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活着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阮籍,三国时期的诗人,字嗣宗。他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也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并成为“竹林七贤”,而在“竹林七贤”的排名中阮籍一直都具第一位,嵇康次之,山涛是第三位。,由此可见阮籍对当时名人和后生人的影响。

阮籍:活着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一.一生坎坷却也一生不屑

阮籍三岁丧夫,母亲一手把他养育大。没有史上的“孟母三迁”只有家境贫寒,但阮籍自幼勤学且天赋秉然,不慕名利和富贵。八岁就能写文章并且终日弹琴长啸,以安贫乐道为志趣,在著名的《咏怀诗》中写道“少年学击剑,妙计过曲城”。

阮籍的第一次入仕,带着一些压迫的不情愿性。任职太尉的蒋济听说阮籍“俊而淑悦,且志存高雅”,便威胁乡中人来劝说阮籍出仕,他只好勉强上任,但不久后借病辞职还乡。

第二次出仕遇到司马氏专权,而他在政治上倾心于曹魏,不满于司马氏。再深感到世事不可为,他就选择了不去在乎事情是非,重新回乡。时而闭关读书,时而喝酒解愁,时而沉默不语,时而登山赏风。

阮籍在两次出入仕途后,为他的思想观点和文学创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阮籍也对后世的一部分文学家、诗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阮籍:活着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玄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受欢迎,被后人成为“玄风”。它的存在既影响着魏晋时期的思想观点,也对丧事的士大夫的生活态度产生一种奢侈成迷的社会风气。阮籍在玄学上有过著作《达庄论》、《大人先生传》,他的作品内容不仅仅是在讲玄学,而是理性的分析、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奢侈、腐败、饮酒纵容的看法与人生态度。

阮籍在诗歌方面的成就是不容小觑的,他是建安时期以来,第一个全心投入五言诗创作的诗人。其中他的《咏怀诗》将八十二首五言诗组合在一起,是一部巨大的诗歌组合,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悲愤高雅的艺术人物。他的五言诗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为后世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晋代时期的陶渊明、左思和北周时期陈子昂甚至是李白等人,他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阮籍的影子。

百年之后,阮籍的形象被一位作家写进了自己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之中。这个作家就是清朝时期的曹雪芹,这部作品正是《红楼梦》,曹雪芹仰慕阮籍,他的字梦阮,后人周汝昌曾言曹雪芹钦慕梦想着阮籍不是凭空来风。而曹雪芹本人做事绝对不肯随波追流、态度傲世。友人敦城用阮籍青白眼的故事为曹雪芹作诗“步兵白眼向人斜”。曹雪芹在《红楼梦》的贾宝玉一角色中加入了阮籍的色彩,不慕名利、不羡仕途,是一种特定的文学人格典型。

阮籍:活着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二.阮籍《咏怀诗》中的自己

阮籍退出朝政,思想转变,日常生活中都是以喝酒 、游山玩水,却在生活中步步谨慎小心,“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成了他缄默不语的原因。而他在诗作上的代表作《咏怀诗》,全诗组共有八十七首,其中的八十五首诗名为“咏怀”,在这八十五首“咏怀”里有八十二首是五言诗,其余的三首是四言诗。

《咏怀诗》不像魏晋时期的赋,没有华丽的语言词藻,主要表现形式是以阮籍的情感和感触为主,没有丰富多彩的题材,主要是用来抒发心中的压抑和苦闷之情,其中也夹杂着阮籍游山玩水时看到的景色去借景抒情。沈德潜曾说“阮公的《咏怀》,神至之笔。观其书写,直取自然,初非琢炼之劳,吐以匠心之感”。书中各种各样的比兴、寄托等手法,造成了《咏怀诗》的难以让人明白的真谛。

鲁迅先生说过“阮籍的作品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因而不显。宋的颜延之已经说不大能懂,我们自然而然更很难看得懂他的诗了。他的诗里也说神仙,但他其实是不敢相信”。八十七首诗里使用了各种孤鸟、家人、桃木等等一些意象,词句中的内涵、思想,品味着作者不愿苟且,想要振奋国家的雄心,又憎恨司马氏的政治专权。

阮籍:活着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阮籍年轻时的高志趣,连接了他年老归隐时报国无门的气愤与悲伤之情。在《咏怀诗三十八》中“岂为全去躯士,效命争战场”。近千年过去了,阮籍身上的冲锋报国之情依然昂然于读者的眼前。阮籍的处境,精神被囚禁,又不得言语机会,也无法与朝政小人争权夺势,阮籍的报国无门的悲愤由他借助景物慷慨激昂的抒发出来。

一次又一次的被朝政打击抹杀,他出现退身隐居、明哲保身的思想。司马氏掌权,几次三番有朝中之臣劝说司马懿杀掉阮籍,但阮籍终日沉迷于酒池,不被司马懿当做心腹之患。而这种天天沉迷于酒局,是自己在朝堂上苟且偷活的方式,他的委曲求全和贪死怕生不是只为自己,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爱人,他在《咏怀诗其三》中感叹“一身不保,何况恋妻子”。阮籍的态度,不会选择和司马氏针锋相对,若即若离的关系和态度,他的做法在当时自己的处境下是一种十分合适又明智的选择。

阮籍:活着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三.悲哀!生命短促且悲叹!

阮籍的诗歌中常常带着担忧的感慨情感,他情感的产生一个是源于黑暗政治,社会关系、环境险恶,一步走错性命可能就不保。第二个是由于自己的报国之志没有得到实现,随着司马氏掌权,时间流逝,民不聊生,而自己的盛年已逝,为自己短暂的人生叹息、悲伤。

阮籍的一句诗歌“朝为媚少年,暮夕成丑老”。对于一个人来说,一个人最年轻的时候,精力旺盛,心怀大志,然而一回头便发觉自己早已年老。每个胸怀大志的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总会去感慨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的“朝如青丝暮成雪”、李清照的《武陵春·晚春》里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句句都是诗人对自己的壮志未酬感叹。阮籍最为极力旺盛的时期,迎接他的是国家战争、恶人专权生灵涂炭。到此最后,他抛掉了人世间很多人追求富贵利禄的最高境界,甘心作为布衣,度过了自己清贫乐道的一生。

阮籍:活着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阮籍一生中坎坷的生命,他把自己的感想放进了自己的诗里,他的诗里也赋予了长于抒情的特点。王世贞曾言“坐不著论宗佳耳”,可见后人对他的诗歌评价之高。诗人用自己大胆的想象,直接的语言,把自己对社会的悲愤,把难言的忧思,生动的展现给读者,他开创的诗歌最大特色。他曾壮志,现在却难酬,用自己的诗句“千秋万代后,荣名安所之”,深深地发问自己,阮籍的内心是何等的痛苦。他处在爱与恨、做与无法做、出世与入世的各种矛盾心情,随手成诗,情感却表达的最为强烈。

诗歌中的桃木、飞鸟都是阮籍的比兴和象征,中国诗歌在表达上含蓄、内敛,反观阮籍的诗歌多了一份生动形象和高度的概括描写,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手法都和现实意义密不可分。“比兴手法”,一方面是源于自己在朝政时期的无法表达,更有用比兴手法把自己诗写的含蓄细致,这是在形象思维上的最佳表达方式,也和是人对艺术价值、艺术美感的追求所在。从美学角度来讲,这是诗人把自己的艺术境界,放于诗中展现出来的是美轮美奂和美不胜收,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评作《诗品》里的“可以陶性灵”。

阮籍:活着一生坎坷,去世流芳千古

《离骚》里香草的运用是象征的手法,而阮籍在诗中常常用自己肉眼看见的“夕燕雀、家人”来作为自己象征事物的对象。用自己刻画出的飞禽走兽,长河落日,去面对污浊的社会,短促遗憾地人生,用立像以尽意去展现自己的慷慨激昂之情和安贫乐道之心,富有的艺术效果也是震撼人心。

阮籍的一生坎坷,身处在一个朝代更替的时期。整日与酒局作伴,于山间游玩,他是人们口中的“命世大贤”,却也在社会的黑暗下苟且活着。他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艺术手法,去揭穿政治腐败与社会黑暗。

在一个满社会恶臭的情况下,阮籍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真正的人品之高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