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海陽市小紀鎮境內,名字叫做“下碾頭”。

下碾頭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與老輩的石碾有淵源,根據村志記載,村名的確也因此而來。相傳,清初于姓兩兄弟從桃林村(現海陽市行村鎮境內,為當地于姓古村)遷至此處,分別在河流的上下游建村,都以製作石碾為生,就取名為上碾頭和下碾頭。只不過,下碾頭的位置雖然在下,但在排序上卻是兄長(後來也有其他姓氏遷入,不過於姓仍是村裡大姓)。

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上下碾頭村相距不遠,不過後來劃分區劃的時候,上碾頭村歸朱吳鎮,而這次要介紹的下碾頭村,則是小紀鎮的地界。

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這兩個村莊都與朱吳到小紀的公路沿線,從這裡走的話,很容易留意到下碾頭的村名石碑。

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上下碾頭村因石碾而得名,石碾在當地的“地位”自然也比較高。在下碾頭村的文化廣場,建了一座亭子。亭子下面,就放著一個老輩的石碾。

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此前也給大家介紹過膠東一些村莊保存的石碾,但專門給石碾建個亭子,這是第一次見到,可見下碾頭村對石碾的重視程度。

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這個石碾的滾子上,還貼著紅紙,看起來現在已經不再使用,只是作為一種“精神圖騰”而存在。

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這套石碾是什麼時候製作的?村裡的老人也說不清楚,但想必是出自該村先人之手。現在的人們,想通過這種方式,留住村莊的記憶,同時讓年輕一輩瞭解自己村的歷史。

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除了石碾之外,廣場上還放置了其他老輩用的石制器具。海陽中部山區多石,過去有不少匠人以打磨石頭製品為業。

組圖:海陽有個“下碾頭”村,石碾在村裡的地位相當高

隨著時代的發展,石碾等器具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下碾頭村心靈手巧的傳統卻延續了下來。根據村志記載,村裡不少人的瓦工、木工手藝都相當不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開始,在外從事建築的本村瓦工、木工有數十人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