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釣魚老是跑魚?子線和鉤子都是好好的?

弘葉


為什麼釣魚老是跑魚?子線和鉤子都是好好的?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如下:

線組調的太靈了

釣靈的意思是子線在水底蹦的較直。魚兒在進食鉤餌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吃的不深,而浮漂動作很明顯的情況。如果這個時候,漂相把握不好,很有可能造成魚鉤鉤不牢,造成跑魚的現象。

漂相把握不準確

俗話講: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因為鉤餌在水底的狀態我們是看不到的。

浮漂的漂相一般有三種:上頂,下頓,黑漂。這三種漂相都有中魚的可能,但也有不中魚的可能。

比如:遇到雜魚鬧窩時,這三種漂相都是存在的,但往往出現空鉤無魚的情況,很多時候主要是因為小雜魚魚口小,鉤餌吃不進造成的。

其次,釣靈釣頓同樣影響著漂相。比如:釣的靈,頓口黑漂多,釣的頓頂漂多等等。

還有,目標魚不同漂相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鯽魚頂漂多,鯉魚黑漂多,草魚斜拉黑漂多等等。

魚鉤的問題

如果目標魚魚口小,魚鉤用的大,魚兒面對餌料的時候,一次吃不進去,但浮漂有動作,這時提高就會無魚。

如果目標魚大,魚鉤過小,魚兒在進食的時候,很容易把鉤餌吸食進入。這時提竿,魚鉤過小很有可能出現,魚鉤鉤不到魚骨的情況,造成跑魚。

另外,浮漂漂相出來了,提竿時機也把握住了,如果魚鉤頓了,鉤不穿魚骨,同樣也可能造成跑魚的現象。

寫到最後:

對於跑魚現象,一般是提竿不及時,魚兒吃不進,魚鉤鉤不牢,鉤不穿魚骨這幾種情況造成的。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謝謝您的閱讀。


石頭釣魚記


釣友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我從八歲開始學釣魚,至今快有20多年了。下面談談我們釣魚中跑魚情況比較多的幾種。

一,提竿用力過猛拉破魚嘴唇。有一年夏天我在水庫垂釣小白條時,和朋友玩比賽。魚竿用3.9米的,線組1+0.8,魚鉤一號金袖,浮漂吃鉛量1.5克。打窩用菜籽餅加麵粉加蝦粉加水攪拌,開的比較幹散,先丟兩把打窩,霧化很好,幾分鐘白條群就來了。餌料用紅蟲風暴單開,雙鉤拉餌作釣。有好幾條剛出水就跑了,我也奇怪怎麼回事?把魚鉤一看,鉤上還有魚嘴唇。我分析應該是比賽心切,提竿用力過猛拉破魚嘴跑魚。於是提竿力度放小,果然如此,效果很好,一小時釣了有五六斤。

二,魚鉤過小,只鉤住魚嘴一點點皮,魚一掙扎發力就跑魚。某年秋天,我在水庫垂釣鯽魚,魚竿用4.8米的,線組1+0.6,魚鉤二號金袖,浮漂吃鉛量1.8克,水深2米,餌料單開紅蟲風暴,打窩用紅蟲顆粒。大約20分鐘開始上魚,都是一二兩左右的小鯽魚,後來有一條快拉到岸邊跑了,估計有六七兩,感覺是魚鉤小了,但是沒有換魚鉤。過一會兒又跑了一條,估計也有六七兩,實在是可惜。我感覺今天來的魚鯽魚都挺大的,魚鉤太小了,於是果斷換成4號金袖的。果然又中了一條七八兩的,這次它沒再跑掉,順利入抄網上岸。可見我的分析是對的,那次半天釣了有十多斤了。還有幾條快2斤多的鯉魚。手感很是酸爽。

三,浮漂調釣過靈。有一年秋末我在一野河釣鯽魚,那天降溫氣溫只有十度,魚竿用4.8米的,線組1+0.6,魚鉤3號金袖,浮漂吃鉛量是1.5克,水深1.8米。調四釣二,上鉤離底下鉤觸底。餌料紅蟲風暴,打窩是用酒米。大約過30分鐘後有口,但十之八九都空竿,還有幾條拉幾秒就跑了。我分析可能是調的太靈了,天氣冷魚口很輕,餌料還沒有吃進嘴,浮漂就有動作,提竿過早,魚鉤只鉤住了嘴皮一點點,所以老是空竿跑魚。於是上推浮漂釣四目,效果立竿見影,立馬就中了一條三兩的鯽魚,直接飛上來,後面就很少再跑魚空竿了。半天釣了六七斤。

四,溜魚手法不當跑魚。我剛學釣魚那時,有一次跟朋友去釣鯉魚。魚竿用5.4米的,線組用2+1.5,魚鉤四號伊勢尼,浮漂吃鉛量2克,水深2.5米,打窩用牛逼蚯蚓顆粒,餌料用搓餌。一開始我就中了一條3斤的鯉魚,心情很激動,一心只想把它快點搞上來。那時我還不懂溜魚法,只是人往後退,握著魚竿用力往後拉,就在快要拉到水邊時,一個神龍擺尾跑了,脫鉤了,心裡1萬個草泥馬奔騰。朋友見了笑我,你屬猴的吧,這麼猴急大魚不是這樣釣的。後來他中了一條大魚,向我示範如何溜魚,雙手握緊魚竿,左右擺竿八字溜魚法,而不是我這樣往後硬拉,幾個回合魚就筋疲力盡了,慢慢拉出水面,使它嗆幾口水,再拉過來上抄網,他那條魚有六七斤。後面我按他的手法也釣了好幾條大鯉魚,真是過癮。

五,魚鉤質量太差了跑魚。有一次我在釣鯽魚時子線3號金袖用完了。就找旁邊釣友拿了一個,剛中魚沒幾秒鐘就脫鉤跑掉了,感覺魚也不是很大,把魚鉤拿起來看了看。魚鉤被拉開了一點,鉤尖不是很鋒利。估計是沒有完全刺穿魚嘴,導致跑魚,於是取下來丟掉。乾脆用我自己5號金袖的,專心釣大魚了。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釣魚經驗所得,希望能夠幫到你,如有不足,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點,分享釣技釣法。我是樂水釣魚,謝謝大家觀看。


樂水釣魚


前言:脫鉤跑魚的原因很複雜

在釣魚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也就是子線和魚鉤看似都完好無損,而且魚鉤也能掛到魚,但是很快魚鉤就會從魚身上脫離。導致脫鉤跑魚有很多種可能,需要釣魚人根據實際情況以及經驗來判斷。我將導致脫鉤跑魚可能的原因一一列出,大家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排查,直至找到原因。

第一步:檢查魚鉤

脫鉤跑魚是很難避免的,只要脫鉤跑魚的情況沒有頻繁發生,都無需做任何調整。但是如果頻繁脫鉤跑魚就應該馬上檢查魚鉤是否出現異常。

  • 檢查魚鉤是否被拉開門

魚鉤雖然比較堅硬,但也是有強度上限的。不同的鉤型鉤條粗細不同,強度也不同。袖鉤、海夕等鉤型的鉤條比較細,因此強度較低。伊勢尼、伊豆等鉤型的鉤條比較粗,因此強度較高。

在第一次脫鉤跑魚時有可能因為魚的衝擊力較大,魚鉤的鉤門已經被拉開了,也就是說魚鉤已經發生變形,而釣魚人沒有發覺,繼續使用已經變形的魚鉤釣魚,於是脫鉤跑魚就會接二連三的出現。所以頻繁脫鉤跑魚時必須首先檢查魚鉤的鉤門是否被拉開,考慮是否需要更換魚鉤。

  • 檢查鉤尖是否磨鈍

魚鉤的鉤尖必須保持極高的鋒利程度,否則在釣魚的時候就容易出現脫鉤跑魚的情況。在自然水域中垂釣時,水底環境複雜,魚鉤如果掛到水底的石塊等堅硬物體就有可能導致鉤尖被磨鈍,於是產生脫鉤跑魚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衡量鉤尖是否鋒利,可以將鉤尖在指甲蓋上輕輕的刮蹭,如果指甲蓋上能夠出現劃痕,說明鉤尖足夠鋒利,如果指甲蓋上沒有劃痕說明鉤尖已經被磨鈍了。一旦已經被磨鈍,就必須更換魚鉤,使用磨鉤器或者是砂紙是沒有意義的,手工打磨根本無法恢復到魚鉤出廠時的鋒利度。

  • 檢查魚鉤與線圈是否出現異常

在製作子線也就是綁鉤時,必須讓子線位於鉤柄內側。但是有時候會因為綁鉤時的疏忽,沒有用力拉緊,這樣一來在釣魚的時候線圈就有可能發生轉動,將子線轉到鉤柄外側,子線在鉤柄的外側會讓脫鉤跑魚的概率大幅提高。

第二步:檢查調釣

魚鉤有可能是導致脫鉤跑魚的最直接原因,但是絕不是唯一的原因,由於浮漂的調釣不合理導致頻繁脫鉤跑魚的情況也是屢有發生。

當調目過高並且釣目過低時,由於浮漂的剩餘浮力增大,並且子線繃直,魚在吞鉤時會遇到較大的阻力,無法將魚鉤深吞,因此就很容易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如果發現調釣不當,應該適當增加釣目或者是降低調目,也就是將調目與釣目之差減小,例如調4釣3、調3釣3等等,這樣的調釣會讓子線在水底彎曲幅度增大,同時浮漂的剩餘浮力減小,魚在吞鉤時候不會感覺到太明顯的阻力。

第三步:檢查釣餌

釣餌的狀態不合適或者是釣餌掛鉤的方式不正確也是很容易導致脫鉤跑魚的,釣餌太硬會導致脫鉤跑魚,釣餌掛鉤的方法不正確也會導致脫鉤跑魚。

  • 檢查釣餌是否太硬

不同大小的魚對釣餌的軟硬接受程度也不同,垂釣大魚可以使用偏硬的釣餌,但是垂釣中小體型的魚種就必須讓釣餌更軟一些。這樣的例子很常見,在垂釣大青魚的時候,即便使用螺螄這類很硬的釣餌也很少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但是如果咬鉤的是一條體型不太大的鯉魚,那麼就很有可能脫鉤跑魚,在垂釣鯽魚時,即便是使用玉米粒也很容易脫鉤跑魚。所以,必須根據目標魚的個體大小選擇合適的釣餌,如果魚的個體不太大就應該堅決使用較軟的釣餌。

  • 檢查釣餌掛鉤方法是否正確

即便選擇了合適的釣餌,也還需要注意釣餌掛鉤的方法問題,釣餌掛鉤的方法不正確也同樣會頻繁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

蚯蚓是很多釣魚人都經常使用的釣餌,但是蚯蚓在掛鉤時最好是剪成兩至段,如果使用整條蚯蚓掛鉤垂釣,就很有可能留出很長的“尾巴”,這種掛鉤方法會讓脫鉤跑魚的概率大增,因為魚在吞食蚯蚓的時候有可能只是咬到蚯蚓的尾部,並沒有把魚鉤完全吞進嘴。

另外,在使用玉米等較硬的釣餌掛鉤時,一定要避免擋住鉤尖,將鉤尖部分留出充足的長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鉤尖在刺魚時不受阻擋,否則脫鉤跑魚就在所難免了。

第四步:檢查抬竿力度和抬竿時機

當浮漂出現信號說明魚已經吞鉤時,釣魚人需要做的就是抬竿刺魚,但是抬竿的時機把握不準,或者是抬竿的力度把控不當,都會導致脫鉤跑魚。

  • 檢查抬竿力度是否合適

在抬竿刺魚時,力度的把控非常重要,抬竿力度過大魚鉤有可能直接把魚嘴拉破,導致脫鉤跑魚,抬竿的力度過小魚鉤無法刺透也會導致脫鉤跑魚。正確的抬竿方法是避免大臂發力,而是使用手腕抖動產生短暫的小爆發力來抬竿刺魚。如果使用的是長尺寸的魚竿,就應該使用手腕和小臂同時發力的方式抬竿刺魚。總體來說,抬竿的過程中應該體現出短暫的小爆發力,但是抬竿的幅度不宜太大。

  • 檢查抬竿時機是否準確

除了要把控抬竿的力度之外,抬竿的時機把握也非常重要,抬竿的時機過早或者過晚都有可能脫鉤跑魚。

在垂釣小體型的魚種時,要做到眼盯浮漂,手不離竿。很多釣魚人在拋竿入水之後就休閒的開始休息了,一旦浮漂出現信號,再用手去抓魚竿並抬竿就很容易出現抬竿過晚的情況,此時魚已經把餌吃釣開始吐鉤,因此脫鉤跑魚就在所難免了。

另外,魚在吞餌的時候有可能無法一次成功,此時鉤餌只是被魚吸到了嘴邊,但尚未入口,浮漂會出現一些不乾脆的信號,有些釣魚人急於求成抬竿刺魚,就會出現脫鉤跑魚的情況。其實浮漂出現不乾脆的信號應該果斷放棄,繼續等待,很有可能緊接著就會出現更明確的信號,這才是鉤餌真正入口的信號。

總結:多嘗試,使用排除法找到脫鉤跑魚的原因

導致脫鉤跑魚的可能性很多,對於經驗不足的釣魚人來說,想要精準的找到原因有一定的難度,一旦頻繁脫鉤跑魚就必須馬上暫停垂釣開始檢查。首先使用排除法縮小範圍,然後再針對剩下的幾種可能性做出相應調整,最終找到脫鉤跑魚的癥結所在。


眼鏡哥說魚


1.魚鉤:跑魚應看自己釣的對象是什麼魚,多大的魚用多大的鉤,大魚用大鉤,小魚用小鉤。

2.調漂:一年四季,魚吃口不同,不同魚情,調漂不同,如口弱信號差,可適當調靈點,放大信號。有口釣不到,即釣的偏靈,可改變釣法,鉛垂加點鉛皮,調平水釣一目或二目。雙餌到底,可減少小魚鬧鉤,魚撞線等假信號。如黑漂或上頂即可抬竿。

3.揚竿時機過早或過晚,魚真正吃口要靠常期釣魚經驗去判斷,只有判斷正確,揚竿時機及時,才能釣到魚,如魚沒把餌吃進去口內,此時揚竿,只會鉤住魚嘴薄皮。就會造成跑魚現象,正確吃口釣到的魚鉤是掛在魚口正中,如鉤掛在魚下唇或兩邊即為自己調漂過鈍和揚竿時機過晚。應加以調整。

4.魚竿太硬,竿子硬也會導致斷線跑魚,鯉魚用偏硬竿,鯽魚可用軟竿。二八釣竿釣鯉魚,三七釣竿釣鯽魚。軟竿能很好的依靠竿子釣性對魚進行御力。

釣魚也是門學問,不是掛上餌就能釣上來魚,應多學習多思考。找對釣法,定會爆護。


楚都墨客


你好,跑魚的原因很多,如果子線與魚鉤都正常的話,那就看一下餌料跟浮漂的調釣是否合適。

一、餌料。野釣餌料我們有時候為了規避小魚鬧窩,可能會開的硬一點,或者重一點,這個可以讓餌料快速的下降到水底,減小下降行程的時間,避開小魚餌料下降時鬧窩,可是過於硬,也是有很多缺點的。

1、餌料過硬,使餌料基本沒有霧化,或者霧化非常的慢,目標魚在吸食餌料後,感覺到餌料硬,只吸食到嘴邊,這時候你提竿刺魚,魚鉤只能鉤在嘴邊薄薄的一層,這樣容易造成目標魚因為刺的太薄而跑魚。

2、餌料過硬。目標魚吸食魚食後,由於餌料過硬,魚鉤露不出鉤尖,提竿刺魚的時候,連帶餌料、魚鉤,一起從目標魚的嘴裡面帶出來,這樣只會感覺以為掛了一下魚,從而跑魚。

二、浮漂的調釣。

野釣調漂我們一般都會調頓,野生魚也會小心警惕,但是魚兒在覓食的時候不會一口出進去,如果分辨不出來就會過早的提竿,導致跑魚。

1、調頓。

既然調頓,我們就要儘量的放掉一些小動作,不要急於提竿,野釣的時候我們既然調頓了,就要抓死口,就像我們常說的:“悶漂數三秒在提竿”都晚不了。

2、調靈。

野釣調靈,主要要分清真口與假口。野釣魚類繁多,什麼魚都能碰到,這時候我們就要分清那個是正口,哪個是假口,正口有力的下頓、黑漂。假口的動作沒有力度,急上急下。這個就需要經驗判斷了。

跑魚的原因很多,但是一定要明白什麼原因造成的跑魚,這樣才能避免下一次的跑魚。

我是漁者靈魂,感覺我說的有用的點個關注,一起來探討釣魚的樂趣。





漁者靈魂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魚生活在水裡,我們在陸地上,所以水底魚的情況我們是不得而知的,而我們在釣魚的時候,就是要克服這些困難,來摸清魚情,最終將其釣獲。但是有時候會發現,到最的鴨子卻飛走了,魚在進窩之後,順利吃鉤,但是就在下一步的時候,魚跑了。如果是小魚還好,要是大魚的話,肯定會拍腫大腿後悔死了。因為大魚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受驚,再也不回來了,而且還攪了窩裡的其它魚,就等於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對於經常跑魚的釣友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

通常情況下,跑魚肯定是我們自身的原因為主,也不排除是魚的一些原因,但是那都是小概率事情,我們釣魚,主要是迎合魚的需求,所以沒有解決不了的魚情,適應了才是最重要的,跑魚也是要根據不同的原因,來具體解決。

一、調釣問題

現在很多釣友都是採用臺釣法來釣魚的,也就是懸墜釣法,但是這種釣法的調釣是相對複雜一點,涉及魚鉤在水底狀態,就會有不同的靈和頓。不同的魚情就要使用不同的靈敏度,如果用錯了的話,那麼肯定就會導致跑魚的現象。

比如:現在天氣雖然是早春的時節,但是水溫總體還是比較低的,最終的影響就是魚的活性比較低,魚口就會輕一點,在進食的時候,入口不好的話肯定會造成跑魚的現象。所以就要根據魚口輕的實際魚情來調釣,既不能太頓,魚吃鉤了也發現不了,也不能太靈,輕口魚吸力不足容易造成餌料沒完全吸進去,而我們就提竿了,此時大概率掛不牢,就會造成跑魚。

二、線組問題

題主說子線和鉤子是好好的,但是事實情況有驗證過嗎?比如鉤子太大的話,魚在吃鉤的時候就會造成擋口的現象,肯定就跑魚。鉤子太小也會造成跑魚,因為小鉤可能沒掛牢,遇到大魚強度不夠就會將魚鉤拉直了。另外魚鉤型號的問題,鉤尖朝內的程度,鉤門的大小也都會影響到跑魚。

而子線的話,雖然涉及擋口問題比較少,但是太粗了也不行,就是對一些老滑魚來說,它們的警惕性和識別能力都比較高,有不對勁會察覺出來的。還有就是浮漂的問題,吃鉛量的大小是否和對象魚適合,不能用大物漂來釣小鯽魚吧。

三、餌料問題

因餌料問題造成的跑魚現象是比較特殊的情況,比如:在作釣鰱鱅的時候,使用手竿,那麼最重要的就是餌料霧化時間的控制了,當我們誘魚的時候,要保持較快的霧化速度。但是當魚進窩之後,我們就要調整餌料的狀態,將霧化的時間延長,以提高鉤餌被鰱鱅吸進嘴裡的概率。如果餌料霧化時間太短的話,鰱鱅剛進窩或者剛有點頭緒,我們就提竿,勢必造成次數增加,可能就會錨到它,結果可想而知,跑魚帶炸窩。

還有就是餌料味型的改變會影響到魚的吃鉤,很多釣友會在釣魚的時候抽菸,或者吃東西,那麼手上就會留有一些味道,再去抓餌料作釣。魚的嗅覺比人類發達多了,一點點的變化就會讓它發現,然後就會提高形體,在進食的時候就不那麼幹脆,我們即使提竿中魚,也掛的不牢靠,跑魚就會發生。所以要時刻保持雙手的無異味狀態。

四、壓風線

這是一個細節性的問題,壓風線看似簡單,但是背後涉及到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假如風線沒壓,那麼風線就會牽扯著水線,而水線此時不是垂直狀態的,而是被斜拉著的,對餌料也就有一個牽引力。此時魚來吃鉤的話,如果不能一下子克服這個牽扯的力量外加浮漂下頓的拉力,那麼有可能鉤餌在嘴唇的時候,我們就提竿了,掛不牢肯定跑魚。

所以壓風線是必要的,壓的時候把線組往岸邊拉20公分,再將魚竿歸位,這樣風線被壓入水中了,水線也出魚垂直狀態,對鉤餌無牽引力,魚的吃口信號就能第一時間傳遞出來,並且是很準的,那麼我們提竿就能刺牢,跑不了魚。

五、刺魚及溜魚

這是魚出水前的最後一個環節了,當我們知道由於咬鉤,那麼就要刺魚了,但是刺魚也需要把握時機,大魚和小魚不一樣,生口魚和滑口魚也不一樣。刺大魚和滑口魚的時候要適當的放口一秒左右,讓它吃牢一點,釣小魚的時候要及時,生口魚就更不用說了,吃口是非常乾脆的,如果沒把握住刺魚的環節,那麼溜魚的時候就會跑魚。

溜魚的話是針對大魚的時候,小魚不需要溜,跑魚也不可惜,但是大魚想搞上岸,還是需要一定的溜魚技巧的,否則魚越大越容易跑。當我們刺魚之後,要第一時間往岸邊走,同時不能將魚往水面頂,就讓它在水底待著就行,穩住之後,再慢慢耗它的體力,八字九字溜魚法都可以使上。當魚往外衝的時候,要感知它頭的朝向,並將魚竿往相同的方向打,以便借力使力,讓魚使力的方向和主線使力的方向不形成拔河狀態,同時趁機將其往回拉,再慢慢耗它的體力即可。

最後總結

釣魚老實跑魚,大部分的原因在於釣魚人自己的操作不當,可以從調釣,線組,餌料,壓風線,刺魚以及溜魚等方面著手檢查,當然也肯定有其它的一些影響因素,也是有待於釣友們的互相交流。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本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評論留言。


大別山小農人


只要釣魚的人都會經歷過脫鉤跑魚,尤其是一些新手釣魚人,一開始不熟悉垂釣過程更是好不容易就釣上來魚,卻又總是脫鉤跑魚,實在讓人很無奈。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就要找到問題存在的原因,找準原因之後才能更加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它。因此本文會首先從一些很可能造成脫鉤跑魚的因素入手,給大家說說怎麼做才能更好地避免脫鉤跑魚。

一、造成脫鉤跑魚的影響因素

1.外界因素

造成意外發生的情況有很多,比方說水情、魚情、水底環境、漁具質量等各種不受人為控制的因素,掛底也常會造成斷線、斷竿或跑魚。釣友在野釣時尤其要提前瞭解釣場環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釣友本身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新手身上,畢竟是初學釣魚,在使用漁具的時候有可能搭配不當、準備不充分,野釣時很可能脫鉤。除此之外,釣友在作釣期間急於求成,遛魚操作不當,或是過早的提竿、抄魚不成功等情況也會造成脫鉤。

二、脫鉤跑魚的應對措施

總結了以上幾種脫鉤跑魚的情況,接下來的時間,我們為廣大釣友提供一些作釣建議,希望新釣手們能夠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應用到實際垂釣當中。

1、外界原因引發的脫鉤跑魚

釣友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積累經驗。比方說如果釣友知道某一水域經常掛底,釣友們可以更換釣點垂釣,控魚時儘量避開這些區域。對於新釣具,新購買的子線魚鉤,大家可以使用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法,如掛上注滿水的塑料瓶來進行拉力值的測試,提前對自己的漁具有一個深入的認識,這樣能有效地防止實戰中跑魚現象的發生。另外,長期不使用的漁具也要經常進行保養,儘量減少漁具老化造成的脫鉤給自己垂釣帶來遺憾。

2、自身原因造成的脫鉤跑魚

我們建議釣友在去黑坑或自然水域前先對釣具做一番簡單的梳理,比方說,看看釣線是否備齊了,魚鉤是否綁好了,多檢查幾遍,看看鉤子、子線、主線、乃至魚竿、架竿、失手繩等有無損壞,是否可能對第二天的野釣造成影響,這也是成為一個好釣手的必備途徑。此外。釣友在具體作釣期間,要集中精力釣魚,少聊天多看漂,仔細分析浮漂出現的每一個動作,抓住每一個可能導致脫鉤的環節。如在刺魚時,充分抖動手腕,力度掌握均勻,防止刺入太淺導致脫鉤或者刺魚太猛而導致拉脫魚唇,在遛魚剛開始的階段就脫鉤。在面對大魚時,注意配合使用失手繩以及抄魚入戶不要操之太急等,要適當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控魚和抄魚方法,防止脫鉤跑魚,將漁獲穩穩的抄入戶中。


蘇北釣魚郎


為什麼釣魚老是跑魚?子線和鉤子都是好好的?其實你說的這個現象我以前也是經常遇到過。後來經過釣魚界的高手,給我分析之後才有所改變。今天我想把它們給我說的給大家分享一下,其實老釣友說的跑魚主要是鉤子的問題、提竿時機把握的問題等。

一、鉤子的問題。

1、魚鉤太小的原因。

我們釣魚有時老是跑魚可能是魚鉤過小造成的,我們釣魚的人都喜歡使用小的魚鉤,這樣可以大小兼顧,既可以釣小魚,也可以垂釣大魚。但是就是這種思想導致的,我們釣到大魚時由於魚鉤太小造成跑魚的現象發生。魚鉤太小在釣到大魚時,魚鉤沒有刺透魚嘴,僅僅只是鉤到一點點魚嘴的表皮,在我們遛魚時,就會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

2、魚鉤不鋒利的原因。

我們釣友在釣魚時出現跑魚的原因,是我們的魚鉤不夠鋒利造成的。我們在釣大魚的時候,魚鉤不鋒利我們提竿刺魚的力度不大。就會出現刺魚不牢,導致遛魚時脫鉤跑魚。

二、提竿的時機。

1、提竿時機過早。其實我們在野釣時,如果沒有把握好提竿的時機也是會導致跑魚的。比如在剛剛把魚餌吞到嘴邊時,就開始提竿,這就會導致魚鉤不能鉤牢魚兒導致跑魚。另外大家都知道大魚吃鉤比較謹慎,在真正的吃鉤前總要試探幾次才會去真的吃鉤,要是我們等不及就錯失良機。

我是東子一個快快樂樂的釣魚人。


東子戶外666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子線和鉤子都是好好的,這就是真真切切的脫鉤羅,呵呵。

脫鉤跑魚是垂釣中的一個常見現象,絕大多數是有原因的,也就是可以改進的,也有很少一部分屬於偶然事件,是無法避免的。既然題主說老是跑魚,那應該是釣法或操作上存在著某種問題。脫鉤跑魚的問題,只要分析出原因,一般都是好解決的。主要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魚鉤沒有鉤牢

這裡指線組沒有問題,而是因為釣法的不當或其它原因,導致沒有鉤牢魚嘴,在中魚後魚發力的過程中脫鉤,分三種可能:

01調釣過靈

這算是最常見的原因了,也是浮漂調釣中的老話題,調釣得過靈,子線崩得太緊,魚吸食動作沒有徹底完成,也就是沒有吸實,揚竿刺魚刺中的組織結構較少。所以在魚的掙扎下會脫鉤,脫鉤時是把鉤住的那一點點魚嘴組織拉豁掉了。

02提竿過早

調釣上不是很靈,但是提竿過早,一見到浮漂有動作就揚竿,也不管是下頓還是下陰,也不管是吸食還是蹭線,導致很多時候也沒有鉤牽。

03魚口較猾

猾魚吃餌總是非常小心,三番幾次試探之後才會確認安全,開始吃餌,吃餌的時候也是非常小心。

其實以上三種的本質是一樣的,就是在不恰當的時機提了竿,即便是釣得靈,如果你敢放口,一直放到魚吃實了為止,那也就不會跑魚。

二、魚鉤不能鉤牢

這一般是魚鉤或魚線選用不當所造成的,跟操作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主要的。

01魚鉤過小

魚鉤過小,就會造成刺魚不深,小鉤釣小魚,是因為小魚的力道不大,不需要那麼大強度,另外小魚的嘴薄,小鉤足以打穿。而當小鉤釣大魚的時候,大魚的力道較大,而且嘴厚,沒有鉤實,魚一用力,可能就會拉豁鉤住的那一點點粘膜組織。另外,魚鉤刺得不夠深,而只刺入鉤尖的一小部分,在大魚發力後,鉤子的受力點在鉤尖,力臂較長,鉤子很容易產生瞬時拉豁變形。而魚鉤是鋼質的,有一定的彈性,魚脫鉤後又會恢復原狀。

02魚線過硬

也就是子線粗大,在魚吸食的時候造成擋口,本應該吸入口腔中的餌團,因為子線的阻擋,卻只吸進了一點點。提竿的時候,當然就容易脫掉羅。

總結一下

脫鉤跑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個人覺得最常見的還是調釣得太靈,以及用鉤較小。具體的應該結合實際分析,嘗試性的調整,看看是否能夠解決。當然,如果脫鉤跑魚只是極少數現象,也就是偶然事件,那就不必太在意,垂釣繼續,因為誰也不可能保證一條魚都不脫鉤。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個人主頁下有更多精彩內容。


江釣人狂龍


脫鉤、斷線這兩件事對於釣魚人來說避之不及,煮熟的鴨子飛了這誰都不想,更關鍵的是跑魚很有可能會形成炸窩,從而影響接下來的作釣。偶然的現象是無法的避免的,如果一連出現幾次,那咱就得來分析一下原因了,不然這魚你還得接著跑。

魚鉤問題

鉤子質量不行

說實話我對魚鉤的瞭解不是很深,一般人對魚鉤的關注點只有兩個,鋒利度以及堅固程度。如果一個魚鉤鋒利度不行,鉤尖鈍了,那肯定在刺穿方面會有影響。另外鉤子變形也會導致跑魚情況的發生,有時候掛底一拉導致鉤子形狀發生了改變,沒有及時發現繼續作釣跑魚率就會上升。

鉤子小

一般我們釣魚的話會先確定個目標魚,然後在來挑選魚鉤的類型以及大小。所謂大魚用大鉤,小魚用小鉤。魚鉤過小釣到大魚,鉤體部分不足以對魚體形成“刺穿”,往往魚一掙扎就會形成跑魚。

調釣的原因 浮漂的原因

調釣應該是最普遍的原因之一,太靈或者太鈍都會導致脫鉤跑魚。所謂的太靈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子線繃得太直,魚還沒把餌完全吃進嘴裡,浮漂就出現明顯的頓口動作,這時候你一抬竿往往就會“刮嘴皮”。釣組太鈍的話魚吸食魚餌產生的頓口就會被過濾掉,而當浮漂頂起的時候魚正好在吐出魚餌,此時抬竿一樣會脫鉤跑魚。

小黑為啥單獨把浮漂拿出來講呢,這是因為這種情況我親身體驗過。浮漂的造型不同,同樣的魚體動作反映出來的動作也會不同。舉個例子吧,短腳長身漂靈敏度會比較高,長腳長尾棗型漂靈敏度較低但人家頓感強。如果兩隻漂一支經常用,一支是你從來沒用過的話,那後者脫鉤跑魚純屬正常,因為你還沒有習慣這條漂的特點。當然了漂的形狀只是一方面,有時候還跟魚漂的材質有關。事實上有些釣友浮漂非常多,然而他真正用過、用習慣的的浮漂也就這麼幾條。

提竿問題

臺釣的提竿動作的精髓就是“刺”,以短促有力的動作將鉤子刺入魚的嘴裡又不至於讓線承受過大的拉力。魚的種類不同,這生理構造就會不一樣,草魚的話上腔會比其它魚硬上許多。假如你用釣淺水瓜子鯽的力道來刺草魚,那是很難完全將它刺透的。在實際作釣中,有些釣友會根據情況來改變刺的力道,野釣的話和塘釣完全不一樣,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這一杆是個啥魚。

就小黑個人作釣的經驗來看,跑魚大多數還是調釣、提竿時機、浮漂引起的。這三方面涉及到一個學習的問題,別人能幫你的很有限,如果作釣中發現你的脫鉤率真的不能用偶然來解釋的話,建議你從這三方面來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