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三次在赵云枪下逃生,武艺绝对不低,忠心侍主二十年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三国演义中,赵云是公认的超一流武将,能在他枪下逃生一次,已属不易;能够逃生三次,这个人是谁?


他能三次在赵云枪下逃生,武艺绝对不低,忠心侍主二十年


周仓,关西人氏,关公部将。周仓原为张宝部将,随黄巾军起事,于官渡之战前夕投奔关羽。《三国演义》中常提到他跟随关羽活动,戏曲中也常见他为关羽扛大刀,是关公的御用保镖。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公身后都少不了他和关平的塑像。在《三国演义》中,周仓没有与敌人直接出马交锋的记录。因此评估他的武力,只能从三次比较出彩表现来分析。


他能三次在赵云枪下逃生,武艺绝对不低,忠心侍主二十年


第一次周仓出场与赵云交战。发生在黄巾军首领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正逢关羽千里走单骑路过。原文如下:仓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此时的周仓,已是与赵云交手三次而能生还的人了。赵云的武艺之高毋庸置疑,年近七旬之时还能速胜西凉韩德父子。此时的赵云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可以在穰山力敌曹营诸将一夜后枪挑河北大将高览,三十回合杀退大将张郃。周仓能虎口脱险,可见武艺绝对不低。结合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赵云孤身一人(身边的小喽啰都是刚刚降伏的),周仓起码有数十人或数百人相助。更兼周仓着急为同伴报仇,又有关公当后台,必然拼尽全力。画面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二人交锋数合,赵云一枪戳中周仓身体某处;周仓不服,再战又中一枪;再战,第三次中枪。这回周仓不打了,告诉赵云自己有后台,有本事你别走云云。赵云也是性情众人,见此人悍勇非常,说话又可爱,也没有下死手,立马等候。


他能三次在赵云枪下逃生,武艺绝对不低,忠心侍主二十年


第二次出彩是周仓随关公单刀赴会。原文说:辰时后,见江面上一只船来,梢公水手只数人,一面红旗,风中招飐,显出一个大“关”字来。船渐近岸,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傍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跨腰刀一口。关公弥天大勇,只带了数个保镖就敢深入虎穴,这些人里周仓毫无疑问是第一保镖。关公虽然傲慢,但对深入敌营谈判的事并不会掉以轻心。除了对自身武艺绝伦的自信之外,对周仓的武艺肯定也是相当的认可。此时的周仓已经跟随关公十五年之久。老话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周仓的武艺经过关公长期指点,绝对是一流的水准。


他能三次在赵云枪下逃生,武艺绝对不低,忠心侍主二十年


第三次也是最出彩的一次,周仓在水中生擒曹军大将庞德。庞德之用勇猛,在书中已多次记载,这里不再赘述。单凭周仓敢于跳下水去捉拿庞德,就说明了对自己武艺的自信。虽然书中提示过周仓在荆州多年,水性很好。但彼时的周仓对庞德的水性是一无所知的,周仓没有选择“给我上”,让兵卒以多为胜而是自己下水,可见周仓的确勇猛过人。


他能三次在赵云枪下逃生,武艺绝对不低,忠心侍主二十年


两千年来,人们对周仓的认知依然停留在给关公扛大刀的层面上。是否有人想过,关公的大刀可不是谁都能扛的。郑板桥就发出过“愿为青藤门下狗”的感叹,表达对明朝才子徐渭的崇拜。周仓一身好武艺,如果他愿意,关公一定会给他立功的机会。但是周仓被关公的忠义所折服,从官渡之战到守麦城,整整二十年一直鞍前马后的陪伴左右。火烧博望、水淹白河、战长沙、夺襄阳,守麦城,周仓无役不与,做到了一个部将能够做到的一切。在大势已去之时,毅然追随关公而去,因此千古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