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的真實性:有就是給孔明鍍金,沒有更是給孔明鍍金

“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諸葛亮由此成為劉備一生中最重要的謀士。這一段故事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傳神地演義,成為婦孺皆知的重要情節。他用劉備的禮賢下士,烘托出了一個神仙似的諸葛亮。《三國演義》花了將近兩個章節的篇幅來描寫劉備與諸葛亮的會見,但是在史書《三國志》中,對於這一段,只有五個字的介紹:

“凡三往,乃見”。這就是正史當中的記載,也就是三顧茅廬說。

關於三顧茅廬,史書《魏略》、《九州春秋》和諸葛亮《出師表》裡的記載大相徑庭,不但如此,它還完全顛覆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小說中的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裡,劉備三次走進臥龍岡,拜訪韜光養晦的諸葛亮,最終諸葛亮走出山林,輔佐劉備成就帝業。

長期以來,由於三國故事有濃厚的傳奇色彩,也由於劉備求賢若渴、謙遜待人的風度,更符合社會心理,因此“三顧茅廬”說壓倒“亮詣備”說而廣為流傳。至於歷史的本來面目究竟如何,還要進行考證。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描寫的這個“三顧茅廬”的故事出自諸葛亮自己的說法。諸葛亮曾在出師北伐之前向後主劉禪上過一篇《出師表》,其中諸葛亮提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寫得一清二楚,是劉備三顧茅廬才把自己給請出來的。很明顯,西晉史學家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就採用了《出師表》中三顧茅廬的說法。據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載:“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也就是正史當中的記載,也就是“三顧茅廬說”。

但是,比陳壽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卻有另一種相反的說法,叫做“毛遂自薦說”。據三國時期魏人魚豢所撰《魏略》記載: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以後,荊州成為眾矢之的,直接面臨曹操、孫權這兩方面的軍事威脅,荊州牧劉表又缺乏應對之策。被曹操趕出中原地區的劉備此時駐紮在樊城,引起了諸葛亮的注意。為了使荊州免受戰火的蹂躪,諸葛亮親赴樊城去找劉備。見面的時候劉備正在會客,劉備見諸葛亮非常年輕,又素不相識,也沒把諸葛亮放在眼裡,把他晾在一邊。等到會客結束,只剩下諸葛亮一人的時候,劉備還是不理不睬。正好有人送來了一支耗牛尾,劉備只顧自己用耗牛尾結毦(也就是編織飾物)。諸葛亮見此情景,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為將軍必定胸懷大志,想不到原來卻只知道結毦而已。”這才把劉備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經過一番交談,劉備發現眼前的年輕人的確與眾不同,是一位難得的人才,便把諸葛亮留為己用。上述就是最早的“毛遂自薦”的版本。而且,除《魏略》一書之外,後來西晉司馬彪在其著作《九州春秋》中也提到了這個內容差不多的故事。

於是,就出現了兩個不同的說法,哪一個是正確的呢?而且近幾百年來,關於

“三顧茅廬”“毛遂自薦”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就這個問題爭論的相關範圍越來越廣,說法也越來越多樣化,有學者甚至認為“三顧茅廬”“毛遂自薦”兼而有之。針對這些爭論,下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以上的那些觀點:
儘管陳壽的《三國志》已被列入“正史”,而魚豢的《魏略》沒有列入“正史”,但就史料價值而言,《魏略》顯然高於《三國志》。因為魚豢是魏國有名的史學家,記事十分認真,他又是與諸葛亮同時代的人物。在《前出師表》還沒有問世之前,他已經動手編撰《魏略》,寫下了諸葛亮去謁劉備之事。其記事自比《三國志》為可靠。陳壽是比諸葛亮要小五十多歲的後生小子,在七八十年前是否有“三顧茅廬”一事,除了《前出師表》一文之外,他提不出任何旁證。而且,儘管諸葛亮是一代完人,可是誰也無法保證他不說一句假話。

試想一下,假如“三顧茅廬”確有其事,自是蜀漢君臣契合的佳話,當時就會傳播開來,而被記入一些公私著作之中。為何從“三顧茅廬”到《前出師表》問世,這20年中沒有任何人提到過此事,也沒有任何公私著作記載過此事,這不太奇怪了嗎!陳壽輕信了孤證,把“三顧茅廬”作為史實寫進了《三國志》之中。若以後沒有裴松之作注,可能這個錯誤就會被長期掩蓋。正因為《三國志》一書文字過於簡略,史事多有疏漏,因此在成書一百多年之後,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又命裴松之為之作注。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裴注”不同於其他各書的注。它不僅僅是解釋文字,而重在增廣異聞、補證遺佚,裴注的字數比《三國志》正文多出好幾倍,真是喧賓奪主。但是,這種喧賓奪主很有必要,因為註文的重要性每每超過正文。也就是說《三國志》的史料價值,註文高於正文,裴松之的史才高於陳壽。《三國志》之所以與別的史書不同,因為它對三國內容的描寫並不單單是枯燥乏味的記敘性描寫,而是加進了些想象,使文字變的十分生動、耐看。而且蜀國原本無史官,蜀國遺留下來的資料也不會完整,陳壽在編寫《三國志》的時候就不免多加了些想象和附加成分。

既然這樣,無論是劉備尋訪人才,自當伯樂找千里馬也好;也不管諸葛亮為實現自己的抱負,效仿毛遂自薦求見劉備也好,這些都是歷史的想象了。這麼一來,我們也不妨來想象一番:

用現在的話說,諸葛亮可謂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學會了一身本事,想“貨予帝王家”,可一直沒找到適合的買主。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他主動去樊城找劉備,但是劉備看不起他一個年輕小子。於是諸葛亮找了個機會和劉備單獨交談,讓劉備發現了他是個大人才。那次交談完之後,諸葛亮並沒有直接留在劉備軍營中,而是返回隆中自家的茅廬去了。為什麼呢?一來是自己對劉備瞭解不深,不敢貿然“以身相許”;另一方面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待價而沽”。於是,經過兩人的這初次相識之後,兩人又你來我往多次見面,有時是專程拜訪,有時是因別的事而順道走訪。就這樣,經過多次的溝通和交流,最後諸葛亮同意加入劉備帳下,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這樣一寫,並不違反諸葛亮的《出師表》的言語,也沒有違背《魏略》、《九州春秋》的說法。其實,真正的歷史往往是平淡的。並無任何出奇之處。歷史不是小說,不是為了引起聽眾和觀眾的興趣為目的,但是寫歷史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必須對真實的歷史加以剪裁,哪些該寫,哪些不該寫,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哪些要正面寫,哪些要反面寫等等,都需要他們精心安排。而剪裁安排歷史的標尺和準繩,便是史書作者頭腦裡的思想觀念。因此,

“三顧茅廬”可能是被美化包裝過的。

而且,儘管裴松之在註文中引了這個記載,但是他自己並不贊同。他不贊同的理由卻是諸葛亮《出師表》中的那一番話,可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竟然相信了諸葛亮自己編撰的漂亮說法。

諸葛亮編撰這些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當然有他合理的用意。裴松之注引《蜀記》雲,諸葛亮攝政期間,“刑法峻急,刻剝百姓”,有個叫法正的大臣就引用漢高祖當年只以三章約法為典範,上書勸諫。結果,諸葛亮告訴他,自己之所以這麼做,是有道理的。概括而言,就是蜀人太無法無天了,需要約束。或許,諸葛亮也認為,蜀人太自以為是了,需要給自己樹立一點威信,就得如此這般塑造一下自己。

當然,裴松之對“三顧茅廬”記載失實一事一定不會放過,他把《魏略》中不同的說法全文注於《三國志》中的相關部分,而且說明“《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並作了以下的評論:“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裴松之的評論是很得體的。他認為:對於史事有時候“聞見異詞”,產生不同的說法是常有的。但是對於“三顧茅廬”一事的兩種說法互相牴觸到這種程度,實在太奇怪了。言下之意,自是不以陳壽的說法為然。不過限於體例,他只能用別的說法寫在註文中反襯正文說法之不當,卻不能改動正文。
綜上所述,事情已撥雲見日。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諸葛亮為什麼要說假話呢?接著往下看:

說到這,我們需要從頭分析。在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十多年中一直是“東奔西走恨無家”,假如沒有諸葛亮為他設計的聯孫抗曹的策略,他就難逃敗亡的厄運。應該說,蜀漢的歷史是用諸葛亮的血汗寫成的,他的功勞彪炳千秋,而且這一事實已為後世所公認。

不過,諸葛亮內心有隱痛。以諸葛亮的聰明,他自然心裡明白,劉備雖然嘴裡說得好聽:“吾得孔明,如魚得水”,可在實際行動中,劉備對他並沒有言聽計從,他嘔心瀝血所設計的建國藍圖也並沒有受到尊重。蜀漢建都於成都之後,鎮守荊州的大將、剛愎自用的關羽從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對於他下達的政令愛聽不聽,對於他的諄諄告誡置若罔聞。以後關羽被吳軍襲擊而敗死,他又無力阻擋劉備的三軍掛孝伐吳。因為在一塊打江山的時候,我劉備是老大,關羽是老二,張飛是老三,你諸葛亮算老幾?我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這時的劉備,早已把

“隆中對”時諸葛亮所說的話“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忘得一乾二淨。正因為如此,諸葛亮明知這次出兵凶多吉少,可他無力公開反對,只有以拒絕參加表示一種無言的抗議。真到最後,劉備大敗而回在白帝城託孤之時,諸葛亮心裡明白,蜀漢建國的大計劃已被劉備自己一手斷送。但一切都已是莫可奈何?兵權不在自己手裡,無論平時說得多好,到了關鍵時刻,又怎能使得上力,這也是諸葛亮的悲哀。可憐諸葛亮的偉大抱負卻毀在劉備的一時的意氣用事之上,他又怎能不悲傷。比起劉備,劉阿斗差勁多了,那是個扶不起來的主兒,因此,諸葛亮在上《前出師表》的時候,不能不想起劉備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的前塵往事。正因為劉備的意氣用事,才使得伐魏建國的宏偉規劃付諸東流。這時已是“天下三分,益州疲蔽,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如果自己提兵在外,無暇內顧,阿斗又不聽話,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來,豈不糟糕!對於像有些成事不足的人卻能敗事有餘而言,是需要事先重重地告誡一番,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這才想出向阿斗編造出一套
“三顧茅廬”的故事來,說明利害,當年受到你父王的何等尊重,而你的本事又更差上你大截,那就更不能不聽我的話。綜上所述,我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為了爭取北伐勝利,後方又不出亂子,苦心孤詣地想盡了方法,包括對阿斗編造出一些假話。

但是,雖然說了假話,但這也並不是壞事,如今,我們何忍對諸葛亮的良苦用心加以責備!過去有不少人還對諸葛亮有誤會,認為他連年興師,艱苦奮鬥,只不過是為了報答劉備個人的“三顧”之恩。現在揭開了歷史了迷團,知道“三顧茅廬”並無其事,這更說明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意為國家、為蒼生,為了天下太平。因為他自己心裡明白,劉備對他何嘗有什麼“三顧”之恩。“三顧茅廬”真相的揭開,非但沒有貶低諸葛亮,反而更能說明他為國為民長期奮鬥的一片苦心,更能說明他的偉大與崇高。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中對三顧茅廬的精彩演義,在一定程度上,為諸葛亮和劉備都增加了不少色彩。儘管在歷史的真實上,三顧茅廬遠沒有小說中那麼精彩,但是正是有了羅貫中的渲染,這段故事才被世代傳唱,假如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中國歷史上或許就不會有一個光彩照人的諸葛亮了。而有了三顧茅廬,所以後人對劉備的禮賢下士,極其羨慕和推崇。劉備本人也因為

“三顧茅廬”而婦孺皆知,成為中國歷史上尊重人才的模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