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明明可以發射魚雷幹掉驅逐艦,為什麼還要怕它?

別向月亮發誓


潛艇倒也不是怕驅逐艦,而是水面艦反潛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反潛方式。軍事方面本來也就無所謂怕或者是不怕,不可能因為怕就不去戰鬥了,防空導彈可以打掉飛機,但是飛機倒也談不上怕防空導彈,也能去打防空導彈,正如驅逐艦可以打掉潛艇,但是潛艇擊沉驅逐艦的事情也很多。

你開著拉吉普特這樣的驅逐艦,敢打核潛艇不?


甚至,這個地方的潛艇和驅逐艦也需要做一個定義,什麼潛艇和什麼驅逐艦。比如說,美國海軍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對上了印度海軍的拉吉普特級驅逐艦,那麼拉吉普特級可是要怕死了,根本就沒得打,只能是束手就擒,這也不算過分的對比,畢竟這兩款艦艇都屬於目前在現役的艦艇,那麼你說是拉吉普特怕弗吉尼亞,還是弗吉尼亞怕拉吉普特呢?

你開著033,敢打朝日級不?


但是我們如果換言之,讓日本海軍的朝日級驅逐艦對上了埃及海軍現在還在繼續使用的我國原裝出口的033型潛艇,那麼033顯然又不是朝日的對手。畢竟朝日級驅逐艦上搭載了全套的反潛設備,包括有艦首聲吶、艦殼聲吶、拖曳線陣列聲吶和專門搜索水面上通氣管和潛望鏡的對水面搜索雷達,而且可以搭載一架SH60J反潛直升機,033卻差多了,只能接近到很近的距離攻擊,自然就害怕。

圖中兩種艦艇都是現役艦艇,他們如果對上了,誰怕誰?


因此,潛艇可以發射魚類幹掉驅逐艦,而且也不用怕驅逐艦,就算是打不過也談不上怕,作為一個軍事評論員,我們在討論軍事問題時都是結合戰役、戰術法則探討,很多時候選擇撤退和躲避並非是怕,這是一種戰術選擇,畢竟打仗就不能說怕,我們不能把人的感情代入到殘酷的生死較量之中,以弱勝強也不是沒有,他們也沒有“怕”自己的敵人。


海事先鋒


潛艇的魚雷是很難打中驅逐艦的,這是因為魚雷的“制導”很困難,

早期的直航式魚雷就像炮彈一樣,打出去的軌跡就是一條直線,魚雷毫無目的一直跑下去,直到撞到目標爆炸或者動力耗盡沉入海底,而且速度也不是很高。很明顯,靈活的驅逐艦可以輕易的躲開它,只有那些笨拙的商船被擊沉的概率較高;

後來,納粹德國開發出磁性引信,它就像是防空炮彈的近炸引信一樣,魚雷經過船身周圍感應到磁場變化之後,自動引爆戰鬥部摧毀身邊的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直航魚類容易被躲開的缺陷。但是,磁性魚類的引信很容易被地球磁場或者誘餌磁場干擾,既不可靠也不實用。船舶也能通過技術手段消磁,徹底免疫帶有磁性引信的武器,根據納粹德國潛艇部隊的使用經驗,它的攻擊效率還不如傳統的直航式魚雷。因此,磁性魚雷和磁性水雷都是曇花一現。

後來又出現了聲納自導、尾流自導等五花八門的魚類制導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有嚴重的缺陷,很容易被對方干擾攔截。

只有線導魚雷具備較強的攻擊效率!顧名思義,線導魚雷發射出去後,有一根導線與潛艇相連,通過潛艇發出的指令修改航跡,這是目前最有效的魚類制導模式了。但是,潛艇自己深藏水下沒有驅逐艦那樣的探測雷達,它只能通過聲吶裝置來感知目標的狀態,因此能給魚類的幫助很少。一言以蔽之,潛艇發射魚雷攻擊目標的效率不高,驅逐艦也並不怕它。

此外,現代化潛艇攻擊水面艦艇時也很少用魚雷了,反而是潛射導彈用的比較多,潛艇可以攜帶潛射反艦導彈或者防空導彈。但導彈和魚雷一樣,也需要制導措施才能擊中目標,而制導模式包括被動雷達制導(打出去要管)或者主動雷達制導(打出去不管)。

我們都知道,驅逐艦用於指引導彈的雷達一般可以探測200~400公里的範圍,而藏在水下的潛艇沒有強大的火控雷達可用,只有聲吶裝置,所以它發射的導彈和魚雷差不多,都無法獲得有效的指引,攻擊效率不會太高。因此說潛艇用於攻擊水面艦艇的手段真的沒那麼可怕。儘管新型自導魚雷和線島魚雷被吹得神乎其神,但魚雷的攻擊能力越強就意味著潛艇越危險,因為驅逐艦更能發揮出魚雷的攻擊效能。

(潛艇使用導彈反目標作戰的技術尚在發展階段)

現代化驅逐艦的反潛手段相當可怕,

其實早在二戰末期,水下潛艇相比水面護航戰艦,就已經處於絕對劣勢了,鄧尼茨的狼群在1944年之後,基本對盟軍海上生命線不構成威脅,那些戰功赫赫的潛艇艇長大多葬身大海或者被俘,潛艇部隊損失慘重包括鄧尼茨的兒子在內都陣亡了。現代化驅逐艦裝備拖拽聲吶和對海探測雷達,在200公里甚至更遠的範圍內,潛艇都無法逃脫驅逐艦的跟蹤,如果再加上艦載直升機和反潛巡邏機的幫助,潛艇的隱蔽性優勢將不復存在。

驅逐艦不僅能發現潛艇,還能有效攻擊潛艇,至少攻擊效率比潛艇高。憑藉載彈量高的優勢,驅逐艦一般可以對某一海域大掃蕩,以日本的朝日級驅逐艦為例,這款排水量不足7000噸的驅逐艦隻配備了32單元的垂髮系統,是各國反潛戰艦中垂髮數量最少的一款,最多可填裝32枚反潛導彈,在火箭助飛裝置的幫助下可攻擊100多公里外的水下目標,一起齊射的飽和攻擊任何潛艇也扛不住,如果是其它大型反潛護衛艦、驅逐艦,攻擊效率會更高。

其實,即便是水面戰艦,對水下環境的探測技術也不怎麼樣,至少沒有雷達那樣方便快捷,但水面戰艦有一個巨大優勢,那就是艦載直升機和空中巡邏機的支持,就好比老鷹抓鼴鼠一樣,飛得高總是看得更遠,這讓潛艇在現代化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小,比如說某個強勢崛起的大國,狂造航母和驅逐艦,但就是沒有新型核潛艇下水,也許在它眼裡潛艇並不算很重要吧!


兵器世界


驅逐艦就是潛艇的剋星,一物降一物,敢攻擊驅逐艦那就是在自找麻煩。潛艇雖然隱蔽但也不是驅逐艦的對手。

第一、潛艇的航速沒有驅逐艦快,潛艇在水下跑二十多節已經算高速上,同時噪音變大容易被發現。現代驅逐艦隨隨便便跑個30節,一旦發現趕上並幹掉潛艇不是難事。

第二、驅逐艦上一般配備有反潛直升機,拖曳聲納,艦殼變深聲吶等先進探測設備專門用於搜索和攻擊敵人潛艇的,潛艇上那幾個魚雷難道還能打到飛機不成。

第三、潛艇有魚雷,可驅逐艦也不是好惹的啊。驅逐艦都配備有反潛深彈以及反潛魚雷,專門打潛艇,潛艇一旦暴露了跑是肯定跑不掉的,只有躲在海底不發出一點聲音,祈禱驅逐艦早點離開。

總之,對於潛艇來說碰到反潛驅逐艦或多用途驅逐艦該躲還是得躲,一旦被發現別說攻擊了,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








Hello妳好


所謂潛艇怕驅逐艦,主要指的是柴電潛艇,核潛艇根本不怕。那麼柴電潛艇為什麼要怕驅逐艦呢?這就要看他們的作戰特性了。



一戰的時候,柴電潛艇登上歷史舞臺。到二戰時,潛艇裝備技術和作戰理論,發展都很成熟了。但是對比驅逐艦,潛艇技戰術能力依然薄弱,對抗起來很被動。比如德國的黑科技——XXI U-boats,也就是21型U-艇,作為二戰最強潛艇,最大速度才17.5節,其他潛艇速度更低,而且因為電池就這麼大,速度還不能持久。而驅逐艦都在30節以上,甚至很多在35節左右,飈起來飛快。如果是貓抓耗子游戲,驅逐艦就是貓,潛艇就是老鼠。下圖是飈得飛快、號稱“夜戰瘋狗”的舊日本海軍驅逐艦。


反潛配置上也是這樣。潛艇對抗驅逐艦,只有用各種魚雷。魚雷作戰有個特性,因為魚雷速度並不快,所以使用魚雷,最好發射平臺要有速度優勢,並抵近發射。二戰時魚雷也沒制導能力,只能扇面射擊,更需要加速抵近,同時打好幾發魚雷,形成一個扇面。但是,驅逐艦跑得快,潛艇跑得慢,這種情況下,潛艇使用魚雷,就很尷尬了,很難打中驅逐艦。


另一方面,驅逐艦的反潛作戰武器,卻升級很快。二戰反潛都靠深水炸彈,只是投擲方式不同罷了。開始,驅逐艦隻有深彈投放滑軌,驅逐艦迎著潛艇過去,艦尾到了潛艇頭上時,艦尾深彈從軌道上往後滑出,落水掉到潛艇頭上。滑軌操作很麻煩,所以後來就出了反潛迫擊炮,也就是用簡單的氣壓投擲筒,把深彈“噴出去”,這一下就方便靈活多了。例如美國的“K炮“,能打好幾百米,關鍵是多方向打擊都行,不僅有艦尾方向。後來覺得迫擊炮還不過癮,又弄了火箭深彈,打擊距離更遠,實戰中能到1-2公里。 比如下圖——廣泛裝備的“刺蝟炮”,就是火箭深彈。


這種情況下,驅逐艦遇到潛艇,多半就是潛艇倒黴。打又打不過,跑也跑不了,潛艇只能躲藏,也就是深潛,然後慢慢跑路。這個時候,驅逐艦就在潛艇頭上放深彈,放幾十甚至上百發都可能。有時潛艇倒黴,被擊中;有時是潛艇聽著頭上深彈一串暴響,只能瑟瑟發抖,東躲西藏撿一條命。確實也有潛艇反殺驅逐艦的,但是相比來看,這種機會還是少數。


二戰後,柴電潛艇性能、配置更先進,潛艇航速快了,很多超過20節,而驅逐艦反倒下降到30節;潛艇有了水聲對抗彈,不是光躲藏了,還可以干擾敵艦和敵魚雷的聲納;柴電潛艇也有了制導魚雷,打擊距離遠;之後還有了潛射反艦導彈。但是驅逐艦依然佔優勢,例如航速還是驅逐艦快得多,驅逐艦也有了制導魚雷,也有反潛導彈,另外還有直升機,至少天氣好的時候能放出直升機,進行艦機協同反潛。所以,柴電潛艇要對抗驅逐艦,尤其是驅逐艦組成的專門反潛編隊——搜索突擊群,那還是非常困難的。



軍事作家陳曦


驅逐艦就是專克潛艇的啊!潛艇下潛後一般靠聲吶或潛望鏡發現目標,聲吶分為主動和被動,想不被驅逐艦發現,並且用主動聲吶鎖定目標,是非常困難的,據說一旦動用主動聲鎖定目標發射魚雷,自己潛艇位置也等於暴露,驅逐艦靈活性非常好可以有效規避魚雷,潛艇在水下很笨著的,一旦被發現位置驅逐艦也可以以魚雷回擊,或者深水炸彈,不需要直接命中,在一定範圍爆炸,激起的水壓足夠撕裂潛艇


我是cc啊


因為驅逐艦不是傻子,不可能坐等潛艇發射魚雷攻擊,而且機動性上驅逐艦佔據優勢,潛艇一般很難有效攻擊到驅逐艦,而一旦暴露,潛艇就只能躲在深水中挨驅逐艦的攻擊,毫無還手之力。

像在二戰中,驅逐艦速度要比普通運輸船、戰列艦航母等目標快的多,而且機動靈活。而且潛艇攻擊後,水下潛航速度一般只有5節左右,潛深也不大,遇到驅逐艦用深水炸彈、刺蝟彈等反潛武器攻擊非常吃虧,而且二戰中後期聲吶等探測設備已經大範圍裝備,潛艇幾乎成了活靶子。所以潛艇一般是不會攻擊驅逐艦的,成功幾率小,而且風險太大,同時驅逐艦不如運輸船、戰列艦等有更高的價值。

而到了如今,雖然常規潛艇潛航速度都到了25節左右,機動性也有所提升,但是還是比不上驅逐艦的速度和機動性。同時,現代驅逐艦的反潛能力和手段有了質的飛躍,反潛直升機、多種類型的聲吶探測系統等能有效探測到敵方潛艇,而且驅逐艦還有反潛導彈、艦載魚雷、反潛深彈、機載魚雷等用於攻擊潛艇。

所以總的來說,從二戰到今天,驅逐艦一直處於上風,潛艇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和這個強大的天敵作戰的。


戰爭之王


在現代戰爭中,很難看到《冰海陷落》中美國阿肯色號潛艇停在俄羅斯葉夫琴科號驅逐艦前面的情景。潛艇是能藏就藏到深海里,儘可能不被驅逐艦發現。潛艇躲在暗處可以向驅逐艦發射魚雷將驅逐艦幹掉,為什麼潛艇還要怕驅逐艦呢?

▋《冰海陷落》中阿肯色號開到葉夫琴科號前面


如果沒有首發制勝的把握或被發現進行反擊,大概率下潛艇是不會主動攻擊驅逐艦;潛艇最依賴的就是能夠潛入海中隱蔽起來不被發現,隨便攻擊驅逐艦就是自尋死路。二戰那會,反潛作戰並沒有像今天那麼受到重視。美海軍潛艇在1943年裡就對日本發動1000多次襲擊,發射4000多枚魚雷,擊沉300剁手日本艦船;能取得如此戰績還是當時的反潛作戰沒有完全形成。

現代化的小型護衛艦都具備一定的反潛能力,056A配備有拖曳式陣列聲吶、反潛魚雷,即使沒有搭載有艦載直升機,同樣也具備相當的反潛作戰的能力。建造數量達66艘之多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具備強大的反潛能力,AN/SRQ-19/20拖曳式聲吶、2架SH-60 海鷹反潛直升機、魚雷、艦炮,這些武器裝備足以構成以驅逐艦為中心的反潛網。一旦對付潛艇的反潛網構成,潛艇同時面對的是空中、海上的搜捕以及各種魚雷、反潛深彈的攻擊。


▋葉夫琴科號發射反潛深彈將阿肯色號打得抬不起頭來

今非昔比,當潛艇遇上驅逐艦,能繞著走、能藏著,一定不會和驅逐艦迎頭相撞。


軍見


說過很多遍了,“潛艇最大的優勢就是隱蔽性”,換句話說搞“暗殺、伏擊”不錯,正面硬槓,基本上是“自尋死路”(我們這裡說的是常規潛艇、攻擊型核潛艇;至於戰略核潛艇那是陸攻用的不再討論範圍)。

從二戰潛艇戰說起

對於二戰期間潛艇戰的戰果,大家似乎是網絡文或者電影看多了,高估了潛艇的“實力”,實際上從那個時候起,潛艇就是一種“打黑槍、伏擊或者襲擊商船”的不錯武器,如果是遇到驅逐艦,那麼潛艇的“死亡率”還是很高的。這一點你也可以從德國U艇也就是在“潛艇戰”前期或者襲擊商船隊時戰果輝煌,一旦同盟國反應過來,將護航編隊廣泛運用以後,潛艇的戰績下滑率和損失率就急劇升高,看出“一點端倪”。

實際上,在二戰中潛艇搞個偷襲可能還不錯,只要對方有點防備,就很難得手,如果還不及時開溜就很可能被擊沉。那個時候的魚雷航程很短的,就算是直航魚雷(德國G7)在44節航速下射程也就區區5公里,如果是高海況條件下,也就只有不到2公里的實用射程了。雖然現代魚雷經過長足的發展,但是類比水面艦艇的攻擊手段來說,魚雷“依然手短的不像話”。

另外,二戰時期的潛艇根本就追不上驅逐艦,水面航速甚至追不上民船,所以取得戰果只有幾個途徑而已:1、提前進入航道陣位撞大運;2、通過其他渠道獲得情報(刺探情報、航空偵查、截獲電報等等)提前過去伏擊。你要說單艦正面懟,潛艇勝率低的可憐。

說說現代潛艇與驅逐艦的對抗

咱就不說日本“直升機航母”這種奇葩反潛驅逐艦了,就說正常的潛艇和驅逐艦對抗。以目前的技術條件來說,潛艇跟水面艦艇比,基本上還是“瞎子”,況且水下通訊手段受限制,能獲得的體系支撐比驅逐艦要少的多。

探測能力:

驅逐艦可以用艦殼陣列聲吶,探測距離15-60公里;拖曳陣列聲吶,探測距離50-150公里;反潛直升機,可以靈活機動,大範圍探測並攻擊潛艇;況且水面艦艇可以與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等長航時反潛裝備實時通訊,獲取潛艇信息。而潛艇這邊,主動聲吶一般不敢開機,很容易暴露位置,且探測距離很近;被動聲吶探測距離倒是遠了,但是定位精度極差,也就是起個發現目標的作用,連目標具體位置信息都很難測試出來,基本上潛艇也就這兩種探測能力了,與其他體系裝備通訊,不浮出水面是不可能的,浮出水面接收信號那就基本上離被“擊沉不遠”了。

攻擊能力:

如果驅逐艦通過自身設備或者體系內其他設備,獲得潛艇大致方向,可以起飛反潛直升機(或者本來就早已起飛),向外搜索確定潛艇的準確位置,反潛直升機一般裝備聲吶浮標、吊放式聲吶、其他反潛設備和自導魚雷。可以完成搜潛、攻潛一體作戰。

如果是驅逐艦在“近處”發現潛艇,艦上的球艏聲吶、變深聲吶、拖曳陣列聲吶或被動式線列聲吶(一般至少有兩種以上),可以探測潛艇、測定方位、探測航向航速、確定深度,然後利用反潛魚雷、火箭深彈、深水炸彈或者火箭助飛魚雷發起攻擊。

而潛艇可用的攻擊手段也就是魚雷或者潛射反艦導彈而已,所以無論是探測手段還是攻擊手段,潛艇都比驅逐艦差遠了,可以說如果是提前進陣位伏擊,潛艇有優勢;如果是單艦正面對抗,則驅逐艦勝算大,總之一旦失去了“隱蔽性”的潛艇,就像沒有牙的獅子,遇到驅逐艦不跑幹啥?


裝備空間


哪有那麼容易?潛艇最大的優勢不是魚雷而是隱蔽,何況魚雷又不是百發百中!而水面艦艇在火力上是有巨大優勢的,發射魚雷的同時就暴露位置,一旦魚雷打空,遭受火炮、深彈、反潛魚雷的反擊就是九死一生。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潛艇不會這麼幹。舉例而言就是你拿著一把短管火銃躲在叢林裡,對方穿著防彈衣拿著下掛榴彈發射器的突擊步槍,而且可能不止一個人。你是跳出來拼個魚死網破還是偷偷溜走,這需要審慎考慮一下。


薺菜糰子


首先,潛艇慢,目前的技術核潛艇算是塊的了,可是驅逐艦有艦載反潛直升機所以還是沒人塊。其次軍艦本身速度也快,

第二驅逐艦可以呼朋喚友一起來反潛,沒聽說潛艇招呼朋友來執行任務得。狼群戰術也是招呼潛艇來。

第三信息不對稱,潛艇幾乎是自主執行任務。而驅逐艦是在體制內協同其他艦艇執行任務。潛艇一般要保持隱蔽和電子靜默,否則會被發現。這和刺客怕戰士一樣。

第四水可以屏蔽電磁信號和光電系統,所以一般所有進攻水面很淺的深度。所以潛艇攻擊即暴露。

最後也是最終重要的,魚雷打不遠。幾乎沒有艦炮打的遠。而艦載聲吶比潛艇的聲吶系統大,性能更強。因為空間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