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後期有二十萬雄兵,有長江天險為峙,為何僅四月就滅亡了?

孫先生-專屬


陳壽寫《三國志》,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對東吳很不待見,除了孫策早死,東吳的四個皇帝都被寫的比較不堪。《三國演義》也保持了同樣的態度,一提到江東,好多大人物都說是“鼠輩”,一臉的不屑。

東吳最後一任皇帝孫皓,被史書描寫的也很是不堪。陳壽是這麼說的:“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這個孫皓在陳壽筆下,就是類似於商紂王一樣的暴虐之君。那麼,晉武帝司馬炎揮師南下,弔民伐罪,摧枯拉朽不是很正常嗎?

(晉武帝司馬炎其實是一個好人)

其實孫皓當然沒有那麼好,可是也不會有陳壽說的那麼糟糕。陳壽這麼寫東吳,是因為陳壽年輕時在蜀國,又是史學家,對東吳與蜀漢的恩怨情仇是清楚的。後來到了洛陽,當了晉朝的官,自然要把晉朝統一這事說的光明正義。作為反派,東吳孫皓就必須是“天下萬惡于歸焉”。

孫皓23歲被推舉做皇帝,是因為他早有令名,風評很好,很多人說他像孫策。當時蜀漢已亡,東吳面對北方的軍事壓力急劇增加,東吳景皇帝孫休駕崩時才不到30歲,孩子都還小,國無長君,如何抵禦強敵?於是,這皇位才落在了孫皓頭上。

這孫皓在位頭幾年還是相當不錯的,辦了好幾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比如他就把宮裡的好多宮女都放回去讓他們跟人婚配。這樣一來,孫皓的名聲就更好了。

在坐穩了皇位後,孫皓在一天上朝的時候突然把兩個顧命大臣給殺了。事變發生的太過倉促,群臣都被孫皓的幹練動作懾服。從此,權歸孫皓。

孫皓要誅殺顧命大臣,必然不是孤身一人,相反,年輕氣盛的孫皓團結了很多官三代、官四代的青年才俊。這成為孫皓執政的最大底牌,不僅保證了權力的順利過渡,還將承擔著實現孫皓一統華夏的戰略構想。此時孫皓是東吳自從大帝孫權去世以後掌握實權最多的皇帝了。


(孫皓殺了很多人搞的人心背離)

孫皓被認為有孫策之資,所以,他也是要北上跟司馬炎掰掰手腕,他曾經親自帶領軍隊北上攻打襄陽,還派遣東吳名將陶潢等人南下進攻交州。打襄陽的戰爭失利了,可是南方卻打贏了。當孫皓想把陶潢調到南京的時候,南方的士眾數千人上書請求留下陶潢。孫皓就同意了。結果,沒過幾年西晉大軍就發動了進攻。

其實,西晉內部對於是不是要攻打東吳也發生了分歧,要不然也不會等到攻吳策劃人羊祜都病死了還遲遲不出兵。可能是被孫皓的示威進攻嚇住了,也可能是西晉水軍還沒有準備好,還可能是因為北方鮮卑族的搗亂,也可能是西晉王朝內部關於政治勢力平衡的原因,總之,司馬炎讓賈充這個反對伐吳的太尉作為攻吳的總指揮,贏了是打賈充的臉,輸了也是打賈充的臉。

孫皓方面呢,還在迷之自信,認為司馬炎不會來打他。他這個人很迷信,凡事都喜歡占卜,而且都穿鑿附會成自己將會統一華夏,既然天命在我,那麼司馬炎必敗。結果,他不修戰備,也沒有像陸遜抵抗劉備時收縮戰線。當西晉六路大軍齊頭並進的時候,東吳幾乎是全線被動,長江沿線各處軍力都不能調動,所謂千里江防,一觸即潰。到後來,東吳可戰之軍只有丞相張悌的3萬精銳。

孫皓最後還想搏一把,把陶潢的弟弟陶叡叫來了,讓他帶領南京臨時組織的2萬軍隊去迎擊北方來敵。陶叡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戰前演說,第二天當他從軍帳裡出來,發現軍隊跑的一個不剩。

孫皓哀嘆,千里江防,不是城池不夠堅固,不是糧草不夠齊備,不是兵力不夠精銳,而是沒有人願意去戰鬥了。此時,他身居建業宮中,被西晉大軍圍困,如果他選擇拼死一戰,都城裡已經沒有可信賴的兵將了。以孫皓往年的所作所為,幾乎可以斷定,西晉大軍一旦攻城,不出幾日,城中必有內亂,捉了孫皓獻給晉軍。

這是因為東吳的世家大族的勢力過於強大,即使經過東吳四代皇帝的打壓,依然是根深葉茂,打殺不盡。相反,出於對孫吳政權加強中央集權的反動,這些世家大族都選擇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孫皓勢力強大時,都隱忍蟄伏,當西晉大軍一到,各種帶路黨層出不窮。孫皓的幾個鐵桿粉絲,實在無法支撐起團結東吳世家大族的重任。到最後,正是這些世家大族的背叛,才讓東吳政權毀滅的悄無聲息。

(西晉20萬大軍六路伐吳)

當孫皓投降後,東吳還有很多孫皓的軍政心腹還在抵抗,孫皓因此寫了很多勸降書給到各地的將軍。陶潢接到書信後,號啕大哭好幾天,然後才派人到洛陽去見司馬炎。

所以,晉滅吳之所以如此順利,用時四個月就告全功,其原因有:

其一,萬事俱備。西晉滅吳前後準備18年,在司馬昭時就有吞吳之計劃,準備充分。孫皓卻盲目樂觀自信,對亡國徵召不以為意。

其二,世家投敵。孫皓集權太過急切,惹翻了東吳世家大族,以至於沒有再現赤壁之戰時江東世家大族聯合作戰的精誠團結,只有孫氏一族在打仗,其他世家大族要麼坐看成敗,要麼直接投敵。

其三,大勢所趨。西晉國力、軍力遠勝東吳,吳軍初戰兩場大敗,從士卒到將軍都產生了戰爭終將失敗的預期,不肯再拼死力戰。

其四,戰略得當。西晉大軍千里奔襲,直搗黃龍,將孫皓逼降,其餘地方傳檄而定。

其五,名將不在。東吳最後的成名將領已經不多了,鎮守南方的陶潢算是一個。可是他最終等來的是孫皓的勸降書。

總之,西晉攻吳,就是有備打無備,東吳之滅亡也是大勢所趨。其實,整個南朝,除了東晉與世家大族共享天下,延續了102年國運,其餘的宋齊梁陳,其國祚都不長。這都是因為皇室隨著人口增多,集權傾向加強,世家大族因此開始尋求另一個政治代言人。

東吳之滅,也是如此。與孫皓當然有關,卻也不是必然,孫皓如今在史書上的形象,幾乎可以肯定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摸黑。


而知而行的歷史


晉吳戰爭是國與國之間的全面較量,最後交戰僅用數月,然雙方交戰十餘,期間的廟算才是決勝的關鍵。

泰始五年(269年)由於孫皓舉兵北伐鬧的中原不得安寧,司馬炎開始調整全國軍事部署,讓智謀卓越的羊祜出鎮襄陽經營荊州軍事,衛瓘鎮守青州,司馬伷鎮守徐州,王渾出鎮豫州,智將陳騫代替名將石苞坐鎮揚州。同時讓南中將領霍弋派人入交州,支持交州官民起兵背叛吳國。在國家戰略的層面上而言,司馬炎從這時開始就已經決心滅吳。

其中荊州的羊祜準備做的最充足,期間屯糧可供軍士十年之用,整頓官吏人心,對吳國邊境做政治宣傳,以不戰屈兵的手法迫使吳人投降,對吳國邊境步步蠶食。併為司馬炎舉薦名將王濬出鎮巴東,在長江上游建造大戰船,以備伐吳之用。

與此同時,吳名將陸抗在期間就已經上書吳主孫皓,勸其不要迷信長江天塹,對孫皓陳述十七條國防策略,因為十七條已失去記載,現今已沒法知曉。可以知曉的是羊祜、陸抗都是懂得在國家戰略層次思考的名將,他們兩人對峙多年,只有過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戰,然兩軍都沒有正面交鋒,更多時候是兩人在國防戰略上的思想交鋒。


司馬炎和羊祜很早就有伐吳的想法,準備也基本都做足了,司馬炎受政治牽制才沒下定決心,羊祜一方面受政敵影響,另一方面也是顧慮吳名將陸抗,陸抗自其父陸遜以來就經營荊州,對荊州的軍事國防了如指掌,要在荊州攻破陸抗的防禦非常困難,故羊祜決心伐吳是在陸抗病逝之後。

陸抗死後,孫皓開始忽略荊州備戰,另一邊是羊祜、王濬、王渾在邊境積極備戰,製造大船訓練水軍,吳軍在長江作戰已經逐漸失去優勢。

在歷史上攻破吳國的是王渾、王濬二將,但滅吳的首功歷來是已經病逝的羊祜,因為羊祜在戰前做足一切準備,晉軍滅吳不過都是按照羊祜遺計執行。

他破解長江防線的戰術是讓益州部隊水陸並進,一路攻破吳國沿江重鎮,而荊州部隊逼近江陵,豫州部隊進攻夏口,徐、青、揚、兗各州軍隊壓近下游,直逼吳國首都建業,即是今日的南京。部隊沿著長江做疑軍,多方齊進,讓吳軍虛實難料,不知道晉軍究竟著重進攻什麼地方,長江重鎮除了被動挨打,孤軍作戰,沒法有效聯合防禦,這時益州的主力水軍順流而下,直接可以瓦解長江防線。吳國國土沿江,沒有前線後方之分,東西數千裡,處處設防,戰場廣大,不能安息養精。

與此同時吳國還有一支主力長期逗留在交州,原來是交州戰事陸續延續七八年之久,即便在吳國名將陶璜平定交州後,這支部隊也不敢輕易調走,就怕交州復叛,所以到了吳國滅亡,陶璜這支部隊都沒來得及回援。

再加上孫皓為人好權威而多疑,跟臣子、將領的關係多不好,最後還中杜預離間計把鎮守西陵的名將張政調走,給了王濬可以更輕易攻陷西陵的機會。此西陵正是陸遜昔日阻擊劉備一年之久的戰略重地,若有名將鎮守,蜀地的軍隊又怎能短時間內攻破?


來很多人分析戰爭都是著重去談戰爭的過程,而晉滅吳的重點在《孫子兵法》中提到的廟算,通過軍隊戰鬥力分析、政權狀態分析、地形分析、戰術分析得出兩國的綜合比較,單拿分析軍隊戰鬥力來講,不單只是分析國家有多少兵力,部隊戰鬥力是否強勁,還要分析這些部隊現在的狀態是不是可以作戰,諸如對方將領、糧草、忠誠狀態都會影響精銳部隊的戰鬥力,這些部隊被部署在什麼位置,是不是有方法可以牽制敵人最精銳的部隊不出現在主戰場,折算下來,二十萬部隊中善戰的可能只有十萬,而對方主力沒法有效出現在正確的戰場,那麼晉軍所要面對的敵軍主力可能就只有三四萬,此消彼長,故王渾的部隊很輕易擊敗了張悌的部隊。

針對性制定出作戰方針,羊祜為此準備了十餘年之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根據政治情況做出的全面分析往往才是兩國決勝的關鍵,有時甚至不需要具體交戰,通過運算就已經決出勝負,而晉滅吳不過是在羊祜的策略下走一個過程。

這就是《孫子》所說用兵的最高境界:“上兵伐謀”

當然,想計策的人厲害,負責執行的人也非常厲害,這時晉國有名將杜預、王濬、王渾、周浚這些名將,吳國名將凋零,名將陶璜遠在交州,吾彥出身貧寒低微,官職不高,才能不受孫皓重視,吳國根本沒有可以跟晉將針鋒相對的人物。


尤其是王濬軍勢一路破竹,吳軍望風而降,一路上根本沒打什麼硬仗,孫皓最後令張象組織的水戰未戰而潰,所有就連吳軍最擅長的水戰也沒能發揮,最高明的打法就是故意讓敵人連最擅長的優勢都沒法發揮。

正是:“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有些問題不僅需要看史書,還需要一定的古代軍事理論才看的明白。


蘇沉船


先談長江天險。當時司馬氏已佔巴蜀,遏長江上游,自上擊下則長江天險已失其效應,再者晉朝水軍訓練已久,規模已成,非赤壁鏖兵時曹氏倉促成軍的水師可比。

再談雄兵若干。因東吳軍制較為特殊,二十萬甲兵並非全由孫氏掌控。試舉《三國志.魏志》卷二十八《鄧艾傳》所載艾奏司馬師所言為例“孫權已沒,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由此可知東吳軍隊實為孫氏與江南豪強如顧氏、陸氏等分掌,故兵甲雖眾,不能同心協力,則不足抗敵於外。

談及東吳君臣離心,則不得不歸咎於孫皓的暴政,虐及官民。舉一事為例。“皓愛妾或使人至市,劫奪百姓財物。司市中郎陳聲,素皓倖臣也,恃皓寵遇,繩之以法。妾以愬皓。皓大怒。假他事燒鋸,斷聲頭,投其身於四望之下。”孫皓對據理之寵幸尚且如此,則其待群臣、百姓可知。東吳自孫權死後,本已權戚紛爭,綱紀蕩然,孫皓復益以淫虐,國勢乃不可支,遂見滅亡。

綜上,內外交侵,故東吳四月而亡,此誠所謂“國必先自伐而後人伐之”。

以上淺見,望方家斧正。


素履幽行


仔細回顧晉滅吳之戰,我們會發現,東吳並不那麼好打。

這場後人眼中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的戰爭,依然可稱為古代戰爭中的經典之作!

吳雖弱,不易滅

孫皓投降時,獻上吳國圖籍。計四州、四十三郡、五十二萬三千戶,軍隊二十三萬!

滅亡時,仍有軍二十三萬!東吳並不好打。


長江天險+強力水師,若有良將,北方雖強,不易圖之。

雖然說萬里長江萬里長,哪裡都可以打,可是,真正在所必爭的幾個點就那麼幾個。這幾個重鎮都在長年的對峙中得到了強化,並不容易攻克。

在晉滅吳之前的八年,272年,東吳的“國之藩表”西陵守將步闡叛變投晉,名將羊祜、楊肇趁機率軍攻吳。結果,被陸抗擊敗。

而後來的滅吳戰爭,也充分說明:東吳的重要據點防禦嚴密,極難攻克!誠然,孫皓執政後,猜忌大臣,刑罰無度,但是,赤壁之戰時,東吳多數臣子不也主張投降嗎?如果東吳能牢牢把握要點,晉不打破平衡,東吳的人心渙散就很難爆發!晉就已然滅不了吳!

因此,多數晉臣都反對發起滅吳戰爭。

那麼,為什麼晉朝發起滅吳戰爭後,依然勢如破竹,一舉成功呢?

淮南開發,東吳核心區域壓力陡增,顧此失彼。

晉滅吳,戰爭進行的時間很短,但準備的時間卻很長。

早在滅蜀之前,司馬懿就認為“廣田積穀為兼併吳之計”、“滅賊之要,在於積穀”。他委派鄧艾進行實地考察。鄧艾也不辱使命,在《濟河論》中提出了屯田淮南之計。他在淮南興修水利、通漕運、屯田儲糧。


儘管後來發生了淮南三叛,但是,淮南的經濟依然得到了恢復。

而到了280年,距離鄧艾開發已過去三十年,距離淮南三叛結束已過去二十多年,晉在淮南方向的經濟力、戰鬥力已經大大增加!

淮南方向壓力的增加,對東吳的國防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後來,陸抗極力建議增加西陵防務 ,東吳沒有滿足。這既有東吳君臣失策之處,也有下游直接威脅加大,東吳顧此失彼之因。

同時,在後來的滅吳戰爭中,淮南方向的力量是最強的!

雙管齊下

在晉滅吳之前,歷史並沒有提供給司馬炎們多少跨過長江天險的經驗,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羊祜做了兩件對滅吳至關重要的準備。

自從滅蜀後,長江之險似乎與吳已經“共有之”了,而且,萬里長江,處處可渡。但若沒有制水權,晉軍行動將處處被動,補給困難。即使晉軍渡過長江天險,也難以為繼。


後來北周的名將賀若敦就曾經趁著南朝湘州投靠之機進入湖南,但以南朝水軍擊敗北周水軍,北周軍在湖南根本站不住腳,只得退出。

因此,老羊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做了兩手準備。

1、軍事上,在益州操練水師;2、政治上,收買吳人之心,並以“仁義”之禮與陸抗來往,樹立“有德”形象。

歷史證明,這兩手準備,對後來的戰爭進程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計劃洩露,千鈞一髮

羊祜死後,杜預接著積極準備。

準備時間長,有利有弊。


利,是準備得更充分;弊,是準備時間長了,動作太大,對方能知曉情報。

晉在益州打造戰船,或許因為考慮不周,造船廢料沿江而下,被東吳發現,彙報給了孫皓。

幸運的是,孫皓沒有重視。否則,加強在三峽附近的軍事部署,以當地的地形,晉即使有數倍的水師,恐怕也很難走出來。

孫皓沒重視,但晉不能不重視呀!一旦對方反應過來,就麻煩了!

把握時機,立刻滅吳

從羊祜,到杜預,都極力主張儘快展開滅吳戰爭,但晉朝朝野一致反對,司馬炎猶豫不決。



杜預在一份奏摺中,提出了必須儘快行動,把握時機的建議!

現在我們的準備已經被敵人偵查到了!幸虧孫皓沒有反應。可是,一旦孫皓醒悟,或者換了個領導人,他招攬人心,遷都武昌,加強沿江防禦,那“晉雖有百萬,無能為也”!

要打,就要快打,不然準備就白準備了!

五豎一橫,全面開花

司馬炎下定滅吳決心後,進行的滅吳方案也是被後世不斷效仿的:五豎一橫,全面開花。


五豎,就是在長江以北,從五個方向發起進攻。多路進攻,可以使東吳顧此失彼,充分發揮晉的整體優勢。

一橫,就是益州苦心打造的水師,在王𣿰的組織上,迅速東進,控制長江制水權。

同時,晉朝為了加強協同作戰,規定:王𣿰過建平後,歸杜預指揮;進入建康戰場後,歸王渾指揮,以達到合力破敵的效果!

艱難的開局

萬事開頭難。在發起進攻後,晉的進攻開展得並不是處處順利!


東吳的堅城是不容易攻克的。

杜預進攻江陵,打不下!

王𣿰出三峽,地勢險要!

王𣿰打建平,打不下!

如果在過去單點進攻的時期,可能進攻就到此為止了!

多點配合,輕鬆破局

可是,在如今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

杜預打不下江陵,也沒困頓不前,而是去支持西線王𣿰。


三峽不好出,杜預從陸路攻破了荊門、夷道,幫助王𤀹走出了長江最為險要的區域。

王𣿰又被樂鄉孫歆阻擋不能進,杜預率軍乘船渡過長江,插旗放火,虛張聲勢。孫歆驚恐撤退,大敗被擒!

王𣿰在肅清江面後,杜預才得以水陸配合,拿下了江陵。

自此,晉朝已經基本控制了荊州水域!

厚積薄發,戰果穩固

在控制江陵等地後,晉朝長期收買人心的政策開始厚積薄發。

荊南各地、交州等地,傳檄而定,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原本可能成為東吳的戰略縱深的區域,就在這厚積薄發之下,迅速歸晉!

同時,此時吳軍集中精銳在安徽,正準備與晉軍王渾部決戰,勝負難料。即使吳軍擊敗王渾,並在水戰中挫敗晉軍水師,晉軍也已經牢牢在荊州、交州站穩腳跟,戰果得到鞏固,滅吳也只是時間問題!

進退失據的東吳

可是,吳軍精銳在與王渾作戰中全軍覆滅!

孫皓派出的精銳由張悌率領,前往迎擊。

過去,東吳可以堅守相持,伺機破敵。

可是,面對多點進攻,就沒這麼從容了!

沈瑩認為:比起陸戰,我們水戰更有把握,我們應該等晉軍水師來了後,先水戰取勝,再回頭來打敵人陸軍;


張悌認為:如果等敵人的水師打到這裡,說明上游已經失守了,那可能我們就人心崩潰,一鬨而散了!應該立刻去打敵人陸軍!

張悌的擔憂、沈瑩的建議都有合理性。

只是,不管是去主動上去打陸仗,還是坐等晉軍控制荊州後壓制過來,東吳都沒有勝算。

留給東吳的正確選項不多!

主將不知兵,精銳被殲,東吳喪膽


張悌在戰役中的表現,暴露出他不知兵。

吳軍出發後不久,遇到了王渾軍的先鋒張喬。吳軍二話不說,上去圍攻。此時,張喬請降,但卻閉營不出!

哪有這樣投降的?可是,張悌卻接受了這個“投降”,留著張喬不理,繼續北進。

到了板橋,吳軍遇到王渾軍主力,兩軍對陣,吳軍敗了!


吳軍敗不出意外,但敗的過程,很說明問題!

此戰中,吳軍率先發起了進攻,丹陽精銳驍勇善戰,奮力前衝,晉軍列陣不動,拼死抵抗。吳軍連續衝擊三次不能取勝,兩位將領被殺,士氣受挫。晉軍趁機發起反攻,吳軍敗退!

此時,原先“投降”的張喬馬上在後方攻擊吳軍。吳軍大敗,張悌戰死,精銳盡失!

此戰的過程,說明了兩個問題:

1、吳軍正面作戰中的特點已被摸透。

早在羊祜給晉武帝的信件中,就反覆強調:吳軍善戰,但不能持久。


此戰中,晉軍先守後攻,先消耗吳軍銳氣,再一舉反攻,正是在摸清吳軍特點的情況下展開的。

2、吳軍無良將。

吳軍進攻不利而退,尚屬正常。但退卻組織很成問題。張喬兵力不多,發難時,如吳軍中有張遼、呂蒙這樣的將領,即使蒙受較大損失,不至全軍覆沒!

勢如破竹

張悌的精銳覆滅後,晉軍正式進入了勢如破竹的階段!

要說兵力,吳軍有一戰之力!但人心已散了!

孫皓先派遊擊將軍張象率領萬餘水軍前去迎戰晉軍水師。

結果:不戰而降。

孫皓又派陶𣿰組織兩萬水軍前去迎戰。

結果:開戰前吳軍水師全部逃散!


大勢已去,孫皓只得遞降書。

吳亡!

回顧整個過程,我們會發現,僅就實力而言,吳並非山窮水盡,毫無辦法。

孫皓雖暴虐無道、失去人心,但在戰爭初期,吳軍在幾個重要據點的防禦依然讓晉軍難以直接擊破!如果晉軍組織不當,“等”不到吳軍聞風喪膽的局面!

晉軍之所以最後能一舉拿下東吳,在於長期的籌劃和嚴密的組織。

勢如破竹,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遺憾的是,在滅吳後,晉朝統治者卻失去了這般慎重與精心,醉心享樂和內鬥,終將中華大地帶入了一段漫長的混亂!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不要只看到西晉伐吳之戰的那幾個月,得看到背後,尤其是孫權死後亂搞的那些年,東吳的滅亡是那背後亂搞的那些年加上伐吳之戰的直接作用導致。

孫權死後的那些年

東吳的狀況其實從孫權晚期就開始轉下,孫權死後更是問題重重。原本只需要安心種田的屯田客要服兵役,原本基本上除了輔助種稻收稻之外就不用管其他雜事只需要安心作戰的戰士要修宮殿、做買賣等等,得到的盈利還得交給將領,這些事情都導致屯田客、戰士等人怨聲載道。

屯田的模式被破壞了,士兵的糧食就由東吳百姓來出,所謂東吳二十三萬兵,是每十人左右供養出來了,不然哪有這種規模,所以當然是“家戶菜色”。而這些到了孫皓時期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更加嚴重,誰叫孫皓是一個典型的暴君。試問這樣的東吳即使有二十多萬軍隊,能為東吳死戰嗎?


火燒眉毛都不急

司馬炎派了六路大軍伐吳,共計二十多萬人,在造艦船的時候,因木屑沿江而下,被東吳的太守吾彥發現了,並且報告給孫皓,但是孫皓根本就不聽吾彥的。雖然之後吾彥做了補救措施,但是都被王濬所破,東吳丞相張悌的所謂精兵三萬也被王渾所敗。這時候王濬又來了個“兵甲滿江”浩蕩局面,本來就有怨言的吳軍見到這種陣勢哪還有心思死戰,於是就都跑了,所以孫皓也學劉禪一樣投降了。



雖然東吳有長江天險,但是當家的人不行,精兵強將當然就是過去式,所以西晉伐吳的的時候很快制江權就被西晉拿下。沒有制江權,天險就成了空架子,又沒有為東吳一直死戰的戰士,東吳又怎能不亡呢?


淡看天上月


根據資料記載大約在公元276年(天璽元年)晉滅吳的戰前準備就基本完成。只是因為後方鮮卑作亂,賈充等反對立即伐吳,使伐吳戰爭拖延了下來

公元279年(天紀三年),晉武帝下令伐吳。

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

公元280年(天紀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西晉實現了統一。

東吳之滅亡首先:是大勢所趨,本來魏蜀吳三國鼎立,蜀吳兩國加起來也比不上魏國,晉繼承了魏國的全部努力還吞掉了蜀漢,已經佔據天下十分之八,雙方的重量級都不同,對吳的戰爭本身就是一場不公平對決。

另外:孫權晚年為了抑制東吳士家大族勢力以太子之位為誘餌,在二宮構爭中沉重打擊了以吳四姓為首的世家大族勢力,但同時也嚴重削弱了東吳自身的實力,也為東吳滅亡埋下了隱患。

其次:孫吳方面孫皓性情殘暴,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對大臣太過苛刻,導致君臣上下離心,疏於防備,而所謂長江天險,在平蜀之後,長江已經不再是東吳可以恃靠的天險了,西晉反而擁有了順江東下的順流優勢!,卻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

最後:東吳最後一位擎天柱石,陸遜之子,大司馬大都督陸抗,在六年前去世,從此東吳再無名將

總結,東吳末期既無地利,亦不得天時,更無所謂人和,什麼都不佔,能活那麼長時間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西晉揮了揮手,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就此滅吳。






呂小汪一身是慫也


吳末代孫皓皇帝,暴虐治國,又好酒色,大興土木,從而民心喪盡,大臣人人自危,東吳名將陸遜去世後,國內沒有統兵大將,軍隊訓練荒廢,士兵士氣低落。

西晉本就是繼承曹魏比較好的基礎,從晉朝泰始五年(269年)起,晉武帝就籌劃剿滅吳國,於是一面改善內政,開發農業、積存糧食;一面優選將帥,造樓船,練水軍。


孫皓即位之初還是把老百姓放心上的,大赦天下,開倉濟民,減少宮女人數,允許她們出宮婚配,可是沒多久孫皓就漸漸迷失自己了,要說這孫子還真是夠孫子的,當皇帝你就好好當,他呢肯能覺得皇位來得實在不容易,於是對自己的兄弟,侄子,甚至是自己的大臣開啟殺戮模式,這孫皓也比較迷信,凡事都得問上一卦,皇后是廢是立,


何時對外用兵,甚至是遷都這樣的大事情都求助於卦象,作為皇帝的孫皓永遠不覺得後宮的女人會多,於是就不停往自己的後宮補充新人,其他地方往東吳輸送的後宮佳麗,他只要感覺有點不爽,直接把後宮的女人扔江裡,東吳的內訌給了晉武帝致命一擊的機會,於是孫皓也來效仿劉禪投降了晉武帝,自此東吳退出歷史舞臺。

公元279年,晉滅吳之戰開始,晉朝軍隊分六路大舉進攻。孫吳方面疏於防備,晉朝軍隊勢如破竹。公元280年5月1日,也是東吳的亡國之日。

  東吳末帝孫皓自知國家再也保不住,於是反捆雙手,抬著棺材到西晉陣前投降。自此,東吳滅亡,西晉完成統一,東吳末帝孫皓被封“歸命侯”。


獨秀文苑


東漢末年分三國,紛紛擾擾之後,在公元280年,西晉王朝一舉平定東吳,結束了近百年的戰亂。西晉滅吳,從發兵到攻陷建業,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百年戰亂,四個月就結束了,這樣一對比實在有點夢一般的感覺。

西晉滅吳,出動了二十萬大軍,東吳出動的兵力只有五萬不到。西晉滅吳也沒有實質性的硬仗,基本上可以算是摧枯拉朽,兵不血刃就平定了東吳。

一般來說,回答這樣的問題都會從軍事對比,廟堂決策上去分析。一方面,西晉為了滅吳,準備了十餘年,兵員糧草都準備得十分充足,相比東吳的地理優勢,西晉也投入了巨大物資,打造了一支強大的水師。另一方,東吳對於西晉的戰略進攻並不上心,沒有作戰爭動員,也沒有想過彌補西晉的地理優勢,打造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等準備,以一種心安理得的狀態蔑視西晉所有的戰爭準備。

於是,以有心對無心,以準備充足對毫無準備,以二十萬大軍對五萬大軍,以百戰雄獅對安逸弱兵。西晉要是還打不贏,索性全部自沉長江。

對於這樣的統一戰爭,歷史上發生過多起。如果細心可以發現,在三百年以後,也就是588年,隋朝也是這樣滅掉南陳的。西晉在魏國滅掉蜀國後,取代了魏國建立了晉朝,進而滅掉東南的東吳政權,統一全國。隋朝在北周滅掉齊國後,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進而滅掉東南的陳朝,統一全國。整個的戰爭模式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不得不驚訝於中國的歷史怎麼就像電視劇一般,還有套路?不得不懷疑是不是真有王朝更替週期律,中國的歷史是不是一直在循環呀?

當然,這不是在拍電視劇,中國的歷史也是不斷地進步的,不存在治亂循環的說法。

在以往的問答裡,解釋了西晉與隋朝的相似處和不同之處。問題的名字叫:楊堅為什麼那麼輕易就奪得了宇文家的天下?核心原因是什麼?

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4個月就亡國了?這個問題不夠精準,或許應該這樣說: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僅4個月就被西晉亡國?

從西晉滅亡東吳的整個過程來看,東吳的23萬常備軍,只用到了五萬,而長江天險根本就沒有用上。所以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是不存在的。

長江天險沒有用上,二十三萬大軍只用了五萬,面對西晉的強勢進攻,堅持了四個月才滅亡,算不算得上很了不起?

其實,東吳立國七十多年,整體上是在不斷地走下坡路的。首先對比一下,南方與北方的硬實力,也就是經濟發展水平。畢竟一個國家政權取得多大的成就,經濟發展水平是基礎。

從東漢末年開始,直到隋朝建立,這個時間段是中華文明從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向南北擴張階段邁進的過程。東漢末年分三國只是預演,南北朝才是亂世的正劇。

這個時間段,統一併非大勢所趨,分裂割據與局部統一才是時代的主體。金屬冶煉業的發展,鋼製工具的普及,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作為文明中心河南關中地區無力統御天下。即便晉朝統一全國,在政治制度上採用的也是符合時代需要的分封制。

也就是說,無論是東吳還是陳朝,南方正在持續地開發,這個開發的過程一直持續到南宋時期。作為新崛起的文明中心的建業,還不具備與傳統文明中心洛陽相對抗的基本實力。

另一方面,南方持續地開發,加上水網密佈,各個經濟單元的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建業要統御這些地區是十分吃力的。這一點從東吳以及南朝的政治局勢就可以看得出來,東吳建國之前就與北方的曹魏發生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的過程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是十分精彩的。

總的來說,建業以弱勝強,周瑜以五萬水師擊敗了曹操的二十萬大軍。在戰爭的前期,東吳內部各個政治勢力主張投降的佔了多數,所以才有孫權拔劍擊案的故事,才有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可以說,面對曹操南下,東吳整體士族都是主張投降的。

這樣的故事在東晉面對北方前秦苻堅的百萬大軍時,也是如此。結果,都是來自北方的士族力排眾議,以寡擊眾,最後取得了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的勝利。並非說北方士族好戰,而是這個時候,建業以及周邊作為最先開發的地區,作為文明中心,在政治經濟實力上,對於其它地區有壓制能力。

隨著東吳政權安定下來,解除了外來危險,南方地區進行經濟方面的建設,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出現巨大的波動,加上水網密佈,交通不便,建業作為文明中心無法把各地的經濟力量調集起來,也就無法平衡各地的政治力量。

為此,孫權以及東吳的後幾任君主基本上一直在與南方各地區的政治勢力,與南方的那些土著士族作政治鬥爭,彈壓他們以維持東吳政權的鞏固。劉備、曹操死後,作為三國時期最年輕且最為長壽的開國君主,孫權的戰略眼光不可能平庸,只是被內部的政治鬥爭耗盡了心力而已。所以,幾十年對蜀國,對魏國沒有任何作為,也不足為奇。所以,孫權和後幾任君主越來越殘暴地殺戮反對的南方士族也不足為奇。

其次,再對比軟實力。無論是東吳,還是蜀國,越是往後,就越是缺乏可用的人才。畢竟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才能催生頂尖的人才。相比東吳和蜀國,魏國以及西晉一直是人才濟濟。經過東漢末年的諸侯混戰,作為主戰場的北方人口銳減,所以東吳以及蜀國才有立國的基礎。和北方拼時間,拼內政,拼發展,這是不現實的,經濟發展速度,人口增長的速度,不可能比北方更快。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孫權應該也是明白的。說到底,被內部的土著士族牽制了大多精力而已,內部土著士族根本就不想他們北伐成功,回到北方。即便成功了,建業或者成都也不可能成為統一王朝的都城,這才是本土士族不支持的根源所在。

最後,再對比地理優勢。為了取得荊州,孫權不惜破壞與蜀國結盟的關係,還派出陸遜與劉備硬打了一仗。荊州,或者說襄陽以及江夏對東吳的戰略意義,孫權不可能不清楚。只是,後來孫權一直都沒有奪取這兩個地區,反而丟了建業的橋頭堡廣陵,也就是現在的揚州。襄陽、江夏、廣陵在地理位置上,不利於大規模兵團作戰,不利於騎兵縱橫,東吳要奪取這三個地區並沒有兵種上的劣勢。然而,這三個城池一直在曹魏以及西晉手裡,東吳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被北方滅亡也是時間的問題。

實際上,即便這三個地區被東吳抓在了手裡,也難以抵抗北方的統一戰爭。這從後來的南宋政權就可以看出,元朝破襄陽,南宋的防守就被打破,滅亡也很快。

總結上面的陳述,可以得出結論,東吳政權的存在與滅亡,根本力量不在於東吳政權本身,而是在於北方。

在文明時代演進的過程中,傳統的文明中心不足於統御全國,也就是說洛陽能夠統御的地區就是北方,統御不了南方。統御南方只會削弱文明中心的實力導致戰亂,而戰亂一起,只會加快文明中心的衰弱。

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文明中心的河南地區經濟發展恢復能力自然很快,一旦重新恢復對整個北方的統御能力,南方地區就無法作為割據政權存在。

當然,滅掉東吳,西晉王朝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畢竟河南關中地區作為文明中心無法統御南方,統一東吳只會削弱河南洛陽統御天下的能力,導致新的戰亂。事實也是如此,西晉統一不久,就不得不採取落後的分封制以維持統一的局面。最終還是無法悖逆時代,短暫的統一之後,西晉又陷入了戰火,歷史走進了南北朝長期的分裂之中。

西晉南逃,東晉在建業落腳後,也面臨著和東吳一樣的局面。只是,五胡亂華的破壞力比東漢末年諸侯混戰的破壞力更大,文明中心的恢復統御天下的能力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東晉沒有辦法像東吳一般,等不到北方來統一。三百年的南北朝,南朝更換了五個朝代,繼東晉之後是宋齊梁陳。由此可知,東吳即便不被西晉滅亡,也會被內部的政治勢力推翻,畢竟僅僅依靠殘暴的鎮壓是無法解決建業統御能力不足的問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時代,洛陽統御不了建業,建業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統御整個南方。



放棄的回憶


我是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我來為您解答。

我就從兩個人的角度來闡述,東吳擁有二十萬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在短短的四個月就亡國。

一、從吳國末主孫浩角度分析

孫浩是孫權的孫子,也是吳國的末代皇帝。

孫浩在即位之初,尚且還能裝腔作勢表現出明君的作為。可是,沒過多久,他就裝不下去了,暴虐無道的本性徹底暴露了出來。

末代昏君該做的的事,他都做了。我就隨便說說他乾的荒唐事。

孫浩的後宮已經塞進了不少美女,可是他仍然還不滿足,他的臣子們就倒黴了,凡是年滿十五歲的妙齡女子,都必須經過孫浩的過目後,方能嫁娶。

孫浩有一個癖好,喜歡大擺宴席,宴請群臣,想要吃孫浩的飯,那可是隨時會掉腦袋的。原來孫浩喜歡讓赴宴的大臣們喝得酩酊大醉,然後要求他們互相檢舉揭發,凡是被檢舉出說過他壞話的人,立馬當場殺死。

別以為沒人檢舉揭發,你就覺得安全了。如果你醉倒在宴席上,孫浩一個不開心,那你就徹底涼涼了。反正呢,孫浩殺人完全不講規則。任憑自己的心情。

孫浩的暴虐無道,早就讓他的臣子和子民們,都已經死如死灰,整個吳國上下早就貌合神離,當西晉軍隊打來的時候,那自然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二、羊祜的攻心之術

羊祜,在西晉滅東吳之前,就已經過世,雖然他沒有直接參與滅吳之戰。但是,整個滅吳的戰略部署就在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經部署好了。

羊祜所面對的東吳主帥是陸抗,陸抗是陸遜的次子,也是東吳最後的柱石。可以說,陸抗在一天,東吳就能多活一日。

初始,羊祜也曾積極主動進攻東吳。在西陵之戰中,擁有優勢的魏軍被陸抗擊敗。從這場戰爭中,羊祜很清醒的認識到,滅吳的時機還未到來。於是,羊祜採取懷柔之術,對吳國軍民實行攻心戰略。

羊祜對吳國軍隊特別講究信義。每次和吳軍交戰,從來不偷襲,都會把時間地點通知對方;有時候,魏軍抓到跨越邊界的吳國百姓,都會好禮送之歸吳;魏軍在邊界不小心踐踏到吳國百姓的莊稼,都會照價賠償,諸如此類的攻心戰略,數不勝數。

羊祜的懷柔之術和孫浩的暴虐形成鮮明對比,吳人皆稱其為“羊公”。

羊祜過世前,通過懷柔之術,已獲得了吳國軍民的“心”;完成了對東吳的戰略部署;並極力推薦杜預作為日後伐吳的主帥。

通過對比,再加上陸抗過世之後,東吳唯一的安全罩就沒了,東吳能支撐四個月已經謝天謝地了


賤議你讀史




大家都知道,三國末期,司馬家族掌控曹魏政權,最終司馬炎廢了曹奐,篡位成功,改魏為晉。而此刻,三國之中僅剩下東吳仍在苟延殘喘,所以司馬炎為了實現先輩統一天下的遺願,足足準備了10年之久,然後僅用4個月的時間,就滅了東吳,統一全國。

想當年三分天下的時候,東吳雖然沒有曹魏強盛,但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滅亡吧,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司馬炎這4個月的軍事行動,更要看之前10年的宏偉大計。



司馬師司馬昭兄弟

其實司馬炎的老爸司馬昭在世時,就提出了“先定巴蜀、再滅東吳”戰略方針。果然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63年,蜀漢在強大的曹魏三路大軍圍攻下滅亡了,至此也拉開了三國時代統一的序幕。

但司馬昭沒能親眼看到全國的統一,於公元265年病逝。其子司馬炎繼承晉王,第二年便登基稱帝,穩定3年後,司馬炎著手籌劃滅吳部署。



司馬炎

這10年中,司馬炎做了各方面的部署:

政治方面:安撫蜀漢亡國君臣的後代,穩定西南;

經濟方面:改善內政,恢復生產,開墾荒田,廣積糧草;

外交方面:以善取勝,瓦解東吳軍民,使其喪失軍心、民心;

軍事方面:水陸並進,一方面挑選精兵良將,駐紮各地,操練兵馬;另一方面在巴蜀地區建造戰船,訓練水軍。



以上種種舉措都順利進行,各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川穩定無後顧之憂;東吳軍民不斷有來降之人;建造的大型戰船更是數不勝數。萬事俱備,只待發兵!




吳末帝孫皓

再看東吳方面,孫皓暴虐不止,天真的以為東吳有長江之險,還妄想著像當年火燒赤壁一樣能夠抗拒晉軍來犯。

殊不知司馬炎造戰船的巴蜀地區就位於長江上游,準備一路順江而下直取東吳。孫皓的昏庸無度,不僅在邊防部署上沒有任何作為,還讓一眾臣子們都寒了心。

終於在公元279年11月,司馬炎派出20萬大軍,兵分六路進攻東吳,水陸並進,直取東吳都城所在地建業。當時東吳雖然也有20萬大軍枕戈待旦,但都分散在沿江和江南各地,這就給了晉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孫皓投降

最終,吳主孫皓出城投降,東吳滅亡,從司馬炎發兵開始到現在僅過了不到4個月,當年魏蜀吳三足鼎立時期,蜀漢國力還不足吳國3分之一,尤其後來諸葛亮死後,蜀漢更是沒落,照樣堅持了4個月才被魏國所滅。

至此,司馬炎建立的西晉統一了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