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如果有人问二战中轴心国到底有哪些,很多人都会回答德日意三国。作为轴心国的代表,这三国在整个二战期间给盟军和占领国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战争和屠杀。但除了这三国之外,还有一些陌生的小国,它们也因为不同的原因,主动或被迫成为轴心国的一员。

这当中以东欧的保加利亚最为特殊,作为亲苏亲德的混合体,它在二战中的表现可谓反复无常,作为国家代表的鲍里斯三世更是当中的代表。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回顾这位“身不由己”的国王的跌宕一生。

一、内忧外患的童年


1894年1月30日,鲍里斯三世出生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的王宫中。他是老沙皇斐迪南一世与皇后玛利亚·路易丝的长子,全名鲍里斯·克莱门特·罗伯特·玛利亚·利尔·斯坦尼斯拉夫·萨克森-科堡-哥达斯基。5岁时母亲玛利亚王后因病去世,在度过了并不温馨的童年之后,鲍里斯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索非亚的男子中学和军官学校成为了他学习知识的宝地。毕业后的鲍里斯还与弟弟一起游历了欧洲多国。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1918年10月3日,老沙皇斐迪南一世在协约国的要求下,被迫放弃皇位流亡奥地利。此时年仅24岁的鲍里斯就这样成为了新一任的保加利亚国王,史称鲍里斯三世。成为国王后的头一件事,鲍里斯就不得不面临割地赔款的战败条件。1919年11月27日,在巴黎郊外的一所市政大厅里,涉及保加利亚的《纳伊和约》被正式签署。根据条约,保加利亚不仅失去了大约十分之一的领土,此外还要赔款22.5亿金法郎,这笔巨款甚至超出了保加利亚年度总预算。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但从那一刻开始,保加利亚政治的动荡正式拉开了序幕。现任首相斯塔姆博利斯基在战后及时调整了外交政策,并对军队进行了精简,还与曾经的“敌国”修复外交关系.....在他的努力下,保加利亚的国际评价有所改善。但这样的改革也触及了民族主义分子和中产阶级的利益,随后他就在一次军事政变中被杀。愤怒的叛军在杀掉他之后,甚至砍掉了他当初签订《纳伊和约》的那只手。最终在多方博弈下,保加利亚的极右翼政党与军队高官掌握了国家大权,复仇的种子又被重新播种在保加利亚的土地上。

在国内各势力争夺政权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作为“虚位元首”的鲍里斯三世此时还在沉浸在开火车和研究钟表的爱好之中。这种看起来“玩物丧志”的举动,却能保住他的性命和王位,在此之前别国已经有多位王室成员死于政治斗争和“意外”。但即使鲍里斯三世如此的谨慎小心,针对他的暗杀行动还是发生了。

1925年4月13日,鲍里斯三世在去采集标本的路上遭到暗杀,虽然本人安然无恙,但司机和同行的植物学家却不幸遇难

;当地一位被暗杀的高级军官的葬礼现场发生了炸弹爆炸,200余人遇难。国王由于晚到15分钟而再次幸免。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此后的日子里,保加利亚政权的各方势力依然在互相争斗,由此引发的血案接踵而至,许多人因此命丧黄泉。直到1926年1月温和派政府上台,此事才暂时告一段落。

二、大权在握,走向专政


1931年,“大萧条”的浪潮也席卷到了保加利亚,在经济危机下保加利亚的国内矛盾也越发突出。两年后一些右翼的保加利亚青年军官建立了一个名为“秘密军人同盟”的组织,随后该组织又与右翼政党“环节派”联合,于1934年5月18日晚发动了政变。新政府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取缔一切政党活动、宣布工会组织为非法、禁止游行和罢工、撤消地方自治、实行新闻检查制度。政变当局宣称应限制国王权利,部分人还主张建立一个法西斯政权的共和国。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鲍里斯三世在政变后不久就变成了一位傀儡国王,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和名义上的军队总司令。但由于此前的两次政变都对王位构成了威胁,因此现在鲍里斯三世开始思考起国家未来的走向,其中保住自己的王位不受侵犯变成了重中之重。1935年,鲍里斯三世利用老军官和年轻军官之间的内讧,迫使倾向共和制的首相辞职,然后迅速取得了军队的控制权。

曾经发动政变的“秘密军人同盟”成员,不是被秘密关押、驱逐流放,就是被入狱处死,长期监禁。推翻之前的政变份子后,鲍里斯三世既没有恢复政党活动,也没有实施宪法。主张在他的领导下实行无党派制度,也就是在此刻开始保加利亚的君主专制政权正式建立。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1935年夏天,纳粹德国的第三领袖赫尔曼·戈林与妻子去东南欧度蜜月,当他们路过保加利亚时,受到了鲍里斯三世等保方官员的热情款待。在宴会上,鲍里斯三世还送给戈林和夫人一枚勋章和钻石手镯作为礼物。也就是从那时起,远在西欧的德国便和东欧的保加利亚重新“走到了一起”。之后,德国与保加利亚的双边贸易大幅度增长,到1939年时保加利亚的进出口总份额中,德国排名第一,成为了保加利亚的头号贸易伙伴。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1936年1月,在出席英王乔治五世葬礼期间,鲍里斯三世对德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和戈林、沙赫特这些“老朋友”见面后,双边的交流范围逐渐扩大。同年8月,在与纳粹领袖希特勒的会见中,鲍里斯三世与希特勒“亲切地交换了意见”。回国后,鲍里斯三世在原本的基础上,又通过一些的改革将国家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左右逢源,蹊跷离世


虽然保加利亚表面上与德国“相亲相爱”,但是小小保加利亚无法独善其身,于是鲍里斯三世决定选择“打秋千”的方式,与周边各国搞好关系,为保加利亚争取最大的利益。在苏联访问时,他不断称颂“苏联的丰功伟业”和“慷慨的援助”。而英法也为了夺取保加利亚的帮助,甚至允许他们自由改组军队,重整他们的军事装备。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对于这一切,鲍里斯三世有着自己的一番苦衷,他曾说:“我的军官团亲德,而我的人民热爱俄国;中产阶级喜欢英法,王后和孩子们亲意大利……只有我和我的议会是拥护保加利亚的。”为了保持保加利亚的国际地位和国家民族独立,在大国之间保持中立才是唯一的选择。

这时的鲍里斯三世一面与德国频频示好,一方面还关注着邻国罗马尼亚的局势:

与保加利亚国情相似的罗马尼亚此时完全倒向了德国一方,时任国王卡罗尔二世完全成为了德国傀儡,开始向罪恶的深渊中越走越远。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一年后,亲德的首相博格丹·菲洛夫上台,不久后罗马尼亚的卡罗尔二世出走国外,保加利亚从罗马尼亚手中得到了南多布罗加的领土,这相当于保加利亚从德国那里得到的一份厚礼。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虽然政府亲德,但是鲍里斯三世一直对加入“轴心国”的意见模糊不定。无论是最早的“三国公约”,还是希特勒向他提出加入轴心国的请求,鲍里斯三世都对此摇摆不定,而同盟国阵营的英国和苏联也通过密信和公开通知的形式反对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阵营。苏联甚至还建议两国签订“友好互助条约”,以便在特殊情况下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1940年11月23日,保加利亚决定加入轴心国阵营,但前提是不向苏联进行宣战。此后德军进入保加利亚境内进行先前的准备工作,虽然美国政府也曾派人与鲍里斯三世密谈,希望其能够保持中立,但鲍里斯三世拒绝了这一请求。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代表在华沙的贝尔维德宫正式签署了加入轴心国的文件。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成为轴心国后的保加利亚,将自己的军队部署到了南斯拉夫马其顿的大部地区,以及塞尔维亚的东南部地区;此外希腊的一部分地区也成为了保加利亚的一部分,由于这些“功绩”,鲍里斯三世也被国内尊称为“解放者沙皇”;经济方面,保加利亚成为了德国的农业附属国,大量的农产品、畜牧业产品、烟草、玫瑰精油从保加利亚源源不断地输往德国本土,而德国将自己生产的工业产品以对等方式输往保加利亚;随着德国在二战中战事越发不利,德国输往保加利亚的工业产品急速减少,反之保加利亚的物质供应逐渐加大。

到1944年,德国与保加利亚的债务已经达到700亿列弗(保加利亚货币);在犹太人的问题上,鲍里斯三世没有对本土的犹太人进行迫害,也没有将其送往德军的集中营。但在占领区,保加利亚却一反常态将南斯拉夫的犹太人送往集中营,这也引起了南斯拉夫人民和地下抵抗组织的强烈不满。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1943年随着轴心国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保加利亚也开始考虑国家未来的走向。1943年8月14日,鲍里斯三世来到德国拉斯腾堡的德军大本营,与希特勒等人进行了3天的会谈。3天会谈中,希特勒曾希望保加利亚派兵抵抗美军、苏军的进攻,但被鲍里斯三世逐条拒绝,最终双方的会谈不欢而散。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1943年8月16日,鲍里斯三世乘机回到索菲亚处理政务。7天后的一个早晨,鲍里斯三世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心肌梗塞,经过几天不停的抢救,1943年8月28日下午4时22分,保加利亚国王,人称“解放者沙皇”的鲍里斯三世抢救无效,在索菲亚的王宫溘然长逝,年仅49岁。

是国家英雄还是纳粹帮凶,来看鲍里斯三世如何在二战中纵横捭阖

他的离世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

美国媒体认为国王在归国途中,在飞机上被内奸毒杀的;英国媒体怀疑是被希特勒毒死;而鲍里斯三世的妻子乔万娜王后也说:“我坚信,鲍里斯不是正常死亡。”此后他的遗体被秘密安放在王宫附近的院子里,90年代政府对其遗体发掘时,只发现了泡在瓶中的心脏,随后国王的心脏于1993年安放在索菲亚的里加修道院中。

总结


虽然鲍里斯三世成功地帮助保加利亚远离二战的战火,但因为他亲德且加入轴心国的举动,以及他对占领国犹太人的迫害,使得他在二战历史上依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即使他的举动是为了保持保加利亚民族的独立,但在战争中他犯下的罪行也无法令众人原谅。

1. 《保加利亚历史:1941-1945》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东欧篇》

3. 《鲍里斯三世:特殊的”爱国领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