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00多顆衛星在運行,美國600顆俄羅斯130顆,中國多少顆?

中國有句老話:"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在全球的很多領域中,美國就是這隻早起的鳥兒,從今天的全球影響力來看,早期的美國在各個行業中基本都有卓越的成績,而中國就是一位差點缺席的成員,不過近十年發展卻越來越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中國也越來越有機會分蛋糕吃了。

今天來說說人造衛星。當蘇聯、美國、日本等一眾國家的人造衛星已經進入了太空後,中國才在多年以後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距今天也有50年的時間,但在50年後的今天,中國可以說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目前已經和俄羅斯基本持平,位居全球前二。


全球1000多顆衛星在運行,美國600顆俄羅斯130顆,中國多少顆?

中國這50年來可以說是發展迅猛,單單在2018年我國北斗組網就發射了18顆衛星,但很多人都不清楚天空中一共有多少隻"眼睛"是來自中國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國衛星的發展過程: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盟數據,在2005年,美國在太空中有500多顆衛星佔據全球第一的位置,俄羅斯有131顆衛星排行世界第三,而中國以領先俄羅斯11顆的數字超越了俄羅斯佔據世界第二,儘管位居世界第二,但這一數字只佔據了美國的三分之一,在美國衛星數量面前這似乎微不足道,同時這個數字與第三名的差距也不太大,第二的位置不太牢固,變成第三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全球1000多顆衛星在運行,美國600顆俄羅斯130顆,中國多少顆?

而在3年後,也就是在2018年,世界第一的位置仍然沒有發生改變,不過差距似乎在縮小了。這一年的數據表示,俄羅斯相比三年前的數字沒有發生變化,而中國用這三年的時間增加了40顆人造衛星,以192顆衛星的數量牢牢佔據世界第二的地位,同時美國增加了近100顆衛星,仍然佔據世界第一的霸位,中國仍然是美國的近三分之一水平,不過與俄羅斯的差距在逐漸拉開了,第二的位置相比三年前更加牢固了一些。


全球1000多顆衛星在運行,美國600顆俄羅斯130顆,中國多少顆?

從當下的數據來看,依靠前蘇聯地位的俄羅斯仍然具有很強的實力,但是他的發展步伐正在逐漸放慢,而中國和美國還處在衛星的發展好勢頭上,儘管這三年來第一與第二的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但不可否認,作為遲到的來賓,中國今天的發展已是十分迅速,在未來只要繼續追趕這個好勢頭,追上美國也是指日可待。

除了兩國在數量上的差距,中國衛星與美國衛星在性能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但對於一個剛剛起步五十年的國家,從倒數到順數的逆襲對一個國家來說已是十分不易,對此我們應該為自己國家的進步感到驕傲,併力爭追求更大的進步。


全球1000多顆衛星在運行,美國600顆俄羅斯130顆,中國多少顆?

除了在人造衛星方面,中國雖然是姍姍來遲,但影響力仍不可小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如今我國能夠建造成現在這樣的"高樓大廈"完全是依靠著先輩們打下來的堅固基礎。

如果不是他們的無私奉獻,僅僅建國70年的中國也很難取得這麼大的成就。以鄧稼先、錢學森、黃令儀為代表的兩彈元勳們,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愣是用算盤計算出了核武器研製過程當中的許多數據,最終讓中國不用在擔心來自美蘇等核大國的核訛詐,放下心來全力發展經濟。


全球1000多顆衛星在運行,美國600顆俄羅斯130顆,中國多少顆?

然而老一輩的科學家們,之所以能夠用算盤等最初始的工具完成核武器的研製,這是跟他們有著紮實的數學基礎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因為他們有著紮實的數學基礎,才中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美蘇依靠電腦才能完成的任務——核武器試爆炸成功,而這一切也要歸功於民國時間的數學教育。

實際上我國在民國時期就興起了數學教育熱。當年中國遭受到西方列強的入侵,這讓當時很大一部分有學之士明白了,只有科技才能夠強國,所以那時的中國興起了一大批教育家創辦各種名校。他們想在中國真正實現大規模普及數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