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反坦克燃燒瓶,被稱為“莫洛托夫雞尾酒瓶”?

孤獨的虎王


喜歡玩反恐精英的網友都知道,csgo裡面的匪徒會使用一種酒瓶燃燒彈,投出去的時候還會有語音提示:“莫洛托夫.......”,在俄羅斯電影《潘菲洛夫28勇士》和美國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也有看到用士兵們用燃燒瓶對付坦克的鏡頭。那麼,這種酒瓶做的燃燒彈,是如何而來的的呢,為什麼叫做“莫洛托夫雞尾酒瓶”?
這種能炸翻坦克的酒瓶燃燒彈,是俄國人發明的。俄羅斯人是個戰鬥的民族,形容俄國人在喝了伏特加酒以後的各種不人類符合規範的狀態和創意。這個民族比較善於在作戰中總結經驗和創造勝利。俄國人在歷次戰爭中都能學習或創造出一些獨特的武器,並將其發揚光大。
1939年蘇聯入侵芬蘭的戰爭中,蘇聯士兵遇到了芬蘭游擊隊的可怕武器——簡易瓶裝燃燒彈,又稱莫洛托夫雞尾酒瓶。這種燃燒彈最早還是俄國人在西拔牙內戰中發明的,被芬蘭人學了去。至於為什麼叫莫洛托夫雞尾酒瓶,原因是蘇聯外長不承認蘇聯空軍燃燒彈轟炸芬蘭平民目標。
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爭爆發,蘇聯空軍9架SB-2式重型轟炸機掛著RRAB-3撒佈式燃燒彈對赫爾辛基市區進行了無差別空襲,燒死大量芬蘭平民。面對國際社會的指責,莫洛托夫宣稱蘇聯飛機是向向芬蘭人民空投麵包,宣稱:“我們不過是向飢餓的赫爾辛基人民投下了麵包。”
於是芬蘭人以特有的幽默感,把燃燒彈叫做莫洛托夫麵包籃,而把汽油瓶燃燒彈叫做莫洛托夫雞尾酒瓶。
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伏特加酒瓶。把伏特加喝掉,用玻璃酒瓶裝了汽油,一小塊橡膠,一點白糖,瓶口裹上浸油布條,一根長火柴,或zippo打火機,就可以作為反坦克燃燒彈。後來蘇聯還專門研製了制式的燃燒瓶,採用簡易設備生產的凝固汽油燃燒劑,磷制引火裝置,可以不用事先點火就投擲,大量裝備前線部隊。
二戰中莫洛托夫雞尾酒瓶在蘇聯軍隊得到廣泛使用。蘇聯紅軍甚至專門組建了裝備反坦克手榴彈和雞尾酒瓶燃燒彈的近戰反坦克突擊隊,以及大量的共青團員反坦克突擊手。這些突擊手在學會步兵作戰的同時,也需要學習如何去調配和投擲莫洛托夫雞尾酒燃燒彈。
在俄羅斯戰爭電影《潘菲洛夫28勇士》中,哈薩克斯坦近衛紅旗潘菲洛夫步兵師,在杜博謝科沃車站附近,該師第1075團第4連的反坦克殲擊組的28名勇士,奉命阻擊德軍坦克的進攻,全部壯烈犧牲。在這次戰鬥中蘇軍的使用反坦克手榴彈和反坦克槍擊毀了18輛德軍坦克。此外,這次戰鬥中蘇軍還大量使用了莫洛托夫雞尾酒燃燒彈。
如果不考慮反坦克擲彈手的人命損失,莫諾托夫雞尾酒是當時戰場上最便宜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近戰時對坦克的打擊效能超過反坦克手榴彈、集束手榴彈和反坦克槍。由於德國坦克大多數型號都使用汽油發動機,而且沒有防火措施。只要將燃燒彈投到坦克脆弱的發動機排氣罩上面,德國坦克就會立即變成火炬。

科羅廖夫


因為當年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是蘇聯的外交大臣,蘇芬戰爭時期,蘇聯拿下邊這種集束燃燒彈轟炸了芬蘭城市

而當蘇聯面對轟炸城市的質疑時,莫洛托夫表示我們這不是轟炸,而是從飛機上投投麵包給芬蘭的饑民...然後這種集束燃燒彈就被芬蘭人冠上了“莫洛托夫麵包籃”的諢號。


然後缺乏反坦克武器的芬蘭人也非常幽默的把簡易燃燒瓶冠上了“莫洛托夫雞尾酒”的名字用於反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