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應該胸懷天下

師道應該胸懷天下

這個時代,中華民族喪失了民族自信心。我們擁有五千年教育的智慧、理念,五千年的方法、經驗,五千年的效果,代代都出聖賢,光是清朝都出了不少聖賢人。為什麼到我們這幾代,連出孝子都很困難?因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可是現在外國的教育偏重什麼?知識跟技能,根本的道德倫理不夠重視,捨本逐末。德者本也,財者、知識,末也,本末倒置,怎麼可能成就得了棟樑之才?但是你現在有這樣正確的認知,人家也不一定相信你,所以必須做出榜樣來,做出好的效果來才行。

吉林松花江中學重視倫理道德,在呂傑校長、王琦老師全心的投入之下,影響了非常非常多的學校,去參觀的學校應該有幾百所。現在我們馬來西亞華小、興華華小几所華小都在做樣板,也有不少學校去參觀。這在這個時代非常重要。所以對於傳統文化復興貢獻最大的,就是做出榜樣的人,做出榜樣的學校、家庭、單位,這個最可貴。因為他們做好了,就給所有學習、還沒有學習的人堅定的信心,不會人家幾句話他就漏氣、洩氣了。“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太重要了。

我們現在漢學院的使命很重要,要辦一條龍的學校。這是完全依照老祖宗傳統文化來教育子弟,從四歲開始培養起,讀一二十年的書。古代十八歲可以做縣長了,現在十八歲可以幹什麼?可以聽話就不錯了,還做縣長?所以假如能夠依照老祖宗教誨,把這個一條龍的實驗做出來,那全世界的人對中華文化都有信心。

所以胸懷天下的人,還有他們的下一代,以這樣的心量來學習傳統文化當中的師道,我想吸收是不一樣的。同樣讀一篇經文,同樣學一部經,每個人的學習效果一不一樣?決定不一樣。不是經典的影響,不是上課老師的影響,而是每個人的心量,跟心量成正比。打個比喻,大家就很容易理解。吉隆坡下一場雨,老天爺有沒有說,某某地區每天給我上香,那個地方多下一點,某個地方都沒有給我上香,下少一點。沒有,老天爺是公平的。而這場甘露下下來,草吸收了,大樹也吸收了,吸收的量一不一樣?不一樣。小樹吸了幾滴,大樹盤根錯節,不知道吸了多少水。所以不是上天決定的,誰決定的?萬物自己決定的。樹越大,代表我們心量越大,吸收得就越多。所以不要羨慕別人的學習效果比我們好,要看根本。一羨慕,又不懂得擴寬心量。

這次到內地去聽到一個名詞,聽說已經流行很久了,我第一次聽到,叫“羨慕嫉妒恨”。這五個字挺有意思的,表現出人的心理變化。羨慕,一開始羨慕,慢慢地變成什麼?“哼,有什麼了不起!”嫉妒。再嚴重,變成恨,採取行動找他麻煩。這是沒學過《弟子規》。為什麼?“見人善,即思齊”,他就不會這樣發展了。所以聖賢教育很重要,為什麼?因為這五個字大家都在講,講到最後變成什麼?這種心理反應叫正常。其實它是不正常,應該叫“羨慕效法學習”,然後“契入”,這樣才對。所以上天是公平的,看我們自己的心量,量大不只福大,量大智慧提升得也快,因為吸收得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