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首,可以自豪地说:曾经在那个时间,我在,我坚持、我战斗过!

江宁分局高新区派出所 俞亮

光阴如梭,转眼到派出所工作已八月有余,也是机关伏案十三年后重返基层。200多个日日夜夜,从高分通过"枫桥式派出所"验收,到勇夺绩效、执法"双第一",从初来的些许紧张、忐忑,到现在的愈发淡定、自信,感悟体会良多。特别在疫情防控中,

每一天,每一刻,都会被一些人、一些事而感动着

记得是正月初三的晚上,突然接到上级紧急交办指令,要求立即将一批有武汉行程史的人员送往指定地点隔离。随后,我带着民警立即行动起来,分片包干,挨个电话联系,连续多天在所的季所也主动承包了两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个别当事人不理解、不耐烦,有的怀疑我们身份,甚至冷语相向。我们耐心解释,往往一个电话要打二三十分钟,直打到话筒发烫、嗓子冒烟。对联系不上的,安排专人配合社区干部踏着夜色上门工作。同时,迅速协调街道安排防疫车辆接送,一路跟时间赛跑,到凌晨六点,所有人员终于全部到位。而我们已经是眼皮打架、腿脚发软,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2月18号,凌晨1点多,接到社区干部报警求助,有一家三口刚从湖北疫区回来,不服从集中隔离要求,跟小区物业以及社区干部发生争执。值班刚刚躺下的我立即起身,带领所内疫情处置党员突击队的张文洁、任哲,社区民警周兴勇等人,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手套、口罩,全副武装赶至现场。春寒料峭,护目镜上起了厚厚的一层雾气。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是一对小夫妻带着儿子春节期间驾车回湖北老家今天刚刚回来。夫妻两人非常冷淡,认为是小题大做,对我们非常抗拒和排斥。我们跟社区干部耐心劝导,解读政策,在这深夜寒风中,我们隔着厚厚的隔离服和口罩,费力的沟通,仿佛用尽了全身气力。经过工作,当事人终于同意前往隔离点。我们开车引导他们前往。到达地点后,电梯没开,我们又主动帮他们把重重的行李搬到四楼,还送了一些口罩,详细叮嘱注意事项后才离开。临走的时候,我提议说,大家一起合个影留个纪念吧,于是留下了一张难忘的照片。

虽然看不见彼此的面貌,但我想大家当时一定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记得某天去查看社区防疫,来到辖区方山里小区时,社区民警跟我介绍小区物业负责人是个女同志,但巾帼不让须眉,工作非常认真尽责甚至是拼命,疫情开始后就一直在坚守,没有休息过一天。小区虽然住户多,外来人口多,但值守、查验、登记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见到她时,虽然面容憔悴、声音沙哑,但眼神依然自信、坚定,充满了力量。简单交流了几句,互致问候。临别时,她笑着说:"疫情期间,就不握手了,大家都要保重。"我微笑点头示意。在临近的梧桐雨小区,我见到了派出所值守的社区辅警老李,老李40多岁年纪,但满脸风霜,看起来像有60岁,还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辖区面积大,100多个小区需要值守,派出所警力紧张,他们每天两班倒参加小区防控,非常辛苦。老李非常朴实腼腆,话不多,但铿锵有力:"累肯定是累,但这种时候没什么说的,既是保大家,也是保小家,我们能坚持。"

当我们回首,可以自豪地说:曾经在那个时间,我在,我坚持、我战斗过!

还有很多的热心市民,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送来各种防护用品、食品等,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你们辛苦了"。有的甚至东西丢下就走,让我们来不及说上一句感谢的话。三两口罩、一箱方便面、抑或是一碗汤圆……让我们在这最艰难的时刻收获最真切的感动。让我明白,有这样一些可爱可敬的人,有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胜利定然是可以期待的。


冬去春来,疫情渐渐消散,人们的生活也慢慢走上正轨。但这种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升华的精神、凝结的友谊、必将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我们砥砺奋进的不竭力量源泉,成为我们永难泯灭的人生感悟回忆。当我们回首,可以自豪的说,曾经在那个时间,我在,我坚持、我战斗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