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抢玩具,不要一味鼓励分享,3种情况3种方法,家长要分清!

最近在妈妈群里聊天,几个宝妈都同时抱怨:

大宝总是抢二宝的玩具,二宝不给,他还动手打二宝;

大宝抢了二宝的玩具,根本就不玩,抢过去就扔到一边了;

每次教大宝要学会分享,但是他根本就不听;

今天就来聊聊宝宝抢玩具,该如何教会孩子分享这个话题!

宝宝抢玩具,不要一味鼓励分享,3种情况3种方法,家长要分清!

学会分享前,先培养孩子这2点

让孩子懂得,分享不是玩具没了,只是一会还会回到自己手里

教孩子分享前,要先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和物权安全感。

①物权意识

2-3岁是孩子形成物权意识的关键时期,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是“我的”,而且别人动一下都不行。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比如鞋子,告诉宝宝,大的是爸爸的,小一点的是妈妈的,最小的是宝宝的。

同时告诉宝宝:“宝宝的东西,爸爸妈妈不会乱动,我们的东西,宝宝也不能乱动。

宝宝抢玩具,不要一味鼓励分享,3种情况3种方法,家长要分清!

②物权安全感

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自己心爱的东西被爸妈送人的经历,这样的做法其实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很不利的。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我买的,我拿一件送人怎么了。

而这恰恰打破了孩子的物权意识--明明是属于我的东西,爸爸妈妈为什么会送给别人?

家长如果不注意,孩子会通过哭闹要回自己的东西,同时变得更加“自私”。

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并保护孩子的物权安全感,当别人想要宝宝的东西时,要先询问宝宝的意见,并且尊重孩子,不要强迫他把玩具分享给别人。

让娃学会分享,3招搞定

让孩子懂得物权意识,并且有足够的物权安全感后,要让孩子明白“我的、别人的、大家的”概念。

同时可以通过3招,让孩子学会分享

①拿走送回训练

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玩具没有了,而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到自己身边。

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借玩具”的游戏,向宝宝借一件平时自己喜欢玩的玩具,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回来。

在玩“借玩具”游戏的时候,允许宝宝说“不”,如果宝宝不同意分享玩具,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这个训练目的就是告诉孩子,玩具分享出去之后,在一定时间内还会再回来,让孩子愿意分享。

宝宝抢玩具,不要一味鼓励分享,3种情况3种方法,家长要分清!

②公平拥有的原则

有些东西分享后是会减少或消失的,比如食物,但是要让宝宝知道,分享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公平的拥有。

比如,家里在吃水果的时候,爸爸可以问妈妈:

“你要吃苹果吗,我可以分你一半。"

宝宝在吃零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问宝宝:

“可以把你的饼干分一半给我吗?”

分享食物不是把所有的都给别人,而是让宝宝懂得,分享是把你有的东西分一部分给别人。

记得之前傅首尔在节目中讨论到底要不要生二胎的时候,面对孩子愿不愿意把糖分享给别人,她的看法是,如果孩子手里有100块糖,你可以要求他分享给别人,如果他手里只有1块,你凭什么要让他分享出去。

这就是要告诉孩子,并且愿意让孩子接受分享的前提是,我手里有,而且我分享的话,不会让我手里的东西消失。

宝宝抢玩具,不要一味鼓励分享,3种情况3种方法,家长要分清!

③轮流玩耍的训练

在一些公共玩具区,很多孩子如果遇到喜欢的玩具,会一直霸占着不肯离开,其他小朋友也没办法玩。

这时候家长可以在家里陪孩子做轮流玩耍的训练,当新买了一件玩具并且还不属于宝宝的时候,爸爸妈妈和宝宝可以轮流玩,并且设置好时间,当闹钟响了,要主动给下一个人玩。

对于大家可以同时玩的玩具,就要和宝宝制定好游戏规则。在进行游戏时也要相互提醒,遵守规则,不抢不闹。

训练的过程中要尊重宝宝的意愿,理解宝宝分享时的痛苦,当宝宝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不要强迫宝宝,更不要进行道德绑架。

做分享锻炼不是让宝宝一定要有分享的行为,而是让宝宝懂得分享是公平而且美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