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海洋環境預報臺預測:今年將有4-5次風暴潮影響廈門

市海洋環境預報臺預測:今年將有4-5次風暴潮影響廈門

-沿岸低窪地段易受天文大潮影響,須提前做好防護工作(資料圖)。 劉東華攝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 吳笛) 近日,市海洋環境預報臺發佈《廈門沿海海洋災害2019年概況暨2020年趨勢預測》(以下簡稱預測),預計今年我市沿海將受到4至5次颱風風暴潮影響,影響較嚴重的風暴潮可能出現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根據預測,今年影響我市的颱風風暴潮,月份分佈大致是:6月0-1次、7月1次、8月1次、9月1次、10月0-1次。其中1-2次屬於中等強度過程,將發生0-1次風暴增水超過100釐米的較強颱風風暴潮(風暴潮過程最大增水95-125釐米)。

在農曆八、九月天文大潮期,天文潮位較高,可能出現0-1次超過藍色警戒潮位(700釐米)的高潮位,廈門港年最高潮位為700-730釐米,同安灣為705-735釐米。主要影響岸段為沙坡尾避風塢、第一碼頭及鷺江道等沿岸低窪地段、高崎避風塢和集美鰲園,沿岸低窪地段須提前做好防護工作。

預計今年受颱風影響(含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我市沿海將出現的災害性海浪過程(浪高≥2.5米)為4-5次,天數8-12天,接近於常年;全年出現大浪天數為27-35天,接近於常年。

從2019年的概況來看,我市沿海的風暴潮災害屬於輕度,共出現4次增水大於50釐米的風暴潮過程,分別是“丹娜絲”(熱帶風暴級)、“利奇馬”(超強颱風級)、“白鹿”(強熱帶風暴級)和“米娜”(颱風級),其中臺風“米娜”影響期間,恰逢天文大潮期,廈門驗潮站出現超過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最高潮位715cm(廈門驗潮零點)。

去年我市沿海全年出現大浪天數24天,其中9天為颱風浪過程,15天為冷空氣浪過程,少於常年(32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