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覺清明用什麼方式祭祀更好些?

生活進行曲家有兒女


星光燦爛,我那逝去的親人……

五歲的時候,那年夏天,我不幸被碰倒,腿骨就折了……

媽媽拉著地排車,跑了十幾里路,去了兩家醫院……整個右腿打了石膏後,我就住在了奶奶家。晚上,坐在庭院的涼蓆上,奶奶都是給我打著扇子,我不是纏著奶奶要講故事,就是望著天空數星星。有一次聽奶奶說:"我們凡人都是天上的小星星⭐。有個流星劃下來,就是有個娃娃要出生,有個人要死去……”我問奶奶:"人為什麼要死去呢?死去之後又會去哪呢?""人死去是因為他已經受盡了人間的磨難,他們該去歇歇、該去享福了……又回到了天上,又變成了小星星……"

隨著我們的漸漸長大,我們的親人卻也真的漸漸逝去。對於國家、對於民族,他們絕大部分太平凡了,就是那不起眼的小星星,社會也根本就不可能給予樹碑立傳。而對於我們的家庭,對於曾經親密接近他們的我們本人,憑心而論,他們的撫養 、幫助,陪伴才是我們成長中真正最需要的陽光,就是因為他(她)們總是盡其所能,給我們最無私的呵護,讓我們在幼小的時候,心靈中最怕的事,就是找不到父母和親人的時候……

他們真的很少向我們索要什麼回報,我們成年後也往往只顧拼搏忙碌,或總想著出人頭地,面子十足,再衣錦還鄉……因而時有甚至忽視了他們的存在,感念之心遲遲被矇蔽……因而有時真的就出現了:"子欲孝而親不在"……

是的!別人可以忘卻他們,因為他們是小星星,唯有我們不行,因為他們曾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失的太陽……他們也像偉人一樣,也拼搏、奮鬥,奉獻和犧牲了自己的一生和一切……只是他們主要就是為我們,為他們的小家,……我們或許沒有能力為他們購買建造豪華墓穴,但我們總有能力,親手為我們逝去的親人,真誠地述說一些,在我們記憶裡那些永遠不能抹去的,他們的身影和笑語吧!

讓星光永遠燦爛,讓我們的心靈得到釋然,也讓我們的子孫,都也知道了解他們的祖先……這也許是清明時節,對逝去的親人一種祭祀吧……






生活進行曲家有兒女


我也是山東淄博的,我們山東歷來就是禮儀之邦,在一些儀式上禮數較多!首先我覺得祭拜祖先無論採取怎樣方式,這不是封建迷信,這是通過各種儀式來寄託對先輩的思念之情。我們這邊一般都是以家族為單位,統一到祖墳地進行祭拜,有儀式感也比較隆重,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家族的凝聚力,讓家族後人加強團結及家族的榮辱觀,只要具備條件我認為這種方式也是可以的。



斜槓中年2020


清明節有兩層意思。一是祭奠逝者,不忘祖先,香火傳承。二是清明時節,山花爛漫,踏青沐春。至於用什麼方式各地都有不同,基本上都是香燭冥鈔,三樣祭品,除草修繕,獻花禮拜等環節,大體如此。其實用什麼方式不重要,關鍵是提醒後人永遠不忘先輩的恩典和情懷,把這種緬懷的形式傳承下去,形成一種民族團結,民眾友愛良好氛圍。不一定說的對,見諒。謝謝!


三木艮



悟空老頑童


懷揣虔敬之心,面帶端莊之相,攜家小之乘風沐陽,繞於墓園而行瞻仰之禮,更行除穢去濁而盡灑掃之務。


諾宕山人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像我們這兒也就是把清明列為法定節假日才注重起來。

我們這兒基本上就是在清明節當天下午家裡大人領著孩子們,到去世親墳上燒些紙錢和放鞭炮,當然條件好的家庭還會放煙花。

我個人認為這雖然是傳統,在重大節日的時候到去世親人墳上掃墓,但是燒紙錢,放鞭炮,放煙花,會造成很大的汙染,基本上到清明節那天下午我們這兒就是烏煙瘴氣,能見度很低很低

所以清明祭祀還是要以環保為重,文明祭祀,可以在家裡燒香祭拜,我看古人在家裡放個去世親人的牌位挺好的,思念親人的時候可以燒香祭拜,避免浪費與環境汙染。

尤其是今年這個疫情決勝時期,千萬不能聚會,要共同努力徹底戰勝這次肺炎。

文明祭祀,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后羿傳說中的后羿


現在疫情還沒完全散去 ,清明節很多人都去祭祀逝去的親人們,我覺得還是有危險的,要不在墓地不要逗留太久,放上一束鮮花默默的祝福吧[祈禱][祈禱][祈禱]學佛的人可以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和《往生咒》迴向給逝去的親人們[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馨緣72302246


清明節

吃素必須

放生隨緣

誦經唸佛

迴向:

故去的親人祖輩

故去的先烈英雄

所有的冤親債主

千萬千萬

別用雞鴨魚肉...

一切生命靈類

祭祀

阿彌陀佛無量壽佛[祈禱]南無阿彌陀佛[祈禱]



素食淨化身心


我們這裡就是送紙錢,在墳頭上壓上幾張紙,證明這家有後人。長言道:炕上沒拉屎的,墳頭沒燒紙的。

到鬼節前四五天就開始燒紙送錢,誰家墳頭壓紙多,代表後人興旺,這裡不怕引火災,因為地裡只有光禿禿的墳頭,沒樹木。

城裡人不給農村一樣,送上幾枝鮮花,表示表示哀思,就可以了。送花也好,燒紙也罷,都是對去世人的尊重與思念。風俗不同,意義一樣。


51746311564


節儉祭祀,文明祭拜是良好家風、美德的傳承,我想先人在天之靈也不會為意。我認為一切傳承下來的傳統行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擴大,一些傳統的清明祭祀方式應該摒棄,比如燒紙錢和紙元寶之類,除了煙火繚繞外還存在火災隱患。特別現在全球氣溫升高,森林火災十分常見,這不,澳大利亞年前就讓星星之火給燎了大半個國家,可謂生靈塗炭、損失慘重。那麼什麼方式才比較好呢?首先,心要有所思,否則就祭祀先人就失去意義;二是方式簡單節儉,我認為送上一朿鮮花、帶去一絲哀思比什麼都強。當然植樹、掃墓也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