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回國問題,我們無需吵架

這幾天留學生回國的事情吵的沸沸揚揚的。鼓勵回國的,反對回國的,兩方吵的不可開交。

個人也經歷了被限流,被刪微頭條,甚至是人身攻擊,這中間也被貼了不少“屌絲”、“仇富”、“噴子”等標籤,也被問了不少次“你到底站哪隊”?雖然我不是在討論到底允不允許留學生回國的問題。

我從來不反對留學生回國,因為天下沒有不讓人回家的道理。

我不去猜測一些留學生們是否就是為了拿一個永居條件,也不猜測這中間是不是有人想要移民或者鍍金,也不猜測他們是不是為了學習知識報效祖國。因為這是他們的個人行為。

同樣,我也不去猜測一些國內網民是不是為了爭口舌之快,也不去猜測他們是不是為了安全而反對留學生回國,也不猜測他們是不是真的仇富。因為這也是個人行為。

都知道,中國的網民很難做,站左邊就被右邊罵。站右邊又被左邊罵。站中間,就被兩邊罵。

本來嘛,這件事是從討論要不要政府出錢包機接留學生回國開始的,到現在演變成了針對留學生要不要回國的問題。各方勢力粉墨登場,鬧的不亦樂乎!

不要為了意氣而意氣用事


留學生回國問題,我們無需吵架

▲北美留學生家長的建議書

矛盾的開端,就是源自於英國留學生家長和北美留學生家長的兩封信。

其大體意思總結一下,就是請求中國政府出面協調,給予海外留學生一切必要的協助,並幫助他們返回中國。

必要的協助裡,在一些家長和一些網友的解讀下,就有了網上討論非常激烈的政府包機接回英國留學生這個事情。

此語一出,網民譁然。

當然了,如果要政府出資包機的話,確有擠佔公共資源與稅收為個人謀私利的嫌疑。

按照以往的歷史看,也確有不少留學生學成不歸來的問題。聞名遐邇的“第五縱隊”裡也確有不少留學生成分。

但是這跟這次疫情是兩碼事,翻舊賬不是什麼好習慣。但是這種思路在初期卻佔據著輿論場上的主動權。

我個人一直秉持就事論事的原則,留學生的問題不能無限擴大化。

防患於未然不錯,但是不能直接給一個群體一個統一的定性,這是有失公允的。

我的同學裡也有不少留過洋的,喝過幾年洋墨水,吃過幾年洋麵包的他們,愛國的一抓一大把,恨國的也一抓一大把。

我沒留過洋,不能左右他們的行為,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但是對於他們,只能是心裡有桿秤。

為了意氣而意氣用事,是不負責任的發洩情緒,除了激化矛盾,寒了海外學子的心,沒有其他作用。

留學生回不回得到中國,人手裡有護照,有機票,不是誰反對幾句就行的。

或許也有不少家庭內心就是為了拿英國的永久居住權,就是為了拿英國國籍,就是想著出了國就再也不回來了,也或許他們嘴上就是比誰都愛國。

剔除這部分人,也是國家行為,也是在長久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實現的。不是在網上罵幾句不愛國,把所有人都擋在門外就能實現的。

不要在沒有實質性證據的時候,就胡亂給一個群體貼上賣國的標籤。這真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

不要為了兜售愛心而兜售愛心


留學生回國問題,我們無需吵架

▲防護服裡的留學生

這種思路是網上的另一個極端,這個群體裡有些人的戰鬥力比上面那個群體的戰鬥力還強。貼標籤最厲害的就是他們,並且以愛之名,以道德之名!

有愛心,我為你點贊,但是不要為了表明自己高尚,為了兜售愛心而兜售愛心。

意見不同,就貶斥他人為噴子,為仇富,為暴民。除了煽情,實際操作沒有提一點思路,這很不好。

我只能說,這種思路除了博得一些家長和一些願意讓留學生回國的人的認同,你這是在實打實地坑那些留學生。

你在網上大把大把的吸粉、大把大把的獲讚的時候,並沒有為留學生歸國提供任何有實質意義的幫助,甚至連思路都沒有。但是卻把另一些人死死的逼到了留學生的對立面。

如果贊同留學生回國,應當更多的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拿出來供網友參考,如果有幸,也可能被政府參考和採納。

不能只以愛之名,以道德之名攻擊異己,只奮力大呼國家應當接回留學生。呼籲歸你管,名聲要給你,到操作你就不操心了,都是別人的事。幹不好你是不是還有理由繼續在網上罵?

也沒這樣的道理吧?

留學生回國是個極其浩大和複雜的工程,如果要撤僑,這牽扯的不只是留學生,還有僑胞和海外務工者。這是高達3000多萬人的一次集中大遷徙。

留學生危險,我們接。其他僑胞危不危險?你接不接?怎麼接?誰去接?用什麼接?還是隻接留學生,讓其他僑胞自生自滅?

網絡很發達,表明自己高尚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願意,任何人都可以這麼做。

躲在暱稱後面盡情揮灑自己的熱情和愛心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為自己的意見提供一套相應的處理辦法。在沒有任何託底手段的情況下就肆意發起輿論攻擊,慷他人之慨,為了販賣愛心而販賣愛心,這不是博愛,這是白左。

留學生歸國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留學生回國問題,我們無需吵架

▲世界地圖

我個人是期望留學生和僑胞能夠順利回國的,留學生是中國人,僑胞也是中國人。外出的時候想家,有難的時候想國家,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一切要按實際來。

現在的情況是短期內我們無法在國外組織撤回高達100多萬留學生甚至是撤回3000多萬僑胞的巨大行動,也無法在國內組織應對高達100多萬留學生甚至是3000多萬僑胞的隔離防治工作。

武漢封城不過1000萬人,如果這3000萬多僑胞集中回國,只能分散到全國各地就地隔離防治。那麼就等於全國各地再次進入居家隔離的停滯模式。

這才是應對本次疫情而撤僑最困難的地方。

以前我們國家靠強大的動員能力,組織過也門撤僑等諸多撤僑行動。但是以往的撤僑都是針對局部地區的,僑胞數量有限,我們能動用軍艦、漁船、飛機等在短時間內撤出僑胞,並且不需要考慮病毒防治工作。

但是應對這次疫情,不撤僑則已,一旦撤僑,我們怎麼能厚此薄彼?

誰回來誰不回來?誰先回來誰後回來?途中防治與生活物資如何保障?

我簡單總結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不解之處,不分順序,廣大網友可以批評指正。

1.是否可以經國家出面協調,令外國政府臨時劃撥一塊區域成為中國僑胞的隔離防治場所?就地防治,減少外出活動,防護物資可由我們國內想辦法提供。

2.如果包機不現實,那麼是否可以經國家出面協調,增加商業航線,在有條件實施的地方,逐步的,有序的,分批次撤回僑胞,減輕僑胞在國外的防治壓力。

3.我們是否有條件動用遠洋航線的客輪貨輪等,在有實施條件的地方,逐步的,有序的,分批次的撤回僑胞。

4.是否應當考慮優先撤離意大利、美國等疫情格外嚴重的國家的僑胞?

5.各個入境口岸的邊檢工作人員是否應當增加以應對集中到來的僑胞歸國檢查工作?

6.國內是需要設立集中隔離點還是實施分散隔離?

7.應對隔離防治工作的醫護人員從何處調集?

8.隔離期間的防護與生活物資如何保障?

9.(重中之重)如果不慎導國內致疫情再次擴散,應當如何應對?

10.歸國途中如何保障僑胞不被感染?

11.撤僑和後期防治產生的費用由誰承擔?

12.大規模撤僑之後,國內各地和僑胞本人的復工返學工作應當如何安排?

僑胞回國是個很龐大的工程,國內外和歸國途中需要做的工作極其多。我想,任何人都不能盡舉其詳,網友可以在評論區斧正。

最後

我得承認,這篇文章不嚴謹,隨意性很強,情緒化也比較嚴重,或許可以說是漏洞很多。因為這是臨時有感而發,直接在手機上打的文章。

僑胞的處境還是牽動著國人的心的。

有人要回國,是為了防疫。有人不同意回國,也是為了防疫。本沒必要互相指摘和攻擊的。

君不見,最早引起這個論戰的留學生家長,現在在網上可還有巨大的聲音嗎?

因為人家家長那才是要把留學生回國付諸行動的人。人家才沒功夫在網上跟網友吵架呢,有這個功夫,肯定是在跟自家孩子視頻聊天啊,對不對?

多關注關注僑胞應當如何才能回來,回來以後應當如何防治。不要因為他們要不要回來吵的不可開交。

僑胞回不回來,既不是支持者說了算,也不是反對者說了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