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西伯利亞,行走在貝加爾湖畔(準備篇)

開篇語

貝加爾湖 一詞來源於古肅慎語(滿語)“貝海兒湖”, 中國 漢朝時候稱其為“ 北海 ”,英文“baikal”一詞為漢語音譯,俄語稱之為“baukaji”源出 蒙古 語,是由“saii”(富饒的)加“kyji”(湖泊)轉化而來,意為“富饒的湖泊”,因湖中盛產多種魚類而得名。


貝加爾湖 最早出現在書面記載中是在公元前110年前, 中國 漢代的一個官員在其札記中稱 貝加爾湖 為“ 北海 ”,這可能是 貝加爾湖 漢語名稱的起源。
關於 貝加爾湖 名稱來源還有一種簡單解釋:突厥人稱 貝加爾湖 為“ 富裕 之湖”,突厥族語“ 富裕 之湖”逐漸演化成俄語的“ 貝加爾湖 ”。
我國漢代稱之為“柏海”,元代稱之為“菊海”,18世紀初的《異域錄》稱之為“柏海兒湖”,《大清一統志》稱為“白 哈兒湖”。 蒙古 人稱之為“海一樣的湖”,早期沙俄殖民者亦稱之為“聖海”。

說說準備

機票:很早以前關注了機票,航空公司嗎?只有S7和海航可以選擇,細細比較一番,S7確實有一定時間上的優勢,對於時間緊迫的人來說是不二之選,但是確實的廉航,無餐。。。無水。。。其實這兩個但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無行李。。。這不要了親命嗎?其實幾次出行我基本都是一個揹包上身,但是這冰寒之地,我還是需要多備一些行李的,比對以後發現還是海航比較合適,切不用太早起,太晚回。選定了航空公司,然後就是時間....因為海航只有週三,週六有航班,斟酌再三,確定了2.8-2.15。
簽證:對於我來說,其實很想挑戰一下自己去辦一下俄國的簽證, 前期的工作也做了一些,但是對於網上所說的最難辦的無非就是邀請函,我也看了一下,booking上確實有一些酒店是可以出具邀請函的,但是...第一,收費,150-300不等,第二,必須是蓋有紅章的,換句話說就是電子打印不可以,拿就得國際郵遞過來,路上我也是看到有拿著邀請函的。不過所有衡量一下,還是放棄了,TB就成了唯一的出路,之前也聽過有不少童鞋花了千元大洋辦簽證,一直覺得很是不值,畢竟我不是周遊整個 俄羅斯 ,在我猶豫不定的時候,恰逢一個好日子:“雙十一”,一看TB竟然有促銷,一個人能400左右,果斷敲定。只需準備護照原件,2張2寸照片,底色不限,隨行的孩子需要提供出生證複印件,成人的身份證複印件,還有簡單的填表。還是比較簡單的。


隨身準備:我們去之前一直關注了天氣,發現有一定回暖,但是也不是很溫暖。給大家一個提示,整理了一下我的用品,方便大家做個參考:
服裝:羽絨服/滑雪服,帽子,面罩(這次我買了化學用的面罩,非常實用),手套(迪卡儂的搖粒絨的就可以),滑雪褲(防水,可以肆意在冰上,雪上耍),普通的保暖內衣即可,睡衣,短袖(個別酒店非常熱,晚上可以穿上短袖),有個別人買了防滑用的冰爪,其實我也買了,事實證明沒啥用,我家都沒用,沒問題。厚襪子,
日用:牙膏牙刷(還是需要自己帶一份,比較衛生),毛巾,拖鞋,吹風機,梳子,洗漱用品,防曬(皮膚比較嬌嫩的需要帶上),太陽鏡(因為長時間在雪上玩,容易雪盲,最好佩戴一個),衣架,面膜,面霜等。暖寶寶(這個因人而異吧,我帶了,一個沒用又帶回來了),水杯,水壺(一日遊很是有用)
其他:可以帶點零食,茶葉,肥皂。

行走在西伯利亞,行走在貝加爾湖畔(準備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