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隋唐演義之十三:徐茂公為何選程咬金做皇帝


夜讀隋唐演義之十三:徐茂公為何選程咬金做皇帝

在瓦崗上,程咬金是一個沒有多大本事的人,此人雖然號稱三斧子是一絕,但是隻要你躲過了他的三斧子,他就沒有什麼花活了。那麼這麼沒有本事的程咬金為何被推選為皇帝呢?


夜讀隋唐演義之十三:徐茂公為何選程咬金做皇帝

其一,徐茂公的點子。在說唐裡面,徐茂公足智多謀,是個類似於諸葛亮式的人物。徐茂公料敵制勝,他飽讀詩書,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就要找一個傀儡,而老程恰恰就是這樣的人物,鄉村賣耙子的,沒有心機,在賈家四十六友中屬於少數派,甚至沒有尤俊達有聲望。


夜讀隋唐演義之十三:徐茂公為何選程咬金做皇帝

其二,秦瓊不願意做。秦瓊是個義氣深重的人,號稱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孝母賽專諸,交友似孟嘗。這樣的人他只想對你好,不想撈取一丁點好處,同時他也怕讓別人說自己不仁不義。

其三,文人魏徵。典型的老大哥,為人厚重樸實,但是平時不善於言談。


夜讀隋唐演義之十三:徐茂公為何選程咬金做皇帝

其四,徐茂公自己。是一個牛鼻子老道,諸葛亮式的人物,自己只想做軍師,做謀劃。文人造反,三年不成。他可以做宰相,做國師。再說文人造反,顧慮重重,歷史上吳用張良諸葛亮這樣的人物都是如此。喜歡把別人玩於鼓掌之上。

其五,當皇帝很危險,當年漢劉邦就對逼他造反的人說你們想陷害我呀,害我一家呀。古代做皇帝很少有成功,一點不成功,株連九族,凌遲處死,或者其他刑罰還是慘絕人寰的。不當皇帝的人,沒有這種危險。


夜讀隋唐演義之十三:徐茂公為何選程咬金做皇帝

其六,單雄信其實很有威信,是九省的總瓢把子。也很有威望,但單雄信不好控制,大多數人會唯他馬首是瞻,就不會聽從軍令將令,而且會按照強盜的邏輯去處理事情。畢竟單雄信想要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不想在偷偷摸摸的做響馬。單雄信和秦瓊都一樣,一旦當皇帝,沒有人能約束他。很容易脫離群眾。這樣的人要麼是聖明的君主,要麼是獨夫民賊。


夜讀隋唐演義之十三:徐茂公為何選程咬金做皇帝

其七,為了勢力的平衡,瓦崗山最早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前的響馬,第二派是以前的政府公務員,所以重要的職位都需要平衡,選擇兩派都能接受的人物,元帥秦瓊,公務員出身,但是黑白通吃,兩派都能接受,軍師徐茂公,丞相魏徵,雖然微微偏黑,但是不是響馬出身,兩派也可以接受,程咬金,偏黑,但不太黑,兩派也可以接受。最後,程咬金的功勞足夠,比較服眾。你要選一個傀儡,也要有一定的理由。從山東起義到瓦崗,程咬金的功勞應該是僅次於徐茂公,三斧子定瓦崗,再加上他劫皇槓算是原始股,所以讓他當皇帝也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