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活著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阮籍,三國時期的詩人,字嗣宗。他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也與嵇康、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和阮咸併成為“竹林七賢”,而在“竹林七賢”的排名中阮籍一直都具第一位,嵇康次之,山濤是第三位。,由此可見阮籍對當時名人和後生人的影響。

阮籍:活著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一.一生坎坷卻也一生不屑

阮籍三歲喪夫,母親一手把他養育大。沒有史上的“孟母三遷”只有家境貧寒,但阮籍自幼勤學且天賦秉然,不慕名利和富貴。八歲就能寫文章並且終日彈琴長嘯,以安貧樂道為志趣,在著名的《詠懷詩》中寫道“少年學擊劍,妙計過曲城”。

阮籍的第一次入仕,帶著一些壓迫的不情願性。任職太尉的蔣濟聽說阮籍“俊而淑悅,且志存高雅”,便威脅鄉中人來勸說阮籍出仕,他只好勉強上任,但不久後借病辭職還鄉。

第二次出仕遇到司馬氏專權,而他在政治上傾心於曹魏,不滿於司馬氏。再深感到世事不可為,他就選擇了不去在乎事情是非,重新回鄉。時而閉關讀書,時而喝酒解愁,時而沉默不語,時而登山賞風。

阮籍在兩次出入仕途後,為他的思想觀點和文學創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阮籍也對後世的一部分文學家、詩人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阮籍:活著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玄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非常受歡迎,被後人成為“玄風”。它的存在既影響著魏晉時期的思想觀點,也對喪事的士大夫的生活態度產生一種奢侈成迷的社會風氣。阮籍在玄學上有過著作《達莊論》、《大人先生傳》,他的作品內容不僅僅是在講玄學,而是理性的分析、直接地表達了自己對奢侈、腐敗、飲酒縱容的看法與人生態度。

阮籍在詩歌方面的成就是不容小覷的,他是建安時期以來,第一個全心投入五言詩創作的詩人。其中他的《詠懷詩》將八十二首五言詩組合在一起,是一部巨大的詩歌組合,以自己為原型塑造了一個悲憤高雅的藝術人物。他的五言詩到達了一個全新的境界,為後世五言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晉代時期的陶淵明、左思和北周時期陳子昂甚至是李白等人,他們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阮籍的影子。

百年之後,阮籍的形象被一位作家寫進了自己流傳千古的經典作品之中。這個作家就是清朝時期的曹雪芹,這部作品正是《紅樓夢》,曹雪芹仰慕阮籍,他的字夢阮,後人周汝昌曾言曹雪芹欽慕夢想著阮籍不是憑空來風。而曹雪芹本人做事絕對不肯隨波追流、態度傲世。友人敦城用阮籍青白眼的故事為曹雪芹作詩“步兵白眼向人斜”。曹雪芹在《紅樓夢》的賈寶玉一角色中加入了阮籍的色彩,不慕名利、不羨仕途,是一種特定的文學人格典型。

阮籍:活著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二.阮籍《詠懷詩》中的自己

阮籍退出朝政,思想轉變,日常生活中都是以喝酒 、遊山玩水,卻在生活中步步謹慎小心,“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成了他緘默不語的原因。而他在詩作上的代表作《詠懷詩》,全詩組共有八十七首,其中的八十五首詩名為“詠懷”,在這八十五首“詠懷”裡有八十二首是五言詩,其餘的三首是四言詩。

《詠懷詩》不像魏晉時期的賦,沒有華麗的語言詞藻,主要表現形式是以阮籍的情感和感觸為主,沒有豐富多彩的題材,主要是用來抒發心中的壓抑和苦悶之情,其中也夾雜著阮籍遊山玩水時看到的景色去借景抒情。沈德潛曾說“阮公的《詠懷》,神至之筆。觀其書寫,直取自然,初非琢煉之勞,吐以匠心之感”。書中各種各樣的比興、寄託等手法,造成了《詠懷詩》的難以讓人明白的真諦。

魯迅先生說過“阮籍的作品和詩都很好,他的詩文雖然慷慨激昂,但許多意思都是因而不顯。宋的顏延之已經說不大能懂,我們自然而然更很難看得懂他的詩了。他的詩裡也說神仙,但他其實是不敢相信”。八十七首詩裡使用了各種孤鳥、家人、桃木等等一些意象,詞句中的內涵、思想,品味著作者不願苟且,想要振奮國家的雄心,又憎恨司馬氏的政治專權。

阮籍:活著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阮籍年輕時的高志趣,連接了他年老歸隱時報國無門的氣憤與悲傷之情。在《詠懷詩三十八》中“豈為全去軀士,效命爭戰場”。近千年過去了,阮籍身上的衝鋒報國之情依然昂然於讀者的眼前。阮籍的處境,精神被囚禁,又不得言語機會,也無法與朝政小人爭權奪勢,阮籍的報國無門的悲憤由他藉助景物慷慨激昂的抒發出來。

一次又一次的被朝政打擊抹殺,他出現退身隱居、明哲保身的思想。司馬氏掌權,幾次三番有朝中之臣勸說司馬懿殺掉阮籍,但阮籍終日沉迷於酒池,不被司馬懿當做心腹之患。而這種天天沉迷於酒局,是自己在朝堂上苟且偷活的方式,他的委曲求全和貪死怕生不是隻為自己,更多是為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愛人,他在《詠懷詩其三》中感嘆“一身不保,何況戀妻子”。阮籍的態度,不會選擇和司馬氏針鋒相對,若即若離的關係和態度,他的做法在當時自己的處境下是一種十分合適又明智的選擇。

阮籍:活著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三.悲哀!生命短促且悲嘆!

阮籍的詩歌中常常帶著擔憂的感慨情感,他情感的產生一個是源於黑暗政治,社會關係、環境險惡,一步走錯性命可能就不保。第二個是由於自己的報國之志沒有得到實現,隨著司馬氏掌權,時間流逝,民不聊生,而自己的盛年已逝,為自己短暫的人生嘆息、悲傷。

阮籍的一句詩歌“朝為媚少年,暮夕成醜老”。對於一個人來說,一個人最年輕的時候,精力旺盛,心懷大志,然而一回頭便發覺自己早已年老。每個胸懷大志的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總會去感慨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短暫。如李白的《將進酒》的“朝如青絲暮成雪”、李清照的《武陵春·晚春》裡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句句都是詩人對自己的壯志未酬感嘆。阮籍最為極力旺盛的時期,迎接他的是國家戰爭、惡人專權生靈塗炭。到此最後,他拋掉了人世間很多人追求富貴利祿的最高境界,甘心作為布衣,度過了自己清貧樂道的一生。

阮籍:活著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阮籍一生中坎坷的生命,他把自己的感想放進了自己的詩裡,他的詩裡也賦予了長於抒情的特點。王世貞曾言“坐不著論宗佳耳”,可見後人對他的詩歌評價之高。詩人用自己大膽的想象,直接的語言,把自己對社會的悲憤,把難言的憂思,生動的展現給讀者,他開創的詩歌最大特色。他曾壯志,現在卻難酬,用自己的詩句“千秋萬代後,榮名安所之”,深深地發問自己,阮籍的內心是何等的痛苦。他處在愛與恨、做與無法做、出世與入世的各種矛盾心情,隨手成詩,情感卻表達的最為強烈。

詩歌中的桃木、飛鳥都是阮籍的比興和象徵,中國詩歌在表達上含蓄、內斂,反觀阮籍的詩歌多了一份生動形象和高度的概括描寫,無論是思想還是藝術手法都和現實意義密不可分。“比興手法”,一方面是源於自己在朝政時期的無法表達,更有用比興手法把自己詩寫的含蓄細緻,這是在形象思維上的最佳表達方式,也和是人對藝術價值、藝術美感的追求所在。從美學角度來講,這是詩人把自己的藝術境界,放於詩中展現出來的是美輪美奐和美不勝收,也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評作《詩品》裡的“可以陶性靈”。

阮籍:活著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離騷》裡香草的運用是象徵的手法,而阮籍在詩中常常用自己肉眼看見的“夕燕雀、家人”來作為自己象徵事物的對象。用自己刻畫出的飛禽走獸,長河落日,去面對汙濁的社會,短促遺憾地人生,用立像以盡意去展現自己的慷慨激昂之情和安貧樂道之心,富有的藝術效果也是震撼人心。

阮籍的一生坎坷,身處在一個朝代更替的時期。整日與酒局作伴,于山間遊玩,他是人們口中的“命世大賢”,卻也在社會的黑暗下苟且活著。他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藝術手法,去揭穿政治腐敗與社會黑暗。

在一個滿社會惡臭的情況下,阮籍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真正的人品之高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