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車企大面積停工時,中國已率先復工!

前兩個月在中國上演的劇情,現在正在全球各地反覆重演。

對於汽車企業來說,2020年的開局著實不好,原本以為疫情只是中國市場的區域問題,沒想到中國工廠剛剛復工復產,疫情就蔓延到了全球,而且形勢比中國還要嚴峻,跨國車企的歐美工廠不得不大面積停工停產。

當全球車企大面積停工時,中國已率先復工!

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海外疫情目前仍處於擴散階段,各個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才剛剛開始,所以很難預測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疫情走勢,車企自然也無法預測工廠停工停產的時間,更難以估計疫情會對今年全球汽車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但目前來看,大家都不樂觀。

據CNBC報道,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數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消費者需求的連鎖反應可能會導致2020年全球汽車產量下降16%,美國汽車銷量預計將下降20%;汽車分析機構lmc automotive則預測,由於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汽車市場消費者對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擔心,全球汽車市場今年的銷量將下滑4%,預計今年全球市場的銷量將為8640萬輛。

當全球車企大面積停工時,中國已率先復工!

即便是疫情已經控制住的中國,全年產銷形勢也不樂觀,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如果年內國家層面不出臺強有力的政策刺激,那麼受疫情影響,全年國內汽車零售量將同比下滑8%。

覆巢之下,難有完卵。全球汽車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企業,都不得不開始一場“自救”,而在疫情席捲全球的態勢下,率先控制住疫情的中國會成為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避風港”嗎?

全球100餘家工廠被迫停工

受疫情影響,歐美車企也不得不停工停產,而且隨著疫情擴散,這些車企的停工停產規模或將繼續擴大。據媒體統計,截至目前,包括戴姆勒、大眾、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標緻雪鐵龍集團(PSA)等在內的14家海外車企,已經關停或計劃關停的工廠將超過100家。

當全球車企大面積停工時,中國已率先復工!

其中,歐洲地區形勢最為嚴峻,已經關停的工廠將超過90家。3月16日,PSA集團宣佈從即日起關閉在歐洲的所有工廠,關閉時間將持續到3月27日,涉及15家工廠;大眾集團從3月16日起,也開始陸續暫停其位於歐洲各國的工廠,停產時間或將持續三週;總部位於疫情重災區意大利的FCA集團自然也逃不掉停工停產的命運,近日其宣佈歐洲大部分工廠將停工停產直至3月27日。

目前來看,大部分車企的歐洲工廠停產時間都暫定為兩週,但包括PSA、大眾、戴姆勒、寶馬等在內的絕大部分車企都表示,停工停產時間要根據疫情發展態勢而定,而此前世衛組織曾表示,歐洲已經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目前無法確定疫情在全球何時到達頂峰,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工廠停工停產時間很可能大大超過預期。

當全球車企大面積停工時,中國已率先復工!

美國的形勢並沒有比歐洲好多少。3月19日,通用、福特和其他製造商宣佈,將停止在美國的生產。福特宣佈,其位於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廠將在週四工作日結束後關閉兩週;通用汽車也宣佈將立即關閉工廠,停產將至少持續到3月30日;FCA也宣佈將在3月底之前關閉所有工廠。據美媒報道,這三家企業宣佈停產將導致約15萬名工人回家待業。

同時,日韓的汽車工廠,因為對海外零部件依賴較重,此次受到的衝擊也不小,此前因為中國零部件企業的停工停產,這些工廠已經出現了停工待零部件的局面,而隨著日韓兩國本土疫情的爆發,這些工廠更是陷入了全面停工停產中。

中國成汽車相關企業“避風港”?

相比之下,目前中國反而成了車企能夠正常生產的市場。3月11日,位於湖北的多家整車工廠和零部件企業獲批有序復工,作為中國四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2019年湖北省汽車產量為224.75萬輛,佔全國的8.8%。

當全球車企大面積停工時,中國已率先復工!

春節期間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湖北製造業全線停擺,有數據顯示,湖北省內多家車企及約1300家零部件供應商被迫停產,影響波及全國甚至全球產業鏈,2月初現代起亞汽車就宣佈,由於中國零部件供應出現中斷,企業將在韓國暫停生產,而受影響的企業遠不止現代一家。

隨著湖北車企和零部件企業的有序復工,國內汽車生產也開始慢慢迴歸正軌,而疫情對海外汽車產業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基於這種情況,有聲音認為,中國或成車企“避風港”,尤其是零部件企業,考慮到中國巨大的市場和較好的基礎設施配套、運營成本、交通運輸條件、製造業文化,以及中國政府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汽車產業鏈仍將加速向中國彙集。

當全球車企大面積停工時,中國已率先復工!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褚建芳認為,考慮到國內汽車製造商本土化率較高,零部件等國產供應相對充足,部分汽車零部件斷供的負面影響也能部分對沖,而國內上市公司在日韓競爭對手為主的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供應有望因此得到提升。

然而,對這一觀點持反對態度的行業人士也不少,反對聲認為,眾所周知,一輛汽車上的零部件大約有2-3萬個,任何一個零部件的供應出現異常,都會導致車輛無法正常生產,而汽車產業早已進入全球化生產階段,僅僅依靠單一市場是不可能實現零部件正常供應的,疫情在海外市場肆虐,也會導致位於中國的整車工廠停產。

當全球車企大面積停工時,中國已率先復工!

“如果疫情繼續在海外蔓延,導致零部件企業長期停工停產,就算中國工廠已經復工,最終也會因為海外零部件的斷供而停產,這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根本不是什麼機會。”崔東樹強調。

寫在最後

疫情在全球肆虐,沒有一家車企可以獨善其身,哪怕是中國本土企業也不可能,無論是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還是整個行業,此時都應該在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的基礎上,積極整合國內外資源,儘可能確保正常生產,而抵消疫情對今年全球汽車產業影響的最好方式,或許還是疫情結束後如何讓消費復甦,畢竟疫情是暫時的,但消費需求是始終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