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高考了,發現自己可能是ADHD,該怎麼辦?

莊蘇穎


作為一個過來人給你分享一點經驗:

1.都到這個時候了,不要再奢望治癒,而且ADHD綜合來說算不上是惡性心理疾病。所以以主要自我調節為主,遵從醫囑可適當用一些安神促進睡眠的藥物。

2.取長補短,ADHD的患者雖然集中力較差,但是普遍發散思維較強,考試中,注意在優勢學科多拿分,弱勢學科儘量少丟分。

3.抽出時間做一些運動,你會發現在體力透支的時候清醒的頭腦會是多麼寶貴的財富。

4.高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上升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我當年也就勉強擦著一本線過關,但現在的發展不會比大部分985和211出身的學子差。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調整好心態,以最好的發揮迎接挑戰;儘量不要選擇復讀,因為這對你的心理會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驗。


誰家大白啊


這個提問中疑惑自己是ADHD 僅這個疑慮 靠譜嗎?我個人從提問中感受到的是更多的焦慮,對這個診斷結論是很不靠譜。

1,ADHD 確診是需要系統檢測後綜合分析後的嚴肅結論。是需要在正規的醫院進行多項的專門檢測項目後的結論。絕非普通人認為的注意力不集中,學不進去習就是什麼ADHD

2, ADHD是注意力缺欠,是一種兒童常見心理障礙,ADHD患兒不僅注意力不能集中,同時是伴有品行障礙,人際障礙的。 也有一些患者成年還具有症狀,成年人確診ADHD 也需要系統評估系統檢測後才能結論。

3,高考考前焦慮緊張不安,很正常。焦慮狀態本身就會出現注意力下降。這跟注意力缺欠是本質不同的。提問者你自己自查:你學習無法集中精力,請問你遊戲或玩其他的可以嗎?如果你除去學習,其他放鬆的休閒娛樂 都可以專注高度,那不僅不是ADHD,而是你出現了學習障礙,需要針對性解決你如何能改善你的學習專注度。這很多方法可以幫到你,例如你自己想想你願意參與高考嗎?你願意通過高考給自己一個結果來證明自己嗎?再例如:你高考複習策略需要調整,忽略難題,從自己喜歡的學科開始,你每天僅學願意學的學科,學那些你可以學進去的內容,這叫自我陽性強化,每天根據自己最最想學的那個內容進行學,這叫滿足內心需要法,緩解焦慮對注意力的干擾。然後多做自己能做到的內容,多鼓勵自己做那些自己可以做好的內容,其他淡化或忽略。堅持十天你會發現驚喜的。

4,如果你是在高考這個關鍵時間點確診ADHD,那你最應該做的是配合醫生進行康復性治療。只要積極配合治療,是很快可以收穫康復性進展的。根據醫生的評估,指標得到改善,你再重複課堂重新學習一樣可以收穫屬於自己的高考的。高考永遠不會拋棄你,只要你自己不放棄你自己!


鈴蘭王強


考完再說,先全力高考,考好了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考不好遍地問題!


general0711


西文詞語"ADHD″,醫學上稱為小兒多動症。高中生中出現小兒多動症這種情況,在從前好像有時有或為常有的。現在有的,應先治療治療,不然將來發作起來更是麻煩揪心的事,也為孩子(學生)的個人未來人生著想。讀大學高級深造,可以往後推遲無妨,認為先治病重要。

另有分析,該學生如果平時沒有症狀表現,如上課神情晃忽精力不集中、摔砸器物、騷擾同學、家屬或老師等都沒有,也就不會有患上了小兒多動症的可能;也有可能,該同學平時又有著很強的自制約束能力,臨高考了偶然查出了有小兒多動症疾病,這樣的情況認為也可以參加高考,然後加緊治療一般肯定能治癒治好了的。(希望能起到幫助作用。)


匹夫之責


又被邀請,好吧,因為如今的社會,有錢多作怪,無錢一身輕,有錢沒命花,有命卻借錢,最後全成空,看客圍成圈,誰能逃得掉?


大聖書齋



幸運蟹蟹


推薦看一下TED演講。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或許能得到啟發。


光致發光PHD


快18歲才診斷出多動症?不解。多動症是少年時代就能診斷出來並且干預治療的,越早治療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