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到中年最易產生婚外情?


為何人到中年最易產生婚外情?


假如將人的一生分為三部曲,那麼人生的三分之一用來成長,還有三分之一用來追求愛情和名利,剩下的三分之一已是有心無力,面對年老體弱和多病,大多數只有白了少年頭,老大徒傷悲。

這人生之中最好的三分之一時間該怎麼過?幸福是不會等人的,它其實就在你的手中。學會放下某些看似重要其實卻不是的東西,想想身邊被忽視了的情感,這樣,幸福可能就離你不遠了。是的,幸福總在你把心放平之後才能體驗出來。我們要學會平靜地生活和珍惜。想想張愛玲從初出道時所說的出名要趁早,到塵埃落定後的讓自己低到塵埃裡去,洗盡鉛華之後的她,經歷人生反覆無常之後說出了這樣深切的感嘆。是否能給我們帶來點啟發?一個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什麼是該追求的,有什麼是該捨棄的。

為何人到中年最易產生婚外情?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人有著複雜的情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而當人沒有了七情六慾之後,那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常人,世間能看破紅塵的人少之又少。如有,那也是要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看透得失之後才能得以放下。說那是得成正果,卻無非是幸福是那麼不容易,到最後放棄才能令自己不再受傷害。那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頓悟。

記得前幾年放過一個電視劇,稱之為中國式離婚。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劇中反映了心的背叛、身的背叛、身心的背叛,按照這一條脈落去分析,不難看出人是生活在身--物質,和心--精神之中的動物。既然人是動物和擁有智慧(精神)的一個複雜的個體,就免不了在面對生活條件錯綜複雜的環境下會有所猶豫或改變初衷。已婚人士的這一改變恰巧是從心開始,在年久失修的婚姻關係大背景下,心已經很脆弱,很難抵抗外界的誘惑,這時候總在尋求懂得自己內心的人。另一個因素是身體方面的需求,在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就更容易出現出軌的可能。

在此說一個真實的個案,兩個認識了多年的家庭,已經有兒有女。男的是某企業的經理,四十來歲,另一個男的是個體老闆,三十來歲,兩人因為業務上的來往,住的地方也相近。兩家自然而然的往來頻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交往幾年後,個體老闆的妻子竟然與經理雙雙拋棄家庭,私奔去了上海。男方的兩個孩子已經十來歲,一男一女,正是處於人生最為關鍵的青春期。女方有一個兒子,才八九歲的年紀。這個女的為什麼要放棄十年婚姻,放棄作為小老闆的老公,卻跟一個打工的經理走了。在外人看來或許不易明白。我在接觸當中有點體會,女方是一個個性活躍,外向開朗的女人,她的男人卻沉默寡言。而那個經理也是個很活躍的人,他的妻子又恰巧是個內向木吶的樸素女人。從性格上來看他們這一對半路夫妻或許更能談得來,至少在語言上投機多了。心的背叛往往是最危險的,比身的背叛更為嚴重,不難看出上面的一對是從心的背叛走到身的背叛,繼而雙重背叛,以至於再也不能回頭。

他們兩人後來去了上海創業,未久又回來了。在當地發生這樣的事情後,給雙方家庭和孩子,朋友之間帶來了不小的震動。據說他們又開始了新的創業,兩人至今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孩子。

或許他們是在追求人生的三分之一,就是那種激情,愛情,大於親情的感覺。男人四十等到了事業有成,有了物質財富後想把原來年輕時候失落的東西重新發現。女人三十後已風情漸老,急需一個真正能懂她關心她的人。找到無話不談的男人,又怎能不動心呢。人往往是這樣,有了物質生活後就想要有精神上的生活。聽說兩人的關係也是時好時壞,並不穩定。女人原先的老公是從小就認識,自然而然日久生情的那種,卻抵不過認識不久的陌生男人。兩個人走出這段婚姻,面對來自兩個家庭的壓力,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經歷離婚的坎坷之後,他們是否走進了樂園,抑或是失去了樂園。如果有一天激情退卻,回到過去的情景,四十多歲的人,又該怎樣面對今天或明天?

在他們身後,又有多少人是看似幸福美滿,其實內心卻充滿渴望,早已是審美疲勞。也許只是沒有遇到,也許只是那個值得他或她出軌的人還沒有出現。只有珍惜身邊的幸福,惜取眼前人,一個人才能幸福,一個家才能幸福。只有放下慾望的核才能滿足平淡的生活,才能體會平淡平凡才是真正的幸福。

所謂真正的幸福,無非是內心的歡愉與外在的健康。

為何人到中年最易產生婚外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