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败后,技术人才遭到美苏抢夺,为啥日本专家却无人问津?

Mis梁


二战中德国各方面的科技实力比日本强,很多科技都是在对抗中诞生的,甚至在战争结束前夕的对抗中仍然没有破解,而且开发的武器是多方面的,英美苏等得到这些技术在战后有利于掌握更多的说话权。虽然德国也需要以战养战,开发武器受限于资源多寡,但是日本本土资源更少,更需要以战养战,由此即便日本能够占领很多地区,但很少突破常规武器的限制,武器开发比较保守。而且日本热衷于开发生化武器,科研人员从其他领域被调用,即便从德国获得图纸技术也无法快速造出来,累积的科学技术自然不高。

希特勒个人崇尚车、飞机、坦克装甲等机械,在二战爆发前德国就有大量国民接受了这些知识,整体文化水平很高。凡尔赛条约不允许德国建立空军,但是以民用为由的HE-51等飞机将德国大量民众训练成了飞行员。



美苏之间战后必定会有对抗,早在雅尔塔会议中就有表现,英国其实算不上三巨头之一,毕竟丘吉尔只是充当调停人,恐美苏两国利益分配不均。

日本可以成为科技的生化武器研究拿不上台面,他们自己不承认,当然也不会拿出来炫耀。731部队罪行


德国可利用资源比日本高很多,且对于装甲部队及其重视,于是在欧洲战场上就爆发了最强烈的对抗,武器更新在很多方面都很激进,这是日本所不敢做的。同时日本在亚洲也没有条件更新武器。因为日本的装甲部队在落后多国的殖民半殖民地中是无敌的存在,这些地区仅靠一般的装甲力量就能进行长期占领。日本想制造更强的装甲部队既没有实力,也没有需求。

德国与苏联等大国的对抗中催生了大量技术激进的武器,甚至在不成熟的条件下就能发挥巨大的破坏力。V-2导弹


日本得到的德国图纸和技术不少,但是并没有能力大量造出来。日本也获得过德国U型潜艇

同样是因为侵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德国很多是依靠武器在苏德战场上给苏联造成超过5000万人员的伤亡(德国也存在大量使用生化武器屠杀犹太人,和屠杀反法西斯国家平民的情况),这无不与武器的局部优势有关。而日本侵略他国屠杀的手段倾向于生化武器或其他反人道行为。日本武器在整个二战当中科技含量并不高。苏联美国根本瞧不起日本的装备,唯独有用的就是日本的工厂设备器械,拆走还是有用的,不过还是与科技没有太大关系。科学家很多是研发生化武器的战犯,他们从意识上是抵制为美苏服务的。而德国战争后期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德国会失败,不少人对希特勒行为开始质疑,这也为柏林被苏军攻占以后大量德军投降作了铺垫。

德国科学家数量有很多,战后安置生存是个问题,自保和恢复德国的建设需要大国的支持,为美苏等大国服务不单是大国要求的。……妇女是重建德国的主力。

战后德国科学家,及其他领域的专家要想生存也必须加入苏联、美国、英国的建设,并不是美苏单方面强迫的。战火后的德国没有一定的物资援助是不可能重建的,而这些科学家即便参与清理废墟等活动也并不一定能加速德国的恢复。要想保证自己能够先活,就需要为战胜国服务,最后才能恢复德国正常的建设。很多科学家是纳粹份子,比如冯·布莱恩是火箭专家但是他对希特勒无比忠诚,美国表面上要关押战犯,实际是将最顶尖的科学家集中管理为自己服务。而冯·布莱恩等人也没有抵制,因此美国的火箭、导弹技术才能快速发展起来。

资源很缺乏的德国可以为了战争,把武器的性能开发到极度激进的地步,不堪重负也不会停止研发。重达188吨的八号鼠式坦克。

德国法西斯覆灭之时资料大多没有销毁,数量之多绝非短时间就能全部运走的,美苏的争夺实际也是分配,早就说好的,只是看双方条件谁更适合投降的德国科学家。日本的研究方向是生化武器,也是在这个方面“成就”相当突出,所以日本怎么会给你看呢,资料大部销毁,科研人员甚至被杀。总之能够为盟军俘虏的日本科学家很少,有用的就更少了。再者德国的文化水平比日本高,科学家的数量原本就比日本高很多。日本那点技术储备不值得去争夺。


客矢解


事实上,日本战败之后,也有许多优秀的技术人员被战胜国瓜分,当年岗村宁次不就被黄埔党聘请做了军事顾问吗?而当时也有一些日本共产党加入了我党,为抗击日本侵略做的贡献。



而苏联和美国之所以没有瓜分日本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主要还是看不上,二战时期轴心国中武器装配最差的应该就是日本了,英国美国根本就看不上日本。当时在整个亚洲地区,工业基础都不是很好,但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率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工业化程度在亚洲地区比较高,但是受限于日本的资源匮乏下,钢铁,石油等资源的缺少让日本的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方,当时二战时期日本使用的武器,也就是在亚洲地区还能横行霸道,在欧美国家面前,鬼子的三八大盖,薄皮装甲车以及零式战斗机根本都不够看的,这种情况在太平战场上和美军对峙时显得尤为突出,到了后期,日本只能采取自杀式袭击的方式赢得战机,然而这只是被逼入绝境后的最后反击罢了,除了徒增伤亡,没什么别的用处。



日本只在个别领域领先,大多数领域和美苏差一大截,日本的东西抢回来也就是凑个数,在质上不行,况且日本很多技术就是来源于德国,美国,师傅怎么会要徒弟的东西?当年山本五十六做驻美武官的时候,就被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所震撼到,因此日本也就是在亚洲耀武扬威了。



虽然德国的矿产资源也不丰富,而且还因为一战战败而需要承担天价赔偿,甚至很多机器被战胜国拉走,但是德国也是老牌帝国主义,工业底子还是在的,加上希特勒上台之后大力发展德国工业,亲自跑去各地视察,进行宏观细致的调控,德国经济迅速恢复一战前的水平。

在德国有很多犹太人,而犹太人又是一个比较聪明的民族,有很多科学家,工程师,比如爱因斯坦,当然还有其他德国科学家制造了不少的黑科技武器,比如纳粹钟,还有传说中的飞碟等等,科学技术比日本高了一大截,日本那些技术,美苏根本看不上。


琅琊利剑


在二战初期,德国已经取得可用于实际生产的技术,其实同美英苏等主要盟国相比,并不占有巨大优势。直到在1942年以后,德国对战争的投入使得德国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得不加快科技的研发速度,企图依靠科技的绝对优势,来获得战争的胜利。

那为什么会出现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美苏两个不同阵营的大国争夺德国科学家的情况呢?狼君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配图为二战期间德国的黑科技)

第一点,德国科技发达,足以弥补战争给本国带来的损失。

现代导弹的鼻祖V-1,V-2型火箭以及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喷气式战斗机Me-262都是当时德国军工科技的杰出代表。当时火箭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的研制,各国都已经起步,且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只不过没有德国发展的迅速,早早的投入实战。在战争结束时,德国在高科技领域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也就成了战胜国迫切想要得到的资源。

要知道,战争投入的资源和金钱都是巨大的,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么怎么怎么才能在战争中获益呢?答案就是抢劫战败国,抢劫资源,生产设备,技术人才,才能让战败国在这笔“买卖”中“不赔钱”。而技术人才,尤其是科学家的价值无疑是最高的,成为了各国争相抢夺的重要目标。

第二点,美苏都意识到战后两国的对抗是必然的,不把资源抢过来,就是拱手让给敌人。

当时局势渐明,美苏已经明了的开始组建和维持自己的阵营,两大阵营对抗已成必然。那么自然要囤积力量为日后的对抗做足准备,而当时美苏分别从德国的西部和东部攻入德国,一块肉,引来两匹狼,那么争夺也就成了必然。日本则不同,由美国独享,自然不用争夺,苏联想抢,但没条件抢。

而战争结束之后的和平时期,用于军事的高级技术,可以经过非常简单的处理就转为民用。而一种技术一旦转为民用之后,那么这种技术就转瞬之间进入到了高额回报期。比如我们现在每天都要使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就是军转民的“杰出”代表。而当时的德国就拥有大量拥有广阔开发前景的高科技,获得这些高科技,最简单的就是获得人才,所以德国技术人才自然成为了抢手货。

第三点,德国科技精英层对于两个国家的态度不一。

在二战爆发之前和二战中,德国大肆迫害犹太人,迫使大量犹太人,包括众多的犹太人科学家逃亡。当时的美国,因为其本身移民国家的属性,对于精英阶级的犹太人并不排斥,使得犹太人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落脚点。所以在这个阶段美国接收了大量各领域优秀的犹太科学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爱因斯坦了。

但地处东欧的苏联就不一样了,当时对犹太人的歧视可不要以为仅仅存在于德国,当时的整个欧洲都存在对犹太人的歧视,只不过是德国对待犹太人的方式最极端。当时生活在苏联的犹太人虽说日子还算好过,但从沙俄遗留下来的歧视,对于苏联以外的犹太人还是有距离感,所以犹太人对苏联也没什么好感(当然还包括西方妖魔化苏联的宣传)。

美国想要横跨大西洋接过想要赴美的德国科学家,有着大西洋这道天堑的阻隔。而苏联要阻止德国科学家逃往美国,一来一往,自然成了抢夺科学家。

第四点,日本整体科技实力不如德国。

当时的日本,整体科技实力较欧美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在整个二战中,也没有出现什么惊人的科技成就,对美苏的吸引力自然不如德国的大。日本在战争中后期,有很大一部分的科技研发,依靠的是德国的援助,而其自己根据自身特点研制的科技,并不符合美苏的需求,吸引力又下降了一节。

虽然当时的日本虽然军工科技弱了一点,但是日本的医学和微生物学却是十分发达的。这就要提一句臭名昭著的513部队和731部队,他们获得了巨量的无法通过正常方式得来的人体实验数据。而美国作为胜利者,自然独享了日本专家和重要的实验数据,为了使这些专家逃过审判,甚至还协助日本人销毁证据,不承认其存在,吃相难看至极。

所以日本的专家并非无人问津,只是存在感比较低罢了,而且美国独占日本,也没有和其竞争的对手,毕竟苏联在东北已经吃饱了,对于没什么重要性的日本专家,兴趣也不大。

如果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欢迎留言与我讨论。


狼君历史


谁说日本专家无人问津?

美国不仅抢德国男专家,也抢日本女专家,苏联海军不行,不能到日本抢女专家,只能抢德国男专家。

美国占领日本后,在日本大抢女专家,抢到日本政府都觉得过分了,特立设了女专家服务处,服务美国军人,也就制止了美军的强抢,用文明的手段化解了“抢人”风波。

日本男专家苏美不要,主要长的都是歪爪劣枣的,抢回去怕被国民抵制,特别是女人的抵制,因为形象不好,底气不足,天生有缺陷。

德国男专家受欢迎,因为希特勒已为他们筛选了,长的帅又聪明又会打仗的留在国内做种牛,长的帅又聪明又会吹的留在国内做飞行员,长的次又聪明又会打仗的去当指挥官,长的不行的又不聪明的去战场当炮灰,留在国内的都是有技术的人才。

美苏当然要抢这些人才了,拿回去也受国人喜欢,特别受女人喜欢。

这就好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七个小矮人都无法满足白雪公主,最后还是王子做到了。

日本女专家就不一样了,让美苏女人恨的牙痒痒的,不仅技术好,不善解人意,七个日本女人能榨干一个排的美军精气神,让他们失去战斗力。

所以不是日本专家没人要,而是日本男专家没人要,日本女专家太少了,导致供不应求,一个“苍老师”就顶一百个日本男专家。


光芒万丈34957


读历史一定要具备全球化视野和历史观,不能仅限中国那点文献,如果懂英语,俄语和德语,很多历史真相会让人吐血。二战结束后,日本的731部队研究员被美国收纳了,特别是每年拿600多中国人做的活体实验数据,也被美国悄悄拿走。这些数据给刚在1943年成立的美国生化武器实验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哈尔滨731部队实验室

731部队头目石井四郎Shiro Ishii被美国收纳,美国随后以各种理由洗脱石井四郎罪名,该恶棍死心塌地为美国卖命直到1959年死绝。当时日本人还编造说活体实验者很多是XX党员,后来中国内战爆发,百姓,知识分子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也就没有人去追究那段历史,或者说知道内幕的人不多,但是所幸国外却记载了下来。



美国生化武器实验室United States biological weapons program。该实验室由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弗兰克林1943年支持建立(罗斯福弗兰克林竞选总统经费来源于他家族Delano 家族遗产,巨额财产主要是鸦片战争时期该家族帮助犹太人给中国老百姓贩卖鸦片和物流的受益,所以美国支持犹太人是有经济基础的)

当然,美国犹太人在二战后对美日和好有促进作用,必定犹太人在一战和二战给日本贷款消灭苏联红军赚钱,在中国搞河豚计划fugu plan。

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 Hideki Tojo的好基友 前以色列总统 哈伊姆 魏滋曼 Chaim Weizmann



现在犹太人又是日本千亿美元基金顾问,这俩民族坏而且狠。


Skyworld2


1945年5月,德国投降之后,美英苏盟军的共同敌人消除。面对德国这块大肥肉,盟军开始抢夺战利品。苏联当时最看重的是德国的物资,苏联希望利用德国的物资弥补自己的战争损失,所以苏联将德国的工业基础几乎一扫而空。苏联也不仅仅抢夺德国的工业基础,也抢夺德国的人才。相比较于德国的物质基础,美国更看重德国的人才。当苏联将重点放在物质基础上时,美国则全心全意抢夺德国的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

几个月后,日本法西斯也投降。日本投降之后,却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一方面苏联将日本在东北等地的工业基础几乎一扫而空。另一方面单独占领日本的美国、对日本的人才也缺乏足够的兴趣。同样都是战败国,同样都有一定人才,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呢?

二战以前,日本的科技和德国的科技不在一个侧面上,两者的科技人才也不在一个级别上。

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科技贡献和人才输出丝毫不弱于美国。西门子、卡尔本茨等一大批人才对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人的众多发明也影响了当时的世界。二战前德国依然有一大批科技人才,比如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德国的人才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二战前德国在各个领域的人才更是不可胜数,哲学、数学、文学、音乐等各个方面都人才济济。

日本在二战之前的人才则相对较少,尤其是科技人才严重不足。日本在二战前几乎没有像样的科学家,其他领域也没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人才。日本人才不仅没有办法和德国媲美,也没有办法同其他欧美国家的人才相媲美。德国人才在当时世界上则属于一流水准,美国、英国等国对德国人才垂涎三尺,对日本人才则没有多大感觉。所以当他们有机会抢夺德国人才的时候,自然不会轻易错过这个机会,而对于日本人才则持相对“淡定”的态度。

二战结束前,德国科学家在德国境内和其他国家都大力推动了当时技术进步。

德国人才在战争中制作出各种先进、高性能的武器,比如德国的冲锋枪、手枪、坦克在当时都处于一流水准。二战期间,德国还研制更加先进的武器。当时德国也在加快核武器的研制,只不过德国最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完成研制。德国虽然没有研制出核武器,但是德国却研制出V2导弹这种非常先进的武器。V2导弹给英美盟军带来了极大损失,而且V2导弹也是后来火箭的原型。美国在二战期间研制出威力更大的原子弹,美国之所以能够研制出核武器离不开德国裔科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是原子弹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美国已经尝到了引进德国科学家带来的种种好处,有一次公开抢夺德国人才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二战结束前,日本人才则鲜有表现机会。日本的武器在美国人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三八式步枪根本达不到美国的要求,南部式手枪连自杀都不够格,日本的坦克典型的薄皮大馅。整个二战期间,日本也没有研制出像样的让美国心惊肉跳的新式武器。

英美等国对日本人有种族偏见。

二战之前,整个亚洲只有日本一个列强,其他国家要么是殖民地,要么是半殖民地。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大部分都在欧美。二战结束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科技成果由白种人创造。所以欧美白人自认为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才是最聪明的人。当时欧美白人对其他人种有相当强的人种歧视。一战以前,这种其实更加严重。一战之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关于“种族平等”的提案,以摆脱日本人在国际上被歧视的地位。从巴黎和会到二战结束也就是二十多年时间,美国、英国等国家对日本人的歧视不可能清除。在英美等国眼中,他们更相信白皮肤的德国人的科技水平与科技能创新能力,他们不会相信日本人的科技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伴随着二战而来。

二战虽然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技革命的到来。当时美英苏等国已经意识到科技在战争的中众多作用,也意识到已经到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德国与美国的对抗中,促进两国科技进步。美国若想在科技革命中占据优势地位,则需要德国的科学家,需要德国的人才。所以当机会出现后,美国自然会抢夺德国的人才。苏联在与德国的战争中,也意识到德国科技力量的强大。苏联若想在战后世界拥有更多话语权,自然也需要发展科技,也需要德国人才。

二战结束前日本的科技相当落后,还没有完全成为一个工业国家,谈不上科技革命,美国自然对日本人才缺乏足够兴趣。二战结束后,美国一国独占日本,苏联无法插手日本本土具体事务,也无法再美国占领区抢夺日本人才。所以即使苏联想要日本人才,也无法抢夺。

当时日本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确实比不上德国。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日本的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不弱于德国。日本的各方面的人才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位。


依稀说史


二战中日本不像德国,德国有有世界第一款巡航导弹V-1,第一款弹道导弹v-2,第一款被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第一款发射中等威力子弹的自动步枪Stg44,这些装备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顶尖的技术装备,而日本在二战没有研究出任何高精尖的武器,在技术上没有任何突破不说还设计出了很多的奇葩装备,比如歪屁股的“大正11年式轻机关铳”(俗称歪把子),全身铝合金蒙皮的“零式战斗机”,装配刺刀的“100式机关短铳”也叫“百式冲锋枪”等很多匪夷所思的武器装备。所以,不是说日本实力有多强,其实是周围的国家比他更弱。

(全身透着邪性的“大正十一式”本尊,可以看到肩托那个奇怪的拐弯)

(崇尚白刃战的日本人也给冲锋枪设计了基本不会用上的刺刀)

(电影《起风了》中解体的零式)

另外,并不是日本专家没有人要,石井部队也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指挥官石井四郎就是一个受美苏重视的日本专家,他用多年从事的细菌实验所掌握的资料与美国政府的私下交易,从而换取了他不会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保证,逃过了他自己应有惩罚。

(石井四郎于1985年最后死于喉癌)


蓝色大菠萝


上面图是诺门坎战役中苏联缴获的日本坦克,还没现在农村的拖拉机大,俄国人估计都爬不进去。不但个头小,装甲也薄,大点的机枪就能打透。俄国坦克不用打,直接碾压。

这是日军建制武器,中国民间俗称“王八盒子”的南部十四式手枪。世界手枪设计史上的奇葩。不光长的丑,最大的特点是子弹打不干净,必有一颗子弹留到最后,结果就是走火率高的出奇,以致日军军官宁肯捡中国的驳壳枪用。而缺枪少弹的八路缴获了都嫌弃不愿用。


上面还是战争时期的重中之重军工技术,其他技术可想而知日本的水平。

日本在当时的世界列强中就是个小矮人,也就欺负欺负贫弱的中国这些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


现在世界的科技中心在美国,而二战之前的世界科技中心在欧洲,特别是德国。

上面是20世纪的科学巨头,包括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他们基本是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人。当时的美国科技都不如欧洲。

希特勒上台后大事迫害犹太人,于是大批犹太科学家逃到了美国,比如爱因斯坦。战后,美国和苏联把德国剩下的科学家又哄抢一空,这样连带逃避战火到美国的科学家,才成就了美国现在的科技地位。


日本的专家在这些欧美列强面前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所以战后欧美战胜国不可能去抢日本专家。

相反,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这些专家却是有用的。战后很多日本人做为专业技术人员一直留在中国。比如东北野战军中就留用了几万日本人。这些日本人不是战斗人员,而是作为医生、护士、工程师、技工等专业人员。


故纸汇


首先,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不一样,德国是被美国和苏联划分,而当时德国的各种技术专家是分散在德国的各地,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两国为了战后各自争霸的目的,对于德国的技术专家大肆搜捕,来充实自己的科研队伍,这个在技术操作层面就存在了可能,而日本就不一样了,日本是被美国单独占领,苏联根本就没有插上手,所以美国如果想要日本的专家用不着像在德国那样抢在苏联人到来以前动手,想找哪个人,直接就过去了。


二战后,曾经计划是象占领德国一样把日本分成几块有中、美、英、苏四国占领,但是当时除了美国其他几个国家都没有能力占领日本,所以最后就是美国一家占领日本,何况麦克阿瑟是一个狂热的反共分子,绝体是不可能让苏联人过去的,至于国军他看不上,直到在朝鲜被志愿军打得丢盔卸甲,手下没人了,这才想起来让台湾的老蒋派兵过来一块打共产党。中间的就是崛野二郎。美军找他交流了一下有关于零式战斗机的问题。

第二个是日本作为后发的工业国家,由于工业化时间短,技术积累不足,相对来说,技术专家的水平和德国的专家水平相比还是存在着差距,不过象零战的设计者崛野二郎也是被美军请去交流了一下,不过由于本身的技术水平有限,所以美国人交流了一下也就过去了。而其他方面的日本技术人员也就是差不多的这样,交流一下就完事了。

但是,在日本居于领先的地方,那可就不是仅仅交流的问题,那就是要提供庇护的问题了,这个提供庇护的就是日本的生物武器研究人员,其中石井四郎就是他们的代表。

日本的细菌战水平当时是在世界首屈一指的,以731部队为代表的大量日军细菌战部队使日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细菌战部队,同时由于大量使用活人实验,所以日本方面得到的实验数据是最为准确的,研制和生产各种细菌病毒的技术水平也是远在美国之上的,但是这个东西如果被人发现,那么别的不说,使用活人做实验这一条就足够让这些日军的细菌战人员上绞架的了,当时是石井四郎和美国人达成了交易就是用资料换命,把在731的活人实验中得到的大量实验资料还有切片标本,全部交给美国,而美国是放弃对于石井四郎的责任追究,同时被庇护的还有其他的细菌战部队的一些领导人,这个事情就被遮盖过去了。


石井四郎是美国眼中真正的日本专家,除了他还有一些在细菌战部队担任要职的日本科研人员都是对于美国的细菌战工作帮助甚大,只不过是他们不能像火箭专家那样大肆宣传罢了。
在东北平房的731遗址,苏联人来晚了一天,只抓到了一些731的小毛贼,这些人在苏联组织的伯力审判中,被判定为战犯,不过伯力审判的名声比起东京和纽伦堡两次审判来说,名声太小了。

而且石井四郎还是帮助美国发展自己的细菌战研制工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只不过细菌战这个东西名气太差,不能拿出来上台面,绝对不能大张旗鼓的宣传。所以,石井四郎也不可能象冯-布劳恩那样声名远扬,只能是默默无闻。


红色手电筒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因为日本和德国比起来,科研水平没有德国那么高。再者,美苏两国都自认为自己的科技水平比日本牛。所以,他们对日本的专家,不大感兴趣。

其实,德国科学家特别厉害。

像v1导弹,还有原子弹的设计理念,都是德国人最先想到的。

甚至,德国人制造出来的虎式坦克,几乎可以摧毁盟军的所有不同类型的坦克。面对虎式坦克,战场上如果一对一的话,盟军的坦克,根本没啥胜算。

所以,对比起日本,德国简直就是武器创造大国。

他们研发了各种各样的武器投入到战场上,让盟军吃了不少苦。毕竟,这些新式武器,盟军都还没了解过。像v1和v2导弹,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使用在战场上的导弹。当这个导弹出现在英国伦敦的时候,虽然有时候准确性不是很高,但是导弹在伦敦城里爆炸,也造成了多人伤亡。

另外,像飞碟这种东西,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都还可能制作不出来。

但是在二战的时候,德国科学家们,都在研制这种碟形飞行器。很难想象,如果他们研发成功的话,到时候这种武器出现在战场上,会给盟军带去什么样的威胁。

所以,不难看出,德国科学家,想象力和创造力,真的很厉害。

因此,在二战后,美苏之所以要抢德国的科学家,其实,正是看上了德国科学家这种创造力。毕竟在二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美苏两国,早就预感到,对方有问题。


所以,战后,美苏很快就进入了冷战阶段。两个超级大国,都把彼此当做对手。那么,想要力压对手,用钢铁侠的一句话来概括形容就是,和平就是手握着比别人更粗的棒子。

总的来说,就是你想要有话语权,那么你的棒子要比别人大才行,这样才会有人听你讲话。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苏在冷战期间,一直要进行武器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