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寫作的結構與佈局方法


記敘文寫作的結構與佈局方法

孫曉寧

記敘文寫作中,關注開頭、結尾是最基本要求,同時還要把握段落層次,特別是文章寫作脈絡的梳理、結構關係的承接要得當、有序,讓記敘文更具可讀性。很多初中生在記敘文寫作中,認識到開頭、結尾的關係要照應,但對文章段落層次之間的銜接,以及寫作素材與主題的結構佈局上卻缺乏有效整合,使得記敘文條理性不足,影響記敘文寫作質量。本文將以記敘文的結構佈局為例,來探析其方法。

一、圍繞時序展開文章脈絡

在記敘文寫作中,時間為序的寫作方式較多。以《范進中舉》為例,作者在描寫胡屠戶賀喜、范進借錢等事件時,都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以便在段落層次間形成清晰的時序性。當然,除了順承時間的秩序外,在記敘文寫作中也可以採用倒敘、插敘等記事手法,來展現生動的故事情節,提高文章可讀性。如魯迅的《故鄉》,通過運用插敘手法,來回憶少年閏土的形象,從而昇華了文章主題。所以說,在指導學生進行記敘文寫作結構佈局時,可以從時間的順序上,步局寫作層次和結果。

如某學生的《倒黴的一天》,在寫作段落層次銜接上,以時間的先後發展為序,但因記錄的事件多,且煩瑣,有些故事與“倒黴”並不相干,整體寫作質量不高。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對原文做出批改意見。要求整個一天的事件,必須要體現與“倒黴”有關,如刷牙時牙刷斷了,出門錯過公車,交代的任務未完成,被媽媽批。三件事要從時間上進行承接,第一階段為牙刷斷了,劃破了牙齦;第二階段未趕上公車,愣是多等了20分鐘;去幫媽媽買東西正趕上賣完了,被批了一頓。由此,讓整個文章的可讀性得到提升,也能夠讓讀者從中體會到“倒黴”的情感。

二、藉助空間轉移打造移步換景寫作佈局

記敘文寫作中的結構佈局,除了時間順序外,還可以依託空間轉移變化,以空間活動為背景來實現移步換景。空間的變化,也能夠呈現合理的寫作結構,往往通過作者的自身觀察位置,來刻畫寫作對象,實現全面記敘。如在某學生的遊記中,該文在寫作順序上,未能順承空間觀察點的變化,導致遊記內容混亂。如在開篇一下車,就看到了美景,然後在描寫下車後的美景中,又增加了在車上沿途看到的景色,顯然給讀者帶來觀察空間上的錯亂。同時,在對景色描述時,方法單一,僅以作者所見所聞進行記述,未能從不同觀察點、不同空間點、不同對象的對比、變化中來渲染美景,讓讀者感到平淡無奇。

另外,在整個寫作中,未能融入作者的內心所思所想,未能發表自己對美景的情感變化。為此,在對該文的批改中,與學生進行溝通,確立遊記所記敘的空間順序;然後,根據不同觀察點,整理並描寫看到了哪些風景;在下車後,對所看到的風景進行專門描寫,這些風景,對作者的內心有哪些影響,激發了怎樣的情感變化;隨後,根據作者所看到的不同風景的對比中,歸納不同空間的風景特色,並在此基礎上,對本次旅行的意義,對自己的心情有哪些觸動,最後表達對本次旅行的快樂體驗。由此,將空間的變化,作為文章段落銜接的基本結構,並根據不同空間來組織布局,來融情於景,才能讓文章更具真實感、生動感、趣味感。

三、時空交互手法展現錯落有致風格

對於記敘文中的寫作結構與順序,時空交互方式的運用,整合了時間、空間為序的優勢,並由此來整合寫作材料、編排寫作佈局,體現錯落有致的寫作風格。當然,對於時空交互手法,要求學生能夠從人、事、物等不同主體的時空變換上,組織好層間條理關係,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較高。我們從余光中的《鄉愁》閱讀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余光中的記敘手法採用了時空交互方式,並從時空變換上來昇華濃濃的情感。

有學生在確立《我的家鄉》這一寫作主題上,其結構佈局採用順序手法,描寫了多個時段、多個空間的歷史變遷。在小時候,家鄉的經濟環境不太好,道路交通不便,泥濘的土路,每次出行都倍加艱難,居住的房子,多是平房,屋內除了一盞電燈,連個電視都看不得。後來,家鄉的經濟有了較大轉變,窄窄的土路被寬平的柏油路所取代,一排排整齊的高樓,拔地而起,自己的家也搬上了樓,屋內也配置了電話、電視等家用電器,現代化氣息越來越濃。從作者的寫作佈局上,顯然覆蓋了時空交互手法,特別是在家鄉最新的變化上,將辛勤的努力、用心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來為家鄉的和諧美好做出貢獻,由此來昇華作者的情感。

時空交互寫作結構的應用,打破了單一時間、空間的變化,更是從不同時間、不同空間視角來展現人、事、物,來融入情感,穿越時空,從不同維度來刻畫多彩的世界。

四、甄選結構佈局之法,打造多彩敘事

每一篇文章,在結構佈局上都要突出一定主題,特別是在記敘文中,更應該圍繞立意主題來展開材料梳理、選擇,避免空話連篇,言之無物。我們借鑑影視作品敘事中不同的剪輯手法,來比較記敘文結構的佈局方法。如引入並列組合方式,以相對獨立性的幾件事、幾個場景作為寫作對象,來共同刻畫某一寫作主題。如某學生在“你害怕挫折嗎?”寫作中,分別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等方面,來強調人在遇到挫折時,應該敢於面對,勇往之前。另一位同學則引入波瀾跌宕式,以“文是看山不喜平”為方法,打破傳統幾件事平鋪直敘的格局,來引入起伏錯落的敘事手法。類似在《水滸傳》中往往故事敘事一波三折,吊足了讀者的胃口,讓文章讀起來充滿了“波瀾”趣味。

另一種結構佈局也是常用的“鳳頭豹尾法”,所謂“鳳”“豹”,都是人間飛禽、走獸,可謂是極品。在記敘一件事時,就是要開門見山,要吸人眼球,吊足讀者的熱情,不能囉嗦,開頭一定要精彩。接著,展開故事敘述,最後在結尾時,也要雄勁有力,與前文呼應,讓讀者感覺整個文章結構是完整的,結尾要畫龍點睛,渾然天成,不能含混籠統,不知所言。對於一件事,引入“懸疑”的結構佈局也不錯,故意在開頭進行設置懸念,留下“問號”,預埋伏筆,特別是在衝突強烈的畫面上,懸而未決,增強讀者的熱切心理。這種寫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賣關子”。如在前面提到了“牆上掛著搶”,則在後面的章節敘述中就得有“開槍”的內容。如果不開槍,則前面的伏筆就沒有必要。

總之,記敘文的結構與佈局,影響著整個文章的寫作層次,關係到寫作的成敗。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認識並重視寫作結構與佈局方法,圍繞不同的寫作主題,整合好材料,確保文章框架層次清晰,佈局合理。恰當、新穎的記敘結構,定能夠讓文章添光彩。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學(255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