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應符合舒適自然的原則

養生樁的原則要求很簡單,即“舒適自然”。王薌齋先生指出:“站樁時既愉快又甜蜜,省力得力增力而舒適”“不思考,不費力,心臟無負擔,大腦得休息”。這正是對舒適自然的具體描述。有些人站樁時,人為地設計多種條條框框,比如“氣”如何運行,怎樣意守穴位等,勢必給大腦、給肢體帶來負擔。在武術或氣功中雖然有行經守穴的練法,但也應遵循自然的法則。否則,將會產生難以糾正的偏差或副作用。採用舒適自然的原則站樁,不但永遠不會出現偏差,而且還可糾正練其他功法產生的偏差。當一個人處於舒適自然的狀態時,會感到身體很輕鬆,大腦較寧靜。松與靜,是一切養生氣功與內家拳法共同追求的狀態。這是因為在放鬆和入靜的情況下,體內極易產生種種練功效應。我們可舉一例,當一個人手提重物登上五樓時,會很不舒服,此時的兩臂、兩腿很緊張,心跳也會加快,心境也會不寧靜。把重物放下後,坐在沙發上休息一下,會感到渾身舒適,其原因是周身的肌肉放鬆了。可見,身體放鬆了,就會感到舒適;反過來講,人舒適了,就說明身體放鬆了,大腦安靜了。“舒適自然”的含義是:當站樁時(以渾元樁為例),如果感到自身放鬆、舒適或很得勁兒,一切就不必管它。此時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想聽音樂也可聽音樂,但不是主張一練功就必須看電視或聽音樂。雖然渾元樁的原則要求是舒適自然,但對初練站樁者、體弱多病者來說,稍站一會兒就會出現胳膊痠痛的感覺,既不舒適又不自然。此時,則沒有必要撐著身體站死樁,否則,就違背了渾元樁的原則要求。在此情況下,可對身體進行調整,使之重新達到舒適自然的狀態。調整的方法有兩大類:肢體調整法和意感調整法。肢體調整法:此法是對肢體的隨意調整。站樁時,如果胳膊累了,可把胳膊放低一些,站成正規或非正規的抱球樁,過一會兒可慢慢上抬至渾元樁;若站非正規的抱球樁仍有疲累之感,可再放低一些變為正規或非正規樁的養氣樁。當腿部有不適之感時,可將一隻腿邁出變為稍息式,使之休息一下,也可依法將另一隻腿變為稍息式。當站著練不適時,也可坐著練。此時,兩手兩臂可呈撐抱式,也可把兩手放在腿上,掌心向上或向下均可。當坐著練也不舒適時,還可按臥式練。如果採取什麼樣的姿勢均不自在,乾脆就不練了。

意感調整法:此法是在保持肢體不變的情況下,進行意感調整。常用的方法很多,在此僅舉三例:

1. 水浴法:想象自身站在溫水中,水深至胸部,溫度適中,全身放鬆,然後體會水的阻力感和浮力感,體會水對自身的毛孔、皮膚、肌肉的衝扶之感,感到無比的舒適與自在。

2. 掛棉法:意感自身骨骼好似大樹之幹,肌肉好似朵朵棉花掛在樹幹之上,然後,體會肌肉像棉花一樣的鬆軟與輕柔,如此可使肌肉產生離骨感。繼之,在肌肉與骨骼縫隙之間可產生暖絲絲、溫酥酥的感覺。這就是內家功夫所指的易筋易髓作用。

3. 放鬆法:有意放鬆自身的身體各部,可先使兩手、兩臂、兩肩、胸部、腹部、兩腿、兩膝、兩腳掌放鬆,然後可使背部、腰部、臂部、兩膝窩、兩小腿、兩腳跟放鬆。以上兩類調整方法可互相靈活應用,即在改變肢體調整的情況下,可任意地使用不同的意感調整法。按照此種調整方法來站樁,任何

人都能力行。即使腿部有病而不能行走者,亦可進行樁功練習。比如有的人久病難以站立,可扶著樹練習,待病情好轉後,再逐步過渡到正規的渾元樁。另外,以此站樁不存在一次站多長時間、一天站幾次的問題,假如還要為這樣的問題而困惑,說明對養生樁的原則要求還沒理解。比如,你計劃站半個小時,當出現不適時,怎樣調整也不行,這一次就不站了;再比如,你每天站樁 3 次,由於受工作、心情、情緒等因素的影響。站第二、第三次時怎麼也站不下去,這一次就取消不站了;或者,你雖然站樁超過了預計的時間,但卻感到越站越好,在時間寬鬆的情況下,也可多站一會兒。

“舒適自然”的另一層含義包括:呼吸自然:即採用自然呼吸法,日久自然而然地過渡至練功狀態之呼

吸,此即為慢、細、深、長、穩、勻、悠的狀態。有不少人在站樁一段時間後,則略有呼吸短促或胸悶的感覺,好像必須要進行深吸大呼才舒服一些,此種情況多為自然呼吸向功態呼吸轉化的一種過渡狀態。此時可適當放鬆胸部,或把兩臂略放低些。眼睛自然:站樁時,兩眼可輕輕目視前方某一目標,也可半睜半閉,還可微微閉合。此種要求全憑功中的感覺。一般而言,目視前方時,可使精神集中,實質上是視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而其他大部分神經則處於抑制狀態,這樣就有利於放鬆和入靜。但是,時間稍長眼睛會產生髮幹、發澀的疲勞感,此時,可將兩眼半睜半閉或微微閉合。兩眼微閉,是通常的睡

眠狀態,此時的肢體與大腦容易處在松靜狀態之中。但長時間的閉眼,可能會產生昏睡感或下肢的不穩搖擺感,這時,兩眼睜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