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後主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個一直過著錦衣玉食的君主,突然之間淪為階下囚,不由得想起了故國

李煜(937—978年)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個兒子,也是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因南唐只經歷過三個皇帝,所以人們常將南唐第一個皇帝、即李煜的祖父李昇稱為先主;將李煜的父親李璟稱為中主;而李煜則被稱為後主。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後主李煜


五代十國是一個刀光劍影、群雄逐鹿、腥風血雨的年代,然而“遠慕伯夷叔齊之高義”才是李煜的人生理想,什麼皇位、權勢,李煜統統不放在眼裡,他只想將自己的生命之舟推向那五光十色的文學海洋,只有在那裡,他才能尋覓到人生的安寧與靜謐。這也許註定了李煜悲涼的結局

公元961年,李煜於風雨飄搖中登上了南唐皇帝的寶座。李煜本不想做皇帝,奈何李弘冀作為長子生性殘忍,謀殺了叔叔後,自己也離奇死亡,只能李煜了。

李煜與娥皇一見傾心,李煜才華橫溢,娥皇大家閨秀,又熟讀經史子集,還擅長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極大的激發了李煜的創作熱情,期間創作了《謝新恩》,《長相思》表達對娥皇的相思和愛意。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後主李煜


然而好景不長,娥皇一病不起,情緒也日常暴躁,再加上兒子的突然死亡,也壓垮了娥皇生存得一絲希望。娥皇死後,另一個女人走進了李煜的內心,她就是娥皇的同胞妹妹,史稱“小周後”,再加上宋朝對南唐得壓迫,折磨的後主心裡交瘁,小周後得柔情和嫵媚寬慰了久受國事折磨的李煜。

975年,宋太祖攻打南唐,李煜投降,自此開始了階下囚得生活,也讓他的詞風由華麗轉向悲涼。

降宋之後,李煜終日以淚洗面,過著屈辱而又悲慘的生活。趙匡胤為他建造了府邸,名義上他是“違命侯”,實際上他成了一隻被囚禁在金絲籠中的鳥兒,完全失去了行動自由。他終日蝸居小樓,不問世事,唯一的宣洩方式,便是填詞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978年的乞巧節,李煜剛剛年滿42歲的生日,他的亡國生涯已達三年之久,他回想起了自己青年為君時的瀟灑,又想起這三年囚徒生活的悽苦,巨大的失落感將他折磨得心力交瘁。他不禁悲從中來,於是吟出了名垂詞史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後主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正是這一首詞要了他的姓名,宋太宗的耳目把這首詞傳到了趙光義,趙光義認為李煜的存在始終是個威脅,於是便派人以祝壽的名義賜了李煜一杯毒酒,至此世上少了一位偉大的詞帝

作為一國之君,李煜乏善可陳;但作為詞人,他可稱得上是一代宗師、“千古詞帝”。這段話可以說是對李煜最好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