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袁江《阿房宫十二图屏》

【名称】阿房宫十二图屏

【年代】清

【作者】袁江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材质】绢本

【尺寸】194.5cm x 60.5cm

袁江,清代画家,擅画山水楼阁。早年师法仇英,中年时曾得无名氏画谱,技艺大进。其界画在清代被推为第一。袁江存世作品较多,多在国内收藏,也有一些流到海外。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藏作品《阿房宫图》就是袁江所绘,此幅作品为十二条屏。本幅无款,钤“袁江之印”、“文涛”印2方。有宋伯鲁录《阿房宫赋》全文并识。画家凭借自己精深的古建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一组组已经逝去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建筑得以再现。此图使用12条通景屏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画面的宽度与广度,再现了阿房宫当年的恢弘气势,将华贵绮丽的画风发展到极致。

作品简介:

袁江,清代画家,擅画山水楼阁,其界画在清代被推为第一。今天介绍给各位读者的《阿房宫图》就是袁江所绘,此幅作品为十二条屏。本幅无款,钤“袁江之印”、“文涛”印2方,有宋伯鲁录《阿房宫赋》全文并识。

聆听艺术 | 清 袁江《阿房宫十二图屏》

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宫阙殿宇和民间传说中的阆苑琼楼都是袁江笔下反复描绘的题材内容,此幅即以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兴建的阿房宫为题。

聆听艺术 | 清 袁江《阿房宫十二图屏》

画家凭借自己精深的古建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一组组已经逝去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建筑得以再现。此图使用12条通景屏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画面的宽度与广度,再现了阿房宫当年的恢弘气势,将华贵绮丽的画风发展到极致。

聆听艺术 | 清 袁江《阿房宫十二图屏》

袁江善界画。长于山水楼阁,精湛绚丽,能粗能细。初学仇十洲,中年继而临摹古人画,在传统基础上创出自己的新路。生活在康熙年间。他后半生受当时在扬州的山西盐商之聘,同他的从子袁耀到山西运河作画,作品流传在北方较多。其山水主要学宋代阎次平;画石多鬼面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工整严密。

聆听艺术 | 清 袁江《阿房宫十二图屏》

清 袁江《阿房宫十二图屏》

袁江(1662年—1735年),字文涛,号岫泉,清代著名画家。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袁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的画家之一,原为宫廷画家,转工山水楼阁界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当时还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齐名。他们两人曾受扬州的山西盐商的聘请,到山西作画,作品在北方流传较多。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山水画主要学宋代闫次平,画石多鬼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工整严密。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聆听艺术 | 清 袁江《阿房宫十二图屏》
聆听艺术 | 清 袁江《阿房宫十二图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