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子去世六十多年,她的容顏,才情,氣質,至今讓人著迷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

螢螢雖則單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


一個女子去世六十多年,她的容顏,才情,氣質,至今讓人著迷

上面的詩句,是從林徽因先生《蓮燈》一詩中特意挑出來的,我覺得這些詩句跟徽因的氣質、性格非常吻合。當然,我也很喜歡。

今年是徽因辭世六十五週年,4月1日是這位民國奇女子的祭日。六十五年對於我們來說算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很多高興的不高興的事情被遺忘或者沖淡,唯有這位氣質女神從來沒有離開大家。

一個女子去世六十多年,她的容顏,才情,氣質,至今讓人著迷


徽因1904年降臨人世,1955年悄然離去,匆匆走完了不平凡的人生。她的過早離世可以說是一種不幸,也可以說是一種大幸。

出身名門的徽因,既秉承了大家閨秀的風度,又兼具現代女性特有的獨立精神和自強氣質。作為一個優雅的知性女人,她既是名揚中外的建築學家,又是清華大學的教授、文思泉湧的優秀作家,還是文化沙龍的女主人,這得該有多大的精力和多強的毅力才能將這一眾角色融會貫通,並演繹得淋漓盡致。

才貌雙全的女人不常見,才貌雙全且理智行事的女人,更是鳳毛麟角。而徽因完全當得起這樣的女人,她曾是三個愛情故事裡的第一女主。建築大師梁思成、浪漫詩人徐志摩、哲學泰斗金嶽霖,這三位精英男都是她的忠實追求者。

然而,徽因並沒有因為這些青年才俊的出現就凌亂得一塌糊塗。相反,在她多情而豐盈的年華里,做出了最理智、最正確的選擇,和志趣相投的那個男人相守了一生,並且在婚姻之外還保留了一份純美的友情。

在朋友們中間,徽因總是被眾星捧月,這不僅因為她脫俗的形貌與獨到的見解,更是因為她的溫暖,她的柔軟。假如,沒有徽因的悉心照料,梁思成很難從那場車禍中重拾信心;假如,沒有徽因的的愛心撫慰,沈從文很難走出陰霾,並馳騁文壇;假如,沒有徽因的無私引導,文藝青年蕭乾、林洙等人多半會與文學擦肩而過。

在那個不缺大師的年代,多少女子視她為情敵,多人男子傾慕於她的裙下。文學大師胡適對徽因刮目相看,敬若上賓,盛讚她是一代才女;浪漫詩人徐志摩如痴如狂,為徽因寫下無數絕美的詩篇;大哲學家金嶽霖更是為徽因終生不娶,只願在靜處默默地注視著心中的女神;建築學家梁思成視徽因如稀世珍寶,兩人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被徐志摩奉為女神,並得到這位痴情才子無比溫柔的愛。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夫復何求?然而,徽因的回答是,不想被當作女神,不想被誇大,也不想被否定,只想做自己。

徽因的智慧不僅在愛情和友情方面,她對事業與夢想的追求,也是一般女人所不能及的。建築是徽因一生追求的事業,為此,她毫不猶豫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從1930年到1945年,徽因走遍了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了200多處古物建築,很多古老的建築都是因為她的踏訪才被世界所關注的。

這就是真實的林徽因,很少表現出三從四德的溫順,體現在她身上更多的是人格的獨立與自由。她雖然沒有高喊過激進的女權口號,卻時時刻刻把女性的獨立與進取當作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用和男性平等的心態處理感情、家庭和學術問題,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會和男人們分庭抗禮,據理力爭。正是由於這種氣質,使得徽因的作品在中國文壇宛若四月春風,別具一格。

徽因之於民國就是一個傳奇,她的出身,她的容顏,她的才情,她的氣質,她的閱歷,她的生活,無不讓人著迷,令人陶醉,宛若強力磁石吸引著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