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林黛玉和薛寶釵,同樣是《紅樓夢》裡的文學形象,感覺林黛玉卻更深入人心?

黃康銳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首的林黛玉和薛寶釵,為何是林黛玉更深入人心,我將分別從林黛玉和薛寶釵的角度來說明自己的看法。


對於林黛玉來說,《紅樓夢》是以寶黛愛情為主線來開展的,作為整本書的女主角,決定了作者會下更多的功夫用更多的筆墨去塑造她,比如,從黛玉在賈府的第一次出場“林黛玉進賈府”中有這麼一段話:“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了他去”可以初見林黛玉的敏感小心。


在第八回“探寶釵黛玉半寒酸”中,黛玉的小丫頭雪雁來送小手爐,黛玉趁機借題發揮奚落寶玉“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說了你就依,比神旨還快些”,如此一個伶牙俐齒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毫無疑問,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縱觀古本,是前所未有的,在《紅樓夢》之前,愛情小說的女主角類型大多是知書達理、端莊秀麗,可以參考與《紅樓夢》同時代的同類型小說《牡丹亭》的女主角杜麗娘花容月貌,性情溫文爾雅。這些女主角們彷彿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缺乏真實感。而林黛玉的出現推翻了這些,她彷彿是個活生生的人物,喜歡她的人說她真性情,不喜歡她的人說她尖酸刻薄。

反觀薛寶釵,對於薛寶釵的印象大多數人都是完美無缺,大家閨秀,博古通今,待人接物都是極好的。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看起來太過於完美,反而讓人印象不夠深刻。就像學校裡的好學生總是沒有調皮的學生讓老師印象深刻一樣。

我認為林黛玉是《紅樓夢》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形象,因為她就像從書裡走出來一樣地真實。


回首向來蕭瑟去


首先需要澄清一點,正如很多人是“黛粉”一樣,支持薛寶釵的“釵粉”也不少,更有不少讀者,堅持釵黛合一,二人不分伯仲,猶如硬幣的兩面,一樣受歡迎。所以,題主說的林黛玉的形象比薛寶釵的更深入人心,可能只是題主的主觀感覺而已。

不過我本人是站黛玉這邊的,如果把深入人心理解成縈繞在心難以忘懷,我覺得林黛玉可能確實比薛寶釵更容易得到這種待遇。究其原因,大概有三點。

1.作者有意無意塑造的“主角光環”會使讀者更容易偏向於支持黛玉。

雖然很多人認為《紅樓夢》是雙女主,但不得不說,單是書中設定的寶黛愛情這一明面上的故事主線,就已經將黛玉和寶釵的位置分出了主次。愛情是排他的,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肯定是一男一女的鐘情纏綿,所以在典型的愛情故事裡,這一男一女就是主角,其他人只能是配角。

《紅樓夢》有很多種解讀,有人認為是世情小說,有人認為是歷史紀實,還有人認為是百科全書,但不管如何,最表面的那層故事,就是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因為寶玉從頭到尾沒有愛過寶釵,寶釵也不可能公開地對寶玉示愛,所以這不是一個三角戀的故事,主角也就只能是寶玉和黛玉,寶釵只能是配角。

當然,如果從其他角度解讀,把寶釵並列為雙女主之一,不是不可以。但是作者設定的表層故事,以及行文中技巧性地把黛玉設置為事實上的第一女主的寫法,自然會讓讀者傾向於站隊寶黛,站隊黛玉。這就是“主角光環”的魅力,也是很多人分析書中的林黛玉明明很多缺點,為什麼就是不但不讓人討厭反而還心生憐愛的原因。因為作者的立場就是站在黛玉那邊的,讀者自然會被作者帶著走。

2.黛玉的遭遇和寶釵比起來更容易讓讀者產生同情和心痛的感覺。

撇去作者有意無意對黛玉的美化——當然,作為“黛粉”我認為那不是美化而是真實的魅力,但不排除會有寶釵黨認為是美化——單看書中的表層故事,寶黛愛情的悲劇結局天然地就是比較容易讓人掬一把同情淚的。

寶黛真心相愛,最後卻不能在一起,這樣的愛情故事在文學作品中是永恆的賺人熱淚的悲劇題材。相比之下,寶釵婚後受到寶玉冷落,最後孤獨寂寞過完一生,雖然也讓人同情,但給人感覺還是比不上早夭的黛玉來得慘。而且,由於寶玉和黛玉相愛在前,被迫和寶釵成婚在後,寶釵的角色就比較尷尬,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就是明知男人另有所愛還非要嫁給人家,就算不是居心叵測也是愚蠢活該,對她的同情自然又會打一些折扣。

簡單地說,就是雖然黛玉和寶釵都讓人同情,但要“比慘”的話,讀者會覺得還是黛玉更慘一些。悲劇角色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既然黛玉比寶釵更“悲劇”,讓讀者更加念念不忘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3.比起和寶釵有共鳴的讀者,和黛玉有共鳴的讀者更感性一些,更容易產生深刻情緒。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一般人都是對和自己相似的人容易產生欣賞和認同的感覺的。《紅樓夢》問世多久,讀者群中黛粉和釵粉的並立對峙就有多久。原因也不特別,林黛玉和薛寶釵從價值觀到思維模式到行為習慣,各方面對比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人群裡這兩種人都存在,自然會形成壁壘分明的兩個陣營。

不討論是非對錯,單說這兩種類型的人群在情緒上的區別。黛玉是自然派,一切思想行為源於本真,聞花落淚見月傷心是常有的事,情感細膩又豐富,一句話概括,屬於比較感性的人,大白話是“想怎樣就怎樣”。

而寶釵相反,她習慣用社會規範約束自己,一切思想行為不是源於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是社會規範應有的“角色表達”。不管寶釵的情感到底是不是細膩豐富,反正她在公眾場合肯定會自覺壓抑情感,流露出理性的一面。長此以往,有意無意的訓練都會讓她的感受變得遲鈍,只知道自己的角色所要求的表現,用大白話說就是“應該怎樣就怎樣”。

簡單地說,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一個情緒極端一個情緒穩定,一個是文藝青年一個是職業女性,她們相應的“粉絲”自然也是這兩類不同的人。黛玉的粉絲,偏文青氣質,自然會對文藝作品中的角色,尤其是讓她們有共鳴的黛玉這種角色投入深深的情感。而寶釵的粉絲,偏職場氣質,對於文藝作品中的角色,哪怕是寶釵這樣和自己相似的角色,也就是淡淡的共鳴而已,不會有很深的情感投入。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同情弱者是人的本性,林黛玉 因其柔弱又遠離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欺壓,招人同情。薛寶釵有老薛家作後盾,養尊處優,婚姻問題上可以窒息林黛玉的愛情,因此同情者少。她們的關係雖然帶故,卻不沾親,無血緣,好一個進城的打工妹和富二代的關係,人們不同情富二代,同情打工妹。


深圳鄭海洲


能說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女人多還是哭哭啼啼的女人多?反正大觀園裡只有寶姐姐有這份氣度。還真沒覺得林黛玉比寶姐姐更深入人心。


某科的御坂美琴


因為黛玉是我們的過去,寶釵是我們的現在。黛玉是我們無法挽回的美好時光,寶釵是我們無可奈何的現實妥協。

《紅樓夢》籠罩著濃郁的悲傷和憂鬱的基調,是作者對“成長即失去”這一人生體驗精細而深刻的表達。

黛玉用情深沉心思純淨卻多愁善感憂鬱多疑,寶釵雍容大度待人平和卻心機重重做事老辣。某種程度上,寶釵是成熟後的黛玉,待遇是成長中的寶釵。

寶玉和寶釵的結合,毋寧是年輕時遺憾的愛情理想在現實中的找補。 寶玉選擇寶釵的同時,不僅意味著愛情觀的成熟,也意味著寶玉徹底和青澀的自己告別,和純真的理想告別,放下青春的孟浪,追求現實的幸福,乃至終於成為“自己曾經討厭的人”。

我們喜歡黛玉,只是喜歡過去的自己和逝去的青春。儘管,我們在社會的磨折中,早已修煉成圓潤成熟的寶釵了。


青旗沽酒又一家


最初看《紅樓夢》還是中學的時候,印象中覺得黛玉愛發小孩子脾氣,容易鬧彆扭,寶釵總像鄰居家的大姐姐,可以將事情處理得圓滑世故。但是記憶深刻的是,在窗外偷聽了小紅的秘密後,竟心機地嫁禍給了黛玉。儘管也是可以理解她慌亂中隨口說出來的話,但是卻無法真的認同傷害別人的這種行徑。所以心裡還是偏愛單純的黛玉多一些。長大後再回頭看,依舊還是喜歡黛玉。

1、黛玉有血有肉,她活得坦蕩磊落,開心就是開心,不開心就是不開心,她愛吃醋,愛耍小性子,但是我卻能在她的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小缺點,自己的影子。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才更渴望找到真正懂自己的人,包容自己,愛護自己。也正因為真正的在乎,才會打從心底裡為寶玉吃醋。

2、黛玉的愛情是純粹的,她的心裡只容得下寶玉,因此她也希望自己的愛能換來唯一的愛。寶玉送花時,她諷刺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局外人看著小氣,但是倘若你是黛玉呢?你怎麼想?假如你給我的,跟你給別人的一樣,那麼我就不要了。倘若你也曾真心愛過一個人,或許會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3、因為父母早逝,寄人籬下,黛玉內心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所以她在賈府說話謹慎,做事如履薄冰。我們有多少人能像寶釵這麼圓滑呢,反而是黛玉這樣的脾性更能引發我們內心的共鳴。

4、黛玉是柔情的。在寶玉捱打後,她心疼落淚,一句“你從此可都改了吧”,足以見她對寶玉的包容和關心。她從不像寶釵那樣讓寶玉要讀書入仕,他們在一起就是簡單的快樂,沒有功利。

5、黛玉雖然嘴巴不饒人,但是刀子嘴豆腐心,待人真誠善良。在香菱想學詩時,黛玉“我雖不通,大略也教得起你。”,真心為朋友著想,也樂意幫忙。

6、質本潔來還潔去,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黛玉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白月光。黛玉拒絕庸俗之人的器物, “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我不要他 !”她是遺世獨立的傲骨才女。



秋子葉


兩個都是經典角色,都有各自的特點。為什麼林黛玉更能深入人心,我想這跟她的性格特點有關係吧,多愁善感且心思細膩,更注重外在環境對自己影響及看法,許多心結都是靠自己去解開的,解不開也就無計可施了,他依靠外界的能量太少。我們現在的很多人都能在她身上找到共鳴,心疼她同時也心疼自己。

薛寶釵,她出身豪門,初事淡然,做事無情,穩重平和,恭順體諒,圓滑隱忍,深明大義,而且她不沉迷於富貴。她身上有許多優點,在我們看來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活得很自在。可能她並不能引起太多人的共鳴吧。純屬個人看法。


一夢青年


林黛玉深入人心嗎?少年輕狂不懂事,無病呻吟,想嫁寶玉想瘋了,在那個黑暗的時代婚姻大事還妄想自己做主,註定活不過嫁人的年齡,比史湘雲差遠了。


高長寬4


林黛玉和薛寶釵同是大家閨秀,才學都很高。只是林黛玉的教化成長更自由些,性子也更由著自己來。雖然總是使性子,可卻比薛寶釵活得真,薛寶釵顧慮得比較多。


荒年荒事


因為林黛玉是愛情的.殉葬品,是封建禮教社會的犧牲品,因為人們的同情心,因為林黛玉是悲劇人物,當然讓人印象深刻又憐憫了。而薛寶釵雖然也算是封建社會腐朽禮教的犧牲品,當終歸嫁給了寶玉,雖然沒有得到寶玉的心,最起碼還算圓滿成為人家的媳婦。

文學與藝術的美來源於悲劇?只有悲劇色彩才能感化人,而喜劇人物只是搏人一樂的瞬間,而悲劇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讓人產生震撼效果。

林黛玉身心孱弱,患有肺結核。且多愁善感,喜耍小心眼,天資聰慧,顏值絕佳。越是這樣的人,越是命不好。倚居外婆婆家中,自己親人早逝。性比天高,命比紙薄,雖然與寶玉青悔竹馬,兩情相悅,但終歸沒人走在一起。在哭泣聲中悲傷地離開了人世。而另一面卻是喜樂高聲婚禮,薛寶釵成了寶王的媳婦,而黛玉在悔恨與悲傷中離世。兩個場面,兩種對比,更襯托出林黛玉悲慘與淒涼,這樣的人物。怎麼讓人印象深刻?心生痛惜。相反,薛寶釵這個形象,是一箇中規中矩賢惠的封建禮教的形象,知書達禮,人品與美貌俱全的人物。對父母之命,言聽即成,孝心有駕。可謂難得的好女人。可是卻嫁了一個不愛她的男人。雖然也是一個悲劇人物,但相比林黛玉來說,畢竟好的多。所以她的光芒被林黛玉的悲劇美所掩蓋了。因為文學藝術.只有一個主角而林黛玉就紅樓夢這部絕世僅一的名作裡面的主角怎不讓人記憶深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