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m硬分叉 孫宇晨敗陣“奪權”戰

Steem硬分叉 孫宇晨敗陣“奪權”戰

文|嚯嚯


孫宇晨收購Steemit Inc一個月後,3月20日晚10點,Steem分叉出新鏈Hive,以此擺脫“一人治理”隱憂,也為Steem社區和孫宇晨之間的“奪權”戰暫時畫上了終點。


已有多家交易所支持了Hive空投,其中包括幣安、火幣等知名平臺。兩天時間,Steem原社區用硬分叉的方式踢走了孫宇晨,也讓STEEM資產逆勢走出了上漲299% 的獨立行情。分叉後,STEEM價格出現回落,投資者的“買買買”意在分糖。


控制Steem的“奪權”戰上,孫宇晨先敗下陣來。但獨立出來的Hive能否帶來亮眼的市值恐怕也令人懷疑。孫宇晨入局前,Steem社區並沒有展現出優秀的生產力。


矛盾出現時,共識的確能凝聚社區,但將共識轉化為市值卻需要時間。當下的區塊鏈世界裡,投資者和用戶畢竟不是一回事。


Steem分家 多平臺支持新鏈Hive


一週前的Steem“奪權”大戲並未等來社區與孫宇晨的圓桌談判,最終以Steem網絡硬分叉而暫告一段落。


3月20日晚10點,Steem硬分叉出的新鏈Hive.io正式誕生。根據協議,Hive Token將按1:1的比例空投給大部分Steem的持幣地址。


Steem是基於DPos(股權授權證明)機制運行的底層公鏈,按照區塊鏈的硬分叉升級傳統,當社區出現分歧而硬分叉時,新鏈將會產生新的資產,空投到每個原鏈資產的持幣地址中。


不過,Steem的這次分叉空投並非人人有份,至少孫宇晨無法嚐到“糖果”的甜頭。


根據社區的硬分叉協議,Steem上部分原始開發基金部分的STEEM資產將不會體現在新鏈上。這部分基金資產因2月14日波場對Steemit Inc收購後,開始掌握在波場基金會手裡。據波場基金會發布《“佔領Steem”背後的真相》一文透露,波場基金會至少持有6500萬枚STEEM。


新鏈Hive核心開發者Notestein表示,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硬分叉後波場創始人孫宇晨通過DPos機制,再次行使投票權控制Hive。


Steem是EOS創始人Dan Larimer(BM)創立公鏈網絡,由投票選出的21名見證人節點作為網絡的主要維護者。2016年7月,該項目的市值一度排到全球第三。而Steemit是該網絡上最活躍的社交應用項目,由 Steemit Inc公司開發運營,作為早期的網絡節點,該公司早期從Steem網絡上預挖了6500萬枚STEEM,按照當初的承諾,這些資產將不會用於投票等社區治理功能。


社區通過硬分叉重奪Steem網絡的戰火,是從Steemit Inc公司被孫宇晨收購後開始點燃。


Steem社區認為,收購案將會被打破以往的承諾,網絡極有可能因此被中心化主體控制。於是,他們先發制人,凍結了波場基金會的6500萬STEEM。


孫宇晨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展開還擊。他通過從多家交易所調票投走了原先的前20名節點,解凍了屬於波場基金會的STEEM資產。


Steem硬分叉 孫宇晨敗陣“奪權”戰

Steem網絡前21個節點被投票替換


一凍一解,也讓外界再次見識到了DPos機制下節點票權的威力,雙方的交戰最終導致Steem網絡硬分叉——Steem社區不和孫宇晨玩了。


Steemit社交平臺也遷移至Hive.io,孫宇晨擁有這家公司,擁有STEEM幣,但無法獲得Steem網絡。


目前,已有多家交易所支持了新鏈Hive的空投,其中包括幣安、火幣、Bithumb、KuCoin、Upbit等全球知名平臺。


硬分叉消息致Steem兩天漲299%


從3月18日社區宣佈進行硬分叉到3月20日Hive.io誕生,Steem社區僅僅花了2天時間就踢走了孫宇晨。這大概是整個區塊鏈的發展史上最快的一場社區分裂。


受硬分叉消息影響,STEEM資產上漲了299%。3月18日,幣價從0.128美元最高漲至0.511美元,創下今年新高,也成為市場“3.12”暴跌後第一個走出獨立上漲行情的加密資產。


此前,在孫宇晨和波場掌權Steemit Inc.的短短一個月裡,STEEM從2月14日的收盤價0.27美元一路跌至3月14日的0.12美元,跌幅達到了52%,這期間,比特幣暴跌,市場瀑布又“加持”了STEEM的下行。


Steem硬分叉後,STEEM價格重歸理性。火幣數據顯示,從3月20日晚10點開始,幣價從0.3美元一路下跌,截至3月22日下午6時,報價0.221美元,跌幅達26%。


Steem硬分叉 孫宇晨敗陣“奪權”戰

Steem分叉前後的價格走勢


收購案之後,孫宇晨還未施展任何拳腳,先迎來了社區的反感。儘管他多次喊話社區,希望通過和平溝通來平息紛爭,“由於信息差和誤解走到這種局面,唯一能做的就是雙方積極溝通,達成共識,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從結果看,Steem社區對孫宇晨的“和平演變”並不買賬。這場爭奪Steem網絡的大戰中,孫宇晨沒有打贏。


V.systems的商業營運主管David Jeffery分析了導致孫宇晨敗北的主要原因。“關鍵不是收購本身,而是孫宇晨打算將所有 DApp 和代幣從 Steem 區塊鏈上遷移到Tron上,這等於直接宣判了Steem網絡的死刑。”David說,從孫宇晨收購 Steemit 的那一刻起,現任的Hive團隊就開始思考挽救策略,並獲得了多數人的支持。


按照他的說法,Steem社區或許早就醞釀了硬分叉。據Hive官方資料顯示,如今的團隊已僱用了約100名員工,其中50人是工程師。此外,每天加入的人如雪片般飛來,包括前 Steemit 的開發人員。


David預測,目前Hive團隊是一個真正由社群所驅動的區塊鏈項目,“這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預計會有95%的原Steem用戶會移轉到這個新的區塊鏈上。”


未來戰場或聚焦市值之爭


在Steem和孫宇晨的這場戰爭中,不少投資者在社交媒體上站在了Hive團隊一邊,多數支持者認為,通過硬分叉“踢走”孫宇晨能讓項目更加去中心化。他們將此視作區塊鏈的核心價值。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將Steem硬分叉評價為“區塊鏈史上的積極轉折點”。他認為,共識無法通過資本來獲得,沒人能收購社區,“如果Hive市值未來超過了Steem原鏈,將意味著社區才是區塊鏈真正的統治者。”


孫宇晨則祭出了知名的以太坊往事,他回覆Vitalik,密切關注著ETC市值超過ETH,“這將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證明。”


如今的以太經典(ETC)便是當年以太坊(ETH)硬分叉而來的網絡。分叉前,以太經典一度被直呼為“以太坊”,分叉完成後,新鏈才更名為,資產也換成縮略碼ETC。


當時的這場知名分叉因以太坊網絡遭攻擊、鏈上資產ETH被盜而起。在如何解決後續問題上,社區出現了分歧。一部分人反對另一部分人提出的以“回滾”挽回損失的方式,爭論的結果便是分家。


2016年,不支持回滾的社區成員通過用算力“投票”的方式,堅持在原鏈上挖礦維持網絡。硬分叉升級後,支持回滾的社區成員開始在新鏈上作業,新網絡便是如今的以太坊。


至今也有人因以太經典保留了Code is Law的極客原則而將其視作真正的以太坊。不過,4年後的今天,市值似乎才是王道。ETH以147億美元的流通市值穩居全球第二;“挽尊”的ETC市值僅為5.92億美元。


“如果從目前的市值看,很難說ETC當初贏了,或者說,他們太理想化了。”一名不具名的區塊鏈從業者告訴蜂巢財經,在孫宇晨入局前,Steem社區一潭死水,市值從曾經的全球排名前三跌出40名開外,社區常年停滯不前,“如今,原社區踢走孫宇晨這個幣圈網紅,能否真的讓Hive突破歷史還是個未知數。”


矛盾往往凝聚社區,但共識要鑄成市值卻要歷經考驗和時間。畢竟,BTC大跌時,共識也呈現出脆弱的一面。區塊鏈的世界裡,投機者和真用戶還是兩碼事。


互動時間


你認為Hive市值能超過Steem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