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沟通小能手——0~1岁语言发展最重要 不要错过这2个关键期

曾经有学者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他们找了42个有同龄小宝宝的家庭,作为研究小宝宝语言发展的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每个月都会录制一小时每个家庭的亲子交流。

10年后,他们得出了一个让人非常震惊的结论:父母与宝宝说话的词汇量和互动的质量,决定了宝宝语言发展水平的差异。都是三岁的宝宝,父母词汇量多、互动质量高的宝宝,可以掌握1100多个词汇。父母词汇量少、互动不及时的宝宝,词汇量仅有五六百,落后了差不多一倍!

语言的发育影响宝宝智力的发育,相比之下,一部分宝宝确实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一个婴儿长大成人后能有什么前途这尚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肯定,不管他要做什么,优秀的语言能力都是前提与基础。

关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家长的哪种做法对宝宝的发展更好呢?看看教育专家们怎么说。


一、语言发展对婴儿发育的重要意义

判断一个孩子他的智力发展是否正常,用什么做指标?一个指标是动作;第二个指标就是语言。——佟乐泉


培养沟通小能手——0~1岁语言发展最重要 不要错过这2个关键期

语言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总结出来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智能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语言能力不仅影响婴幼儿说话,对宝宝以后的理解能力、书写能力、社交能力等各方面都是有影响。语言中枢系统得到的刺激越丰富,宝宝的反应就会越灵敏。

1、语言中枢系统

人的语言中枢系统除了控制发音区域,还包含听觉性语言中枢、书写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

  • 听觉型语言中枢

听觉型中枢用来调整自己的语言,以及听取、理解他人的语言。例如,有的孩子虽然看似很认真地听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语句的意思,对别人的问话所答非所问,其实是因为听觉性语言中枢刺激不够。

  • 书写性语言中枢

书写性语言中枢与宝宝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相关联。孩子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音节对应规律对孩子学习书写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 视觉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用来调整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它把视觉意象和人类的语言系统联系起来,化成对文字符号的理解能力。

2、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

  • 语言促进宝宝的智能发展

语言能力在婴幼儿的智力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宝宝掌握了语言,就掌握了认识新鲜事物的工具;随之能够促进宝宝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逻辑等能力的发展。

  • 语言促进宝宝的社交能力

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其主动与外界交往,交流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宝宝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有助于促进宝宝的社交能力。

  • 语言促进宝宝的情感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情绪的良好发展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宝宝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宝宝表达情绪,并通过沟通学会控制情绪,从而让宝宝具有健康的、积极的情绪情感。

3、影响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 词汇量

宝宝从一出生就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语言了。3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分辨语言与非语言。婴儿对人的声音,尤其对母亲声音十分敏感,输入的语言将在他大脑里产生痕迹,并在日后发挥巨大作用。

因此,妈妈们在陪伴孩子时,要注意多给孩子有意识地进行语言输入,用尽可能多地词汇给他描述一些生活中常做的事情。

  • 互动质量

宝宝从满月开始就能简单的发音。让宝宝开口说话,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口腔肌肉具备发音的能力,思维上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宝宝多开口,口腔肌肉就越灵活,妈妈们要积极回应。宝宝叫“啊”,我们也“啊”,这样孩子高兴了会更愿意发声。

妈妈们也要引导宝宝有意识发音,要宝宝慢慢明白词语对应的意思。经过反复刺激,宝宝会建立词和物的特定联系。


婴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之后各项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尤其是语言能力与宝宝的思维能力有着最直接和一致的发展关系。因此,妈妈们要多陪伴孩子说话,给宝宝输入尽可能多的词汇;激发孩子的说话欲望,给予孩子高质量的亲子互动。

二、0~1岁婴幼儿语言的发展情况

家长完全不必为那些语言发展缓慢或之后的孩子焦急,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语言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给我们一个惊喜是最后的必然。——玛丽亚·蒙台梭利


培养沟通小能手——0~1岁语言发展最重要 不要错过这2个关键期

1、0~1岁婴幼儿语言发展情况

妈妈们可以参照以下的表,来看一下宝宝的语言发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只有当语言比平均值晚或早两个月,才算异常。

1个月

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求,高兴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会发出类似”i“或者”n“的音

2个月

会发出重复的元音,比如“aa”或者”oo”,会观察跟他说话的人的动作和表情

3个月

发出高而尖的海豚音,喜欢听爸爸妈妈给他唱歌,能咿咿呀呀几分钟

4个月

看到眼前好玩的事,会咯咯的笑,通过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

5个月

能发出更多不同的音节,会模仿听到的不同声音,会发出抑扬顿挫的”a"的音调

6个月

大人说话的时候他会给予回应,高兴的时候,会“咿咿呀呀”的说个不停

7个月

能发出“baba"、"mama"的音,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会观察与他说话的人的嘴型

8个月

喜欢模仿妈妈发出的声音,重复地发同一个音

9个月

能重复的发出不带含义的双音节,能听懂一些简单指令,开始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


10个月

喜欢实物指认游戏,开始说出一两个发音还不是非常清晰的词,也理解词的意思

11个月

能听懂妈妈的很多话,然后做出回应,会咿咿呀呀的说很多,但是让人听不懂

12个月

能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可以说出几个有意义的词汇,能听懂很多指令并作出回应

2、0~1岁婴幼儿学习语言时出现的现象

  • 永远不会感到疲倦

在婴儿两个多月的时候,只要有人陪他说话,他就会呀呀咿咿的练习发声,而且他们还是会不知疲倦地和大人说话。

  • 语言活动是秘密进行的

婴儿学说话不是一句一句学的,而是在默默地储备积累一定的发音和词语后,有一个井喷式的爆发期,突然大量掌握。这种井喷现象,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日积月累的产物。

  • 熟悉妈妈的声音

婴儿一出生就能认出妈妈的声音,由此可见,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从妈妈的回应中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沟通模式。


对于宝宝一生的成长来说,语言是人间最美妙的音乐,在他们生命中有着一种自发的力量。妈妈们应该重视语言能力的发展。要根据宝宝发育的规律 ,因势利导地给宝宝创造语言发展的机会和环境。这样做,不仅能够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同时还能促进宝宝的各项发展。

三、0~1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2个关键期及训练方法

要尽量养成多和宝宝说话的习惯,尤其要和他谈论他当前正在注意的东西。这将使得宝宝自然而然地对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声音产生兴趣,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练习,一旦宝宝开始学习真正的语言,父母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了。——伯顿·L.怀特


培养沟通小能手——0~1岁语言发展最重要 不要错过这2个关键期

对于1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他们会经历两个重要的阶段:

1、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

  • 语言基础的建立

0~8个月时,宝宝们无意识地学习了语言,并逐渐把这种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是他最早的发音。

在0~3个月时,宝宝会用各种自发的声音来表示自己身体和情绪方面的状态,比如高兴舒服的时候,它们会发出“aa”、”oo"的声音,而不高兴不舒服时就会发出“en"的声音.

在6个月时,会发出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且有音调的长音,比如说”a......",“ya........"

在7~8个月时,婴儿就能发出”mama"、"dada"的连续音。

这个阶段的婴儿发出任何声音,都只是发音技能上的锻炼,在为语言练习做准备。

  • 游戏训练

妈妈慢慢地对着宝宝做各种表情,吸引宝宝模仿,一直到宝宝开始高兴地学妈妈的表情为止。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面部肌肉,丰富宝宝的表情,为宝宝开口说话做准备。

2、开始使用语言

  • 语音和动作的连接

8~12个月,宝宝们开始使用语言,哪怕这种语言还仅仅是简单的发音。

长到7~8个月后,宝宝就能对一些特定的语音作出相对稳定的反应了。比如,他们会回过头来回应叫他名字的人。如果有人对他们说再见,他们听到后会挥手,听到欢迎会拍手。这些都是婴儿语言条件反射建立的表现,这是婴儿与成人沟通交往和学习的先决条件。

长到9~12个月的时候,宝宝就会表现出一定的模仿语言的能力。例如当妈妈张大嘴说“a”的时候,婴儿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长大嘴说“a”,这种发音是有意识的学习说话的开始。

  • 游戏训练

即将外出的家长对着宝宝挥手并说再见,妈妈引导宝宝也挥手说再见。每当家人外出,都要提醒宝宝说再见,直到宝宝能够自主挥手,并有意识的说出“再见”(或发出其他音)。


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对婴幼儿来说,即使还不能将语言讲出来,也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吸收和储藏。在关键期,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和婴儿说话的重要性,不要以为婴儿听不懂,其实他们能够感知声音,积累发音,对婴儿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


婴幼儿语言发展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指标,语言发展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 。因此聪明的妈妈应该要掌握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规律,抓住0~1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2个关键期,让宝宝成长为能说会道的沟通小能手 。


<code>原创文章,转载请说明出处。/<code>

我是若纳,一位关注自我成长的职场宝妈;崇尚游戏育儿的心理咨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