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征伐开疆拓土,汉武帝消耗国力之时,将汉朝统治带入鼎盛时代

在古代皇帝的谥号中,经天纬地为文,威强睿德、开疆拓土为武。

汉武帝之时,通过四面征伐、平定祸乱,将汉朝的军事外交,带入了鼎盛时代。

武帝朝之时,对北方匈奴三次主动反击,致“幕南无王庭”,除此之外,在中国的东、南、西面,都进行了平叛征伐的军事行动,可谓是四面出击。

四面征伐开疆拓土,汉武帝消耗国力之时,将汉朝统治带入鼎盛时代

平定西羌,开通西域

武帝朝对匈奴作战之时,与匈奴互通的西羌亦受到汉军的打压,迫使其向西迁移。

此后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诸羌西迁,河西一带完全掌握在了汉军手中,设武威、酒泉郡,打通了与西域的通道。

汉武帝元鼎五年九月(公元前112年),诸羌族再次结成同盟,聚兵十余万人反叛,并派出使者和被匈奴勾结,派兵攻汉边郡故安,包围枹罕,而匈奴再次入侵五原郡,杀太守,边疆告急。

汉武帝当即发陇西、天水、安定的所有骑兵部队,会同河南、河内的步卒十万余人,由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领,征讨西羌,解枹罕之围。

西羌的叛乱被很快地平定下来,战事结束后,汉朝在枹罕首次设置了护羌校尉,并令将军李息领兵镇守。

早先为反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诸国,诸国经常截杀汉使,元封三年,汉武帝派赵破奴率军

击破车师国,威震乌孙、大宛。楼兰国被赵破奴手下将领攻破,楼兰王被俘,降服于汉。

汉武帝为求大宛汗血宝马,派使者带着黄金二十万两及一匹由黄金铸成的金马去大宛国,结果使者被杀,财物被夺,于是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兵数万远征大宛,围其都城,大宛请降,愿服属于汉。

汉军击破大宛国之后,威震西域,诸国纷纷遣子入贡,西域诸国臣服于汉。

四面征伐开疆拓土,汉武帝消耗国力之时,将汉朝统治带入鼎盛时代

平定南越、东越叛乱,略定西南夷

汉武帝元鼎五年,南越国相吕嘉杀害南越王和汉朝使者,聚兵反汉。

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五路兵马,进讨南越,约定五路大军会攻南越国都番禺。次年,攻破番禺,生擒吕嘉。

南越国亡,汉朝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其中,珠崖、儋耳两郡,是汉朝在海南岛设置、为统治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所置。

会攻南越之时,东越国王余善自己请求率八千兵从楼船将军杨仆进讨南越,然而却迟迟不前,并与南越勾结,及至南越被破,东越王依旧没有率兵前来。

东越王余善在知道杨仆上书建议要征讨自己时,扼守交通要道、杀汉军校尉,举兵反叛,自立为东越武王。

汉军乘南越之胜分兵四路而攻东越,余善手下将领有的一见汉军便立马投降,余善本人亦被手下之人杀掉,率军投降于汉朝,东越灭亡。

东越之地道路险阻,反复作乱,汉武帝恐其此后再次反叛,为后世患,于是将东越的所有民人,全部迁往江淮之间安置。

平定南越之后,大军回师西指,转而平定西南夷,诛灭反抗汉朝统治的人,夜郎国入朝请属,汉武帝封其为夜郎王。平定西夷后,汉朝廷设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以统治地方。

位于云南的滇王在汉军到来之时,举国而降,请求汉朝廷派置官吏管理。汉朝设置益州郡,赐滇王印。至此,汉朝将西南夷大部分地区纳入了统治范围。

四面征伐开疆拓土,汉武帝消耗国力之时,将汉朝统治带入鼎盛时代

平定朝鲜叛乱

战国之时,燕国将朝鲜纳入版图,及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朝鲜归于秦,此后汉高祖、孝惠、文景之时,朝鲜始终处于汉辽东郡的管辖之下。

汉武帝之时,卫右渠收纳亡命之徒扩充军队,劫掠客商,元封二年,公然杀害辽东都尉,举兵反汉。

汉武帝招募天下犯死罪之人组编成部队,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率领,前往朝鲜平叛。

荀彘不顾与杨仆的约定好的进攻日期而贪功冒进,被打败后又畏缩不前,致令杨仆大军在攻至王险城下之时,不得不回师救援。两路大军没有配合,杨仆更是兵败后士卒离散,经收拢后才复振起来。

此后汉武帝派使者前来督战,两路军马才开始努力作战,攻至王险城下,然而却又因为争功而致久攻不下。

围城苦战之时,卫右渠被手下之人杀掉,弃城投降于杨仆,耗时一年多的平叛战争才划上了句号。

此后楼船将军杨仆因为军队失亡多,被罢免为庶民,而左将军荀彘因为争功而延误战机,被弃市杀之。

平定朝鲜叛乱后,汉朝廷在此划分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

四面征伐开疆拓土,汉武帝消耗国力之时,将汉朝统治带入鼎盛时代


武帝朝时的对外军事斗争,可算得上是四面出击,平定地方叛乱的同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统治,构建起大一统的汉王朝。

同时,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是一次巨大的耗费物力的举动,没有文景之时的国力积累,也就不会有武帝朝之时的四方用武。

即使积累下大量的财富,武帝朝后期国力亦承受不了无休止的战争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