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阿元

关于毛文龙和袁崇焕之间的恩怨,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袁崇焕

毛文龙是不是飞扬跋扈?毛文龙的存在,对于后金到满清的发展发展是不是有遏制作用?毛文龙是不是个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捞钱的军阀?袁崇焕是不是杯具英雄?他应不应该杀毛文龙?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毛文龙

这些问题,哪怕你穿越到大明帝国,可能也搞不清楚。

但有句话说的好,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毛文龙和袁崇焕共同的敌人,是女真。那么建立的后金的努尔哈赤,和大清第一个皇帝皇太极,对毛文龙和袁崇焕是啥态度呢?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努尔哈赤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皇太极

对毛文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想方设法,要弄死他。最好是大卸十块,两块孝敬袁崇焕,另外八块,一个旗一块,分着吃了。

之所以要孝敬袁崇焕,第一袁崇焕是废物点心;第二袁崇焕是满清的亲密朋友兼运输队长。

咱们先来看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咋对待袁崇焕的。

从后金到满清,女真人对袁崇焕的态度只有一个,基本无视。掐上大半拉眼睛,也没有把袁崇焕袁大督师放在眼里。

这种无视的态度,具体表现就是对宁锦防线的态度。

袁崇焕是凭坚城、用大炮理论的钢粉,他对付女真人的办法就是堆城堡,修建宁锦防线。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城堡战略

宁锦防线看上去,那是相当的美。

宁锦防线的终点大凌河堡,离大清的首都沈阳,直线距离不到180公里;防线上的第三坚固的锦州城,到沈阳也不过200来公里。中间是一马平川,骑兵玩命的跑,一天都可以打来回,如果不是马会累死的话。

从地图上看,宁锦防线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在后金柔软的下腹部。

那么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后金是个啥态度呢?一点儿也不在乎,连多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

实际上,后金有绝对的能力,让宁锦防线不存在。

广宁之战后,熊廷弼和王化贞弃守辽西,从山海关到锦州,明军没有一兵一卒。如果后金愿意,可以挨着山海关修一座大大的城堡,加上后金军无敌的战斗力,明军连出关的可能都没有。

但宏才大略的努尔哈赤,放弃了整个辽西走廊。整整四年,对辽西走廊看都没有看一眼,任由孙承宗打造宁锦防线。直到高第总督辽西,再次放弃宁锦防线,扔了一大堆东西,逼着努尔哈赤去捡破烂。因为袁崇焕不听高第的命令,死守着宁远不走,才有了宁锦之战。

随后后金对宁锦防线又不管了,除了没有占领的宁远,明军放弃的一大堆堡垒,什么宁前、松山、杏山、锦州、大凌河等等吧,仅仅是拆掉了事。

也是因为后金对辽西走廊的不在意,或者说压根就不放在心上,所以袁崇焕可以在努尔哈赤回家后,再次修筑宁锦防线。

皇太极上任后,应该是出于立威的需要,捅咕了一下宁锦防线。成功破了十几个堡垒,抢到了大量物资之后,试着攻打了下锦州和宁远,没有成功,又不搭理宁锦防线了。

那么从熊廷弼和王化贞弃守辽西走廊开始,为啥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对于宁锦防线一点重视也没有呢?

难道他们放弃了自个儿的雄心和理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回家过小日子了吗?

并没有。

孙承宗修筑宁锦防线的四年,努尔哈赤在稳定占领地区进攻了蒙古。袁崇焕在辽西走廊大干快上的时候,皇太极征服了朝鲜。

这说明在后金到大清的统治者心目中,宁锦防线算不上战略级目标,连带着全力支持和修筑宁锦防线的袁崇焕,也没有被女真人放在眼里。

后金到大清,之所以把宁锦防线当成废物,和当时明军的战斗力有关系。虽然锦州和沈阳的直线距离,不过200公里,虽然中间一马平川,但因为明军烂到渣的战斗力,再近的距离,也和太平洋差不多。

此外,宁锦防线虽然控制着辽西走廊,但实际是依托燕山山脉建立的,锦州就是燕山余脉的终点。过了大凌河,失去了山脉的掩护,就连袁崇焕这样的傻大胆,也不敢在一马平川的辽河平原上盖地堡,挖耗子洞也不中。

而说女真人举双手,甚至恨不能把双脚也举起来,欢迎袁崇焕修建宁锦防线,是因为宁锦防线是女真人的物资供应商,是大明脖子上,致命绞索。

来看看宁锦防线对于双方的意义在哪里。

对于大明皇帝崇祯来说,宁锦防线是个相当有力的精神安慰。一直在失败,从未去放弃。再说不管这些土地是咋整没的,修条防线不也算收复失地吗?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崇祯

只要有宁锦防线存在,大明的辽东就在,国土就没有丢。所以宁锦防线就是大明的面子,虽然没有一点里子。

对于大清来说,宁锦防线的存在和个跳蚤差不多,需要时不时的挠下痒痒,但确确实实改变了攻守双方的战略地位。这个改变和宁锦防线设计者的初心相反,不是对大明有帮助,而是极大的有利于后金,让后金军的进攻和防守更加的自如。

如果没有宁锦防线,后金或者大清要进攻大明帝国的话,只能直扑山海关。不仅要面对戚继光建立的,防守体系完善的雄关,还要维护长达四百公里的后勤保障线。

同时辽西走廊一边是海、一边是燕山余脉的地形,让努尔哈赤、皇太极这样的军事大家也望而生畏。这样的地形之下进攻山海关,漫长的补给线一旦被切断,大军崩溃是可以想见的后果。

松锦之战,洪承畴的十三万大军援救锦州的时候,就是这么败的。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松锦之战

说宁锦防线的存在,让明清之间的战略态势,极大的有利于大清,是因为宁锦防线,让清军进攻明王朝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后勤距离减少了一半,而且进攻线路全是平原,不用担心断后路和被包抄。

更重要的是,宁锦防线上有坚城、有大炮,但仅仅限于宁远、锦州两个地方。剩下的松山、杏山、大凌河等堡垒,几乎相当于后金军嘴里的菜。里边的好东西,人家想啥时候拿,啥时候拿。

从这个角度来说,袁崇焕就是女真人的运输大队长,你说女真人能不谢谢他吗?

再有,宁锦防线极大地分散了明军的实力。关宁军最强大的时候,人数大约15万左右。如果让这15万大军防守山海关,累死后金军也啃不下来。但因为宁锦防线是存在,15万大军要防守三座城池,三十多座堡垒。按一座城池放两万人计算,剩下的每个城堡平均3000人。以明军烂到渣的战斗力,3000人估计用五百后金军就能拿下。

宁锦防线建成后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啥时候,无论是谁领兵,只要后金或者大清进攻宁锦防线,除了宁远、锦州两个大城之外,其他的城堡几乎全部完蛋。

还有更重要的,宁锦防线让女真人有了围点打援的机会。如果没有宁锦防线,明军把主力分布在长城上,女真人无论从哪个防线进攻,面临的都是坚城和大炮。

但有了宁锦防线,明军长城沿线的兵力不足,让女真人有了破关而入的可能,更有了围点打援的机会。

正是因为有了宁锦防线,皇太极多次绕道蒙古,对关内大抢特抢,从而发展壮大;正是因为有了宁锦防线,皇太极可以通过包围锦州,围点打援,在松锦之战中,一下子消灭了明帝国几乎所有的,野战兵团。

还有就是,宁锦防线这么一个废物点心,是明帝国官僚集团贪污腐败的窝点。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辽饷,在持续的给明朝放血,让明王朝的内乱变本加厉。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袁崇焕是女真人最亲爱的朋友,一点没说错。

再来看看女真人是咋对付毛文龙的。

为了干掉毛文龙,满清甚至灭了朝鲜。

朝鲜的存在意义,在于它给了东江镇,也就是毛文龙巨大的支持。

努尔哈赤曾经和朝鲜交涉,要求朝鲜交出毛文龙,但被朝鲜拒绝,努尔哈赤因此杀掉了朝鲜的使者。

但大清对付朝鲜,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毛文龙。皇太极征服朝鲜,其实是个副产品。据说后金原本没有攻打朝鲜的计划,主要是去对付毛文龙。结果毛文龙打着太费劲,主将阿敏很生气,朝鲜的后果很严重。

因为阿敏攻击毛文龙不力,觉得没脸回去,于是强盗本性大发作,就对朝鲜下了死手。朝鲜其实已经服了我大清,自认为是大清的小弟。满清大哥攻打毛文龙的时候,朝鲜小弟还伸手帮忙,为阿敏提供了朝鲜军服,好让清军可以化妆成朝鲜军队,偷袭毛文龙。在清军干不过毛文龙,转头拿朝鲜出气的时候,朝鲜既没有战争准备,更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于是就这样被大清征服。

和对宁锦防线的不屑一顾不同,从后金到大清,一直对毛文龙相当的重视。

从后金到大清之所以特别的重视毛文龙,是因为毛文龙和袁崇焕,甚至和所有镇守辽东的明朝官员不一样的是,他崇尚进攻。

从到东江镇开始,毛文龙就一直对后金不断的发动反击。

有人说袁崇焕在天启五年(1625年)取得的宁远大捷,是自抚顺失陷以来,明军取得的第一场胜利。这是标准的胡说八道,是味道极臭的一种气。

从天启元年(1621年)毛文龙收复镇江开始,直到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收复的失地有十几座城堡,几乎每年都要对后金到大清发动一次以上的攻击,大大小小的胜利,加上两只脚都数不过来。

但明帝国对后金的第一胜,也不是毛文龙取得的,是袁可立。

回到毛文龙身上来。

努尔哈赤几次对外进攻,无论是进攻蒙古还是大明,都是因为毛文龙在后边捣乱,整的半拉磕几(东北方言,不完整)的。从后金到大清,对蒙古东部的征服和整合,是皇太极在毛文龙死后才完成的。

事实上,无论是宁远还是宁锦大捷,袁崇焕之所以没有在宁远,被后金军围困致死或者投降,都是因为毛文龙出兵抄了后金军的后路。

正是因为毛文龙对后金不间断的进攻,所以成为后金的心腹大患。这也是皇太极上位之后,动员了十万(也有说八万的)大军攻打毛文龙的真正原因。

但皇太极的十万大军没有消灭毛文龙,解除大清心腹之患的,是袁崇焕。

对于袁崇焕和毛文龙谁是对的,袁崇焕是不是应该杀毛文龙,毛文龙到底对抗击后金的侵略有没有贡献,直到现在还争论不休。

但这些争论毫无意义。

这么说的理由是,宁锦防线和毛文龙同时存在的时候,后金到大清对明王朝的内地,一点想法也没有。

毛文龙死后,宁锦防线依然坚挺,袁崇焕五年平辽的牛皮依然在耳边回荡,但大清军完全不把它当回事,开始不断的绕道蒙古,破口入寇。把大明帝国的京畿甚至山东,当成了公共厕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长城

你甚至可以说是毛文龙的死,是让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直接诱因。

第一,毛文龙死后,大清对关内的不断入侵劫掠,相当于持续不断的,给明王朝放血。

没有办法统计大清的多次入寇,给明帝国带来了多么大的损失。但大清抢走的钱粮物资、灾民安置、城池修复、勤王军的调动,加一块,几千万两白银总是有的。

大明本来就穷嗖嗖,国库里除了老鼠基本上啥也没有。大清的入侵,简直是雪上加霜。

本来,崇祯可以向农民少收点钱,让绝大多数农民的日子过得下去。但大清的入侵,让这一切成为泡影。

第二,大清对明帝国内地的不断入侵,还严重影响了明王朝,剿灭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军的效果。

崇祯八年(1635年),洪承畴正在对起义军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清军入边,朱由检急调卢象升率军驰援,张献忠乘机复起。

崇祯十二年(1639年),陕西最后一股“贼军”李自成,被洪承畴打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

但因为前一年清军两路南下,崇祯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走勤王,让李自成残部得以保存。

许多人在读明史的时候,不断地感叹,清军和农民军好像心有灵犀一点通。每当农民军处于穷途末路的时候,清军就入寇,拉他们一把。

崇祯十三年,当崇祯划拉了几乎最强的野战力量,在锦州要和皇太极整个你死我活的时候,李自成再次雄起,开始了灭明的伟大征程。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李自成

如果毛文龙不死,如果大明能给毛文龙绝对的支持,后路不保的大清,绝没有可能入寇大明,最起码规模不会那么大。

毛文龙用他的死,证明了这一点。

人们在为袁崇焕两次和宁远有关的大捷欢呼叫好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毛文龙的作用。可能是因为英雄必须完美,可能因为毛文龙是武将,所以宁远大捷、宁锦大捷,都是全力突出袁崇焕的光辉形象。事实上,在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袁崇焕之所以没有被围困致死或者投降,取得了两次所谓的大捷,都是是因为毛文龙及时发动了对后金的攻击。怕被抄了后路的后金,以及后来的大清,只好撤退。

从这个角度来说,毛文龙是袁崇焕的救命恩人。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杀,可见袁崇焕有多么的卑鄙无耻。

把毛文龙和宁锦防线放在一块比较一下,更能凸显毛文龙存在的意义。

宁锦防线和毛文龙同时存在的时候,后金或者大清的几个战略目标,入侵大明、征服蒙古、消灭大明的野战兵团等,一个也没有实现。

毛文龙死了,宁锦防线安然无恙的时候,大清实现了以上所有的战略目标。

毛文龙的伟大和袁崇焕的无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可以证明

直到现在,在丹东大鹿岛上,崇祯元年所立的石碑上,依然刻着毛文龙的铮铮誓言:指日恢复全辽,神色苞孕于此,吾侪赤心报国,忠义指据于此。

对比一下袁崇焕五年平辽的牛皮,谁更伟大,谁卑鄙无耻,一目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