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是糟粕?孩子背了有什麼後果?老母親更容易受害

很多學校、家長讓孩子背誦《弟子規》,最近又出事了。

近日,北京市第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家聲接受採訪時說,《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充滿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們目前提倡的價值觀與創新精神相違背,宣揚奴化、專制,不值得背誦。

很多家長很緊張,《弟子規》真是糟粕?不能背誦嗎?背了會有什麼後果?

《弟子規》是糟粕?孩子背了有什麼後果?老母親更容易受害

《弟子規》過幾年就會被集中吐槽一次

名師自有道理,但是不是糟粕、背不背,影響最大的恐怕還是家長。

文化名人易中天說《弟子規》“是毒藥”

李老師的”糟粕“前還加上“絕大部分”,還有一點含混的客氣,其實幾年前一種說法更著名,《弟子規》“是毒藥”,“是放了三聚氰胺的奶粉”。

說這話的是易中天,一位先後任教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的著名教授,但更出名的是因為在百家講壇講三國而廣為人知。他為什麼這麼說呢?

幾年前,一家幼兒園要小朋友背弟子規,一個男孩回家告訴媽媽不想背,媽媽受過良好教育,很尊重孩子的想法,很有主見,認為現在很多人趕流行學國學,但是自己的孩子“他這麼小,根本不認識那些字”,很有耐心的和幼兒園溝通,無奈不成,憤而轉園。等到易中天來演講,這位三歲男孩的媽媽一臉期盼地請教易中天,我不想再花錢轉園,“希望在這兒找到一個正確的答案”。

現場視頻裡,易中天說:“我為你孩子鼓掌。給她讀安徒生,讀安徒生,絕不讀《三字經》《弟子規》,那是毒藥,那是放了三聚氰胺的奶粉。”

年輕的媽媽很激動。

易中天說得有道理。

易教授精研傳統,熟知古文典籍,有央視和知名大學加持,這話他說出來,更有說服力和震撼力。

他推薦是安徒生。

安徒生眾所周知,毋庸置疑,當然好。

問題就出在安徒生身上。

《弟子規》是糟粕?孩子背了有什麼後果?老母親更容易受害

海的女兒小美人魚被視為經典

安徒生是毒藥嗎?

安徒生寫過很多詩歌喜劇童話作品,推薦給中國的3歲小男孩,他說的應該是安徒生童話。

經過全世界無數專家和媽媽認證安全無毒。“安徒生獎”到現在仍然是優秀童書作家們的最高榮譽,套用常見的說法是童書屆的“諾貝爾獎”也不為過。全世界這麼多國家這麼多代人認定的當之無愧的經典,那些美好的童話應該可以解奶粉的毒。

安徒生最著名的童話是《海的女兒》,神秘美麗的美人魚,在全世界都是純真浪漫愛情的象徵,全世界無數個版本,無數次改寫,對小孩有天然的吸引力。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篇美麗的《海的女兒》。

什麼?

在很深很藍的海底,有一個貝殼搭成的城堡,城堡裡住著海的國王一家,國王有一美麗又善良的女兒小女兒人魚公主。有一天狂風大浪,一位年輕俊俏的王子掉到海里,小公主救起了王子,還愛上了他。為了再見到王子,她不惜用自己動聽的聲音交換,讓巫婆施展魔法,把自己的魚尾變成人類的雙腿,但是魔法也讓她如果不能和王子結婚,就會化成海中的泡沫。無法出聲的公主見到王子,卻無法讓王子明白自己的心意,只能眼看著心愛的王子和鄰國的公主結婚,自己馬上就要變成泡沫。巫婆告訴小人魚,她這時如果刺死那個王子,讓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魔咒就可以解除,她就可以重新回到海里,回到屬於她自已的世界繼續做自己的人魚公主。但她看到熟睡的王子幸福的面龐,還是放下刀子,投入海中,化為泡沫。

這故事有什麼問題?

之所以再講一遍,是想確認這個故事是不是足夠安全無毒純良無害。

我又讀了幾個版本,以便親身驗毒——故事實在太著名,經典作品當然有很多解讀,拋開研究者,成年網民關於《海的女兒》的各種段子不少,但繪本之類低幼讀物改編的版本很多,似乎都像純淨水一樣純淨,一個比一個放心。

但是,有敏銳的媽媽發現:

安徒生有毒。

不容易發現的隱蔽的劇毒,越看越觸目驚心,目標精準,一旦中毒貽誤終身的那種毒。

就在今年春節後,有一個小女孩,爺爺送給她一個故事機,其中有著名的董浩叔叔講的《海的女兒》,有一次媽媽無意中發現女兒在聽這個故事,“正聽到化成泡沫,趕緊上去把開關按掉。”不是擔心女兒傷心,是她認為,這故事有毒。

這位堅決的媽媽發微博說:

1、沒有人值得你付出自己的生命。

2、就為了一個只見過一眼的男人,付出這麼多,就為換一個所謂的愛情?

3……

不僅如此,她還認為所有happyend 的王子公主愛情故事都不宜將給女孩聽。

更進一步,她從來不講這些經典童話。男人寫的童話不講邏輯,性別歧視……

有道理嗎?

很有道理。這位媽媽敏銳,理性,現代,獨立,寫的內容很多,有道理的不止這一句。

《弟子規》是糟粕?孩子背了有什麼後果?老母親更容易受害

安徒生“毒害”了很多人,“海的女兒”造型是如今很多婚紗攝影的主題

安徒生的毒和弟子規的毒

現在家長們該放鬆了。

我欣賞兩位媽媽:反對給兒子讀《弟子規》的,和禁止女兒聽安徒生的。

管什麼爺爺,管什麼董浩叔叔安徒生,管什麼李老師易教授,管什麼經典,管什麼傳統,管什麼西方東方,我有自己的判斷。

關注子女人格成長從關注閱讀內容開始,知性而且性理性,很好。

我的孩子讀什麼聽什麼,我說不好,就不好,我說不行,就不行。

這種行為邏輯的出發點是“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她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小孩教育很重要,童年期教育沒有小事,就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因為“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所以,她們不光講道理,而且執行起來雷厲風行,務必保證“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上面引號裡的這幾句,出自《弟子規》最後一節和第一節,小標題分別是“餘力學文”“入則孝”。

《弟子規》是糟粕?孩子背了有什麼後果?老母親更容易受害

民國修訂版的弟子規,第一節增加了4句12字。

李老師和易教授把它叫做宣揚“奴化”、專制,叫做“糟粕”和“毒藥”。

如果它們果然是毒藥,已經中毒的恐怕不是孩子。

兩位焦慮的負責的媽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背過了《弟子規》中了毒?還是因為讀了《海的女兒》中了蠱多年之後化身書中的老巫婆?

《海的女兒》那位媽媽最後感嘆,小朋友不容易,老母親更不容易。

是的。

那位老母親還是幸運的,一是小時候讀過《海的女兒》,在小時候享受過一點簡單閱讀的小小樂趣;二是讀了還沒中毒,長大了還能踐行自己沒被毒害的婚戀觀。

她的孩子呢?

不容易的老母親老父親們很容易忘記,對幾歲的小孩來說,媽媽比一本書更有影響力。

書都有毒,如果一本書有毒,最好的解藥是多讀幾本。

《弟子規》是糟粕?孩子背了有什麼後果?老母親更容易受害

老母親們,本來可以更容易一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