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你怎麼看這位母親?

迷失在江湖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你怎麼看這位母親?”

網友們是不是都“仇富”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確定,這位英國留學生的母親這是在“拉仇恨”啊!作為母親,愛子心切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樣如此趾高氣昂,高高在上的姿態就有些令人生厭啦!而且還有著一種只顧個人的自私自利的心理,覺得自己有點錢就應該享受特權,就高人一等!

這次的疫情就像是照妖鏡,將有些人的劣性根暴露無遺!網絡上吵得沸沸揚揚的就是“拜耳跑步女”;帶全家從美國回來的黎女士;只和礦泉水的留學生!等等。你能說他們不知道疫情的嚴重嗎?他們不知道如果感染了別人有可能導致被人喪命嗎?他們不知道關鍵時期有水喝就不錯了嗎?他們統統知道!他們只是想體現自己的優越感,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就應該受到特殊的待遇!

作為英國留學生的母親,擔心子女的安危本是無可厚非,但你不應該讓被人替你背鍋!更不應該綁架國家!你既然很富,有錢將子女送的國外深造,就有錢將子女從國外接回來!最不濟也可以自己到國外陪伴子女!這些都沒有做到還說什麼“仇富”!你根本就不富!如果你真的富有,還讓國家幫你接回來嗎?

疫情當前,只想著個人的利益得失,就沒有想想,你的子女是親生的,國內的孩子就都不是親生的啦!想當初,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怎麼沒想著要接回呢?現在國外疫情肆虐,國內安全了,就要求政府包機接回啦!如果全球的留學生都接回來了,留學生是不用上學了,那麼,國內的學生什麼時候開學啊!所以,這不是“仇富”的問題,大家都想讓孩子上學成才不是嗎?


大史官


最近,一名小留學生的媽媽面對媒體和一番哭訴和要求引起軒然大波。

這位留學生媽媽稱:自己的孩子才13歲,在英國留學,如今英國對疫情管控不利,寄宿家庭不願承擔責任,小留學生隔著熒屏向媽媽求救,而回國“一票難求”,因此請求政府包機將這些孩子接回祖國。

然而,正是因為“請求政府包機”的要求引爆全網大討論,而且“不支持,不接受政府包機接留學生回國”的人明顯佔絕大多數。於是一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而聽到這一言論,網友們直接炸鍋,紛紛表示:沒你想得那麼簡單齷齪。

編輯搜圖

那麼,網友們反對留學生回國是不是僅僅源於“仇富”呢?網友紛紛給出霸氣理由:

一、留學生人數眾多,回國途中感染病毒者眾多,回國後給國內防疫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也增加了疫情在境內進一步傳播的風險。

如果不是這場疫情,我們不會知道,中國在歐洲的留學生如此之多,僅在英國留學的竟高達15萬,而更讓我們想不到的是10-17歲的未成年留學生竟然也高達1.5萬人,而這些人的平均年齡才14歲。

面對如此龐大的留學生群體,回國後給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多大的麻煩可想而知。

二、對於已回國的留學生中出現的個別人不服管控,不尊重防疫工作成果,無視他人的行為強烈不滿。

能出國留學的學生,特別是能自費留學的學生,確實“非富即貴”者居多,這些孩子早已“養尊處優”慣了,如今回國面對相對簡樸的隔離環境,普通的飯菜飲食和不周到的服務,有些人怨氣沖天。有嫌等待檢測結果時間過長,防疫人員照顧不周的;有不喝隔離賓館中的開水,非要喝礦泉水的;還有未成年父親非要帶自己的留學回國的孩子回家,強闖小區的等等。

這些行為,令剛剛被封了兩個月之久,剛剛迎來複工、復學曙光的國人憤怒——寒冬落魄你不在,春暖花開之時又來添亂,想想誰能這麼大度的接受?


三、在這場抗疫戰鬥中,每個居住在國內的人都參與其中,都有付出,因此他們最有發言權。

如今已是3月22日,距離往年學生開學的日期已過去了一個半月,而現在只有12個省區的高三、初三的孩子接到了開學的通知,而其他年級的孩子還要在家上一段時間網課,兩個月網課期間有多少家庭幾近崩潰,又有多少孩子的眼睛飽受電腦、手機的傷害,又有多少孩子在父母復工後無人照看?

這些痛苦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好不容易盼到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一批批的境外輸入又打破了人們想恢復正常生活的夢,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麼會沉默不語?


那麼,人們不希望留學生政府包機回家是”仇富“嗎?

一、中國有很多富人,他們在疫情來臨時,大肆捐款捐物,為抗疫戰鬥貢獻力量,這樣的富人不會被仇視,國人仇視的是那些自私自利,毫無社會責任感的富人。

二、某些人將十幾歲的孩子送出國,目的很顯然就是想讓孩子變成徹頭徹尾的”香蕉人“,這些人從小受國外文化薰陶,對國內文化認同感不強,更別提愛國,因此,國人不想為其買單。

三、既然留學生回國,給國人帶來一定的困擾,就要持感恩和理解的態度,而不能抱著”理所當然“的態度。

四、既然有錢送孩子自費出國留學,就不該要求政府出資,因為那花的畢竟是納稅人的錢。


由此可見,國人反對留學生回國的原因絕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仇富“心理上,而是取決於留學生家庭和留學生回國的態度,如果留學生都能接受隔離,不對境內國人造成感染風險,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如此反感此事。

另外,對於國外的小留學生如果非要回國,由政府出面協調,家長自費包機直達回國,還是可以減少被感染幾率的,畢竟直達的話,在飛機上時間少,又不用轉機,可以大幅度降低被感染風險,相信這也是駐英大使正想辦法讓小留學生們包機回國的原因吧。


指尖教育帝國


1.5萬小學生在英國留學,現在英國疫情不樂觀,166名留學孩子的家長聯名要求中國駐英大使館包機把他們孩子送回中國來。

當然了中國駐英大使館劉曉明,已經在和相關部門聯繫這件事了。我們雙手支持孩子們回來,畢竟中國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更安全。

但是,回來後的安置工作必須要做好。

畢竟是幾萬人要回來,隔離期14天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人的安全。大家都知道,我們目前取得的成果是來之不易的,這一份來之不易的成果,我們還是要維持好的,任何人都不能破壞它。

網上關於要不要包機接回來這些孩子,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有的網友表明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為何要麻煩國家。你們送孩子去國外讀書,就是為了培養外國人。

因為英國有一個規定,只要是在英國合法居住10年,就可以申請英國國籍。

這麼小就把孩子送到國外去,接受外國人的教育,習慣外國人習俗,其目的不言而喻。

因為這件事引起了討論,有的網友的觀點,也是很犀利,其中有一個英國留學生的母親,怒對網友,說你們就是仇富,看不得別人有錢,才這樣說的。

對於這個母親怒對網友的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好。

若是人家光明正大的掙得錢,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讓他們去國外享受所謂的他們眼中更好的福利,似乎也沒有什麼。

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但是,我不認同這個觀點。

當然了我們不認同,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指責他們。這樣的人頂多也就是愛別人的國家,比愛自己的國家更多點而已。

要不為何不讓孩子放在自己國家裡讀書,而是送到萬里之遙的地方去呢?

這個問題我有點想不清楚,在我的認知裡,只有成年人大學的時候,才有可能出國留學。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有這麼多孩子,這麼小就去國外了。只能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不過,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人,不要在有難的時候,就想起了祖國。在有其他利益驅使的時候,就把祖國忘掉了。

當然了我沒有任何特指,僅僅就是呼籲大家要愛中國,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即便是改了國籍,我們的膚色也是容易讓別人想到我們是中國人的。


不才講史


“你們就是仇富!我孩子在國外留學,但他是中國人!疫情嚴重,你們憑什麼不讓他回來?你們不過是眼紅我家錢多!錢多礙到你們啥事了?”

這位小留學母親的表態不脛而走,這也代表了留學生父母的心聲。在他們看來,不支持小留學生們回國。其實就是相當於把這些15000名生於死地,讓他們在英國這片被感染的土地上自生自滅。

其實,媽媽們的擔心,並不多餘。在感染日益嚴重的英國土地上,學校關閉,留學生們無法繼續在學校住宿,回國的機票一票難求。並且,有的寄宿家餐庭,已明確拒絕接收中國留學生。留學生家長呼籲政府組織包機,接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國。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國內網友們出現了兩種意見:

1.嚴禁回國;

2.自費回國。

於是,一些更加激烈的家長,直接罵街,她們罵這些網友是窮逼,是瞧不起這些留學生的死活,是變態心理下的仇富。

於是,爭議陷入死結:媽媽選手認為,網友不讓回國,就是仇富;網友這邊認為,送孩子去英國留學,就沒想過祖國,是為了獲得英國人的國籍。

國內網友們的意見,也很給力:一個月前,國內疫情嚴重,留學生家庭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國外;現在國內安穩解封,國外大亂,這些留學生家庭又想著把國內當成避風港。這個折返跑,賊溜!


結束語:從事實上來說,這些小留學生們,肩負著家庭彎道超車的重任,每年花費幾十萬的錢,去英國留學,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為了英國人的身份,這也是國內網友們對這些媽媽們猛懟的原因。並且,疫情也沒有嚴重到像《戰狼》撤僑那樣嚴重的程度。


教育練真堂


英國留學生目前要求國家包機,接回在英留學的小學生,遭到網友反對,怒懟:你們仇富!那我想問兩個問題:

一、你送出去的初始目的是什麼?

你送出去的時候,是抱著看不起中國教育,起碼是看不上中國教育的觀點,來做出行為判斷的。

更有甚者,你的目的可能是讓孩子連續居住在英國十年,變為英國國籍。那就是說,你可能根本就看不上中國國籍。

二、你現在選擇把孩子接回來的目的是什麼?

我想,不是你突然發現中國教育好了,也不是突然發現中國國籍好了,而是在英國暫時不安全了,要回來庇護一下,然後等危險過去了,再實施去國計劃。你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自私不?



國家有難時,跑的遠遠的。國家危難過去了,外面不安全了,你跑回來享受成果了。你知道這成果是國人付出了多少血與淚換來的嗎?你為了一己之私可能就會把多少人犧牲生命和健康才獲得的勝利毀於一旦嗎?

我國在國外留學生數十萬,為什麼、憑什麼只接你們的孩子回國?其他留學生生命健康就不重要不值錢?

我國國內就讀孩子數億人,現在他們大多數還不能開學復課。憑什麼因為要接你們的孩子回國,就讓這些孩子繼續處在危險之下,無限期等待?



作為父母,你愛子心切,無可厚非。但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別人之上,還給別人扣一頂“仇富”的帽子,那你就太自私狹隘了!

既然你富有,那麼你自己包機吧,而且不要回中國,自己再包個無人小島,那樣才是萬無一失的安全。那時,國人再無意見,也就不會“仇視”您這個富人了!


師者馥仁心


你哪來這麼大的自信,我是堅定的反對小留學生回國者,所有的文章和評論立場堅定。而且,這位英國小留學生的母親,我想問你,你有錢,你能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學,將來加入外國籍,你們也跟著去移民了,過上理想的國外生活。

但是有一點,現在國內疫情形勢得到了緩解

國內新增診病例接近為零,有幾天都沒有新增。而境外的輸入型病例卻與日俱增,每個省市區都有著國外回來的病例。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為重災區,迫使當地政府加強了邊境管控措施。很多從疫情防控一線回來的警察同志又到了機場上崗;很多醫生剛剛進入正常的工作秩序,又轉變角色,投入了防疫工作中;社區工作人員剛剛鬆口氣,又接到了排查密切接觸者的通知,又得盯樓、盯社區、盯人,其中的成本有多高計算過嗎。

國內疫情嚴重的時候,讓孩子回來過嗎

1月份到2月15日之前,我沒有聽說過國外的人大批量的到或回中國來,都是往外走的居多。我估計從海關出入境記錄就都能查到了。後來的轉機是韓國、日本、歐美等國出現了嚴重的疫情。從海外回來的人太多了,不管是打工的還是上班、上學的,加起來有上千萬人。如果都需要包機或包船回來,我們社會的承載力有多少,一千多萬人,我們的防線會失守嗎。

孩子們是最難管理的

國內的孩子有集體生活的觀念,管理起來相對容易。而從小就到國外學習的小留學生,習慣了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他們能夠接受集中隔離嗎,能夠接受集中隔離的要求嗎。1.5萬名孩子的隔離,分散到各地,每個城市都會承擔相當大的責任和壓力,有這麼多的集中隔離點安置他們嗎。

我們不是仇富

不管是國外回來的學生還是做任何工作的人,憑自己的本事掙錢,誰也不會嫉妒你們,那是你們的能力。國內的孩子有兩億多,現在能上學的,有幾人。他們在最難的時候天天呆在家裡,防範著疫情。當時,我怎麼沒有看見你們張羅著將自己的孩子從國外接回來呢。現在呢,國內準備讓孩子上學了,你們又要回來了,大家是恨你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要坑害兩億多孩子的前途啊。

包機回來,就算是花錢也不同意

你們有錢,要包機回來。飛機也是國家資源啊,你們每個人能給多少錢,風險有多大。飛機上坐滿小孩,這個安全成本有多高,這個成本不是一個人50萬元就能收回來的。浪費500架次的國家資源,民眾也不能答應。

勸你們讓孩子在所在國待著吧,別回來添亂了。找當初的簽訂留學合同中介公司,幫助找寄宿公司照顧孩子,也可以向大使館提出申請,幫助協調找寄宿公司。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你們自己包機飛到英國去,陪著自己的孩子一直到疫情結束,就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

再有一件事,凡是從國外回來的,一定要學會遵紀守法,文明禮貌,不要認為從國外回來就高人一等了,做出了令我們氣憤的事情。你們不守規矩,早晚會受到規矩的嚴懲。別太拿自己當回事了,你們在國外我們還真不把你們當回事。

我是: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感謝您的閱讀。更希望得到您的評論和關注,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老師了。再次感謝!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見面。

據統計,中國在英國留學的小留學生有1.5萬人,他們的年齡小的只有11歲,大的也不過14歲,大部分上的都是寄宿制私立學校,接受著英國式的精英教育,家長除了需要支付昂貴的學費外,還需支付一筆不菲的監護人費用,每年的消費需50萬元人民幣以上,這在國內的一般家庭是承擔不起的,所以,有的家長會以此作為驕傲的資本在人前顯擺,但同時也會招來“羨慕、嫉妒、恨”。

在英國洶洶而來的疫情面前,政府開始是輕描淡寫、放任自流,繼而自暴自棄、“群體免疫”,現在是倉促應對、慌張無緒,這可把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嚇壞了,那些精英培養還是暫時擱淺,要緊的是接回國保平安,於是166名家長聯名寫信,請求國家派專機將孩子接回國內來,此事引起了網上的一片熱議,人多口雜,說什麼的都有,作為家長,本不該太在意,但就有一名13歲孩子的母親在網上怒懟網友,說什麼“你們這是仇富啦、你們這是看不慣別人有錢呀、你們有本事也把孩子送出國留學麼”這種無厘頭的話。

我想說,你一個人懟的過萬千網民嗎?你這不是自找罵、自找氣受嗎?,何況,說三道四的只是少數,大多數網民還是具有同情心的,你這不是把全體網民都得罪了嗎?,看起來好像你是代表全體小留學生的家長在發聲,其實他們不見得支持你,因為現在要緊的趕快把孩子接回來,還不到唇槍舌劍的時候,你一個人也代表不了所有的家長,依我看這位母親也不能說多麼囂張,就是有點“二”,是個情商極低的人,骨子裡有股傲氣,平時也不會是個善類,有錢你就偷著樂就可以了,何必搞的那麼張揚了,當前國內主要是防止輸入性病毒,網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大家說是不是啊?請留言、評論。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近日,一位小留學生的母親心急如焚,看到網友的評論直接在網絡上開懟:“你們就是仇富!出國留學有錯嗎?你們自己沒錢,天天在網絡上罵來罵去,你們就是看不慣有錢人。我們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有錯嗎?”


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沒有錯,移居海外也是一種自由,讓孩子早早留學探路,準備全家搬遷,也可以理解。哪怕每年為發達國家貢獻三五十萬元的學費生活費,這依然沒有錯。


錯的是,在國內付出沉重代價控制住疫情後,提出包機接回孩子的要求。

錯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國內數以億計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嗎?

錯的是,願意每年為發達國家輸送數十萬元資金,包機接孩子又願意給國家多少錢呢?相應的防控成本,有願意捐獻多少錢?


在英國連續居住十年,就可以申請英國綠卡,很小的孩子就送往英國,想必大多是奔著這條去的。那麼,孩子讀完大學拿到綠卡後,父母難道還會留在國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實際上,有些人雖我族類,但是已經同床異夢,見異思遷。


隨著西方國家經濟開始疲軟,國內經濟穩定增長,近年來歸國比例逐年提升。但是對於小留學生們來說,在人生觀世界觀還未形成的階段,出國更多是肉包子打狗。


網友不是仇富,而是更多為國內14億人民的安全考慮,為國內上億孩子擔憂。


從安全角度講,飛機機艙是密閉的,一旦乘客裡面有感染者,孩子們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不僅如此,海外的留學生如何集中,在哪裡登機,都會有諸多問題,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我國到現在還未封閉國門以逸待勞,就是為海外國人留下回家的通道。但是正是如此,隨著輸入型病例不斷增多,防疫形勢更加複雜,對復學、復工產生影響,更影響到眾多行業的消費恢復。一個城市出現一個病例,對消費的潛在影響就可以數以億計,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但是小小年紀就出國的孩子,更多可能是為發達國家經濟建設添磚加瓦的花朵。如果非要對比的話,網友顯然更心疼自家孩子到現在還不能恢復正常上學。


如果要包機接回滯留海外的國人,那也應該是先從科學家、工程師、海外知名大學留學生開始。要有統籌安排,要降低風險,每一步都考慮到位。包機不僅僅有成本,還要考慮國際影響,考慮海外華人的具體狀況。


越南第一首富(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得知在英國倫敦的女兒出現咳嗽症狀,為了讓她得到妥善的治療,花費250萬人民幣包機費用將她接回越南。


網友不用仇富,能每年為發達國家提供三五十萬元學費生活費的富裕家庭,一百多人完全可以每人出20萬元人民幣包三五架飛機接孩子,就不用麻煩國家了。


財智成功


“就是看不慣別人有錢?自己沒錢出國,就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 現在疫情期間,孩子是中國人,讓孩子回國有什麼錯嗎?"

近日一位英國小留學生家長,牽頭聯絡166名家長簽名呼籲國家包機將孩子接回國。此事一經網絡媒體曝光,引起眾多網友熱議。也許該家長感覺到網友們反對之聲高漲,直接回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

千人千面,我們當然不能否認個別網友確有仇富心理。可是有關海外留學生是否應該回國的討論,與仇富無絲毫關係,而是著眼我國疫情大局引發的討論。該家長的言行簡直就是精緻利己主義翻版。

首先,該家長只考慮自己孩子的安危,卻從未考慮過祖國的難處,未考慮過為抗擊新冠疫情付出巨大犧牲的國民安危。

祖國疫情爆發時,她們沒有一人想把孩子接回來,與祖國共患難?現在祖國克服層層困難,成功遏制了新冠疫情,祖國付出了多少努力與代價,我們有目共睹。可是還未等祖國歇歇腳,海外疫情爆發,我們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安危又成為祖國牽掛。

這些年隨著國際交流頻繁,我國在世界各國留學、經商的華人、華僑無數。他們在外有危難,祖國又何曾忘記過他們?每年世界各國發生天災人禍時,都是祖國第一時間包機轉移我國民。

可如今全球已有183個國家及地區發現確診新冠病例,滯留海外的華人、華僑是留在當地居家隔離安全,還是跋涉萬里回國安全?這些問題都有待個人自我衡量。

就如浙江麗水一位旅居荷蘭女人,只因故鄉家人急病才返回祖國。雖然她全副武裝防護嚴密,可還是在飛機上感染新冠病毒,回到浙江馬上確診新冠肺炎。如果她留在荷蘭嚴格居家隔離,倒未必會感染新冠病毒。

也許這次懟網友的家長會說,自己還是十幾歲小學生,沒有自我保護能力。可是我國在外留學的小學生很多,遍佈歐美各國。據不完全統計,英國就有1.5萬名小留學生。

這不是小數目,祖國想接其回家,也要妥善佈置好包機、隔離等各項措施,不容有一絲疏漏以免出現大量輸入病例,打破我國剛剛穩定的疫情局勢。

母子連心,那位留英小學生家長擔心孩子安危,我們可以理解。可其忘了國內因新冠疫情,還有2億名孩子,甚至高三、初三正是考學關鍵期的孩子們,還在停課等著開學。如果國內疫情不穩,這些孩子們會一直等下去。

可見該家長只考慮自己孩子,卻未考慮孩子在長途跋涉中,是否會有感染風險?是否會帶回病毒影響周圍人員?怎麼看這位家長都有利己主義之嫌。

其次,這位家長言語中透著不自知的富人優越感,其實仇富說只是她狹隘的自我揣測而已。

有錢人家將尚無自理能力的小學生,送到歐美國家留學,一是想讓孩子將來比較容易取得外國國籍,就如英國就規定只要居留十年就可取得英國國籍。二是想讓孩子逃避國內高考獨木橋激烈競爭之苦,在國外混個大學上,也算海歸鍍鍍金。

富人有能力為孩子找捷徑,根本無人在意這些。各人憑勞動吃飯,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偏偏是那些富人時刻炫優越感才遭至非議。

就如這位家長說網友們因為沒錢出國,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可是網友們罵得是全部留學生嗎?

網友們罵得只是那些回國嫌隔離條件簡陋,不喝開水只喝礦泉水的矯情女;罵得是那些高高在上,狂言“我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的自大狂。

如果每個歸國人員,都能不隱瞞行程,及時申報健康狀況,接受隔離觀察,誰還會不歡迎他們回家呢?

我們還是建議這位英國小留學生家長,放下有錢的優越感,想想那些至今未能放鬆一刻的防控人員;想想那些因為疫情不能復工,承受著巨大生活壓力的人群;想想那些貧困地區無法接受網課,翹首等待復學的孩子,還是稍安勿躁,聽從國家妥善安排,相信祖國一定想出萬全之策,保護每一位國人的安全。

時間見證一切,我們看著世界各國面對新冠疫情的表現,只想由衷說一句“厲害了,我的國。”。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說實話,這位母親牽頭聯名166名家長向政府提出要求,希望政府能出面包機接在英國的留學生回國,費用家長可以全部承擔。網友們反對,也並不是仇富心理所致。

從這位母親的做法和怒懟網友仇富的說法看,這位母親看待問題和處理事情顯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以自我為中心看問題,換句話來說就是太過自我,沒有大局觀。

要求政府包機接滯留海外的孩子,就這個要求來說都是十分唐突的。在這樣全球化重大疫情當前,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站在個人的感受和需求上看問題。

要知道,滯留在國外的留學生數量之大遠遠超出你的想象,如果國家出面包機接你們家孩子回國,那其他孩子呢?國家是全中國人的國家不是某個小群體的國家。

一個英國就有中國的留學生22萬人,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加起來有多少?

特別是身處疫情嚴重的意大利、美國、伊朗、德國、韓國等留學生該怎辦?

如果國家出面包機將所有留學生接回來有沒有可行性?能不能夠實現?更可況這麼多的留學生回國後怎麼應對?如何檢測、隔離、觀察、管控?

國內疫情好轉,是全國人民付出了血與淚的代價換來的。

好不容易才取得了現在這樣階段性成果,這麼多的留學生回國將給國內疫情防控帶來怎樣的衝擊和壓力?

如果每一位留學生家長都這樣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都這樣向政府提出訴求,那即便是祖國再包容,又如何能夠應對呢?

所以,這不是有錢就任性的事情,這也不是網友們在“仇富”,網友們更多的是覺得不公平,不平衡,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想一想,在國內疫情惡化的前敢時間,一個個都躲得遠遠的,待在國外避疫,有誰想過回國出力?

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流血流淚,付出生命代價的時候,有多少人想過回國和擔當?

現在國內疫情基本控制了,而外國不安全了,大家都突然想著回來,想沒想過國人的感受?國人這不是仇富,而是覺得心寒。

富也罷,窮也罷,有一顆中國心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