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个课堂”,教育部印发了新的指导意见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教科技〔2020〕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

关于“三个课堂”,教育部印发了新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门户网站截图

《指导意见》指出,“三个课堂”是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对于“三个课堂”的应用模式,重点强调了“专递课堂”的专门性,“名师课堂”的共享性,以及“名校网络课堂的开放性。

《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总体目标,明确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等。为实现总体目标,《指导意见》从推动应用普及、激发应用活力、增强应用能力、改善应用条件、提升应用效能维度,确定了加强统筹规划和落地实施、健全运行机制和考核激励、强化教师研训和教研支撑、优化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开展质量监测和效果评估等五大主要任务。

在经费保障方面,《指导意见》强调,中央财政相关项目将加大对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并重点向中西部地区的“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倾斜。同时,还强调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积极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三个课堂”建设

等。

据悉,为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教育部早在2014年就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12个部门,共同启动了“信息惠民十大专项行动计划”。高校科技进展(公众号:gxkjjz)了解到,教育部牵头的“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将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等列为了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这为进一步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以及缩小中西部地区学校数字鸿沟发挥了积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