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坐骨神經痛是指因坐骨神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痛症。作為人體內最粗大的神經,坐骨神經是一條很容易受損的神經。很多人認為坐骨神經痛是因為椎間盤突出導致的根性坐骨神經擠壓,其實很多坐骨神經痛的病人並非如此。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很多,位於臀部深處的梨狀肌緊繃發炎也是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問題之一。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坐骨神經容易受卡壓的地方有兩點,第一個是在骶髂處,椎間盤導致的卡壓;第二點是在坐骨大孔處,梨狀肌緊張導致的坐骨神經痛。今天我們來了解的就是梨狀肌綜合徵引發的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綜合徵VS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的功能解剖


  • 梨狀肌是位於臀部深處的肌肉,位於臀大肌下面,大概就是平時褲子後口袋處。


  • 肌肉起止點:起點:尾骶骨第二節到第四節前側外緣;止點:股骨大轉子。


  • 功能:梨狀肌收縮時,使髖關節可以做出外轉的動作,並穩定及運動其他臀部肌肉共同維持骨盆和髖關節。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梨狀肌緊繃縮短會引起發炎,其產生的疼痛牽涉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的範圍一致,所以又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其次,坐骨神經離開坐骨孔後行經梨狀肌,當梨狀肌拉傷、受到擠壓、痙攣緊繃發炎時便會摩擦及拉扯坐骨神經,誘發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引起坐骨神經疼痛的原因

  • 梨狀肌損傷可直接壓迫坐骨神經而出現梨狀肌綜合徵
  • 梨狀肌與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發生變異,也可導致坐骨神經受壓迫或刺激而產生梨狀肌綜合徵
  • 由於部分婦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關節發生炎症時,也有可能波及梨狀肌,影響通過梨狀肌下孔的坐骨神經而發生相應的症狀

因此,梨狀肌綜合徵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經痛的常見疾病,女性尤其要重視。


造成梨狀肌綜合徵的原因


  • 肌肉受外力衝擊(如跌坐在地、坐姿時被後方口袋的皮夾壓迫。球類運動突然急停或扭轉骨盆或下肢之動作造成肌肉拉傷。)
  • 不良的走路姿勢、站姿、坐姿(翹腳):可能造成骨盆位移,梨狀肌過度緊繃,漸漸形成梨狀肌慢性發炎。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梨狀肌綜合症症狀


梨狀肌綜合症患者的痛症和症狀以臀部為主,感覺疼痛位置大多較深也可能反射到腳部。反射時主要影響腳部的後方或後外側。一般患者形容症狀為:、針刺、觸電、火燒、有「條筋」拉住腳後方或「蟻咬」等。其他常見痛狀包括小腿外側麻痺或會陰部不適等。嚴重時不能站立行走或行走一段距離後劇痛,要一拐一拐地行。需休息片刻待痛楚減退後才能繼續行走,側睡時轉身會痛令睡眠質素下降。


要有效的評估坐骨神經痛的起因,必不可少的就是特殊檢查測試了。

坐骨神經痛:神經根刺激VS梨狀肌壓迫如何區分


梨狀肌綜合徵一般沒有標準的診斷方式,其診斷原則上屬於排除性診斷,也就是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這種疼痛的狀況,才能下梨狀肌綜合徵的診斷,最常需被排除的是椎間盤病變、大轉子滑囊炎等。


直腿抬高測試(Straight Leg Raise Test,SLRT)


病患在仰臥姿勢下,醫師將患側下肢伸直抬起,當在30°-70°之間有疼痛時,就可能是神經根刺激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


若要排除大腿後側肌群及膕繩肌緊繃所致造成的疼痛,可稍下降至不痛的角度,再將足部背屈,若是可誘發疼痛,代表症狀是神經根壓迫所導致的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一般梨狀肌綜合徵做直腿抬高測試是不會誘發疼痛的。


而在直腿抬高試驗中,不同的角度引發的疼痛又有其特殊的臨床意義,你知道是什麼嗎?


  • 直腿抬高20°附近出現疼痛,一般不呈放射痛,而多為大腿後側的牽扯痛,這是由於在膕繩肌的反射性緊張痙攣所致,一般為雙側性,患側較重。
  • 直腿抬高在30°一40°前出現疼痛,臨床稱強陽性,多為放射性痛,在此角度神經根並未明顯受牽拉而位移,其放射性痛多於神經根周圍嚴重的機械壓迫水腫有關,提示:腰椎間盤突出症處於急性發作期。
  • 直腿抬高60°時出現疼痛,臨床上稱為陽性,此時神經根已受牽扯,若疼痛為放射性起始於腰骶部,即提示神經根受壓;若放射痛起於臀部並出現疼痛弧體徵,必須疑及梨狀肌損傷,可做梨狀肌緊張試驗以證實。
  • 直腿抬高試驗在60°以上出現疼痛,臨床稱弱陽性,若放射痛起於腰骶部,提示神經根輕度受壓;若疼痛起於骶髂關節的牽扯痛,提示骶髂關節病變;若疼痛侷限於髖關節周圍,提示髖關節病變;若抬腿至最大限度,腰骶部疼痛,則提示可能有腰骶關節病變。


梨狀肌綜合徵的特徵和檢查


梨狀肌綜合徵有專一性及特異性較強的臨床檢查,一般病人通常會覺得臀部深處的疼痛,這是坐骨神經痛不常見的症狀,除臀部壓痛外,需配合肌電圖來檢查診斷。


患者在一般正躺放鬆的狀態下,有梨狀肌綜合徵的那隻腳會呈現稍外旋的情況,這是不因為梨狀肌持續緊繃收縮所致。(需先排除下肢術後變型的情況)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Lasegue sign

側躺髖關節彎曲90°,膝關節伸直,按壓梨狀肌可誘發疼痛。


Freiberg sign

被動地內旋髖關節會誘發疼痛


Pace sign

做FAIR測試,會誘發疼痛,成為Pace Sign。FAIR測試的方法是將下肢髖關節屈曲60°、膝關節屈曲90°,再加上髖關節內轉、內收的動作,如果有神經症狀出現或是感到臀部疼痛,則測驗結果為陽性,表示可能有梨狀肌綜合徵。


Beatty test(特異性較高)

患者側躺,患側在上,髖關節屈曲60°,膝關節屈曲90°,患者將患側膝蓋抬離床面,若患者有梨狀肌綜合徵時,臀部深處疼痛會被誘發。若醫師施以抗力,則疼痛加劇。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梨狀肌自我按摩


坐在地上稍微側到患側,或將疼痛那側的腳放在另一側的膝蓋上,在梨狀肌下方放置一顆硬式網球,由起點至止點按摩,放鬆梨狀肌。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梨狀肌伸展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肌肉綜合訓練


坐骨神經痛,到底是梨狀肌綜合徵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呢?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