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2歲娃喝牛奶險喪命!你給孩子喝的牛奶,可能是“假奶”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牛奶都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營養來源,它含鈣量高、吸收好,而且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乳脂肪。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寶寶滿1歲以後就可以開始喝牛奶了。

不過喝牛奶也有禁忌,國外一位2歲寶寶就因為喝牛奶進了ICU——孩子過量飲用牛奶,阻礙鐵吸收導致了貧血,小腸的乳糖分解功能出現問題,過多的乳糖又導致了腸道出血。

太可怕,2歲娃喝牛奶險喪命!你給孩子喝的牛奶,可能是“假奶”

雖然一天喝6瓶牛奶的事比較罕見 ,但牛奶也不是喝的越多越好,過多的牛奶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熱量,也會影響寶寶對其他食物的胃口。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對於13~24月齡的孩子,每天應維持約500ml(包括配方奶、牛奶和母乳)的總量。而對於2~5歲的孩子,建議每天飲奶量為300~400ml或攝入相當量的奶製品,以滿足孩子的生長髮育。所以,千萬別把牛奶當水喝。

說到喝牛奶,市面上的牛奶產品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真牛奶。如果一不小心買錯,長期給寶寶喝假牛奶就麻煩了,不光營養沒有補到,孩子身體還會被拖累:

4歲的悅悅(化名),連續兩年沒怎麼長個,後來體檢時才知道是因為家人誤把“乳飲料”當做真正的奶,每天都給孩子喝……

下面這些飲品雖然名字中出現了牛奶,但都不適合長期給寶寶飲用


這些“假牛奶”不適合長期飲用


1、含乳飲料:只是高級糖水

太可怕,2歲娃喝牛奶險喪命!你給孩子喝的牛奶,可能是“假奶”

再看看另一款乳酸菌飲料的營養成分,蛋白質遠低於2.8克,碳水化合物達到了14.5g,如果按照300ml算,那就是近50g糖了,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吃糖少於 50 克,最好能控制在 25 克以內。也就是說,這和直接喝糖水差不了多少。

太可怕,2歲娃喝牛奶險喪命!你給孩子喝的牛奶,可能是“假奶”

大家在牛奶的時候注意包裝上的產品類型,如果寫了乳/奶飲料、乳/奶飲品,就代表不是真牛奶。


2、兒童牛奶:含糖量偏高,蛋白質一般

我們來看看很多所謂“兒童牛奶”的配料表添加了多少所謂的營養和添加劑?雖然這些添加未必對寶寶造成傷害,但是過度的加工本身就會讓牛奶原有的營養成分造成損失。因此這種成分表過於複雜的產品,我們儘量不去選擇。


太可怕,2歲娃喝牛奶險喪命!你給孩子喝的牛奶,可能是“假奶”

很多打著“兒童牛奶”招牌的產品,主要是添加了糖、香精讓寶寶更愛喝;添加的營養成分微乎其微,根本起不到補充作用。 能夠額外補充的只有維生素D,但添加量也非常有限。

一點點好處PK大量的糖分、添加劑的壞處,千萬別上當!

無形中增加了寶寶發生肥胖和齲齒的風險,長遠來看,也不利於寶寶養成遠離甜味飲料的良好膳食習慣。

太可怕,2歲娃喝牛奶險喪命!你給孩子喝的牛奶,可能是“假奶”

3、生牛奶:未經殺菌,容易感染

生牛奶(現擠牛奶)相比於上面這些飲品,雖然是真正的牛奶,但它的危險在於原奶沒有經過任何消毒處理,極易感染細菌。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布魯氏桿菌、結核桿菌等等。

而且產奶的奶牛是否健康、有沒有檢疫等信息完全無法知曉,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今年10月份,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收治了數十位因為喝新鮮羊奶而感染的患者,他們都是喝了同一頭羊產的鮮奶,因為鮮奶未經高溫滅菌,感染了布魯氏病菌。

太可怕,2歲娃喝牛奶險喪命!你給孩子喝的牛奶,可能是“假奶”

如果購買了生牛奶\\羊奶,不要直接飲用,一定記得加熱。


買對了牛奶也要喝對,下面這兩個喝奶禁忌,很多家長都犯過。

1、配方奶越稠越有營養

多加一勺,寶寶才吃的飽。很多人,特別是老人在衝奶粉時,多加一勺是常見動作。然而,廈門一個寶寶,就因為這份承受不住的愛,導致腸壞死。

這個寶寶是個早產兒,剛出生三天,由於媽媽母乳不足,所以家人只能用奶粉輔助餵養。由於早產,所以家人百般寵愛,生怕營養跟不上,爸爸說:

“我每次給兒子衝奶粉時,都會特意多加幾勺,希望他吃得飽飽的。”

然而,沒想到的是,寶寶非但沒有長胖,身體還出現了異樣——在喝了兩天奶粉後,出現嘔吐、腹脹、肚子硬等症狀。父母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孩子竟然得了腸壞死!

太可怕,2歲娃喝牛奶險喪命!你給孩子喝的牛奶,可能是“假奶”

醫生說,寶寶喝的奶粉太濃,孩子的消化系統滲透壓失衡,腸子外的水分往腸子裡滲透,脹氣脹得厲害,出現了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早期症狀,再發展下去,孩子就會出現發燒、便血等症狀甚至有生命危險。

溫馨提示:奶粉衝調適宜的濃度,取決於配方奶粉中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和寶寶生長階段的消化吸收能力,有科學的依據。所以媽媽們要提醒長輩一定要按照奶粉包裝盒上的說明劑量嚴格調衝奶粉。


2、藥混進牛奶裡喝

要說最讓家長頭疼的事之一,給孩子喂藥絕對能排前幾。想想我小時候,再怎麼乖還是有幾次讓爸媽硬塞的喂藥史(寶寶心裡苦啊)。

牛奶送藥加重胃部負擔。牛奶中含有較多鈣、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化學物質,容易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穩定的鉻合物或難溶性鹽類,使藥物難以吸收,有些藥物甚至會被這些離子破壞,影響療效;同時,人體對牛奶的吸收也會受影響。

溫馨提示:除非是醫師交代或是藥品使用說明書推薦,否則不要將牛奶與藥物同服。服藥最好用清水,孩子服用藥物後也應隔一段時間再吃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