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因儒家一統都以孟子說為正統,你認為呢?

西園青藤下


一、人性的光輝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把他追封“亞聖”。

”性本善“的始祖就是孟子。孟子的最核心觀點就是: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確是無疑,他提出“性善論”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1、性善的根本在於心善,孟子認為人都有仁義禮智的善。

2、道德品質之所以各有差異,惡之所以出現,是由於後天的環境影響了人的善良本性扭曲。

3、道德觀念是人的本性固有的仁義禮智,這種“善念"從內心擴展出來的結果,道德良知要往內求,而不是向外導尋。

孟子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發現了人性的光輝點,即每個人有善良的一面,只要我們在一個良好的環境努力培養,就能獲得善良遠離罪惡。

二、人的本惡

荀子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

荀子駁斥了孟子的“性善論”,他認為人生來就固有各種慾望,任由其發展則必然引發惡的本性。

因為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性本善”,天生就已經是很好的人,所以後天就沒有動力去改進自己了。正所謂“物極必反”,一旦人認為自己已經很完美了之後,往往就會得意忘形,從而放縱自我,只顧享受,不加節制自己的慾望,不守禮義,結果反而是在給社會添堵。

荀子在目睹這種情況後,認為“性本善”就像一個魔咒一樣,在毒害世人的思想。

有感於此,他提出了“性本惡”的觀點,這當中有兩層意思。

1、荀子認為如果僅僅從人的天性來看,其實“性本無善惡”。但是,如果一個人後天不好好學習禮義這些知識,就會很容易被不好的東西所汙染,從而變成惡人,這也是他為什麼會寫《勸學》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2、荀子認為從人性來看,人性都有比如“貪嗔痴慢疑”這些弱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還去提倡“性本善”,其實就是在誤導大家,讓大家以為自己沒有弱點。

人一旦覺得自己沒有弱點、不需要去改進任何東西之後,也就沒有了要“獨善其身”的追求,就會不知道自己這輩子活著是為了什麼。

這樣一來,人的價值觀就會很容易被扭曲,反而走向另一個極端,變成一個大惡人。

荀子正是因為目睹了很多這種走向反面極端的例子之後,深感“性本善”這種思想對人的毒害,所以他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荀子認為,人如果能意識到自己生下來就有很多缺點,並通過後天學習慢慢改進這些不足,最終是有機會成為“至聖”的。

在他看來,以這種不斷改進自我的方式活著,才是人活著的最大意義!

無論是孟子的人性本善,還是荀子的人心本惡,我們都要認清一點,即人是環境的產物,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生有各種慾望,無約束髮展和膨脹必然導致惡果,若以禮儀加以教化則可以成為善。善惡處於在變化之中,你多年前認定的一個好人,可能在多年以後就會變成一位噁心。對於人性,我們要用辯證發去觀察,善惡在隨時變化,社會進步快,人性的思想也隨著地位,環境在變化,我們每個人都有善於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盼望著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善良的一面與人相處,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


李啊啊呦耶


我覺得說人性本善、人性本惡都有片面性。人性某些時候表現為善,比如匡扶正義,扶助幼弱;某些時候表現為惡,比如貪圖便宜、佔有比別人更多等。

而且善惡也是人為定義的。定義者的觀點立場不同,也決定著善惡的標準不同。尋找普世公認的統一的善,是否存在?假如存在也不一定是人性的與生俱來,而是後天教育的結果。

因為人與生俱來的不是善,也不是惡。與生俱來的是生存本能,是慾望。是食物的慾望、物質的慾望和性的慾望。慾望無限制膨脹就發展為惡,慾望受到有限度地剋制,使之符合與他人共同生活的要求,就是善。但是慾望受到無限度地剋制,就不是善,而是成為不思進取,不求上進,就成為惡了。所以“滅人慾”就不是“存天理”,而是違背天理,是“違天理”。“存天理,滅人慾”限制了人類社會的正常發展。

而且對善惡的定義很重要。除了意識之外,尤其在社會制度上的善惡就會有爭議,比如認為必須規定尊守統一意志和認為必須發揮每個人的天資天賦,是對立矛盾的關係,規定哪個是善才對的呢?

所以善惡定義也是有條件的。有條件限制的善惡,就不是絕對的善也不是絕對的惡,是適合某一時代和某一環境的善和惡。永世不變適合任何時代“人性善”、“人性惡”是不存在的。


淡淡一掬水


關於人性本善,人性本論,孟子已經論述得相當精闢。到了荀子的時代,禮樂崩壞達到了極點,列國混戰達到了極點。可以這樣說,當時是哀鴻遍野,屍骨遍地。尤其是長平之戰後,數10萬大軍被屠戮被殺害。這使得群主對孟子人性本善的理論有所懷疑。於是荀子便發明了人性本惡學說。關於人性本惡論尋址,也已論述得相當精闢。

就以孟子和荀子的論述來說,不容我輩置喙的。所以我就撇開他們的論述,由我自己來說說吧。

我認為人性是具有兩面性的。善惡都是人性不可缺少的一面,人性本來是善的。人性本來也是惡的。何為人性,便是人生來的本性。既然是百姓,那麼我們在平常的時候很難看得出來。

但是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便可以看到人性是善的。那些犧牲的革命先烈們,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那些捨己為人的英雄們。他們在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之時,從來沒有動搖過一下。這足以說明人性是大善的。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在中他們災害以及面臨死亡的時候,人性又是邪惡。比如在歷史上的很多時候,都出現過人吃人。父母是自己的兒子。哥哥是自己的妹妹。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有人為了財寶,為了財富,可以出賣一切,為了自己的慾望可以出賣一切,為了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可以出賣一切。

所以我認為人性是善惡的統一體。人身上有多少善良的閃光點,就會有多少邪惡的陰暗面。但是在善與惡勢力同等的情況下,我們怎樣追求真善美,遏制假惡醜呢?那便是靠大眾,靠社會。一個人的善不是善,整個社會的善,便是大善。一個人的惡不是惡,整個社會的惡才是惡。

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心裡充滿光明。便可以弘揚整個社會的善。






舊事舊人歷史說


人的本性,善,與惡,始初本來一體兩面,沒有好壞之分,問題是要搞清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略為深思一點都,我們把這個善分晰一下,這個善也不同的各種,局部善,(下級善)中部善,感覺善,上部善,呈現善,广部善,皆行平等善,所以善也是有生命體,和無生命體,是不能混為一談,而在人肯定談有生命體的善,而惡的顯現也是這樣產生,只是雙方覺受的,勝與負的多少,承受才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比如在東漢年間,王莽串漢十幾年,就有七次改換貨幣,弄得百姓沒有生存的希望,終而被人民推翻,如果說其當時執政,是九五之尊之體,而被同姓的殺豬之人把他殺掉了,這能定誰是惡,但然肯定是惡天下,惡君王莽之惡,不能把殺豬的用現在法律去說,不管怎麼樣你不能殺人,非是不清之流也有可能指為殺人大惡,而這種惡可能在某些時候人人都願去做,雖說愚下從小敬賢習儒,習道,不以現今而論,確有不少本人也不敢苟同,一句話千百年仍在閒談,還不明白善,惡,一念而生,久談更屬無聊。


龍書335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我想說人生來就是多面性的,善惡共存。

我是南風償,如果你也同意我的觀點,歡迎關注轉發。

這善念和惡念刻在我們的基因裡,世世代代的遺傳下來,隨著我們的血液流淌。

隨著我們的血液生生不息的人性,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趨利避害。這些趨利避害的本性左右著人性的善惡,給出形形色色的表現,讓我們在生活中連連驚歎人性本惡,人性本善?!

1、人性本惡,一有機會機會露出猙獰的面目。

最近各種校園欺凌案件懲處不窮,對人施害的孩子遍佈各個年齡段,大學、中學、小學,甚至到幼兒園。這兩天爆出的鹿寨校園欺凌案件中,打人的6名女同學談笑自如,擠在衛生間輪流煽打一名女同學的視頻,看的人觸目驚心,作為一名陌生人,都想出手去懲治那些惡霸!

小小年紀,竟能如初邪惡,試問如果站著的是一個彪形大漢,手握尖刀,那些打人的女生還敢動手嗎?

同樣的事情,二十年前也發生在我上的中學,只不過那個時候是大多是男孩子打男孩子,劫要糧票,飯票。這種行為持續了很久,校長老師都知道,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一個生物老師的出現,徹底結速了這種噩夢。

那個時候,生物老師剛剛畢業,年輕氣盛,他拎著那些劫票的學生,丟到牆邊,一頓拳打腳踢,打得他們服服帖帖。從此以後,他們乖乖上課,再也不敢劫人飯票。

所以,惡念的瘋狂生長和表現,只不過是看準了對方的軟弱可欺,勢單力薄。

2、人性本善,我們生來自帶善念。

鄰居家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捧了一隻死了的小雞仔嚎啕大哭,哭的真誠而激烈。沒有人會懷疑一個孩子的感情,也沒有一個成年人會為了一隻小雞仔去哭泣。這就是人的善念吧,生來自帶的善念,在生活中不自覺地就會表現出來。

3、人性趨利避害,善惡之念多受後天環境的影響,需要加以教育引導。

人性的善和惡,相輔相生,他們在人類的身體裡進行著激烈的搏鬥,此消彼長。

惡之於人就像癌細胞,健康人的身體裡也生長著癌細胞,只要有機會它就拼命地生長來,試圖來控制人的身體。

為了我們自身的生存,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鍊身體,保持軀體的健康。

為了人類的生存,為了人類社會的健康和文明,我們需要控制那些天生的惡念。對於惡念萌動的群體要利用一切條件教育,引導。

那些已經被惡念控制的群體,就像被癌細胞吞噬的組織,必要的時候需要強制手段剔除,才能挽救身體的健康,挽救社會的健康。

所以,人性本善,也本惡,人類天生的善惡共存。我們需要時時引導善念多施善行,控制惡念避免惡行,我們才能擁有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南風償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因儒家一統都以孟子說為正統,你認為呢?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

性善與性惡,在千百年的爭論中,孟子的觀點以壓倒性的優勢而佔據上風,成了正統。

然而,正統歸正統,片面歸片面,不會因為其正統的地位而改變其片面的屬性。

說句老實話,把人性簡單地歸為性善與性惡,非此即彼;恰似“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地看廬山一樣;亦如面對“金銀盾”,兩個將軍圍繞“金盾”“銀盾”各執一詞的爭論一樣;只因站在各自的立場,看不到對方所看的情形罷了,其實兩者都片面。

因為人性本身,有善也有惡,有惡也有善;正如花草樹木,有香也有臭,有臭也有香。

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英國培根在《論學問》一文中強調:

“人的天性有如野生的花草,它們需要學問的修剪”。

就是說,人的天性就像花草一樣,不同的文化修剪出不同的性情。

舉例而言:法國文化修剪出法國人的浪漫,美國文化修剪出美國人的張揚,俄羅斯文化修剪出俄羅斯人的戰鬥性,日本文化修剪出日本人的狼性等等。

相比之下,我更贊同培根的觀點,能全面地概括人的共性!




傻吃悶睡871


孔孟言人性本善,雖然荀子也是儒家代表,但是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到底是孔孟說得對,還是荀子說得對呢?其實從後來儒家思想的流變完善看,孔孟與荀子說得都對,都不全對。

孔孟言人性本善是從人的精神需求或者說社會屬性出發的。荀子說人性本惡是從人的物質需求或者說自然屬性出發的。

人類作為高等動物,有其高等的一面,即人的社會屬性,或者說人類的本質屬性,即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精神需求屬性,即人的“人性”。孔孟認為是“仁”愛,即人人皆有惻隱之心,人人皆有善念,人人需要愛人,也需要被愛。同時,人作為高等動物,也有人的自然屬性,或者說人的基礎屬性,即人與其它動物相同的物質需求屬性,即人的“獸性”。荀子認為人人皆有動物的物質需求,皆會追逐物慾,在追逐過程中,會迷失自我,失去人性的光輝,利令智昏,自私自利,為非作歹,人性本惡。

其實人作為高等動物,既具有高等的一面,即“人性”的一面,善的一面;也具有動物的一面,即“獸性”的一面,惡的一面。人既具有社會屬性,精神需求的一面,也具有自然屬性,物質需求的一面。人性是“善”“惡”共同體,就看在什麼狀態下,如何表現的問題。所以後世儒家心學代表王陽明才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炎運宏開


這個問題並不難分辨。人類社會總在‘善’與‘惡’之間存在。孟子的人性本善是對人類以道德社會為主體的人生之性是善,而不是惡。

而荀子說的人性本惡,是針對有些人不按照道德社會主體辦事,而是以破壞社會的猙獰面目出現,若是手握政權,可以使社會倒行逆施,社會發生動亂,這個時候人性就會完全以‘惡’的性質出現殺戮行為。如日本侵略中國大屠殺就是‘惡’的人性表現,日本為什麼殺人無數?日本為什麼以殺人作為他們的‘政績’?一句話就是人性‘惡’在日本的心理是永遠的‘善’,日本的劣根性就是‘惡’。

一個‘善’的人,在被‘惡’勢力欺負的時候,人性的善,就會維護自己,就會抵抗‘惡’。這就是善永遠與惡對抗,是不可調和。

人性惡,指的是惡人具備天性的惡。而人性善的人具備天性的善。這就是孟子與荀子之間的差別。

而人性的‘惡’體現在很多時候的表現對社會有害,特別是過度自私,超常私慾,無限貪婪都是人性‘惡’的表現。當這些表現演變為極度貪婪,都會造成對別人的侵犯和打擊,有的因謀取不正當利益直接殺人。集體,家庭,國家毫無例外。


笑著看西方


這是兩個層次。

大我和小我。

孟子的人性本善:是指人與生俱來的超越的天性。

也就是說:看到一個孩子要掉到井裡,第一念一定是怵惕惻隱之心。一定是想救。

這一念,是沒有小我的。這就是人性本善。

如果這第一念,是非常高興又死了一個,那就是人性本惡。

所以人性本善是不可辯駁的。

從了這第一念,直接發生行動。這就是堯舜性之也。由性善直接發出行動。

但是人有小我。第一念起來,是無我的。之後就會想到:萬一被訛了怎麼辦?萬一自己也掉下去怎麼辦?……

這就是孟子說的:從其感官的小我。也就是王陽明說的:隨軀殼起念。

克服了這一念頭,也去救了。這就是:湯武反之也。

也就是說:孟子老早討論了性惡。並不是孟子不知道人有惡的這一面。

孟子的性善,跟性惡,並不是一個層次上講話。


東萊國學


孟子唱紅臉,荀子唱黑臉,其實他們的共同目標是讓人向善成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荀子的思想比孟子要深刻要現實,荀子在學術上、在官場上的成就也比孟子要高,他的批判精神也要高於孟子。但是孟子成了亞聖,而荀子沒有。荀子不僅沒有成為亞聖,相反在他身後,卻評價不一。

在荀子去世後,對他的評價就開始了。有人認為他不如孔子,荀子的弟子們認為,荀子超過孔子,他的學說足以成為天下的榜樣。西漢的劉向對荀子推崇有加。

但是到了唐朝之後,韓愈的出現,改變了對荀子的崇高評價。韓愈是孟子的粉絲,他說孟子才是一代醇儒,而荀子則是“大醇小疵”。

宋代理學的主要思想是孟子的心性之學,所以包括程頤程顥朱熹在內的學者,抬高孟子而貶低荀子。他們認為荀子簡直就是儒家的破壞者,因為他主張性惡論,因為他培養出了韓非子和李斯這樣的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弟子們還讓秦始皇焚書坑儒,這樣的行為簡直就是數典忘祖,連一貫開明的蘇東坡都大罵荀子。

總之,荀子在唐朝韓愈的批判下,在宋明理學哲學家的眼裡,荀子根本與儒家就不是一路人。

歷史終究是歷史,荀子對儒家學說所做出的貢獻,是誰也無法抹去的!

下面,請跟著好玩的國學,梳理一下荀子在儒家學說的發展史上,做出的偉大貢獻。

首先,荀子極為冷靜地提出了性惡論的理念。這個理念與他的師兄孟子針鋒相對。荀子認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生之所以然者”。人一生下來,就要吃飯,冷了就要穿衣服,累了就要休息,這是自然而然的。這是屬於人的本能的範圍。而這種天然地對物質和慾望的本能追求,與社會規範和秩序是相矛盾的,因為要是按照人的本性發展下去,就必然要爭奪生活的物資,社會就會起爭鬥。

所以,一個和諧的社會,必須要遏制人性的這種惡。首先就是要加強文化道德教育。其實荀子和孟子一樣,都認為人是可以變好的。孟子認為要尋找自己的內心,要人加強道德修養返回自己的內心,發現內心的善,這樣的話人人都能做堯舜。而荀子認為,雖然人性是惡的,但是通過後天的教育,可以遏制人性的惡。從這個邏輯出發,荀子高度重視教育和後天的道德培養。我們可以說,孟子和荀子的手段不一樣,但是他們要實現的目標是一樣的。孟子像媽媽苦口婆心,而荀子則像嚴厲的爸爸,要求人們要好好學習,並通過各種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禮儀,來限制人的行為,不讓他們有機會放縱自己,從而也達到向善向上的目的。

第二,既然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但還要受到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那麼在邏輯上,必然得出後天的環境和經驗對人性的改造其則決定性的作用的結論。荀子認為,通過人的主觀努力,“其禮義,製法度”,轉化人的“惡”性,則“塗之人可以為禹”。這個思想更加進一步地必然推導出用法律治國的思想,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兩個最優秀的弟子,韓非子和李斯,沒有成為儒家弟子,而是成為著名的法家思想家的原因,這也是後來的儒家學者,詬病荀子的原因。

第三,在國家的治理方式上,荀子與孔子和孟子大為不同,但荀子的治國理論,很顯然更符合實際,而不是流於理想主義和幻想主義。孔子提倡以德治國,孟子主張仁者愛人以王道來王天下,這在本質上仍然是以德治國。

而荀子認為,既然人性是惡的,你給人講道德,絕對不亞於對牛彈琴,所以要遏制人的慾望,必須用禮。在治禮的過程中,不能只顧及人的慾望,而要讓物與欲兩者相持而長,在物質的增長和慾望的增長之間保持平衡。荀子的禮,不僅僅帶有道德上的軟規範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禮還帶有某種強制性,這樣就逐漸地由禮入法,所以荀子的理論後來轉變成法家思想,後來被人認為他的思想,基本上是帝王之術,這是荀子思想的內在邏輯發展的結果。

荀子的地位不高,或者說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怪韓愈。韓愈是個正宗的儒家學者,他一生以振興儒家接續道統為己任。他把孟子樹立為孔子之後的繼承者,抬高了孟子的地位,為孟子後來成為亞聖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看低荀子是錯誤的。在韓愈之後,宋明理學家們攻擊荀子,主要是在他的性惡論上。

我們知道,中國儒家的發展,後來是兩個方向,一個是以孟子為主要傳承的內聖之道,另外一條就是以荀子為首的外王之道。唐宋元明清的儒家學說,基本上走的是孟子的內聖的路子,所以荀子的地位就不高,甚至被擠出了儒家道統的大門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