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詩很多,有諷刺、有批判、有同情。但沒有任何一首,能像白居易的《長恨歌》這樣……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50年後的機緣

白居易出生時,"安史之亂"已經過去了17年。硝煙已散,激憤冷卻,悲劇正在被人遺忘。

在白居易的成長過程中,大概很少有人跟他提及這場戰亂,以及在這場戰亂裡天人永隔的楊貴妃與唐玄宗。

就這樣來到了白居易34歲這年,此時已是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距離"安史之亂"51年之久。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電影《妖貓傳》——黃軒飾白居易

這時的白居易,在陝西周至縣任縣尉。有一天,他來到縣內的仙遊寺遊覽,同行的還有好友陳鴻、王質夫。

他們聽當地百姓閒聊天兒,聊的正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往事,原來楊貴妃香消玉殞之地就在這一帶,在距離仙遊寺不遠的馬嵬坡。

當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和一眾皇親國戚,在禁軍護衛下逃離長安,前往四川避難。行至陝西境內的馬嵬坡時,軍隊譁變,將士以紅顏禍水、奸佞誤國為由,要求唐玄宗賜死楊貴妃和宰相楊國忠,否則軍隊將不再向前。無奈之下,唐玄宗犧牲了心愛的楊貴妃。三尺白綾,在馬嵬坡挽了一個死結,終結了一場絕代風華。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皇家本不該是產生愛情的地方,可他們曾在皇宮裡恩愛地生活;政治爭鬥本不該讓女子成為犧牲品,可楊貴妃卻慘死於馬嵬坡下,死前,她和唐玄宗都聲淚俱下……這些故事,讓白居易、陳鴻、王質夫深深感慨、深深嘆息。

王質夫覺得,像這樣的事,如果沒有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消沒,於是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

他希望白居易將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凝結成能永世流傳的文學作品。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就這樣,白居易創作了敘事詩《長恨歌》,用至誠至美的文字,串聯起他所知道的歷史、和聽到的民間傳說,在這個故事逐漸被人遺忘時,把它推上了中唐的"熱搜"。

與此同時,好友陳鴻也創作了《長恨歌傳》,內容與《長恨歌》一致,但體裁為短篇小說,可視為《長恨歌》的白話版本。

不是批判不是同情,是共情

在50年後重寫當年的故事,還是自己未曾經歷的,怎麼寫才能打動讀者?

在陳鴻《長恨歌傳》裡,有一句話是:"欲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者也。"這應該是他和白居易創作的初衷——為了"懲尤物",告誡後來人切勿讓美女誤事、誤國。

可我們發現,在白居易的《長恨歌》裡,只有第一句遵循了這個初衷,提到"漢皇重色思傾國"。而往後,他越寫越偏離了這個初衷——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電影《妖貓傳》——張榕容飾楊貴妃

《長恨歌》偏離到了"情"字上,寫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同時讓讀的人產生了一種"共情"。

所謂"共情",就是同理心,是能對別人的生命經驗感同身受。讀《長恨歌》,會覺得身為作者的白居易和身為讀者的我們,彷彿都身處唐玄宗和楊貴妃身旁,跟他們一起經歷了這場曠世絕戀,於是便理解了他們在這場戀愛裡的無法自拔、無可奈何。

白居易是怎樣做到"共情"的?我覺得,因為他做到了四點。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第一,《長恨歌》的重心不是寫史,如果寫史,就需要批判的目光,而批判是不能感人的。

歷史上的楊貴妃,先嫁給了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成為壽王妃,後來被唐玄宗搶了過來。這真實的歷史是一段"不倫戀",所以白居易將這個情節去除了,他單純寫了一個男子被美人驚動後的專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你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唐玄宗,和從美學的角度去看他,是不同的。

從歷史上看,他有很多值得批判的地方。為了給楊貴妃運荔枝,他不惜勞民傷財——"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他醉心於楊貴妃的歌舞,不理朝政,叛軍都快攻進長安了,也未曾防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但如果從美學的角度去看,他對喜歡的女子真的很寵愛,而且還很浪漫。他能給的一切,他都想給她,溫暖的華清池、珍貴的金步搖……他想時時刻刻跟她一起,所以覺得春宵苦短、不想早朝;後宮三千,他只寵她一人,並且愛屋及烏地照顧她的姐妹兄弟。

白居易就是從這些美學角度,去刻畫他們的愛情——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

第二,別人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往往忽視細節,白居易卻很注重細節。

從"楊家有女初長成",到她很美,"一朝選在君王側",再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得到了皇帝寵愛;再然後,賜浴華清池、承恩澤、雲鬢花搖地打扮起來,到"芙蓉帳暖度春宵",君王沉溺於她的美,不願意去上朝了;他就想看著她,看她輕歌曼舞,怎麼也看不夠。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白居易用這些細節,將他們的愛情一步步推進,當我們跟著這些細節一路走過來,似乎也對"從此君王不早朝"有了一些理解。因為每個人可能都有類似的感受,你一旦發現美、感覺到美的時候,就會沉溺,會眷戀那種美,就好比女生對一個漂亮的包,男生對一臺炫酷的跑車。

並且,唐玄宗前半生功業彪炳,締造"開元盛世",當他作為君王的部分滿足了,就想追求生活裡的那個部分。他在中年以後碰到16歲的楊貴妃,被她的美好驚豔,想在她身上抓住青春的激情,所以這場戀愛才一發不可收拾,這是一種人之常情。

畢加索在70多歲時,認識了朋友的女兒、16歲的安吉拉。當天,畢加索就給安吉拉畫了一張肖像素描,還寫下"致Angela Rosengart小姐"。畢加索至少五次為安吉拉畫了肖像,安吉拉說:"忍受畢加索的目光是一個難以置信的經驗,畢加索好像要用眼睛盯著我,把我吃掉了。"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安吉拉在畢加索為她繪製的肖像前

唐玄宗也是這樣,在遇到美好的那一刻,他忘了自己的年齡和身份。所以他不想早朝,他不顧朝臣反對寵信整個楊氏家族,這就是他的無法自拔。當我們跟著《長恨歌》走到這一步,會發現無論是白居易還是我們,都是能理解這種生命狀態的。

第三,"馬嵬坡之變"裡,唐玄宗犧牲了楊貴妃,保全了自己。這裡的他,應該受到諷刺的,可白居易再次挽救了唐玄宗的形象——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

至少你還看到,他"掩面救不得"的心痛和無奈,感覺到這個皇帝還是有他的深情,他是真的沒有辦法,因為這是一場突然的政變。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電影《妖貓傳》——張魯一飾唐玄宗

在之後入蜀的路途裡,風蕭索、日無光,這不是風景,是他失去楊貴妃後的心情;到了四川,"蜀江水碧蜀山青",那麼好的山水,但唐玄宗都看不到,他的心被"朝朝暮暮情"填滿了,看到山水傷心、看到月亮傷心,聽到鈴聲也傷心。

如果沒有白居易的這些詩句,我覺得唐玄宗在歷史上的形象,應該比現在我們認知的差很多,也不會成為影視劇裡的男主角。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但白居易用他的處理,為唐玄宗爭得了一些理解。白居易也不是同情他,同情是什麼樣?

是像李商隱那樣:"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李商隱說,做了四十多年天子又有何用,危機時刻還不如個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尚且能保護自己的媳婦。

李商隱這種是同情,是置身之外,做出評論和反思。白居易不是,他沒有置身事外,他是帶著我們去經歷當時的情景:

六軍威嚇,他一個從皇宮裡逃出來的皇帝,只能指望別人保護,哪還有能力保護楊貴妃?是白居易讓我們理解了這種心情。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第四,寫完"馬嵬坡"之變、楊貴妃香消玉殞,《長恨歌》沒有就此結束,後面補充的"回宮"和"夢尋"情節,使《長恨歌》的情感達到鼎峰。

平叛之後,唐玄宗回到長安、回到皇宮,他發現,哪兒哪兒都是楊貴妃的影子——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皇宮還是那個皇宮,可是"芙蓉如面柳如眉",所有的花、所有的柳條都成了楊貴妃的幻化。當你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會發現身邊所有東西都和她有牽連,白居易真的把思念之情寫得很好。

"孤燈挑盡未成眠","翡翠衾寒誰與共"。孤燈燃盡了,他也睡不著,當年一起蓋過的翡翠色被子,如今能跟誰一起取暖?

寫到這裡,白居易讓我們覺得,唐玄宗已經不是一個帝王了,他只是一個可憐的老人,一個曾經有過繁華的老人。我們讀的好像也不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了,而是在讀我們心裡對一份真摯感情的相信。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然後,白居易讓一個道士出場,幫助唐玄宗做了一場夢,夢裡有一座仙山,仙山裡住著"仙逝"的楊貴妃。你會發現,之前白居易一直是從唐玄宗的主觀來寫,是活著的唐玄宗思念已逝的楊貴妃;可是在夢裡,變成了楊貴妃的主觀,這使唐玄宗的思念得到了回應,其實也是回應了讀者的期盼——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

夢裡的楊貴妃衣袂飄飄、梨花帶雨,彷彿還是當年跳霓裳舞時的穿著。她來到唐玄宗身邊,

"含情凝睇謝君王",這個"謝"字讓人動容。

她可以怨恨的,怨恨唐玄宗當時沒有救她,可白居易讓她說了"謝"字,好像一生中得到過那樣的寵愛,她就心滿意足了。所以這裡的楊貴妃也讓人覺得很深情,很值得憐惜。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除了感恩舊情外,她還有叮嚀:如果我們的愛能像黃金一樣堅固,那天上人間,終會相見。

讀完《長恨歌》,其實不必堅持詩裡的男子就是唐玄宗,女子就是楊貴妃。白居易好像只是借他們的故事,講了一番人間不可磨滅的真情,即便其中一個不在了,在另一個人心裡,她也只是去了另外的空間——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不必糾結於結尾的"恨"字,我覺得在《長恨歌》裡,楊貴妃對唐玄宗沒有恨,只是愛到深處,才恨這份情無法自主,無法在人間天長地久。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無論"安史之亂"還是"馬嵬坡之變",它們只是歷史的一瞬,但真情卻能永恆,永遠能引起人們的共情。白居易不寫史,他寫情,所以《長恨歌》千百年來不曾被人遺忘,始終光彩奪目。

餘秋雨在《中國文脈》裡說:那場災難曾經疏而不漏地"俘虜"了幾位前輩大詩人,而白居易卻以詩"俘虜"那場災難。

後來的我們對《長恨歌》共情,因為我們也卸下了內心的層層防備,讓這段愛情直抵內心,被它俘虜。

人性化的情感邏輯,讓這個故事進入了審美領域。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也是“情中人”

一個不曾經歷"安史之亂"的年輕人,以自己的目光抒寫了這場災難,和這場災難裡的愛情,但我覺得,他寫得比誰都好。

我常想,白居易為何能與唐玄宗、楊貴妃共情,進而也讓我們共情呢?直到有一天,知道了白居易和湘靈的故事,才明白,原來白居易自己就是那個"情中人"。

白居易童年時,跟隨父母在安徽宿州的符離安居,在那裡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時光,也在那裡結識了鄰家女孩湘靈。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白居易18歲時,寫過一首《鄰女》:"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這說的就是湘靈。

他們相愛,但這段感情遭到了白居易母親的反對。白居易是官僚世家,湘靈卻只是農家女孩。母親逼著白居易外出求學,讓他與湘靈分離。

在分離的時候,白居易寫下一首《潛別離》:"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那種傷心和遺憾,跟《長恨歌》裡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何其相似,只不過一個是生離、一個是死別。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分離後,白居易還寫過一首《寒閨夜》:"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這種徹夜難眠、思念惆悵,像不像《長恨歌》裡的"孤燈挑盡未成眠"、"翡翠衾寒誰與共"?

還有一首《長相思》:"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這就是把《長恨歌》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換了一種說法而已。

公元800年,28歲的白居易考中科舉;803年,被授予校書郎官職,他回到符離搬家,結束了22年的符離生活,也結束了他和湘靈十數年的感情。

再後來,806年,在陝西的仙遊寺裡,他機緣巧合地聽說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於是,他之前為湘靈而作的詩句,都化成影子走進了《長恨歌》。

又過了一年多,白居易放下初戀,奉母命迎娶了同事楊虞卿的從妹為妻。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與其說《長恨歌》是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生死絕戀,不如說,那是白居易對自己十數年初戀之情,絕望的祭奠。

這就是白居易能以"共情"的方式,創作出《長恨歌》的原因。雖然時過境遷,可拋開歷史和政治,只剩下單純的愛情時,他仍然能對"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感同身受,因為這樣的愛情還在世間反反覆覆上演。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這句詩,出自白居易的《李夫人》。人間自是有情痴,如果不曾相遇,也就不會有後來的痛苦。

對於無法長相守的感情,白居易始終是一個共情者。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能共情,所以始終鮮活

科學講理,文學卻講情。其實所有能流傳到今天、依然被我們深深喜愛的詩詞,無外乎一個共性——能讓我們共情。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馮延巳《長命女》)

願你長壽安樂,我也身體康健。直到今天,這仍是平凡生活中最深情的祝願。

"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與其空勞牽掛,不如與眼前人執手同行,過好當下。今天的人,仍然有這樣的價值觀。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

每個人心底大概都有一個隱居夢,屋前栽花,屋後種菜,松花釀酒,春水煎茶,餘生足矣。

你看,能共情的文學作品,始終是鮮活的,《長恨歌》也是如此。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大型舞臺劇《長恨歌》劇照

除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長恨歌》也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梨花帶雨。"梨花一枝春帶雨",寫身在仙界的楊貴妃哭泣之時,用梨花的白,寫貴妃的嬌豔,用春雨的顫抖,寫抽泣的動態,形象而動人。後來人們就用"梨花帶雨"來比喻美人哭泣。

故將別語惱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蘇軾《木蘭花令》)

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餘。

(秦觀《阮郎歸》)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長恨歌》還留下了一個經典的意境——秋雨梧桐。"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表現唐玄宗對楊貴妃時時刻刻的思念。到了宋代詞人那裡,"秋雨梧桐"成了一個特定意境,表達離別的悽清。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

憶桃李春風,梧桐秋雨。又還過卻,落花飄絮。

(楊澤民《瑞龍吟》)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元代文學家白樸,創作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這名字也來自《長恨歌》的"秋雨梧桐葉落時"。不僅如此,《梧桐雨》的故事架構也是以《長恨歌》為基礎。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清代劇作家洪昇,創作戲劇《長生殿》 ,同樣寫“安史之亂”、“馬嵬坡之變”的悲劇。“長生殿”的名字還是出自《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即便到了當代,電視劇《唐明皇》、《大唐芙蓉園》,電影《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妖貓傳》……當我們在這些影視劇裡,看到唐玄宗的深情、楊貴妃的單純、他們愛情的纏綿悱惻,應該想到,這裡都有來自於《長恨歌》的迴響。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電影《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劇照

日本人也很喜歡《長恨歌》。日本平安時代的女作家紫式部,創作過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經歷。其中第一章《桐壺》,記述了桐壺帝和一個妃子的愛情悲劇,如果你有興趣看一下,會發現很多《長恨歌》的痕跡。《源氏物語》奠定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你無法否定《長恨歌》在其中的作用。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我還聽一個在日本留學的朋友說過,他有一次看到一個乞討的人,坐在東京的櫻花樹下,朗誦著被翻譯成日文的《長恨歌》……如果不是共情的力量,還有什麼能使它跨越國界,走進日本人的生命。

白居易不僅是在1200多年前寫了一首詩,更是留下了一筆文學遺產。

"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王質夫當年的鼓勵,白居易做到了。

白居易《長恨歌》:有一種感情,叫做“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