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著名物理學家富蘭克林曾說: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性格急躁的家長最討厭的孩子那種行為?

當然是做事拖延懶散!孩子做任何時期事情都像烏龜一樣拖拉,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孩子每天早晨起床都需要父母反覆催促,起床後洗漱、吃早飯都漫不經心。

放學回到家後,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扔下書包,打開電視劇或是拿出父母的手機玩耍。做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還經常開小差。

父母每次責罵,孩子都覺得父母太煩,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做事。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總之一個字——。孩子拖的時候,也把爸爸媽媽的耐心給拖沒了。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的真正原因

現在的社會競爭可以說是非常激烈,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後於同齡人,都會教育孩子學習做事都要乾脆利索,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就是生命。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哪裡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

每次看到孩子做事拖延,父母都恨不得給孩子裝上發動機,讓孩子"行如風",做事不拖泥帶水。

但孩子就是不聽話,有時還會和爸爸媽媽頂嘴,家長只能乾著急。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都說"業精於勤",勤奮能夠讓孩子的學習效率更高,成績也更加出色。

家長想要解決孩子做事拖延懶散的"壞毛病",首先要找出孩子做事拖延的原因。

其實孩子做任何事都拖拉,並不都是孩子的問題,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父母的錯誤教導。主要有這3個原因。

1.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孩子之所以做事拖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沒有正確的時間觀念,他們不知道在某一時間段自己應該做什麼。

沒有目標,沒有頭緒,孩子對自己做的事項感到迷茫,也就只能通過拖延的方式平復內心的不安。

兒童專家經過研究表明,孩子到了3歲左右,才對時間有了模糊的認知,知道時間的大體概念。到了7歲的時候,孩子才能清楚地認識到時間,對時間有了清楚的認識,知道時間不等人。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2. 父母的過度寵愛

很多年幼的孩子因為手眼協調能力不強,獨自做事的時候,難免會拖拉。一些急性子的父母,看到孩子做事慢騰騰,都會代替孩子完成。

像是孩子起床穿衣服緩慢,家長擔心自己和孩子會遲到,都會為孩子穿衣服。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更差,孩子覺得反正爸爸媽媽會代替自己做事情,自己不需要勤快。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在《兒童人格教育》一書中說過"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鉅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家長一味地代替孩子做事情,孩子只會對父母更加依賴,遇到事情"能拖一秒是一秒"。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3. 父母過於囉嗦

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做"超限效應"

,說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簡單的嘮叨之後,孩子可能會聽從父母的話,但是如果父母太過囉嗦,孩子會產生叛逆心理,對父母的說教覺得厭煩,就會和父母唱反調。

父母太過囉嗦,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束縛,太過被動,覺得自己像父母的"傀儡"一樣。

每次聽到家長的"長篇大論",孩子都會用拖延反抗父母,是一種無聲的"吶喊"。

知道孩子拖延懶散的原因之後,家長就要開始行動了。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1. 教會孩子制定科學的時間作息表

家長要教會孩子制定時間作息表,將每天的要做的事情畫成直觀的表格。

可以給孩子製造一些小巧的"勳章",孩子每完成一項事情,就在事情後面貼上一塊勳章。

孩子像打遊戲一樣"升級有獎勵",做事也就更有動力,知道自己在每個時間段該做什麼事情,也就會逐漸改掉拖延的壞習慣。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2.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父母可以讓孩子瞭解時間的具體概念,像是小時、分鐘、秒數,上午、下午、晚上、深夜等。

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時間實驗,比如一分鐘可以做多少選擇題,一分鐘可以寫多少詞語。

孩子對時間有了清晰的概念,也就更能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時間,不會浪費一分一秒。

孩子知道隨著時間的流逝,事物都會改變,尊重時間,才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3.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年幼的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都會想要嘗試獨立完成某些事情,像是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洗碗。

孩子想要獨立完成的時候,家長不要阻攔,要鼓勵孩子。

孩子出色完成後,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孩子的獨立自主性越強,在單獨做事的時候,才不會手足無措,用拖延逃避困難。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4. 讓孩子承擔拖延的後果

孩子做事習慣性地拖延,也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拖延會造成的影響,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承擔什麼後果。

家長要讓孩子體會到做事拖延的後果,比如孩子經常上學遲到,家長不要送孩子上學,讓孩子自己騎車上學,獨立承擔遲到的後果。

孩子有了教訓之後,自我約束力也就會更強。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所謂"勤能補拙",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都學會"快刀斬亂麻",今後在事業上才能夠突飛猛進,精益求精,成就一番大業。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這套繪本一共10冊,分別是《媽媽我愛你》《我一定行》《創造奇蹟》《善良的朋友》《我有擔當》《寬容的力量》《我很善良》《媽媽我能行》《大家一起來分享》《從小有愛心》,專門為2-8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都非常的有好處!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做事慢吞吞?教你4招,一治一個準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所以做家長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