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民族之卡尔梅克:中间忽然横生变故

斯大林看到蒙古军团这么能打,高兴极了,心想,我们多整点吧,他们一定能帮我打更多的胜仗。但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

讲这个意外之前,先说一下,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的首都名叫阿斯塔纳。在中亚,有好几个名叫阿斯塔纳的地方或者城市,我奇怪过,为什么大家都争着用着一个名字呢?那一次到了和田洛浦县,该县文广局的工作人员热依汗古丽告诉我,在维吾尔语中,“阿斯塔纳”就是首都的意思。后来我查找资料,原来,在中亚各语种中,“阿斯塔纳”都有首都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些中亚人懒得给城市取名字,既然那座城市是首都,就直接叫首都吧,根据发音翻译成汉语就有了那些雷同的“阿斯塔纳”。

卡尔梅克的这座“阿斯塔纳”在1942年遭到德国南方集团军的攻打。攻打也就算了,德国人采取了攻心战术,他们抓住了蒙古人游牧为生的特点,告诉他们,我们可以给你们拆除苏联那种集体化农庄,恢复你们的放养牛羊的生活,并且为你们在原有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蒙古人的长老们一听,这画饼不错啊,如果建立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主了,而且以我长老的地位,估计在国家里不是宰相也是工业信息化部部长吧。于是,在德国人的再三说服、再四许诺之下,耿直豪爽、没有什么心眼的卡尔梅克人相信了,其中的三名长老宣布归顺了德国。这也是他们终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这个闭塞的地方,不知道世界大事的缘故,假如他们上上网、看看新闻联播之类的,知道法西斯犯下的灭绝人类的罪行,恐怕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们说死也不干了。

三个长老本着建立新的蒙古共和国的美好梦想,主动给纳粹组建了一个团又一个营的部队。这下子可就麻烦大了,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人竟然组织军队帮纳粹打仗,这不但是叛国的,而且是反人道的,这罪名真是要说多重有多重。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气得胡子掉了半边,这是主动投敌啊,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在他的推动下,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给出了最严厉的惩罚:撤销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把卡尔梅克列为叛徒民族,把12万卡尔梅克人迁离故土,流放到西伯利亚、中亚和哈萨克斯坦,一方面分散他们,防止他们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让他们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地方接受惩罚。说起来,很多战争时候对于叛变的人都是用杀头的简单方式处理的,斯大林没有要这些卡尔梅克人的命,恐怕一方面他们人口太多了杀起来费事,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种族屠灭的国际影响。

当时在苏联红军内还有卡尔梅克骑兵团,他们也自然而然成了叛徒,恐怕苏维埃也在考虑解除他们的武器,让他们随着族人一起流放了。而这个时候是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关键时期,苏联红军的120辆坦克消耗大半,战场上缺少能够快速机动穿插奔跑的部队,卡尔梅克骑兵部队是最适合干这些事情的,但他们就要离开战场,让红军将领们惋惜不已。没有卡尔梅克骑兵团,虽然战事向着顺利的方向发展,但也会多费多少周折、牺牲多少兵力啊。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向斯大林请求保留一支包括卡尔梅克骑兵在内的蒙古部队。这个人名叫戈罗多维科夫,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否还记得这个长长的名字,这六个字代表的是俄罗斯国内革命战争中的卡尔梅克骑兵团团长,后来当过土耳其军区副司令的,他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现在已经退休在家了。不过他的名字依然被人记得,他估计斯大林也还会记得,因此向斯大林上书要求保留一支卡尔梅克骑兵部队。这个时候要求保留蒙古部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就相当于在李世民面前求情把李建成留下来一样,不说冒犯虎威,道理上也行不通。斯大林肯定会考虑,如果这些蒙古士兵向着纳粹,在我的城市里跟敌人来个里应外合,那我不吃很大的亏?幸运的是,斯大林的确还记得他,信任他,在他以脑袋担保之后,特别是其他苏军将领告诉了斯大林战场上克尔梅克骑兵部队能够派上很大用场之后,斯大林同意了戈罗多维科夫,保留了蒙古部队,但是人数限制在2000人以内。

一年多之后,戈罗多维科夫在原有卡尔梅克骑兵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卡尔梅克骑兵团,这个骑兵团包括大量的卡尔梅克人。这样,卡尔梅克重新走上了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战场,成了正义力量当中的一支。身穿上将制服的戈罗多维科夫亲自担任卡尔梅克骑兵团团长。戈罗多维科夫为了蒙古人的荣誉不辞辛劳、不怕危险,也博得了蒙古士兵的尊重,他们叫他“奥卡汗”,把他放在了大汗的地位上。不过在这里,这个称呼恐怕更像对父亲或者兄长的称呼,而不是称呼部落统治者。

作为成吉思汗的子孙,“奥卡汗”将军很懂得如何利用所有蒙古人的偶像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他们用马鬃制成缨和穗绑在长矛和大刀上,用作成吉思汗的灵旗。这种灵旗名叫苏尔德,每到一个地方,扎营的时候,他们就把苏尔德插在营帐入口的地方,表明这里是卡尔梅克骑兵团。那时候的人们远远不如我们今天的读者那样一个个知识渊博、绝顶聪明,他们很迷信,他们认为,苏尔德迎风飞扬的时候,就能捕捉腾格里(上天)赐予的力量,人们拿上装饰了苏尔德的武器,这些力量就会传递给自己,让他们力大无穷。很显然,自信力大无穷的人,上战场的时候肯定就会信心十足,勇往直前。这种观点一定是善于攻心的戈罗多维科夫想出来并且传播给大家的,这是一种蒙蔽人的思想的方式,但有时候还真的会起到巨大的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士活着的时候,他的命运和苏尔德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苏尔德存在,他们就会存在;战士死了,他们的灵魂会附着在苏尔德上面,给后面的战士以力量。

不管是迷信也好,还是信念也好,反正卡尔梅克骑兵团的确生机勃勃,斗志昂扬。在这场空前惨烈的保卫斯大林格勒战斗中,在这场前后伤亡人数都超过了200万人的绝世大会战中,2000人的卡尔梅克骑兵团也许不那么起眼,但他们勇往直前,在战场上鼓舞着兄弟部队的气势,给敌人以有效打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