全沒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完全沒有辦法自己對自己的事情負責。童年階段的孩子們就已經有一點“小大人”的感覺了,智力發育基本成熟,開始出現自己的獨立人格,可以開始嘗試自己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了。少年階段的孩子們就已經很接近大人,智力發育完全成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獨立人格,基本上能夠自己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了。青年階段的孩子已經完全是個大人了,可以完全自己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弟子規》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管用,但用錯了效果適得其反!

搞清楚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能夠幫助我們判斷與孩子相關聯的許多問題。比如前段時間,大連有一個13歲讀初二的男孩,把一個10歲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孩騙到家裡殺了,卻因為未滿14週歲,沒有達到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這件事情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感覺不能接受,那這種規定到底對不對呢?

我認為是有問題的,很多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會說他還只是個孩子,但其實未成年人是分好幾個階段,只有幼年的孩子才完全沒辦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童年、少年時期的孩子已經可以部分負責了。大連這件事情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媒體曝光男孩住的小區好幾個女業主反映,自己曾經被這個男孩尾隨騷擾過,這說明這個男孩並不是還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案發當晚,男孩還在班級群裡面強調自己虛歲14歲,說明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有什麼後果。

《弟子規》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管用,但用錯了效果適得其反!

所以,假如搞不清楚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我們制定出來的法律就可能不是在保護孩子,而是在保護犯罪。做父母的更要搞清楚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才懂得怎麼教育孩子。比如幼年孩子的教育和童年孩子的教育就很不一樣,幼年時期的孩子智力還在發育當中,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沒有獨立人格,這時候的教育一方面靠父母言傳身教,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行“訓誡式的教育”,就是直接告訴他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比如被很多人推崇的《弟子規》,就適合拿來教育幼年時期的孩子。像“父母教,須敬聽”、“出必告,反必面”、“對飲食,勿揀擇”這些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簡單粗暴地告訴孩子要做什麼,禁止做什麼,不需要他理解,只要他按照規定去做就行了,很適合用來幫助幼年時期的孩子建立行為規範。

《弟子規》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管用,但用錯了效果適得其反!

而童年時期的孩子智力發育逐漸成熟,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到小學三年級之後,開始出現自己的獨立人格了,這時候父母就要懂得調整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再簡單的採用“訓誡式的教育”,而必須要跟他講道理了。所以,《弟子規》只適合用來教育幼年時期的孩子,《論語》更適合用來教育童年時期的孩子。因為《論語》中蘊含的思想體系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價值體系,倫理道德就是建立在講道理的基礎上,最適合用來教育童年時期的孩子。

《弟子規》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管用,但用錯了效果適得其反!

等孩子到了少年時期,教育方式又不太一樣。幼年時期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最好天天陪著她;童年時期的孩子還很需要父母的陪伴,但已經開始需要培養他的獨立性了,父母要懂得給他留下一點私人空間;少年時期的孩子就應該要基本獨立了,父母不能再一直陪著他,否則孩子就會很煩你。假如孩子比較強硬,就會反抗你趕你走開,假如孩子比較弱不敢反抗,最後就會被你培養成為“媽寶”。

《弟子規》教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管用,但用錯了效果適得其反!

你看,只要懂得了教育的原理,很多有關孩子教育的問題都可以自己做出判斷。比如關於孩子能不能上寄宿學校的問題,根據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你就會知道小學階段的孩子是不能讓他去寄宿學校的,因為他還很需要父母的陪伴。而到了中學之後,就寄宿不寄宿都沒關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