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惠安石刻茶壺的藝術與鑑賞


論惠安石刻茶壺的藝術與鑑賞

摘要:石刻茶壺是集—雕刻藝術的觀賞性收藏魅力及在現代的茶席、茶空間的運用跟個性化的展現為一體的惠安南派石雕藝術獨有的一門雕刻技藝。

關鍵詞:茶壺的歷史 惠安石刻茶壺 石壺的特點 石壺的藝術鑑別及保養


一:茶壺的前世今生

我國古代的茶壺歷史悠久,從廣義上說,自從茶被人類利用到生活上以來,相關的茶具就應運而生。早期茶的飲用相對粗放,因此茶具也以陶製為主,並存在一起多用的現象。漸漸地隨著飲茶的進一步精緻化,到了唐代開始出現了專用茶具。茶聖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列舉了28種茶器,可見唐代茶具的多樣和講究。到了宋代,飲茶更加普及,上至王公貴族,下到鄉野村夫,飲茶已成為宋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明代開始飲茶史上的一個重大變革,延續幾個朝代的團餅茶被散茶所代替,散茶沖泡的飲用方式開始漸漸取代所謂的“唐煮宋點”。此時,真正意義上的茶壺開始產生,紫砂茶具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並大行其道,並且以其與茶葉之間某種契合而成為明清兩代最主要的茶具。那麼從茶壺的製作材料來看,陶瓷及紫砂是最重要的一類,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茶具品種。除了陶瓷紫砂茶具外,其它的如:金、銀、銅、錫等都是茶壺這個大家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飲茶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二:惠安石刻藝術之茶壺

惠安石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技藝巧奪天工,久負盛名。千百年來,惠安先民歷千年之歲序,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海洋文化為一體,汲晉唐遺風,宋元神韻,明清風範之精華,是源於黃河流域的北派逐漸蛻變成精雕細刻,智巧靈動的南派藝術風格。惠安石雕在雕刻風格上,講究星神兼備,富有動感和氣勢,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動態美和神態美,在藝術特徵上,突出智巧,流麗,精細,神奇,含有細節語言,富有賞心悅目的藝術效果,體現南派石雕婉約精美的特色。惠安石雕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歷經一千多年的的發展,仍然保留著非常純粹的民族藝術傳統,保持著很完整的延續性,具有強烈的民族性。惠安石雕多以實用為基礎,從建築園林裝飾雕刻,室外大型雕塑到室內擺設觀賞品、日用器皿等,用途非常廣泛,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石刻茶壺的出現在惠安石雕近代的發展史中是不可不提的一種特殊的雕刻藝術。惠安石刻石壺誕生於80年代末,盛行於90年代初期。石刻茶壺的誕生源於惠安的特殊地理位置,惠安與臺灣隔海相望,90年代左右,臺灣到大陸經商的漁船一般都選擇經武碼頭靠岸,正因為這樣才滋生了小範圍的貨物來往,加上臺灣地區的大力興建寺廟的緣由。作為惠安石雕的代表發源地—崇武石雕自然而然的被有遠見的臺灣商人帶到臺灣去。著名的臺灣飲茶文化推動了惠安石刻茶壺的盛行。惠安石刻茶壺就源源不斷的被運到臺灣去。也讓惠安本土產出了諸多制壺能手,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林向陽和李惠青兩位藝人。當時主要的制壺地區分佈:林向陽老師為主的洛陽派,李惠青老師為主的惠安縣城派,以及輻射周邊的輞川、泉港、黃塘、螺陽的一些小作坊。在這裡不得不提對惠安小件工藝品做出極大貢獻的原東園玉雕廠的創始人—來自京城的中國玉雕大師-王金蘭前輩。是她的出現使惠安石雕進入了另外的一片靈巧精細的新天地。她對惠安石雕藝術的貢獻功不可沒。石製茶壺盛行初期都是以小作坊,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出現的,所以那個時期的石刻茶壺大部分器型講究,做工精細,質量上乘。但是因為雕刻工具品種稀缺、價格昂貴,所以產量很小。幾乎供不應求。到了90年代初期,隨著雕刻工具的改建跟普及,制壺的效率大大提高,而這時臺灣地區對石壺的需求也很快的盛行起來,很快的,惠安的石壺產量開始跟不上了。加上利益的驅使。很多學徒就開始慢慢的從師傅身邊剝離出來自己制壺。徒弟再帶徒弟,以致石壺的質量逐漸下降。瘋狂時期,在黃塘南坑村整個村莊家家戶戶都在徹夜趕工。許多沒經過專門培訓的工人也加入了制壺大軍,導致了這個時期的茶壺質量嚴重下降,次品比比皆是,價格也直線下降。最終,惠安石壺也在瘋狂後走向衰亡。最後只留下幾位堅持創作的手藝人還一直守護著惠安石壺的尊嚴。


論惠安石刻茶壺的藝術與鑑賞

木魚石茶壺


三 惠安石壺的特點

惠安石壺的製作可謂是異軍突起,集收藏觀賞性和實用性為一身的壺藝品,無論從選材與製作、造型與品質都能充分地體現茶與石文化的藝術蘊涵。 惠安石壺的製作又可堪稱為惠安石雕六大雕刻工藝分類中微雕(小型工藝品)的代表,它集圓雕、浮雕、沉雕、線雕、微型雕刻於一身,石壺的主要選料有惠安玉昌湖青石、泉州黑膽石、山東的木魚石、蒙古的麥飯石及華安玉等硬性石材。特別是惠安本土的青石,山東的木魚石、蒙古的麥飯石,以及最近流行的安化冰川石都是石刻壺藝的首選材料,早期的石壺材質選材較多的是泉州黑膽石,是其材料本質中所特有的密度與硬度(摩氏硬度6.5-7度)和材料的自然屬性所決定。其以細膩堅硬的質地而聞名,以柔潤幽黑的光澤而著稱。它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鈣、錳、鐵、磷、碘、鎂)等,其中為含鐵量最高。以天然地開石為材料的黑膽石茗壺,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石材分子結構大,石壺表面沒有泥泡漿,茶香更易滲透壺壁中,用石壺久泡茶後茶更香。而我所選的制壺材質更偏愛青草石跟木魚石,特別是產自山東的木魚石:木魚石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鉬等,補充一定的微量元素,可提高機體代謝和多種酶的活性,產生扶正固本和補益作用。在使用功能上,木魚石有著可以與紫砂壺相媲美的透氣性功能,而且防腐功能特別好,被稱作為“可以呼吸的天然石頭”。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等吸收到一定程度就會透到石壺表面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特別適合武夷巖茶跟普洱茶的沖泡。個人覺得木魚石是目前國內最適合做壺的一種天然優質材料。

隨著近期茶道文化的興起,全民物質水平的提高,較之一壺泡多種茶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很多茶人開始注重品茶的質量以及茶味的專一,於是一壺專泡一種茶種的茶壺已經不是啥鮮事了。一個茶人大多同時擁有好幾把茶壺。茶壺已經不能停留在泡茶的功能體現更應該是茶人的精神寄託。而在茶壺的選擇上也不會一直停留在以紫砂為主的茶具上。特別是茶道茶席的流行趨勢必會帶動更具玩味更具特色的茶壺上。而在材質的選擇上,石製茶壺是眾多品種當中的最具特色的。加上匠人精神的再次推崇,惠安石刻茶壺必將再次煥發出新的光彩。


論惠安石刻茶壺的藝術與鑑賞

木魚石南瓜壺


四:石壺的藝術價值

(一)石壺實用價值

1.石壺透氣性強。制壺的天然石材分子結構大,石壺表面沒有泥泡漿,茶香更易滲透壺壁中,用石壺久泡茶後茶更香。

2.石壺夏季泡茶不易變質。因為制壺的天然石材物理性能屬於涼性,石材的臨界溫度也低。

3.用石壺飲茶有益健康。因為制石壺使用的材料是天然原石,有相當一部分石材中含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如黑膽石、青石、麥飯石、木魚石等。常用這些石材製作的茶壺飲茶,有保健作用。

(二)石壺的觀賞價值

1石壺在造型藝術上的創作餘地較大。石壺的造型藝術除了可以表現傳統的茶壺造型外,還可以根據石材的自然形態、色彩圖形的自然形狀來設計製作各種造型的石壺,真可謂淋漓盡致。

2.石壺在雕刻藝術上的創作餘地也較大,由於材料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石壺的製作材料是硬性的,給工藝師在石壺藝術創作手法上提供了相當的餘地,可以採用浮雕、圓雕、線雕等雕刻手法,可以充分地表現作者的思想與精神,使石壺更富有藝術生命力。

3.石壺藝術的獨特性,在作者創制每枚石壺過程中,石壺材料的自然屬性決定了設計製作石壺的獨特性。 石壺的構思藝術是作者的社會閱歷、文化修養、思想情感、藝術功底的綜合體現。一枚石壺的設計製作,構思的成功是否壺設計製作成功的一半。一枚藝術價值高的石壺製作時間並不長,而構思的時間是製作時間的好幾倍,好作品不是技藝因素來決定的,而更多的石技藝背後的思想高度創造了作品。有思想的石壺作品,才是真正的收藏價值所在。

五:石壺的保養

玩家講究“器用即美”的境界。一把好的石壺也需要經過沸水與茶的洗禮才能煥發出它最精彩的一面。石壺通過用能越來越光亮,顏色會加深,產生一種玉質滋潤的美感,更顯壺的古樸,高雅和豐富的質感美。通過使用能陶冶性情,提高情操。因天然石頭相對陶瓷類的茶壺較易磨損,建議在使用的過程在壺底墊塊柔軟的材質做壺承,每次沖泡之前先用溫水淋壺身,再用沸水進行真正的沖泡程序。每次品完茶後,用溫水沖洗乾淨內外壺身,再把表面擦拭乾淨晾乾。為了達到養護的最佳效果,茶壺不適合一直使用,最佳使用週期為連續使用一週左右後再停一週左右,等壺身完全乾透了再接著使用,這樣養壺的效果最好。養壺能忘卻煩惱,達到心平氣和,修心養性之目的。石壺的最後一道工藝即是養壺的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