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福建省八閩,客家人聚居地代表性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長汀


汀州-福建省八閩,客家人聚居地代表性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一、城市概況

長汀,古稱“汀州”,地處福建省西南部,武夷山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是閩、贛兩省的邊陲要衝,縣域面積3098.9k㎡。漢代置縣,唐開元二十四年建汀州,成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長汀是閩西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均為州、郡、路、府的治所。汀州為福建省八閩之一,是客家人聚居地具有代表性城市之一,被譽為客家首府、中國革命聖地之一和著名的唐宋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烹飪協會頌布的中國客家菜之鄉、福建美食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西部名城。長汀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與湖南鳳凰一起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 2012年獲“中國十大最具人文底蘊古城古鎮”稱號。2018年3月成為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

二、歷史沿革

考古學證明,三、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長汀地方就有古越族人在此繁衍生息。長汀從唐代置縣後,歷經千年到民國時期,其縣城一直是州、郡、路、府、行署的治所,是閩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永樂大典》、《讀史方輿紀要》、《汀州府志》、《臨汀志》及《長汀縣誌》記載,參閱《客家源流新探》、《客家之光》等客家文化叢書,長汀的建置概略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州府建立前期、州府建置時期和縣級改置時期。

州府建立前期 長汀是新石器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現,全縣有200多處新石器遺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長汀最早的先民是以蛇為圖騰的古越族人,周時屬七閩部落;春秋末,越王勾踐王族入閩,與七閩土著發生融合,形成了閩越部落,即閩越族;秦時,屬閩中郡;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屬閩越地;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取閩粵,三年(公元前108年),屬南郡;三國時期(公元220年-280年),吳屬建安郡;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建安郡立晉安郡,領八縣,其中的新羅縣及古代汀州及龍巖地區。晉新羅縣設在長汀的草坪一帶(古稱東坊口大丘頭);南朝劉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新羅等三縣隸屬於晉平郡,不久又恢復為晉安郡;南朝陳永定初(公元557年)隸閩州(閩州先後易名為豊州、泉州、福州)。

州府建置時期 據《臨汀志》記載:“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始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自此汀州成為福建五大州之一,領轄長汀、黃連、新羅三縣,並於九龍水源長汀村置長汀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汀州為臨汀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複名汀州。時縣治已附於州廓。唐大曆四年(公元796年),汀州縣治隨遷至州治“二百步”左右的地方,臥龍山之陽,地名白石村(即三元閣,古鎮南門到寶珠門一帶)新址,即今縣治所在,新羅故城從此廢棄。汀州建成後長汀遂成為州、郡、路、府治所,是閩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五代十國時,長汀屬閩(王審知),南唐保大三年(公元945年)歸南唐。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隸福建路。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南唐亡,縣歸入宋版圖。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長汀縣屬福建路。福建路行政區劃有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邵武、興化兩軍。南宋時設一府、五州、二軍,皆為同級行政區劃,故福建稱“八閩”。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汀州為汀州路,長汀縣屬福建行中書省。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福建全省八路改為福州、建寧、延平、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汀州路改為汀州府。二年(公元1399年),置福建行中書省,長汀屬福建行中書省。清代沿用明代制度。長汀縣始終為汀州、郡、路、府屬縣。

縣級改置時期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建置長汀縣屬汀漳道,隸屬於福建省。民國八年(1919年),閩軍與護法軍協議,長汀縣屬護法區。民國十四年(1925年),復隸福建省。

1929年3月,紅軍入長汀,建長汀縣革命委員會,為閩西、贛南第一個紅色縣級政權,改用公元紀年。長汀成為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福建省的政治、軍事中心。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11月,紅軍進行戰略轉移,撤離中央蘇區。長汀復由國民政府統轄,改用民國紀年,仍稱長汀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長汀縣。1949年10月18日,成立長汀縣人民政府。1951年至今,隸屬龍巖市。

三、歷史文化價值和地方特色

1.歷史文化——“千年州府,閩西重鎮”

長汀地處閩贛邊陲要衝,是福建省新石器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唐至清代作為州、郡、路、府的治所已逾千年,承擔閩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職能,形成眾多古文化遺址、名人遺蹟和古文詩詞。1994年成為國家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是福建省四座名城中唯一的縣級名城。汀州城牆作為州府城牆遺蹟,正在加入“中國明清城牆”系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客家文化——“客家首府,文化源地”

客家民系孕育自贛南,成熟於閩西,擴展至粵東。西晉末年(公元313年前後)、唐代末年(公元904年前後)和北宋末年(公元1126年前後),客家先民為躲避戰亂、災荒,紛紛南遷,汀江流域因自然環境優越被選為落腳的第一站。長汀被公認為客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也是福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有世界“客家首府”之稱。汀江被稱為客家母親河。長汀客家文化遺產類型豐富,包括世外桃源般的客家山寨與古村落,古樸的客家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要素;閩西客家十番音樂、長汀公嫲吹等傳統曲藝,刻紙龍燈、雕版印刷、玉扣紙等傳統工藝美術;閩西客家元宵節慶與春耕習俗以及客家美食與客家釀酒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3.紅色文化——“紅色小上海,長征出發地”

長汀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為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城市,被譽為“紅色小上海”,為紅色首都瑞金的經濟後盾,又是福建省委、省蘇維埃、省軍區的所在地。汀州市是當時中央蘇區首座也是唯一設市建制城市,還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四個出發地之一。

4.生態文化——“最美山城、水保典範”

福建長汀與湖南鳳凰並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山城”。其城池選址與格局遵循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汀州古城坐落龍穴,背倚龍脈臥龍山,九條山脊匯入城池,呈“九龍入城”之勢;面朝“案山”南屏山,左靠“青龍”拜相山,城邊汀江、西河曲折流過,呈山環水抱之勢,形成“三山兩水一軸三圈”的山川形勝,城內有山、山中有城。古城牆呈“佛掛珠”形態,以汀州試院為中心的環形放射狀路網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和禮制秩序的重要反映。長汀擁有汀江、金沙河、西河等河流。舊有汀州八景,分別是龍山白雲(臥龍山),雲鑲風月(雲驤閣),霹靂丹灶(中醫院),拜相青山(方方公園),朝鬥煙霞(朝鬥巖),寶珠晴嵐(寶珠樓),蒼玉古洞(蒼玉洞),通濟瀑泉(通濟巖)。

四、重要文物和歷史建築

長汀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98處113個點,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4個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8個點,如表5所示。從空間分佈上看位於歷史城區55個點,縣城6個點,縣域52個點。

長汀共有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9個點,其中古建築579座、古墓葬13處、古遺址102處、石窟寺及石刻1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74座。

五、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汀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但有級別的並不多,其中包括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汀公嫲吹、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與閩西客家元宵節慶;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汀童坊鎮彭坊刻紙龍燈(燈綵)與閩西客家春耕習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分別是“昇平百壺宴”、“三洲玻璃子燈”、“三洲長鑼鼓”、“長汀客家菜”、“河田玻璃子燈”、“汀州覡戲”、“長汀客家九連環”、“汀州客家釀酒技藝”、“汀州客家嚴婆信俗”;10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童坊鬧春田”、“四都‘打菩薩’”、“汀州唱古文”、“汀州伏虎禪師信仰民俗”、“汀州客家古樂”、“汀州玉扣紙製作技藝”、“汀州客家蛤瑚侯王信俗”、“汀州豆腐(幹)製作技藝”、“長汀手工米粉製作工藝”、“長汀縣塗坊鎮‘塗坊迎花燈’”;此外還包括部分民俗,包括新橋二月初五、古城二月初一花朝、館前三月三、河田正月十六燈會、塗坊正月十三燈會、童坊鬧春田等。

六、歷史文化街區

長汀歷史城區共有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店頭街歷史文化街區、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與汀州試院歷史風貌區。此外縣域鄉村還有13個具有一定歷史風貌的地段。包括南大街、店頭街、東大街、水東街4個歷史文化街區及其建設控制地帶。

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北起兆徵路紅線,南至西河,東到汀州醫院,西至正義巷、水門巷,面積12.68公頃。建築控制地帶南至西河、惠吉巷,東臨肖屋塘路、汀州醫院、中心巷,西與水門巷接壤、北以兆徵路為界,面積為13.24公頃。

店頭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北起店頭街北入口、三官巷,南至惠吉門,東以汀江為界,西至汀州醫院,面積11.36公頃。建築控制地帶南至惠吉門、惠吉巷,西接肖屋塘、汀州醫院、中心巷,北以兆徵路為界,東臨汀江,面積為8.89公頃。

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北起毛澤東休養所、東城牆路,南至兆徵路北,東以汀江為界,西至橫崗嶺,面積約19.46公頃。建築控制地帶北起臥龍山腳線、閩贛商業城南側小道、環北路,東臨汀江,南至兆徵路,西以橫崗嶺路為界,面積為8.85公頃。

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北起環中路,南至司前街,東以金沙河為界,西至汀江,面積約14.48公頃。建築控制地帶北起環中路、汀江巷,東臨金沙河,南至司前街,西臨汀江,面積為4.61公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