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銀行存款利率高還是很少人選擇,這是為什麼?

福星卡匯


互聯網銀行存款利率很高,但選擇的人很少,為什麼?

很少嗎?我個人看到的現象並非和題主說的那樣,我看到的互聯網銀行存款搶購相當火爆,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講,這些互聯網銀行儲蓄存款類產品,他們是相當感興趣的。

對於所講所看到的這些互聯網儲蓄存款利率很高,為什麼選擇的人很少?

有以下幾個主要因素形成~


一、產品的安全性

這些互聯網銀行儲蓄存款主要是由商業銀行發行的,例如城市銀行,或城鎮(縣)銀行等、與比較有名(人盡皆知)的大銀行相比,這些地方商業銀行在資源方面就顯得力單薄弱,因此、便推出了較高的產品利率,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客戶選擇他們的產品。

而這些儲蓄存款通過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銷售,很多投資者對其產品難免會產生質疑,為什麼大銀行的儲蓄銀行利率比較低,而這些互聯網存款利率卻這麼高,是否安全可靠?確實、與大銀行相比,這些互聯網儲蓄存款類產品,利率可以說相當高了,一年期利率最高可達4.8%,比大銀行的五年期利率還要高,這難免會讓投資者對產品安全性有所懷疑。

第二、對銀行背景不瞭解

互聯網儲蓄存款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商業銀行發行的,當然也有部分是國有銀行的產品,在商業銀行與國有銀行同列的產品,國有銀行一年期利率2.1%、商業銀行一年期利率4.5%、利率高低的突出非常明顯。

很多銀行我們壓根就不知道在哪裡,甚至連這個銀行名字都沒聽說過,例如我下面的兩張截圖中的產品,這些產品僅有一家銀行的名字是我知道的,其它的銀行都不認識。這也是很多投資者比較疑惑的地方,這些銀行產品利率這麼高,但是對於不熟悉(知名度低)的銀行背景還是心存憂慮,因此,擔心資產安全問題,寧願選擇知名度高利率低的銀行存。

三、對網絡平臺的安全存在擔憂

雖然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了,但是對於在自己不熟悉的網絡平臺上投資,很多投資者還是比較謹慎的。因為在網絡上的詐騙手段,盜號,黑客入侵等安全隱患確實存在,畢竟投入的是真心白銀,雖然想要獲取更高的回報,但是由於對網絡平臺的安全,以及資金安全的考慮,最後還是以穩為主選擇了較低利率的產品進行投資。

綜上所述

互聯網銀行儲蓄存款,雖然門檻低只要50元起,受《保險存款條例》保護,同樣也是保本保息,利率也比較高,但是投資者仍存在擔憂,主要原因歸咎到底還是擔心資金的安全。

近年來,互聯網銀行儲蓄存款在各個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靡,搶購潮相當熱。這些產品雖然是民營銀行發行的,但是其風險係數非常低,只要銀行不破產,那麼投入的資金就是安全的。

最後,在這裡我想提醒一下,不同互聯網平臺銷售的銀行儲蓄存款,規則不盡相同,有的產品支持提前支取,有的不支持需要等到期後才能提取,因此在購買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交易規則。


謎桔


我覺得有兩個因素吧。

一是鮮為人知。

年初的時候,支付寶裡廊坊銀行的存款產品有活動,35天到期類似於定存,年華收益率好像是3.5%。這個其實不誘人,誘人的是,有贈送的代金券,我記得是50元的券(也有可能記錯了),加起來就非常划算了。我當時立馬就從餘額寶轉了一筆錢進去。

類似的,小銀行因為在業界的口碑不如大銀行,即便有很好的產品,也不容易被知道。廊坊銀行要不是因為有支付寶的推廣,我是絕對不會想到去買它的產品的。


二是安全性。

存款保險法退出來後,50萬以上就可能會不安全了。這多少讓有些儲戶會對小銀行持謹慎態度,不敢把錢放在小銀行。

其實中國的金融體系還是在非常嚴格的監管之下的,只要不是系統性的大風險,偶爾一個小銀行的問題,不足為慮,比如前陣子可能要出事的兩個銀行,最後都安全著落了。

小銀行的理財產品更需要注意,存款的話,其實問題不大的。

所以,如果想要有更好的收益,可以適當考慮小銀行。


康愉子


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確實很有優勢,我配置了不少資金在民營銀行的存款,為什麼選擇的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的人少,一方面是對民營銀行的存款安全性有顧慮,另一方面民營銀行民營物理網點,需要全線上投資,現在年輕人壓力大,花銷多,餘錢不多,有錢存的大多數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線上操作有成本,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強他們對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的安全性更擔憂,我認為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是安全的,而且利率也是可以秒殺同類產品的,建議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民營銀行存款是安全的

不論是何種類型的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本息50萬以內“0”風險;考慮極端情況,銀行發生破產清算,本息超過50萬的在清算完員工工資、勞動保險費用、支付清算費用後, 剩餘的資產會優先清償儲戶存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七十一條規定如下:商業銀行被宣告破產的,由人民法院組織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商業銀行破產清算時,在支付清算費用、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後,應當優先支付個人儲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
  • 民營銀行資本充足率高

民營銀行由於成立時間短,資產規模不大,大部分銀行的註冊資本還未完全使用完,各項風險指標比較優,尤其是資本充足率指標,以華通銀行為例,2018年華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60%,而工商銀行資本充足率才15.39%。所以不要看民營銀行規模小,但是資本充足率高,對風險的抵抗力強。

民營銀行存款利率有吸引力

綜上所述:50萬以內的可以放心存,大於50萬如果擔心有風險,可以分開存在不同的民營銀行,如活期(三湘銀行湘隨存,利率3.9%,秒殺餘額寶)、1個月(烏蘭農商銀行4.3%)、3個月(新網銀行季得利4.4%)、6個月(華通銀行福e存4.5%)、1年(振興銀行振興存4.8%)等等期限的存款產品,收益很有吸引力。


互金圈


我們所講的互聯網銀行其實就是民營銀行,這些銀行沒有線下網點,吸收民間存款主要通過互聯網模式。正因為體量小,知名度低,因此為了吸收存款不得不給出更高的利率,五年期存款年利率能達到5.50%左右。


之所以還是隻有很少人選擇民營銀行,有如下原因:


一、民營銀行只能通過手機應用辦理存款,熟悉的年輕人往往沒有存款,有存款的中老年人不會操作

90後們還年輕,熟悉網絡,精通手機操作,可惜更多的是負債而不是存款。不管是房貸車貸,還是網貸信用卡,90後與這些更近,月光族很普遍,能存下錢的反而是少數。這種情況下,即使瞭解民營銀行,也沒有多人可以拿錢去存。

至於資產更多、存款更多的中老年人,手機操作不夠熟練,對互聯網銀行了解更少,自然就只能有很少人去存了。


二、民營銀行成立時間短,知名度低,數量還少

2014年共批籌5家民營銀行的試點,分別為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浙江網商銀行與上海華瑞銀行,這5家被稱為我國第一批試點民營銀行。

從2014年到2019年,滿打滿算才不過5年的時間,時至今日僅有18家民營銀行。過短的時間,過少的數量,線下又沒有網點,知名度普遍較低,使得普通消費者很難接觸到這些銀行。

傳統銀行成立時間長,網點密佈,看得見摸得著,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到銀行諮詢並辦理業務,安全感更強,這是互聯網銀行最為欠缺的。


三、民營銀行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差,加上傳統銀行存款丟失的新聞時有發生,居民對處於異地並只能互聯網存取款的銀行心存顧慮

民營銀行作為正規的金融機構,同樣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存款本息50萬元以內安全可靠。按說有這重保障是能夠給人信心的,但是銀行時不時發生存款丟失、銀行卡被盜刷的事件,讓很多人對存款擔心。

互聯網銀行往往在異地,距離數百上千公里,一旦出現問題,維權難度就會非常大,這是很多人擔心的地方,也是民營銀行拓展業務的難點所在。


四、過高的存款利率,意味著民營銀行資金成本更高,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存在流動性風險

民營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能達到5%以上,比傳統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還要高,而以五年期存款為基礎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年化收益率也能接近5%。高利率意味著資金使用成本高,存貸款息差空間小。以智能存款為代表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流動性好,成為民營銀行的攬儲神器,但是此類產品一旦遭遇擠兌,就容易出現流動性風險。


總而言之,作為新生事物,民營銀行創新動力更足,但是獲得廣泛認同還需要時間,也需要拿出靚麗的成績讓消費者安心放心。如能在安全層面做出更多承諾和創新,將有利於拓展存款業務,這些都需要時間。


財智成功


互聯網銀行存款利息高,還是很少人選擇,這是為什麼?

一,宣傳的不夠,儲戶存款的需求無非是兩點,安全和高收益,從安全方面來講,按照保險條例規定,所有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必須交納保險基金,如果銀行破產,最高賠償金額50萬,但是很多儲戶並不知道這一條,害怕存在互聯網銀行不安全,所以需要多多宣傳打消儲戶的顧慮。


二,互聯網銀行存款利息普遍較高,這是因為銀行實力不如大的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因此會提高利息來吸引儲戶,還有一點是通過互聯網和金融平臺合作,吸引儲戶,沒有過多的設立金融網點,這樣就省掉了一部分開支,所以可以提高利息,例如互聯網銀行的一年期利息能夠達到4%以上,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需要大力宣傳。

三,技術門檻比較高,這些互聯網銀行大多通過網絡進行辦理,對於一些保守的中老年人來講,由於不具備相應的技能,而只好放棄,還有的是由於對安全的恐懼而不敢存款,總覺得不如在銀行櫃檯辦理有紙質的存單放心。

四,有更好的選擇,例如大型銀行也有利息比較高的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所以與其選擇不熟悉的互聯網銀行,不如選擇大型銀行,心理上更安心。
五,
對於熟悉互聯網理財的年輕人來說,絕大多數通過支付寶,京東金融來理財,他們傾向於收益更高,風險也相對偏高的理財產品,例如基金等,而近年基金比較火爆,收益相對較高,吸引了相當大的一部分資金參與,其實也就暫時不考慮互聯網銀行的存款了。


大海侃股


民營銀行由於沒有線下網點,業務經營主要依靠互聯網進行,所以被稱為互聯網銀行的代表。其存款利率確實比較高,隨存隨取型利率也是傳統活期存款利率的10倍以上,定期型最高利率接近6%,但是為什麼還是很少人選擇呢?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品牌影響不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立時間短,目前將存款產品對接互金平臺銷售的銀行主要是民營銀行,以及少量城商行和農商行。其中民營銀行開業最早的微眾銀行也僅僅在2014年才對外營業,開業最遲的2017年才對外營業,與持續營業幾十年的國有和股份制銀行相比,顯得非常年輕;其次,資產實力相當單薄。在開業的17家民營銀行中,註冊資本最多的是微眾銀行也僅42億,據2018年報顯示,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是網商銀行,但資產僅959億,而其它中型銀行資產規模都是1000億級,大型銀行都是10000億級。因此,由於這些銀行資產實力不強,盈利能力弱,也很難得到認可,有擔心的觀望者眾多。




其次,民營銀行幾乎沒有線下網點,嚴重限制了觸達客戶。按照監管要求,民營銀行實行“一行一點”原則,即一家銀行最多允許在總行開設一家營業部,作為向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物理網點,更多的是通過網絡渠道對企業和個人提供金融服務。這樣一來,不僅獲客渠道相當狹窄,而且口碑效應也大大減弱。

產品身份還未得到官方正式確認。傳統銀行存款類產品都已經擁有明確的身份確認,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在央行的存款目錄中都赫然在列,大額存單有“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站臺,包括結構性存款也寫入資管新規,但這些互金平臺存款類產品至今未見說法,也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身份,從監管層面來看,這種創新型存款正在默認中摸索和總結,等待定型並公之於眾,這就是所謂不確定性政策風險。




互聯網存款的交易方式並非大眾化。眾所周知,互聯網存款與網點存款在操作上有很大不同。一是比較虛擬化,無任何紙質憑證,只有電子記錄數據;二是無法與銀行賬戶直接交易,而是通過互金平臺電子賬戶作為中轉賬戶,實現買進和賣出;三是售後服務還有待健全完善。所有這些就需要投資者具有一定網絡操作技能和金融知識,很明顯這對很多老年朋友來說是一種障礙,而廣大中老年朋友恰恰又是存款的主力軍,年輕人卻又熱衷於微信支付寶理財,最終造成網絡存款的尷尬局面。


龍門山財經


互聯網銀行得罪了誰?利率高風險不高的情況下,居然選擇的人很少

01 安全性受質疑

因為現在的網絡詐騙案不時就會被爆出來好幾個,這種案件被曝光的多了,大家難免會對網上的各種東西都產生質疑。如果不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東西,特別是網上的,基本上都會先有所懷疑。

就像支付寶餘額寶剛剛出世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持觀望態度,哪有這麼好的事情?靈活性和銀行活期一樣,利率比銀行定期還高。這麼好的事怎麼可能發生?

就算是支付寶出品的都有很多人懷疑,而現在網上銀行品牌還沒支付寶做的大,自然也會各種受質疑,很多人處於觀望狀態。

02受眾群體不明確

互聯網銀行存款還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地方,就是有錢的年長者不會操作,會操作的年輕人又沒錢去存。

年長者因為時間的沉澱,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積蓄。但是往往他們的積蓄都是在現實中的銀行中進行存款,他們對互聯網的接觸度不高,可能就是簡簡單單的看會新聞,看會問答,而不會把錢存在互聯網銀行。

年輕人就是跟隨互聯網成長的,對互聯網認可度高。但是很多年輕人都是剛剛踏入社會,還沒有積蓄;或者是有一點錢都拿來買房買車了,沒有其他的錢存了。

03知曉率不高

追求安全的人把銀行存定期了,追求收益的把錢投入股市。這種收益不上不下的很尷尬,知道的人不多。

特別是互聯網銀行如果不是做的很大,捨不得廣告費,基本上都沒什麼人知道。

這種情況下,肯定也沒有多少人投入啊!

綜上:因為安全性,因為受眾不明確也因為知曉率不高,這幾種情況的疊加下導致選擇互聯網銀行存款的人不多。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感謝閱讀!!!

易將學財


互聯網銀行其實指的就是2014年以來我國陸續設立的十多家民營銀行。這些銀行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互聯網運營為主,線下的物理網點稀少。

由於成立時間非常短,知名度低,品牌力和傳統大銀行有很大差距,所以這些互聯網銀行選擇用較高的存款利率來吸引客戶,並通過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平臺來進行推廣。很多互聯網銀行還開發出了智能存款產品,可以實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功能。當然,監管層出於防範系統性風險的考慮,對智能存款業務的監管也在加強。目前市場上此類產品基本暫停了。

目前互聯網銀行的利率比起傳統銀行還是有很大競爭力的,比如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一般在4%以上。作為對比,大銀行的利率大約在2%出頭。

至於互聯網銀行的存款有多少人選擇呢?答案就見仁見智了。

從存量角度看

從存量和市場份額上來看,目前互聯網銀行跟傳統銀行相比,肯定不佔優勢。市場上目前肯定是更多的人會選擇傳統銀行。

比如互聯網銀行的“排頭兵”微眾銀行在2018年營收超100億元,但比起傳統銀行“老大”工商銀行7200多億元的營收,根本不是一個量級。此外,在客戶數、資產規模和淨利潤等指標上,互聯網銀行和傳統銀行的差距也非常大。

個人認為,很多人不選擇互聯網銀行,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互聯網銀行本身是一種新生事物,對很多人來說,需要有一個認知和接受的過程。

二是年齡比較大的人可能會對在互聯網銀行存錢不放心,這些人更信賴傳統銀行。而用慣了支付寶和微信的年輕人可能會更容易接受這類理財形式。

第三點就是擔心互聯網銀行存款的安全性存在問題。

從發展角度看

但是如果從增量來看,民營銀行的增長其實是非常迅速的。比如在2018年,微眾銀行營收同比增長48.63%,淨利潤同比增長66.09%。微眾銀行的淨利潤水平已經超過了十家上市公司。而營收和淨利潤呈倍數級增長的民營銀行也不在少數。

這其實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互聯網銀行了。不斷增加的客戶規模助推了互聯網銀行業績的增長。

另一方面,互聯網銀行的數量現在還在不斷增長中,背後活躍的股東都是阿里、美團和小米這樣的優秀民營企業。這表明國家是鼓勵民營資本參與銀行業,鼓勵互聯網銀行發展的。

互聯網銀行存款的安全性

那麼互聯網銀行存款的安全性是否不如傳統大銀行呢?一般來說,只要是存款產品,就可以做到完全保本保息。在這一點上,互聯網銀行的存款產品和傳統大銀行的存款產品並沒有任何區別。

同時,互聯網銀行的存款產品也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如果在極端情況下,銀行破產,對於50萬元以內的存款,是可以優先獲得賠付的。在實際情況中,銀行破產的概率還是非常低的。

所以,在互聯網銀行存款的安全性上,也不用過多的擔心。

總結

當年,作為新生事物的支付寶改變了中國金融的生態。我相信,只要互聯網銀行未來能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是會有更多的人選擇的。



七寶飯財經


所謂互聯網銀行,就是指以網絡為主要運營手段,很少或者幾乎沒有實體營業廳的銀行,主要是近發展起來的民營銀行,比較有代表性的如: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眾邦銀行、富民銀行、振興銀行等等。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他們往往有一些傳統銀行做不到的優勢,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創新存款。這些創新存款利率高,起存門檻低,資金靈活性好,是介於傳統銀行定期存款、銀行活期存款、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多種產品之間的複雜體,但是大部分仍然是以銀行長期存款為基礎,然後採用存單轉讓的方式實現的,因此可以獲得高利率和靈活性的統一。

如下圖是我在2018年是選擇的一個創新存款,和活期一樣隨時可取,但是利率是4.5%,是不是比貨幣基金還要方便實惠呢?


舉個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某互聯網銀行的一款創新存款,基礎資產是5年期銀行存款,假如張三存入5000元,就按5年期存款5%的利率開始計息。三個月後,張三要取出其中3000元,銀行如何實現資金快速取出,並保持較高利率呢?

如果是傳統銀行存款,張三隻能按活期利率取出,但是,互聯網銀行通過創新,把張三要取的3000元存單仍然按5年期存款進行轉讓,轉讓後這個存單的利率仍然是5%,存期只有4年零9個月了,銀行會收取一個轉讓費,這樣張三得到的就是3個月的五年期存款利息並扣除銀行轉讓費。

這樣做的好處是:1、張三通過轉讓實現了定期存款有著活期存款的靈活性;2、張三得到了高於銀行活期的利息;3、銀行得到了轉讓手續費;4、受讓方得到了按5年期計息的存單,而且可以再次轉讓。

所以,我們看到,互聯網銀行的創新存款是很好的,具有銀行存款的安全性,但是比傳統存款要靈活多了,也實惠多了,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不放心,因此真正選擇的人並不多。


其實這也不奇怪,人們對新生事物總是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就像餘額寶剛出來的時候,年化收益率5%+,每天結算收益,但是購買餘額寶人仍然不多,隨著普及購買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再者,互聯網銀行也是拿著這樣的產品做由頭,不會大量供應的,一旦用戶規模增加,利率隨之下降,就像網商銀行的定活寶、富民銀行的富民寶、微眾銀行的創新存款,這些早期的產品一火爆之後,不到一年就找不到了。

所以,互聯網銀行的創新存款畢竟是小眾產品,不可能容納太多的資金,如果你覺得放心就存一點,不可能有大量的人參與的。


互金直通車


並不是互聯網銀行的存款利率就比實體銀行高,實體行業也有同樣收益高的存款理財產品。只是互聯網重點推出的是收益高的理財產品,以此來吸引人們的存款理財,從而在其中攫取利益。加上現在社會互聯網日益普及,給廣大人民造成的印象是互聯網銀行存款利率高。但是為什麼還是很少有人選擇呢?原因要有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人們對互聯網銀行的信任感偏低。在互聯網上存款沒有安全感。互聯網銀行只存在於互聯網上。他沒有實體的網點,一旦發生經濟事故,人們很難找到自己的存款,並且申訴無門。實體銀行就不一樣,及時發生經濟事故,也有實體網點在那裡,就是民間所謂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第二,人們的存款習慣大部分還在實體銀行上,這是一種存款慣性。雖然現在互聯網銀行已經普遍深入的貫穿於我們的生活。但是人們在存款時依然會選擇實體銀行。互聯網銀行畢竟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它的發展還沒有完全讓廣大人民的生活所接受。


第三,互聯網銀行存款的利率其實並不一定比實體銀行的存款利率高。因為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國家規定標準利率,每個銀行最高上浮50%。所以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其實差不多。至於

存款利率高的肯定是理財產品。收益越高風險越大。風險是與收益成正比的。理財非存款,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