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戲劇中,京劇與豫劇你更喜歡哪個?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首先糾正你的提問!

京劇不是地方戲,是國粹,國之瑰寶。是國家藝術的代表,有二百二十九年的歷史。

主要是徽劇,漢調,崑曲構成主體骨架,又吸收了秦腔,豫劇,川劇的特點及所長,發展而來。可謂唱唸做打舞齊全,手眼身法步具佳。

所以在大中華圈內的炎黃子孫,都能從京劇中,尋到自己的根。

表演上是程式化的虛擬體糸,也就是與寫實與時光挪移並存的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可謂博大精深,精妙絕倫!

如果我在豫劇之鄉,我也可能喜歡豫劇。但京劇還是我最痴迷的藝術。

因為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乾杯安德烈


京劇是國劇,不屬於地方戲曲。地方戲是陝西秦腔,四川川劇,湖北漢劇、楚劇、黃梅戲,湖南湘劇、花鼓戲,廣東粵劇,廣西桂劇,福建閩劇,浙江越劇,上海滬劇,安徽徽調、黃梅戲,河南豫劇,河北河北梆子,山東呂劇,天津評劇等等。我喜歡漢劇,越劇,黃梅戲。京劇更不必說了,我妻子就是京劇演員。


湯豆之主


說句內心活記。我69歲了,不管什麼戲我都不喜歡看,軟巴拉秋的,包括戲曲電影。在藝術方面,我最愛看,愛聽的是,老戰鬥電影,老歌曲,實際都能倒背如流,就是聽,看不厭。有時候感覺,好象我就在劇情裡,還會流出不爭氣的眼淚。――確實心裡話。


用戶8292145375185


今天碰巧趕上了這一話題,作為安徽人的我也想談一談我的看法。雖然是安徽人,但是我比較喜歡豫劇。豫劇是中國聽眾最多,最廣的一種藝術劇種,我們安徽人都喜歡豫劇。因為豫劇比較接地氣,劇種多,唱腔豪邁。跟隨時代發展劇情,融入新式民生。

早些年豫劇還在國內其他省市,國外,臺灣設立豫劇團。據我個人粗略估算,豫劇聽眾就有近4億多。

而京劇雖然是國粹,但是我個人真的不太喜歡,唱腔快,板調單一,鼓點更沒有豫劇那麼歡快,根本聽不懂在唱什麼。京劇聽眾根本不多,只是在北京,河北,天津,四川,東北,美國有些聽眾。京劇只是被抬的太高了,顯得很高端,其實不然。

有贊同本人說法的朋友請給個贊!


小豬有料


也不要急著一一給京劇扣高帽子,問問大家一一中國各地,真正喜歡京劇的一一有多少人那,真正喜歡豫劇的人一一在中國各地又有多少,真正喜歡京劇的人,都是50年代一一6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也都是受一一文化大革命,浮誇風一一大躍進,紅衛兵一一大批鬥的影響,才硬著頭皮被逼一一強制性喜歡京劇的,大家說京劇一一好聽嗎,大家說,京劇你們一一能聽懂嗎。😏😏😏😏😏😏😏😏😏😏😏😏😏😏😏😏😏


穿越時空藍海天城


要說中華的戲曲文化,第一的肯定是京劇。再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西的上黨戲曲,朋友們,非常好,上黨戲曲歷史也很久,歷代的戲曲精彩的表演了中國傳統文化,把中華的仁義禮智信,綱常倫理表演的淋離盡致。上黨的百姓稱之謂"大戲",一朝一帝,嘲奸頌忠。百姓們很喜歡。河南的戲曲豫劇比上黨戲,不中,不中,不中。他們原來的戲大部分表演的是一家一戶的小戲,就象安徽的黃梅戲。近年來才吸收了上黨的不少大戲本頭和精化,才有所提高。但還免不了"草灰"味。而上黨戲則不然,聲音高吭宏亮,粗矌而不失細巧。"愛珍腔""同生腔",好聽極了!不象河南的草灰戲唱出來男不男、女不女的。。。評劇確實不錯,好!但越劇則不怎樣!讓人聽不懂,也沒幾個本頭,也就是高層們抬舉而己。說句不中聽的話,南方美女多罷了!難聽死了。越劇適合官員們一家一戶唱堂會,而不適合人民大眾的觀感。而上黨戲宣傳的是愛國主義,忠臣孝子,非常適合人民大眾的口味。且本頭特多,多年來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2184201398


哪個劇種受歡迎的人多,可以比較一下西瓜視頻的播放量就知道了,我比較喜歡豫劇。我們比較比較京劇和豫劇一:京劇和豫劇我們先看他們的普及率,京劇在國家大力扶持的情況下,卻始終難以在全國大面積深入群眾,甚至只有省級市級才有京劇團。有國粹的名字又怎樣?但豫劇沒有國家的支持,主要靠民間發展,豫劇卻能遍佈全國,甚至在臺灣都有發展,豫劇的生命力要強於京劇。二:唱腔的區別,京劇的京腔都用假嗓唱,都是這種過於講究抑揚頓挫的尖利生硬唱腔,過於單一,且易懂性差。豫劇用的是中州唱腔,突破了方言的限制,有超方言性,全國絕大部分都可以聽懂,且唱腔圓潤多變,靈活性大於京劇,豫劇更好普及。三:豫劇更雄壯大氣更有滄桑感,豫劇的包公比京劇更加的正氣凜然更貼近人情味,豫劇的諸葛亮比京劇要豐滿的多。豫劇河南墜子的滄桑感京劇那種尖利生硬的唱腔難以唱出。四:中華文化的推行應該用更易於普及大眾的文化形式才行,普及開來更有利於中華文化的總體認同。但國家推廣戲曲文化卻選擇了不易於推廣的京劇。五:文化形式的強大與否,並不在於他多受保護,而在於人們有多喜愛,有多少人喜愛。但國家的支持必不可少。七:京劇一直高高在上,卻曲高和寡。非常欣喜看到現在喜歡豫劇的人又多了起來,在西瓜視頻中看播放量,豫劇的播放量要遠大於京劇。





我給你說個事哦


所謂國粹是個別人命名的,是不是國粹,要看劇團、演員、劇目和演出場次的數量。京戲兒全國有幾個團,一年演幾場,幾百出傳統劇目現有吃皇糧的演員會幾齣?京戲兒這個"偽國粹″是皇封的,經過幾代演員的辛勤糟踏,已然沒落!

京戲兒為什麼沒活力?就是因為吃皇糧,老百姓不喜歡,演出沒市場,離開舉國扶持必死!


法眼微睜觀天下


做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還是喜歡豫劇多一定。總感覺京劇到爆發的時候達不到那種激情度!而且京胡出來的音色應該很多人接受不了吧。建議大家可以看看京劇大師的梅蘭芳先生的《宇宙峰》,順便再看看一代豫劇宗師陳素真先生的《宇宙峰》對比一下…都是經典!!




御眼識英


京劇作為國粹,毋庸置疑。但是也只能作為國粹了,因為它並沒有各個地方的群眾基礎,只是解放後,一段時間遏制了地方戲的發展,才是它得以全國普及?!

其實地方戲才是有非常雄厚的群眾基礎,特別是歷史沉澱,比如,作為梆子戲的基礎,秦腔已經有了近千年的基礎,影響到晉劇,豫劇,河北梆子,川劇等,沒有群眾基礎不可能延續到現在。其它劇種如豫劇影響就很大。

所以,從內心講,各地人肯定是喜歡各地方戲,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愈發熱愛!

我是陝西人,就最愛秦腔!同時也喜歡各個地方的梆子腔,豫劇,晉劇,川劇,河北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