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大變革 食用性馴養繁殖場全面取締

“不能賣,也不能吃,又沒有收入,每天還要幾百元的飼養和消毒費用。”

孫平一臉愁容地坐在家裡,本來他靠養殖孔雀和紅腹錦雞,一家人的日子過得還算殷實。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孫平就接到了農村農業局和林業局的通知,“疫情期間,不準銷售,也不準吃,要定期消毒”。

孫平本想等扛過疫情後,養殖業終歸會步入正軌。但隨著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呼聲越來越高,他這個想法,隨著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而破滅。

不能交易,孫平失去了收入。

他每天不僅發愁幾百元的飼養等費用,更為自己十幾年的特種養殖業感到迷茫。

感到迷茫的不只有孫平,還有福建輝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金旺,以及千萬家特種養殖戶。受訪養殖戶們認為,突然禁食,他們來不及、也很難轉型轉產,投入的經濟將受到很大的損失。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馬勇認為:“從未來發展看,養殖理念要有根本的轉變,國家已確定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制度,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個人認為是全部陸生野生動物和國家保護名錄中的水生野生動物)養殖產業不再是產業發展方向

。”

疫情引野生動物交易禁令

一場疫情,會影響到整個特種養殖業,這是孫平做夢也沒有想到的。

孫平是江蘇省南通市一名孔雀和紅腹錦雞養殖戶,他從2006年開始養殖孔雀和紅腹錦雞,至今已13年有餘。

“之前,國家鼓勵人工馴養繁殖野生動物,我也取得了合法的許可證,可以養殖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了證明自己有合法馴養繁殖的手續,孫平向記者提供了由南通市林業局頒發的“江蘇省重點保護和國家保護的‘三有’陸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特種養殖營業執照”。

“之所以鼓勵人工馴養繁殖野生動物,有的是為了科學研究、藥用、展示,有的是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放歸大自然。”孫平稱,有些人工馴養繁殖技術比較成熟的,也以食用為主,比如孔雀,養殖技術和防疫都已很成熟,所養殖的孔雀除了賣給公園、莊園做觀賞和製作標本外,大部分都為食用。而紅腹錦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不允許食用的,一般只供觀賞和做科研用途。

十幾年的養殖生涯,孫平一直順風順水。不曾想,這場新冠肺炎疫情讓他連續接到3個交易禁令。

“疫情發生後,南通市崇川區農業農村局和區林業局都來跟我說過,疫情期間,不準銷售孔雀,要定期消毒。”孫平說,之後,江蘇省林業局還來電話核實情況和強調不準對外交易的要求。

疫情防控期間接到交易禁令的,不只孫平一家野生動物人工馴養繁殖場,包括梅花鹿、揚子鱷、狐狸、野豬、鴕鳥等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養殖場;也不僅江蘇省下達了交易禁令,像湖北、湖南、廣東、福建、天津等全國各地都加強了對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和馴養繁殖場的監管和交易禁止,有的地方實行了全面封存。

“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這塊,按國家的要求,我們(把所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都封存了。”湖北省林業局野保處負責人稱:將嚴格管控人工繁育的物種,配合市場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的市場交易活動,同時,森林公安加大卡扣和非法狩獵行為的打擊。

對於封存的養殖場和野生動物下一步如何處理?

湖北省林業局野保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中國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還在調整,等名錄公佈後我們再開展下一步工作。現在名錄沒有出來,我們只能是繼續封存。”

湖北省究竟有多少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該負責人回應:“我們絕對按照國家林草局和全國人大《決定》的要求,加強對野生動物的管控,進行全面摸排,現在摸排的結果還沒出來。按照國家林草局的要求,湖北作為疫區,摸排相對來說要仔細,摸排也不要影響疫情的防控工作。”

禁止交易到全面禁食

孫平原以為,等扛過疫情後,一切都會好起來。不想,還沒等扛過疫情,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決定》。

“現在是既不能賣,也不能吃。”孫平認為《決定》對養殖戶的影響太大了,“養殖的動物跟種植不同,植物種在地裡,可以不管沒事,但動物每天都要吃,天天都要喂。”

孫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孔雀一般吃正大牌的雞飼料,每天每隻僅飼料成本約0.5元至0.6元左右,還不算人工、消毒、防疫、喂藥等費用。目前養的孔雀大多做為種用的,每天要花幾百元費用餵養孔雀。現在規定不能出售,政府部門對野生動物養殖行業應該有個說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出臺後,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這個產業(人工馴養繁殖蛇)發展幾十年,人工馴養繁殖的技術都完全通過、可靠,生產也比較穩定,如果食用進行一刀切對我們企業的影響是很大的。”多年以養蛇和開發與蛇相關醫藥、日化產品的福建輝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金旺稱,“我們本來是科技型企業,也是重點的攻堅脫貧項目。公司產品一塊是藥用、日化,一塊是食用。如果一刀切的話,我們上千萬元的投入會受影響,也會影響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問題,因有些貧困戶都是在我這裡上班。對我們企業的發展肯定有很大的影響。從報道來看,甲魚、青蛙、鵪鶉等都不準養了,這牽扯麵太大了。如果政策實施下來,對我們食用這塊打擊就很大。但我們藥用這塊肯定是會保留,藥用也是傳統的。”

“我們養殖戶有馴養繁殖臺賬、銷售臺賬、檢驗檢疫記錄,政府完全可以制定一套詳細嚴格的管理規定加強監管。比方說,銷售要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銷售的數量、運輸都可以管控,一刀切對我們的損失太大了。我們呼籲政府不能一刀切,可以出臺一些詳細的管理措施,規範我們這些正規的特種動物養殖業,規範市場銷售,檢驗檢疫。”邱金旺認為,只要政府制定詳細的監管措施,就能擯除打著合法養殖場名義行非法獵捕、非法交易等行為。

“全面禁食意味著投資的經濟收益受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馬勇稱,從《決定》要求看,除水生野生動物外,陸生野生動物是全面禁食的,包括人工馴養和飼養。因此,對野生動物人工馴養繁殖戶的影響是全面的,不只某一類。

邱金旺亦稱:特種養殖的人特別多,而且產業也很成熟,市場交易份額也很大,技術穩定,跟野生、非法的完全是兩碼事,野生動物經過10多年的人工飼養繁殖,其產業發展確實已非常大。

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教授張立稱:“據統計,在我國以供應食品、毛皮、藥用原料、科學試驗材料等為目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種類多達幾百種。”

食用性馴養繁殖場全面取締

雖然國家還沒全面開始取締野生動物繁育養殖場,但湖北神龍架林區林業管理局已對兩批27家野生動物繁育養殖場進行了取締,現正準備取締第三批野生動物繁育養殖場,也將是取締的最後一批。

記者注意到,神龍架林區林業管理局在1月28日取締了13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2月底,又再次取締14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現僅剩19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

“我們將於近期繼續取締剩下19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中的12家,只保留其中7傢俱有科研、藥用、展示用途的,今後不再存在其他用途的野生動物養殖場了。”神農架林區林業管理局野保科科長屈定鐮告訴記者:“神龍架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禁獵的地方。前面取締的兩批27家,都是因證件沒有年審過期了,給取締的。現在將要取締的第三批12家養殖場,屬於食用性的養殖場我們全部取締,一家都不留。”

“不知政府對我們合法的養殖戶,會不會出臺一些救濟途徑?比如說經濟補償、轉型轉產扶持。現在好像還沒出臺這些規定。”孫平對自己養殖場的何去何從表現出了擔憂。

馬勇稱:“全面取締以食用為目的的人工馴養繁殖場,《決定》是涵蓋全國範圍的,地方也會陸續出配套法規貫徹落實。《決定》中有明確支持、指導、幫助要求,包括給予一定經濟補償。”

“取締對養殖戶肯定有損失,竹鼠一隻可以賣200多元,出欄基本上都在200只以上。但取締對衛生安全是非常有促進作用的。”屈定鐮亦表示,對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取締後,對合法有證的養殖戶,下一步進行評估,該給對方補償的要進行補償。

如何處理存欄的野生動物?

“因野生動物不能銷售、不能吃、返回大自然對生態有影響、對其他物種造成嚴重的後果,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進行無害化處理。”屈定鐮回應記者。

湖北省林業局野保處負責人認為:有的地方在封存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取締關停野生動物繁育養殖場,也是他們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的一種行為。

馴養繁殖場轉型需幫助

“野生動物養殖用於食用的產業完全停止、取締,需要重新決定投資方向,尤其是投向生態友好型產業。”馬勇稱,“人工馴養繁殖產業規模不小,涉及面廣。地方政府部門要積極引導養殖產業轉型,包括轉型家畜家禽養殖,科研、藥用等養殖,還可以鼓勵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無公害農產品、生態旅遊等。但轉型會是週期較長、困難較多、壓力較大的過程。因野生動物量大且應用渠道不多,小部分可轉為科研、藥用或者動物園展示等,但解決的量不大,有限。建議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政策,避免簡單管理、粗暴執法的‘一刀切’。因涉及養殖戶民生問題,要妥善處理應對。”

根據2017年中國工程院諮詢研究項目發佈的《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提到,2016年,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的專兼職從業者有1409多萬人,創造產值5206多億元人民幣。

但馬勇稱:“產業的發展肯定會帶來就業、經濟利益的正向貢獻,但要綜合評估這些所得利益與社會代價的比例關係,就如同產業發展汙染環境可以為經濟發展貢獻GDP,但修復恢復被汙染破壞的生態環境可能需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的經濟投入,這樣看其貢獻就是負向的。”

取締肯定會影響就業和局部經濟利益,但不會對整體經濟產生顯著影響。相反,野生動物養殖產業的變革,生態環境向好發展,肯定會對經濟和產業結構合理或優化調整佈局有重大貢獻,從而促進高質量發展。”

馬勇還認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是生態文明的直接體現,國人應對以濫食野生動物為恥。該舉措也是維護國家生物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野生動物是生態系統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物種個體種群、棲息地、遺傳資源三方面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濫食和非法交易導致野生動物破壞嚴重,影響國家生物安全。野生動物已知和未知存在的病毒很多,包括人畜共患病毒,非法交易和濫食將公共安全置於極高的風險,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教訓極其深刻。相比全體國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其他利益或產業就微不足道。


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大變革 食用性馴養繁殖場全面取締


(來源: 法治週末 記者 張貴志 )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社融媒體中心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