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代詩歌不能令我看懂明白詩歌的意義,究竟是我出了問題還是詩人出了問題?

Mr_李強



妞妞奶534


別扯這些沒用的。

詩歌是有門檻的,如果不經過訓練就能看懂,那是詩歌,那應該是日常口語。

有人就要說,那為什麼古詩我們能看懂,那你要想想從小到大,你學過多少古詩,你從小就經過了古詩鑑賞的訓練,你把古詩拿給一個沒有讀過書的看看,他是否會懂。

就說別的,電影你看的懂嗎?

又有人要說我看得懂電影是在講什麼故事,那你瞭解他的藝術手法嗎?我想要經過一定電影鑑賞訓練的人才懂吧!你眼中的電影不過是個畫面,難道詩歌不是個畫面,但你沒有經過相關訓練,你還要讀懂他,從而裝一次文藝青年的B,有多少能力吃多少飯,裝逼的人一無所有。


一個陌生朋友


當梨花體口水詩、下半身體淫亂詩、老皇皇體馬屁詩、"感謝你,冠狀君"嗜血詩這類所謂的詩佔據詩壇,且主宰詩壇的時候,說明詩歌已經步入歧途。因此,有些詩不僅你看不懂,可能他們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比如:梨花體代表作《一個人在田納西》:

豪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

是全天下

最好

象這種把一句與題目完全無關的話斷成數行就叫做"詩″的東西,卻能入《詩刊》發表。而且,作者還是主編,魯迅文學獎評委。你說,詩歌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四維求索


現代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比較自由,包括主題、語言、意象、邏輯、題裁等等。所以現代詩歌的個人風格比較明顯。

閱讀古詩,遇到很難理解的字詞,多是作者的引經據典,我們通過翻閱典籍,找尋出處,總能弄個明白,比如李商隱的《錦瑟》中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我們不懂,通過參照,我們知道作者原來在用典故表達。但現代詩歌中的用詞、意象主觀色彩比較強烈,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詩人或專業評論家,很難做到輕鬆解析。讀懂一首詩歌,可以從瞭解作者開始入手,相信會事半功倍。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作者運用格外隱晦的意象進行表達,對我們理解造成障礙。

希望對你有幫助。


松葉主理


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我認為是詩人出了問題,是寫詩誤入歧途。

詩以言志,借物詠情是寫詩的目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溶入詩句,表達自己的情懷。同時也為引起讀者的共鳴。如果看不懂,又怎能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呢?在這個問題上,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白樂天每作詩,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說他每寫一首詩,就唸給別人聽,別人能聽懂,就抄錄下來;如別人不懂,就繼續修改,直到普通人能看懂為止。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多麼通俗易懂,只有這樣的詩文,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愛。

如果你喜歡寫詩,就請寫些能讓大家看明白的詩歌吧!只有這樣,才能給讀者以美的享愛、情趣的陶冶;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喜愛你的詩,欣賞你的詩!


香樟樹1080


好像有個稱“詩王”的人說,詩是小眾文學,陽春白雪 ,曲高和寡。寫詩是寫給詩圈的人看的,不是普通人都能讀懂的。如果普通人都能讀懂,那詩人們的詩就沒有文學價值了。能夠稱得上詩人的,說明他已具備了詩人的才情和特質,怎麼會是詩人出了問題呢?如果你說是他(她)的問題,他(她)也不會承認的。他們一定會說你不是圈內人,當然你看不懂不明白。所以應該還是你出了問題,因為你不懂詩。但我又想到,有的人寫的詩可能令你看得懂弄得明,而這種人就稱不上真正的詩人了,或是偽詩人;或者說寫詩純粹是娛樂玩玩而已,並且也不會自稱為詩人。我在想,不是詩人,不入那個詩圈,難道就不能寫詩?當然不是。事實上非詩人寫詩的還很多,他們寫的詩大眾化,多數人都能看懂。所以我建議,今後你就不要去看那些小眾化的詩人所寫的詩,反正你看不懂不明白,你就看看能看懂的非詩人寫的詩歌就行了,不就是玩嗎,沒必要較真。


東方白542


寫詩是一種高雅文化業態,她和其它文化形式一樣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如果平鋪直敘那不是詩是文,詩就要有內涵,像壓縮餅乾,她要能膨脹,甚至你想象不到的膨脹係數。但是詩歌也要寫實,更能體現她的感染力。總之詩歌是寫給讀者看的,必須讓一部分人讀懂,如果誰也讀不懂就不要發表了。如果像白開水的詩也不要發出來,白開水誰家都有,別浪費運費了。


樂樂叔囈語


現代詩,如約寫得好,是非常感人的。前不久,我讀過山東一位作者的現代詩。很感人。現代詩不象格律詩那樣框框條條多。字句也不受限制。但絕不是象寫散文一樣,什麼都不顧。如今看到有的現代詩,一句話偏要分成兩行寫。不知是何意圖。有的什麼啊呀,哈呀的,好象有這些象聲字就高人一籌。總知,現代詩如寫得那樣親切,那樣得體入心,那樣接地氣。最乎比格律詩更深入人心。我是寫慣了格律詩的人,但我更愛好的現代詩。


張克成


先說一句,咱們寫詩歌是為了什麼,讓什麼人看?讀者文化層次不齊,智聲見智,仁者見仁,但廣大老百姓呢?他們喜歡讀好記易懂,精煉而寓意深刻的作品。而現在網絡上的作品,有些連詩人自己寫了,都不解其意,別人怎麼能看懂呢?

我覺得中國人,就說中國話!雖說知識無國界,但屬於自己民族傳承的文化傳統,它是所有中國文化人的根,絕對不能丟。弘揚民族文化,寫出時代好作品,這才是寫作者要考慮的最大,最根本的問題。

只有民族本源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最貼緊人心的。



杜彩萍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用我自己的觀點和經驗來回答你。這個問題也很簡單,無非就是三個方面的問題。

(1)讀者和作者雙方不能產生共鳴。

當作者創作出來一首現代詩。讀者的思想感情不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相同的思想感受,那就是兩者之間沒有產生共鳴。

共鳴需要作者和讀者之間思想上或者感情上相互感染,讀者內心或思想上產生與作者類似的情緒波動,即為共鳴。

喜劇的最終目的要讓你笑,悲劇的最終目的是讓你哭。現代詩不需要兩者具備的極端化訴求,但它需要你能夠感受到它所表達的東西。比如哲理、諷刺、影射等。

(2)作者缺乏寫作技巧和親身經歷。

每一個現代詩作者的寫作技巧都不同,它往往會受到寫作習慣和崇拜對象的寫作方式相左右。但是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是固定的,能夠將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叫寫作技巧。

現代詩作者創作內容應該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感受來進行創作,儘量做到不嬌柔做作。這就如一個沒有見過雪的人去描寫雪的世界,順便再謳歌一句寒梅傲雪。這樣的創作結果只能是拾人牙慧,求不來暗香襲人。

(3)讀者缺乏時間去思考和判斷。

思考是思維本能的延伸能力,也是一種探索活動。它由分析,思考,判斷三個部分組成。任何思考的進行都是在連鎖反應中進行的信息推理和評估。因此所有成功的或不成功的文學作品都繞不開這個過程。

但是現實的思考狀態是什麼樣子呢?現實中是去思考模式。去思考模式導致自古至今多少文人名家,生前默默無名,死後名垂千古。所以現代詩的作者不要急躁,更不能急功近利,時間將會證明你是發光的金子。

(4)案例分析。讀者和作者都應以此為鑑。

《李白的月亮》

李白寫了一首詩

又給我家寄來一個月亮

兒子站在窗前看

我在院中仰望

老爺子在陽臺上讚歎

那是李白的月亮

首先這首詩作者寫的比較隱晦,讀者看一遍兩遍不一定看的懂。

這首詩的前兩句用李白的詩代指了“”書籍”,後邊幾句是隱喻現代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於讀書的態度。小孩子讀書透過縫隙只學到一點皮毛,中年人對知識的崇拜和仰望。老年人秉持一種欣賞把玩的態度。總之作者表達過於深奧。

讀者欣賞時應從“”寄給我家一個月亮”開始思考。寄月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就分析到底寄來了什麼東西?當得到書籍這個答案後,開始分析小孩子為什麼站窗前看,他又能看到多少呢?只要這兩個問題分析到了,整首詩就一目瞭然了。分析、思考、判斷下來累不累,值不值得?這個要讀者說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